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无形资产残值怎么确定,残值率是多少 谢谢
无形资产一般无残值。因此也没有残值率。
除非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愿意以一定的价格购买该项无形资产,或是存在该资产的活跃市场,并且从目前情况看,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该市场存在时可以有残值。
法律依据:
根据《会计法》第33条规定无形资产在使用终结时一般不会有残值,因为在无形资产摊销时是按使用年限平均摊销的,没有设置残值率的问题。
(1)材料摊销是否扣除残值扩展阅读: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为有限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第十七条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 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
(一)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二)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第十九条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第二十条 无形资产的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
第二十一条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并按本准则规定处理。
『贰』 这道残值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下,或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内的劳动资料。它的价值是随着实物的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成本、费用中去,这种转移价值的形式,称为低值易耗品的摊销。由于低值易耗品具有品种多、数量大、价值低、使用期限短、更换频繁等特点,为了简化核算,企业将春视同材料进行治理。但是摊销上却要根据低值易耗品价值的大小,分别采用“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或“五五摊销法”。】
【一次摊销法】
在报废时,如有残值,则将残值作为低值易耗品摊销额的抵减数冲减“治理费用”等科目。
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将报废的残料值冲减费用。
借:原材料
贷: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分次摊销法】
;报废时,将摊余价值扣除残料后的差额,作为拨废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额,借记“原材料”、“治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待摊费用”科目。(新企业准则待摊费用已经取消,用预付账款科目)
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将报废的残料价值冲减当月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额。
借:原材料
贷:制造费用等(管理费用等)
【五五摊销法】
对报废低值易耗品,按其已提的摊销额,借记“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返销”科目;按入库残料的价值借入“原材料”等科目;按报废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的50%,减去残料价值后的差额,借记“治理费用”等科目;按报废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贷记“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科目。
例]某生产企业一车间领用新的模具一批,原值160元,其账务处理为: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模具)160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模具)160
借: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80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80
领用的回库旧低值易耗品,由于第一次领用时已摊销了50%,回库后再领用时就不能摊销了。因此,属于领用旧的低值易耗品,只能出现第一笔分录,如同时出现第二笔分录,即为多摊了成本。使用期满废时,先根据领用部门填写的低值易耗品报废单,检查使用期限是否合理,残值估价是否合理,残料有无入库。然后,审查账务处理中摊销的金额是否正确。例假设残值估计10元,则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70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70
借: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150
原材料(现金等)10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160
检查地,应将“在库低值易耗品”账户的贷方发生额与“在用低值易耗品”账户的借方发生额相核对,并按50%计算与“低值易耗品摊销”明细账户的贷方发生额相核对。如金额不符,应进一步检查原始凭证,查明原因,注重有无将领用的低值易耗品直接摊入生产成本或扩大摊销的情况。
对低值易耗品结转进行检查,按发出低值易耗品的部门和性质,计算应负担的发出低值易耗品的成本,然后核对“发出低值易耗品汇总表”,查对记账凭证是否正确。主要检查非生产领用的有无计入生产费用,或采用计划成本计算的结转应分摊的成本差异额是否真实的问题。
此外,残值估价是否合理的检查,应根据领用部门填写的“你值易耗品报废单”,检查使用期限是否合理,报废的低值易耗品收回残料作价是否冲减已摊销额,有无留在账外或转入企业税后利润的。主要审核“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原材料”、“银行存款”及“盈余公积”账户及有关凭证
『叁』 会计判断题:“无形资产的摊销不考虑残值”这句话对还是错
这句话是错的。
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内备容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
(1)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2)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肆』 钢扣件摊销时残值率一般是多少
生产工具一般按5提折旧
『伍』 如何理解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
和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额同解,但无形资产一般净残值为0,应摊销金额就是其成本
『陆』 装修费要不要计提净残值 急
我也凑个热闹吧
1、预计有净残值就计提,没有就不能提。租了人家的房子,到期专后即属走人,相信没有把装修的材料拆了卖光收钱再走人,所以净残值变价收益估计你也是拿不到了,所以不用计提净残值。
2、装修费用可以按期分摊,你喜欢怎么分摊就怎么分摊,怎么方便怎么分摊,但我一季度做一次账,我就按季分摊,但不应给所得税汇算清缴带来麻烦,每年的分摊额肯定是一定的。
3、分摊年限在以下三个年限中选择个最短的年限分摊:
1)装修工程的预计使用寿命
2)装修工程所在的房子的租赁期
3)预计至下次装修时间
『柒』 无形资产是否有残值摊销方法是否只有直线法
无形资产可能有残值,摊销方法也不一定就是直线法.
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是指无形资产的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
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包括直线法,生产总量法等.
