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后应该提折旧吗
一、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对于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不作为本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不计提折旧。如果企业对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进行改良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即符合有关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条件的,则因改良而发生的支出可以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财会200310号)规定,对于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作为固定资产,并单设“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科目核算,同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至于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能否资本化,应当根据固定资产准则中有关固定资产定义及后续支出的相关规定作出合理的判断。
二、如果发生改良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帐务处理如下:
1、发生的改良支出
借:长期待摊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2、分期摊销(在剩余的租赁期内摊销)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等)
贷:长期待摊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三、如果发生改良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帐务处理如下:
1、发生的改良支出
借: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
贷:银行存款等
2、在租赁资产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限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
2.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分录
1、承租人预付租金: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2、每期认定租金费用或收益时: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
银行存款
3、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4、有租金的会计处理: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2)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摊销期限扩展阅读:
做会计分录方法
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业务链法
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记账规则法
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方法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3.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计入哪个科目
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中。摊销计入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中。
具体会计分录如内下:
1、支付租金时容: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2、按月摊销租金时:
借: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
贷:预付账款
3、支付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贷:银行存款
4、按月摊销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时:
借:制造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贷:长期待摊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4. 为什么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和融资性租出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不是的。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作为租入企业的一项资产计价入帐。相对于经营性租赁而言,融资租赁有租期较长、租约一般不能取消、支付的租金包括了设备的价款及租赁费和利息等、租赁期满承租人有优先选择廉价购买租赁资产的权利等特点。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当在租赁开始日,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借记“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在租赁开始日,按最低租赁付款额入账的企业,应按最低租赁付款额,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
按期支付融资租赁费时,借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租赁期满,如合同规定将设备所有权转归承租企业,应当进行转账,将固定资产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明细科目转入有关明细科目。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和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在会计处理上的主要区别有:
1、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作为租入企业的一项资产计价入帐。相对于经营性租赁而言,融资租赁有租期较长、租约一般不能取消、支付的租金包括了设备的价款及租赁费和利息等、租赁期满承租人有优先选择廉价购买租赁资产的权利等特点。
2、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视同自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而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则不需计提折旧,其有偿使用方式为支付租金。
3、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租赁期满其产权应转入承租企业,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入帐,而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租赁期满应退还给出租人。
5.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为什么不计提折旧
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虽然是固定资产,但是其所有权不是你的,你也没有该资产的原来单据,入账的依据也是没有的。就像你租得写字楼一样,你能说给你租得写字楼提折旧吗?
6. 租入的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吗为什么
租入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采用租赁形式取得、使用,并按期支付租金的固定资产。分为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两种形式。
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不需要计提折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
一、经营性租入是临时租入,资产所有权不属承租人,承租人只定期支付租金。租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仍属于租出单位。所以不需要计提折旧。
经营性租赁是一种临时租赁,由租入方支付租金,期满将设备退还给出租方,租金按月预提到期一次性列为费用更为有利,能实现相对节税。
二、融资租赁是一种将借钱与借物相结合的长期租赁方式,对于出租方来说,能按时收回本息,按资风险小,对于租入方来说,租入设备视同自有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没付款就冲减利润,可以节约所得税支出。
(6)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摊销期限扩展阅读: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和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在会计处理上的主要区别有:
一、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作为租入企业的一项资产计价入帐。相对于经营性租赁而言,融资租赁有租期较长、租约一般不能取消、支付的租金包括了设备的价款及租赁费和利息等、租赁期满承租人有优先选择廉价购买租赁资产的权利等特点。
因此,在融资租赁的方式下,与租赁资产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由出租人转归承租人。
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尽管从法律形式上资产的所有权在租赁期间仍然属于出租方,但由于资产租赁期基本上包括了资产有效使用年限,可以说承租企业获得了租赁资产所提供的主要经济利益,同时承担了与资产有关的风险。
因此,企业应将融资租入资产作为一项资产计价入帐,同时确认相应的负债。
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主要是为了解决生产经营的季节性、临时性的需要,并不是长期拥有,租赁期限相对较短,资产的所有权仍归出租方,企业只是在租赁期内拥有资产的使用权,租赁期满企业将资产退还给出租人。
也就是说在这种租赁方式下与租赁资产相关的风险和报酬仍然归属于出租人,所以,对租入的固定资产不需要也不应该作为本企业的资产计价入帐。
二、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视同自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而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则不需计提折旧,其有偿使用方式为支付租金。
三、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租赁期满其产权应转入承租企业,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入帐,而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租赁期满应退还给出租人。
7. 租入固定资产装修费摊销时间是多久 – 手机爱问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所称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
租入固定资产的装修支出,如属于其他长期待摊费用支出,按不低于3年期限摊销。
租入固定资产的装修支出属于租入固定资产改建支出,企业会计摊销期限为5年,税法规定摊销期限为剩余租赁期限,如果剩余租赁期限长于5年,则存在税会差异,前5年做纳税调增,5年后做纳税调减;如果剩余租赁期限小于5年的,会计计算的摊销费用小于税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可按会计确认的摊销费用在税前扣除,不进行纳税调整。
附: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第(二)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第七十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四)项所称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租入固定资产的装修支出,如属于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八条关于税前扣除规定与企业实际会计处理之间的协调问题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可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如租入固定资产的装修支出属于其他长期待摊费用,贵行会计摊销期限为5年,不低于3年,符合税法规定,不存在税会差异,不涉及纳税调整。
8. 租入固定资产装修费摊销时间是多久
1、《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所称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第(二)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第七十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四)项所称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因此,租入固定资产的装修支出,如属于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租入固定资产的装修支出,如属于其他长期待摊费用支出,按不抵于3年期限摊销。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八条关于税前扣除规定与企业实际会计处理之间的协调问题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可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如租入固定资产的装修支出属于其他长期待摊费用,贵行会计摊销期限为5年,不低于3年,符合税法规定,不存在税会差异,不涉及纳税调整。
如租入固定资产的装修支出属于租入固定资产改建支出,企业会计摊销期限为5年,税法规定摊销期限为剩余租赁期限,如果剩余租赁期限长于5年,则存在税会差异,前5年做纳税调增,5年后做纳税调减;如果剩余租赁期限小于5年的,会计计算的摊销费用小于税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可按会计确认的摊销费用在税前扣除,不进行纳税调整。
9.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该怎么处理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财务处理:
1、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2、企业发生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账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等
贷:长期待摊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财政部财会[2006]18 号)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予资本化,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合理进行摊销。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财政部财会[2006]18 号),“1801 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
二、本科目可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摊销长期待摊费用,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摊销完毕的长期待摊费用。
《企业所得税法》
第十三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一)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六十八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所称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第(二)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10.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 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版,企业按照规定权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