㈠ 留置權下的標的物為何是雙方合同項下之物
留置權的標的物與債權屬於同一法律關系,企業之間的留置除外。
㈡ 什麼是留置權,法律規定留置權具有什麼性質
留置權,是指債權人按照合同的約定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回同約定的期限答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留置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一、留置權的主要特徵如下:
第一,留置權只能發生在特定的合同關系中,如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和加工承攬合同。
第二,留置權發生兩次效力,即留置標的物和變價並優先受償。
第三,留置權具有不可分性,即債權得到全部清償之前,留置權人有權留置全部標的物。
第四,留置權實現時,留置權人必須確定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寬限期。
二、留置權的成立條件包括:
第一,債權人佔有動產。
第二,佔有的動產必須與債權有牽連關系。
第三,債務人未按期全部履行債務。
《物權法》第230條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合法佔有的債務人的動產,並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而且,債權人留置的動產,應當與債權屬於同一法律關系,但企業之間留置的除外。同時,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不得留置的動產,不得留置。
㈢ 房屋所有權證可否作為留置權標的物
不可以。
我國物權法第二百三十一條對債權進行了限制,規定債權人留置的只能是動產,而且應當與債權屬於同一法律關系,但企業之間留置的除外。
㈣ 哪些標的物不能作為留置物
物權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不得留置的動產,不得留置。法律規定的一般就是禁止流通物和不可轉讓的物,禁止流通物如武器彈葯毒品等;不可轉讓物主要指法律規定禁止流通物和限制流通物,限制流通物是指只能在一定范圍內流通的物,我國的限制流通物主要是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物質、危險物品和受管制物品、黃金、白銀、外匯、文物等;禁止流通物是指國家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不可以轉讓的物,如國家專有的物資、土地、礦藏水流等。這里的法理在於,留置的根本目的是為實現留置物的交換價值,所以要求留置物必須可自由流通交換。
㈤ 物權法規定抵押權,質權,留置權,典權的標的物分別只能是什麼
抵押權是指債務人或第三人將財產作為抵押物,在債務人無法償還債務時,債權人可以將抵專押物折價、拍賣、變賣,屬所得價款優先受償。比如說:有個漂亮MM借了一個人10萬元,我為了討好MM,為她的債權設立了抵押物。抵押物是我的汽車。後來MM無力償還債務,我就必須把愛車拍賣,所得的價款替MM還錢。
㈥ 不動產可以成為留置權的標的物嗎
根據《擔保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留置權的標的物必須是動產,不動產和財產權利不得作為留置權的標的物。
㈦ 留置權怎麼取得
(一)債權人須根據合同約定合法佔有債務人的財產。 1、留置標的物只限於動產。 根據《擔保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留置權的標的物必須是動產,不動產和財產權利不得作為留置權的標的物。該條規定還賦予債權人以留置權的標的物變價優先受償的權利,因此,原則上留置物必須是流通物或者限制流通物。根據《擔保法》司法解釋第5條的規定,限制流通物作為留置權的標的物的,留置權人可以以留置促使債權清償,或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該財產進行處理,而不能直接以留置物變價受償。 2、留置標的物只能合法的佔有。 留置權取得的前提,是債權人對留置權的標的物的佔有。根據《擔保法》第八十四條規定,只有因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擔合同和法律規定可以留置的其他合同,才能取得留置權。因此,留置權的標的物合法的佔有,是指符合《擔保法》第八十四條規定佔有,否則不能認定是合法的佔有。 (二)債權人的債權須與其佔有的債務人的動產之間有牽連關系。 1、債權人應當享有債權並已屆清償期。 留置權的取得必須具有基於留置標的物所產生的債權為前提,留置權的取得,之所以以債權已屆清償期、債務人未履行債務為要件,是因為債權未屆清償期,債務人到期能否履行債務尚不確定,因此債權人雖然佔有債務人的動產也不能取得留置權。 2、債權的發生與其佔有的動產之間有牽連關系 所謂有牽連關系,是指債權人的債權的發生與其所佔有的動產必須基於同一法律關系,而這同一法律關系只能是合同關系,不包括不當得利、無因管理、侵權行為等發生的債權關系。只有債權是由佔有的標的物本身所發生,才能認定債權的發生與佔有動產之間有牽連。因此,債權人可以留置保管物、運輸的貨物或者工作成果。債權人所佔有的動產與該債權無牽連關系,則不能取得留置權。 (三)留置權可以善意取得。 《擔保法》第八十二條規定,對按照合同約定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可以行使留置權,留置物當然應當是債務人所有或者合法佔有的財產,那麼不屬於債務人所有的或者非法佔有的財產能否作留置權的標的物呢?《擔保法》司法解釋對此作了補充性規定。根據《擔保法》司法解釋第108條「債權人合法佔有債務人交付的動產時,不知債務人無處分該動產的權利,債權人可以按照擔保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行使留置權」的規定,留置權可以善意取得。 (四)留置權可以約定排除。 《擔保法》第八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不得留置的物」,承認了當事人可以約定部分地排除留置權。該解釋107第規定:「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排除留置權,債務履行期屆滿,債權人行使留置權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既然留置權是債權人的權利,債權人可以依法享有留置權,也可以預先拋棄留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