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交车费是多少
每个地区的收费标准是不一样的,开空调的时候一般是两元,如果是市际公交五元或者八元,更远的更贵
② 北京的公交车是什么收费标准
至2020年9月,北京所有公交都实行分段计价了,也就是按里程收费,需要上车投币或者买票,具内体金额要根容据坐车里程收费。现行的计价标准是公交10公里以内2元起价,每增加5公里计价1元。
对机动车跨昼夜分界点停放且停放时间不足昼夜分界点前的一个计时单位的停车收费,按分界点前的收费标准和计时单位收费,不得拆分为两个时段计收停车费。中型(含)以下载客汽车及轻型(含)以下载货汽车按小型车收费标准执行,大型载客汽车及轻型以上载货汽车按大型车收费标准执行。
(2)公车使用费标准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要文明乘车,相互谦让,不要争先恐后拥挤在车门口,防止扒窃分子乘机作案,更不要在车厢内嬉笑打闹,而精力分散,遭扒被窃。
车上有孕妇,老人,小孩或残疾人时要及时让座。
乘客上车时钱包、皮夹不要放在暴露在外的裤子后口袋和西服的下面口袋以及衬衫口袋内,以防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在乘坐公交汽车时应避免携带贵重物品,马甲袋、时装袋内不要放置贵重物品。
③ 公车改后如何制定合理的公务用车收费标准
④ 企业在车辆使用上,那些方面用车的费用,算三公经费
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由于这三项费用的滥用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党政机关的公费旅游、公车消费、公款吃喝等不良行为,故为社会普遍关注。
公车配备、使用失控。我国现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编制管理、标准控制、按需配给、单位所有的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的缺陷越来越明显:
(1)超编超标配车现象严重。虽然有关部门制订了党政机关小汽车数量配置及编制管理规定,但公车配置政策门坎太低、基本是按领导人头数配备,导致车辆编制核定控制不严,实际配置或使用的车辆大于编制数。据国家财政部统计,全国超编配车率达50%以上。对未批准购置车辆单位,有的借下属或管辖到的企业之名买车,或长期固定“租车”、租“高档车”。而且购车标准基本上都从“上限”,导致公务用车购置成本剧增,公车已经俨然成为领导干部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2)公车使用成本太高。据调查,一些单位一辆公车一年仅维修费用就高达10万元以上,制度规定的不严格,有效监管的缺位和庞大的司机队伍,致使公车在采购、维护和运行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比社会车辆高4~5倍的成本。更有少数领导,还把“莫须有”的经费塞进修理费报销,隐性浪费极为严重。
(3)公车私用极为严重。据国家发改委调研报告显示,公车使用有三个“三分之一”,即车辆公用三分之一,领导及家属私用三分之一,司机使用三分之一。中央乃至地方新闻媒体曾多次曝光公车接送孩子上学,造成学校门口大塞车,以及婚丧嫁娶公车成龙的现象。
⑤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公务用车有何禁止性规定
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合理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创新公务交通分类提供方式,保障公务出行,降低行政成本,建立符合国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
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普通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主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取消的一般公务用车,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
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不得以车改补贴的名义变相发放福利。
第二十六条党政机关应当从严配备实行定向化保障的公务用车,不得以特殊用途等理由变相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不得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的车辆。
严格按规定配备专车,不得擅自扩大专车配备范围或者变相配备专车。
从严控制执法执勤用车的配备范围、编制和标准。执法执勤用车配备应当严格限制在一线执法执勤岗位,机关内部管理和后勤岗位以及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一律不得配备。