『捌』 房屋装修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年限、残值的详细解释及规定
一、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不低于20年,残值率不低于5% 。会计上如果属于自建新建房并在投入使用前的装修,应记入房屋价值,否则可以记入长期待摊费用或者一次性记入费用(有些企业对于大额装修费也是记入固定资产不留残值按照5年摊销的),税务上按照5年摊销。
二、内资:国税发(2000)84号《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三十一条 纳税人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如有关固定资产尚未提足折旧,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如有关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可作为递延费用,在不短于5年的期间内平均摊销。
三、外资:国税函〔2000〕704号:
1、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发生的房屋装修费,凡房屋产权属于本企业拥有的,其投入使用前所发生的房屋装修费,应并入房屋价格,按照税法所规定的房屋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计提折旧;房屋投资使用后所发生的房屋装修费,可在房屋重新装修后投入使用的次月开始,按5年平均摊销。
2、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发生的房屋装修费,凡房屋产权不属于本企业的,可在房屋装修后投入使用的次月开始,按5年平均摊销。
(8)材料摊销是否扣除残值扩展阅读:
一、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价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摊销。这就是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提折旧的原因。
但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他的成本摊销的期限不应该仅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计每个期限要摊销的成本,这就是每年的折旧额和摊销额。如果在购买时直接全部摊销,则当年费用很高,利润减少,而以后年度利润高估。这都是会计所不允许的。
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则是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这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理念的来源
对于企业来说,有一个简单的公式,收入-支出=利润,固定资产实际上也是企业花钱买来的,所以也是一种支出,但是往往这种支出金额很大,而且受益期很长,如果将此支出一次性计入某个月,会导致当月明显亏损,
而实际上当月从该固定资产得到的受益不会这么多,同时,其他受益的月份,又没有体现应有的支出,所以,将固定资产入账后,在受益期内平均其支出,按月列支。
三、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房屋建筑物;
(2)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
(3)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四、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五、特殊情况
1、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帐,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当期计提的折旧作为当期的成本、费用处理。
2、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照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3、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玖』 价值4500元的财务软件,计入了无形资产,请问摊销几年,需不需要定残值,摊销会计分录怎么做,高手来
无形资产最低是来十源年的摊销期,如果合同另有规定从合同规定。
一般的软件,您看是否在三五年内升级,或者公司规定需要更新,如果这个您有目标就按照升级或更新的年份来计算摊销期也可以的。就是合理即可。
一般没有什么残值了。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摊销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的合同期限短于十年,看一下所得税调整时是否需要按照税法要求调整汇算清缴时的应纳税所得额。
『拾』 周转材料的残值怎么处理
一、、周转材料不提折旧,但是,周转材料要摊销。 二、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分次摊销法、定额摊销法。你可以选择一种适合本单位的摊销方法。但是,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 周转材料摊销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多次使用,并不改变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其价值逐渐转移到工程成本中去,因此,企业应根据周转材料的具体使用情况,采取合适的摊销方法进行价值摊销。按财会〔2003〕27号文件颁布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规定对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可以采用一下几种方法: (一)一次摊销法 “一次摊销法”是指在领用周转材料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计入成本、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易腐、易糟的周转材料,如安全网等。 (二)分期摊销法 “分期摊销法”是根据周转材料的预计使用期限分期摊入成本、费用。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经常使用或使用次数较多的周转材料,如脚手架、跳板、塔吊轨及枕木等。 其计算公式如下: 周转材料每期摊销销额=周转材料计划成本×(1-残值占计划成本%)/预计使用期限 [例1]某工程领用脚手架一批,计划成本10000元,预计使用16个月,预计残值率为10%,计算本月周转材料摊销额。 周转材料每月摊销额=10000×(1-10%)/16=562.5(元)。 (三)分次摊销法 “分次摊销法”是根据周转材料的预计使用次数将其价值分次摊入成本、费用。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使用次数较少或不经常使用的周转材料,如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所使用的定型模板和土方工程使用的挡板。 其计算公式如下: 周转材料平均每次摊销额=周转材料计划成本×(1-残值占计划成本%)/预计使用次数 周转材料本期摊销额=本期使用次数×周转材料平均每次摊销额 [例2]某工程领用定型模板一批,其计划成本8000元,预计残值率为10%,预计使用6次,本月使用2次,计算本月周转材料摊销额。周转材料平均每次摊销额=8000×(1-10%)/6=1200(元)。 周转材料本月摊销额=2×1200=2400(元)。 (四)定额摊销法 “定额摊销法”是根据实际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和预算定额规定的周转材料消耗定额,计算确认本期摊入成本、费用的金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模板的周转材料。 其计算公式如下: 周转材料本期摊销额=本期实际完成的单位工程量×单位工程量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 [例3]某施工单位现场预制混凝土构件,领用木板一批。根据预算定额规定,完成每立方米工程量木模板的消耗定额为80 元,本月实际完成100立方米。计算本月木模板摊销额如下: 本月周转材料摊销额=100x80=8000(元)。 2009-07-27 19:55 补充问题 那么按我这个分录,摊销时我应该做怎样的分录呢?因为我这个周转材料不是设置在公司的一级科目上,而是设置在“工程施工--周转材料”这个明细科目上的。那摊销时的分录 借:工程施工(明细科目该是什么呢?) 贷:工程施工---周转材料(摊销),请再次帮我解答,万分感谢 会计分录 借:工程施工--周转材料摊销 贷:周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