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购买无形资产印花税如何交
按照新会计准则指南规定,外购土地使用权时交纳的契税计入“无形资产”科目,回或“开答发成本”(房地产企业)科目;缴纳的印花税计入“管理费用-印花税”科目。
现行印花税只对印花税条例列举的凭证征税,具体有五类:
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勘查设计、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
产权转移书据;
营业账簿;
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许可证照;
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它凭证。
想知道更多有关初级会计的最新资讯,一定不要错过环球快问会计在线频道。
关注环球网校快问购买无形资产印花税如何交
② 无形资产当资金注册公司还需要交印花税吗
无形资产当资金注册公司一样还需要交印花税的,按实收资本的印花税交。
③ 企业购入资金系统等无形资产需要交印花税么
印花税条例第2条规定:第2条以下凭证为应纳税凭证:(1)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回、财产租答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2)产权转移书据;(3)营业账簿;(4)权利、许可证照;(5)经财政部肯定征税的其他凭证。//你公司购入资金系统等无形资产,也是属于购销活动,1旦签订书面合同,就应当缴纳印花税。但是,如果是电子合同,不是纸质书面合同,则可以不缴纳印花税,由于现行条例还没有对电子合同作出规范。
④ 接受无形资产转让,增加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用交印花税吗
要交。
转让合同按万分之五贴花。
增加的资本300万和资本公积700万还用交印花税吗?
资金帐簿需要单独贴花,万分之五贴花。资金帐簿是指载有固定资产原值和自有流动资金的总分类帐簿。
⑤ 土地印花税计入无形资产吗
按照新会计准则指南规定,外购土地使用权时交纳的契税计入“无形资产”科目,或“开发成本”(房地产企业)科目;缴纳的印花税计入“管理费用-印花税”科目。
⑥ 工业企业购入土地时交纳的契税,印花税计入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吗若土地使用证未取得,可以暂估入帐并
1、《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版价款、相权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因此,贵公司购入土地缴纳的契税属于相关税费,应计入土地成本。
2、《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6403营业税金及附加”第一条规定: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因此,贵公司产权转让书据合同的印花税,直接在当期损益中列支。
⑦ 印花税可否计入无形资产
是计入管理费用。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的印花税可以通过“投资收益”账户来核算
⑧ 无形资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如何入账,需要计算哪些税费,计算税费时是全额计算还是减去律师费用等
转让土地需缴纳营业税及附加、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及契税等。转让土地不论是否全额收到款项,均需缴纳上述费用。具体如下:
一、营业税及附加(出让方):
1、按转让价与购置价的差价缴纳5%的营业税。
2、按缴纳的营业税缴纳7%的城建税和3%的教育费附加。
二、印花税和契税(双方):
1、按产权转移书据(合同)所载金额缴纳0.05%的印花税。
2、按成交价格(合同)缴纳3%的契税(有的地方是5%)。
三、土地增值税(出让方):
1、按取得收入减除规定扣除项目金额后的增值额,缴纳土地增值税。
2、规定扣除项目: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开发土地的成本、费用;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等。
3、税率的确定四档: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50%的部分,税率为3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50%至100%的,税率为4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100%至200%的,税率为5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税率为60%。
为计算方便,可以通过速算公式计算:
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
(0、5%、15%、35%分别对应30%、40%、50%、60%税率)。
至于入账时间,是以交易开始入账,款项未到可列入应收款。律师费用不能计入交易成本,应作为费用入账。
希望能帮到你。
⑨ 土地印花税计入无形资产吗
购买土地时支付的契税计入无形资产入账成本
购买土地时支付的印花税、测量费、测绘费、土地评估费是计入管理费用
⑩ 公司曾3次用无形资产(专利)增加注册资本,增资时没有交印花税,有什么风险
印花税根据不同征税项目,分别实行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两种征收方式。
从价计税回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答
从量计税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实行从量计税的其他营业账簿和权利、许可证照,以计税数量为计税依据。
印花税以应纳税凭证所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和凭证的件数为计税依据,按照适用税率或者税额标准计算应纳税额。
印花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数额=应纳税凭证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凭证的件数×适用税额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