第二十七条公务用车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应当选用国产汽车,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
公务用车严格按照规定年限更新,已到更新年限尚能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不得因领导干部职务晋升、调任等原因提前更新。
公务用车保险、维修、加油等实行政府采购,降低运行成本。
第二十八条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等有保密要求的特殊工作用车外,执法执勤用车应当喷涂明显的统一标识。
第二十九条根据公务活动需要,严格按规定使用公务用车,严禁以任何理由挪用或者固定给个人使用执法执勤、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领导干部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因私使用配备给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
(5)公车使用费标准扩展阅读: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作出全面规范,对宣传教育、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章立制的重要成果。
是一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综合性、基础性党内法规,是党政机关做好节约工作、防止浪费行为的总依据和总遵循。《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源头上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⑥ 公交车收费
一般是依据当地的经济水平制定收费标准,或者为了促进发展而采取内某一收费标准,容总体而言是比较符合当地情况,且又便民的。
目前中国一些城市的公交票价采用的是政府定价或者采用政府指导价。现行法律规定,政府制定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的时候,需要对公交运营成本和公交价格进行调查,并且要举行听证会听取消费者和公交经营者的意见。
现行公交收费的标准主要有两种:1)按人次,即不管乘多少站,换多少次车,只要出站就算一次;2)按距离,即,乘车距离越远,收费越高。
总体而言,各地公交价格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公交运营的机制有很大的关系。公交收费标准基本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为人们日常出行提供便利的。
⑦ 北京的公交车是什么收费标准
1-68路,101-124路,月票有效,单一票价1元。(5、9、41路有空调车,票价不变,月票有效。)
201-212路夜班车,通用月票有效,单一票价2元。
300-439路,通用月票有效,12公里以内票价1元,每加5公里加0.5。
601-630路,月票无效,10公里以内1元,每加10公里1元。
631-664路 ,月票无效,12公里以内票价1元,每加5公里加0.5。
其中601、604、619、620、631快、647、647快、639、656、627、610、610区间有空调车。月票无效,10公里以内2元,每加10公里1元。 (但601路例外,10公里以内1元,每加10公里1元。 )
701-759,800-859,其中普通车10公里以内1元,每加10公里1元。空调车10公里以内2元,每加5公里1元。月票无效
909-996路,每10公里以内1元,每加10公里1元。空调车10公里以内2元,每加5公里1元。空调车也有1元起价。月票无效。
百利宝专线,单一票价1元。
运通101-116,201,202,205线,10公里以内1元,每加10公里1元。 其中运通104、105、107、201线为空调线路。
快速公交1线,单一票制2元,实行站台售票。
无障碍专线(北京站东-南菜园),空调车,单一票制2元。
⑧ 公交车按什么标准收费
公交车是市民的福利为主的交通工具,它收的票价是低廉的,当然政府会给每辆车补贴费。
目前公交收费的标准主要有两种:
1)按人次,即不管乘多少站,换多少次车,只要出站就算一次,每次全程的车站,不管从哪个站到那个站都是几元/人收费。
2)按距离,即,乘车距离越远,收费越高,即分段式收费,比如1公里1元。1-2公里2元。
有些国家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还把高峰和非高峰时段作为收费的一个标准,比如伦敦,高峰时段票日票价格为8.8英镑,非高峰时段日票价格为7.3英镑。
公交车票价是怎样制定的:
1827年第一辆马拉的公交车出现在法国巴黎;1831年英国伦敦出现了第一辆带有发动机的公交车;1888年第一辆电动公交车出现在伦敦。而直到1907年中国才拥有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次年上海就出现了第一辆有轨电车。
公交车加强了城市内部各区之间的联系,使超级大城市的出现成为可能。公交系统在现代大城市中越来越重要。对于大多数普通市民来说,公交的价格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由于公共交通产品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性,公共交通在很多国家都没有实行完全市场化。中国在发展公共交通时,实行的一个最重要的政策就是低票价政策。
低票价政策一方面降低了消费者出行的成本,但是另一方面也导致公交几个与市场实际价值出现背离,最终的结果是政府不得不用财政来补贴公交运营公司。比如,在2007-2013年,北京政府用于补贴公共交通的财政资金就达到958.6亿元左右。
由于补贴资金有限,所以在公交运营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要维持公交正常的公交运营,保证公交的服务质量,就需要调整公交票价。
目前中国一些城市的公交票价采用的是政府定价或者采用政府指导价。现行法律规定,政府制定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的时候,需要对公交运营成本和公交价格进行调查,并且要举行听证会听取消费者和公交经营者的意见。比如,北京市在2014年调整公交票价的时候就举行了听证会,并邀请了25位代表参加听证会。
国外的公交票价也是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有些国家的公交票价与CPI相联,从2009年到2014年伦敦地铁价格涨幅就在4%到5%之间。另外,新加坡在调整公交票价的时候会充分考虑CPI、工资、生产力进步等因素。新加坡为确保公交运营收入大于成本,坚持公交票价要根据运营成本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中国在制定公交票价的时候或许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
⑨ 如何核定公车改革后公务用车收费标准
今年年底,将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参公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各地也将上报车改总体方案。车改政策如何看?有哪些应当注意? 车改方案“一刀切”? 回应实为顶层设计与分层对接相结合,已充分考虑地方情况;各地年底前要制定改革总体方案并报中央车改领导小组审核后出台 车改方案设定的补贴标准,被很多人理解为“一刀切”。中央车改办相关负责人指出,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现行车改是顶层设计与分层对接相结合的改革方式,地方根据《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原则要求和自身实际情况有较多自主决策权。今年年底前,各地要制定改革总体方案并报中央车改领导小组审核后出台。 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央下发的《意见》是一个总体指导方案,各地具体车改方案由各省(区市)结合本地情况自行制定。首先,在补贴标准上,各地可根据各地实情、本着节约开支的前提在上限范围内自主调整。其次,《意见》还允许各地设立过渡性租车中心,各地在公务用车取消以后,可以按规定统一集中少数车辆酌情安排使用,但要严格使用管理,坚决杜绝既坐车又拿钱。最后,为协调不同岗位间公务出行不平衡问题,《意见》允许参改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从公务交通补贴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单位统筹部分,中央国家机关可统筹比例为10%以内,地方统筹比例由各地根据情况自行考虑。 相关负责人指出,地方在制定车改方案时需要明确各自行政区域范围,在行政区域内的公车使用都要按照中央车改政策改革;在规定行政区域之外的则和差旅费管理制度相衔接。科学界定公务出行保障的区域和差旅费保障的区域,可以较好地解决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等在补贴标准上的差异性和公平问题。 车改范围有多大? 回应使用公车的都要改革,首批参改中央国家机关执法执勤车辆压缩八成;改革后,公务出行保障形式看岗位需要而不看级别,以总体节约和总体有利工作为原则 改革涉及哪些人?有声音认为范围模糊。中央车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阶段,政策明确的是公务员和参公单位。未来整个公车改革将包括所有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只要使用公车的就要改革,即使执法执勤车也要改,第一批参改单位中央国家机关执法执勤车辆要压缩4/5,参公事业单位随第一批车改进行。地方上,此次车改明确鼓励省级政府党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车改,确因工作需要也允许继续实行实物配备,具体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 因此,目前允许选择实物配备的范围有两个层面,一是省级所属厅局级部门正职主要负责人;二是市、县及乡三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主要指市委书记、市长、县委书记、县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这位负责人解释:从试点情况看,市直局委的公车取消后能够较好地导入新体系,可以下决心取消;省级政府的厅局长情况相对复杂,他们参加重要会议、外事等重要政务活动比较多,一般的公共交通不便保障。 中央车改办相关负责人还强调,公务出行的保障形式是与岗位需要密切相关的,而不是根据级别。乡镇党委书记、镇长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是全局性的,虽然不能说他比高一级的党政副职更重要,但直接面临和处理具体问题的概率和责任相对更大。“车改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以总体节约和总体有利工作为原则。”他说。 有网友担心,有些过去没车的乡镇党政主官会借机购车,对此该负责人表示,各地在必须节支的前提下自行决定党政主官是否实物配备,而且车辆管理办法也要相应改革。 车补是新增福利? 回应车补是改革性补贴;极少数高出行岗位的补贴标准可在政策范围内适度上靠 有网友质疑,有些在岗人员原本没有公车也不需要公车出行,车改后却发放补贴,这不是新增福利吗?中央车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此前,虽然一般公务人员没有专车,但并不是不使用公车。车改是将原本大量存在的实物出行保障支出,转变成一种市场化、自主购买社会化的交通服务。因此,车补不是新福利,而是公务出行方式自主选择后各级工作人员公务出行交通费用的公共补助,它是一种改革性补贴,是对传统公车使用管理办法的革新,让财政支出花在明处。 这位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同等补贴水平的岗位,没有任何一个岗位完全没有公务出行,岗位之间也存在变动,要照顾到所有人的基本公务出行,补贴方案就不可能绝对细化,去认定每个人的出行与补贴是否对等。因此,比起官本位的实物保障,用补贴来转变原有机制总体上是最佳的选择。对极少数高出行岗位补贴标准,地方在制订车改方案时可在政策范围内适度上靠。 对于很多人关心的司勤人员去向,据了解,中央国家机关近三年没有更新车辆,司勤人员以老员工居多,安置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车改对于司勤人员的安置原则上是内部消化,同时按照劳动法、事业单位管理条例,可以在工资福利基本待遇不变的原则下提前五年自愿离岗,有编制的人员不会有岗位问题。对于部分合同工,合同到期后可以根据劳动法续签,需要提前解除合同的也会根据法律规定补偿。 有参与车改的人员担心,车改在具体实施中会为正常工作带来不便。中央车改办相关负责人认为,改革的完成、新机制的建立,往往要付出一定成本。车改不仅涉及利益,还面对长期形成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当前多数质疑很多也是在原有政策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些都要改变。 “车改提出以来的各种质疑,有些对于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是很好的提醒。改革措施在执行过程中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要通过不断完善方案和深化改革来解决。”该负责人表示,每一位党政干部都必须自觉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站在党和国家、人民的立场上讲大局,替国家来节约。
⑩ 武汉公交车收费标准是什么啊
公交车两元一次,刷卡8折,新城区线路票价4元,刷卡9折。
2016年1月1日,武汉市公交换乘优惠政策正式实施,采用“武汉通”刷卡乘车,在执行原有折扣基础上,可在90分钟内享受三次优惠换乘,其中第一次换乘免费,第二次、第三次换乘享受折扣优惠。三次以上换乘不优惠。超过90分钟后进入下一个换乘计算周期。
现实行刷卡乘车8折优惠的线路,第一次换乘刷卡免费,第二、三次换乘刷卡享受全票价6折优惠;现实行刷卡乘车9折优惠的线路,第一次换乘刷卡免费,第二、三次换乘刷卡享受全票价7折优惠;
现有部分双层车公交线路和轮渡客运航线实行刷卡定额优惠(全价1.5元、刷卡1.3元),第一次换乘刷卡免费,第二、三次换乘刷卡在全价票的基础上优惠0.4元;
使用武汉通老年证乘车,第一次换乘不扣减武汉通老年证中的乘车次数,第二次、第三次换乘正常计数。
(10)公车使用费标准扩展阅读
截止2017年武汉市总计有8000余台公交车,预计到今年8月中旬,全市所有公交车都将配备这一新型扫码机。武汉公交集团14日表示,2017年8月初,市民刷支付宝“武汉电子公交卡”搭乘公交,也可享受我市目前执行的90分钟换乘优惠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市民手机支付宝的芝麻信用达到550分以上,还可以享受“先乘车,后付款”的服务,不用再去像使用公交卡一样要先去充值。
武汉电子公交卡里没钱也没关系,支付宝会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将乘车费用集中从用户所绑定的银行卡里面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