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投资性房地产当月增加当月提折旧还是下月提与固定资产有何区别
一、投资复性房地产当月增加制下月计提折旧,折旧方法与固定资产没有区别。具体规定如下:
1、投资性房地产为建筑物的,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一致,当月增加,当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当月照提折旧。
2、投资性房地产为土地使用权的,同无形资产计提摊销一致,当月增加,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当月不再摊销。
3、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二、企业会计准则第3 号——投资性房地产(财政部财会[2006]3 号):
三、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下列各项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有:
(1)自用房地产,即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
(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属于正常经常性活动,形成的租金收入或转让增值收益确认为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但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是与经营性活动相关的其他经营活动。
『贰』 无形资产摊销是当月还是次月
无形资产从取得当月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固定资产是从取得次月开始折旧,处置当月正常计提折旧。
『叁』 为什么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下月开始折旧,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呢
为什么当月增抄加的固定资产下月开袭始折旧,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呢?
这是出于谨慎性的会计原则。
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充分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以免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引起报表使用者的盲目乐观。
它要求:会计确认标准稳妥合理;会计计量不得高估资产、权利和利润;会计报告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
『肆』 无形资产摊销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无形资产:当月增加抄,当月摊销,当月减少,当月不再摊销
固定资产:当月增加,当月不摊销,增加次月摊,当月减少,当月仍然摊销,次月不摊
2.无形资产摊销 自用的 借:管理费用,贷: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摊销 出租的 借:其他业务支出,贷: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摊销 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
『伍』 固定资产摊销是当月购入,下月折旧吗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下月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
『陆』 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是从支付当月开始,还是像固定资产一样从下月开始
从次月起。
新会计制度规定,长期待摊费用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不再分期摊销了。
会计上规定,开办费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性转入“管理费用”科目,而税法规定,开办费在开始生产经营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平均从应税所得中扣除。对于会计和税法规定的差异,企业应当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摊销核算,但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6)摊销和折旧的区别当月下月扩展阅读:
摊销
1.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从定义可以看出,改扩建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延长资产使用寿命的。对于“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而言,小企业准则规定是不能对折旧年限进行调整的,所以只能通过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并在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内分期摊销。
2.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承租方只在协议规定的期限内拥有对该资产的使用权,因而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建支出,不能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只能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在协议约定的租赁期内平均分摊。
对于“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核算原理和方法均一致。
3.符合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所称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① 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② 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符合以上两项条件的大修理支出,在发生时,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等科目;该支出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进行摊销,借记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4.其他长期待摊费用,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少于3年。
『柒』 固定资产折旧是从次月开始计提,那么长期待摊费用和无形资产摊销是从当月开始还是次月开始
待摊费用和无形资产的摊销是:当月转入当月摊销,处理时的当月不再专摊销。
『捌』 为什么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下月开始折旧,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呢
因为《会抄计准则》里面是这样规定的袭,没有必要纠结为什么。
附注:
1.
每个企业有着变化多端的经济业务,而不同行业的企业又向各自的特殊性,会计准则的出现,就使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有了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各行各业的会计工作可在同一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会计准则的作用就是提当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
2.
会计准则中规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以月初应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依据,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或者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仍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相比之下,我国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更加精确,有利于实际操作。
3.
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期自其可供使用时开始至停止使用或出售时止。也就是说,无形资产的摊销月份为取得当月。比如,某无形资产是2015年11月取得,预计使用年限3年(没有超过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和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则其成本应从11月份开始在3年内平均摊销。
『玖』 为什么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下月开始折旧,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呢
这个 我给你讲 先占楼 在打字
固定资产折旧啊,这纯属做账习惯的延续。
因为之前,企回业计提折答旧一般是在月初计提,这样一来,你看,月初的时候,固定资产是2000,月中又买了个桌子,则桌子开始的第一个月就没提到折旧。或者,月初的时候,固定资产是2000,已经根据这个计提了折旧,但是月中处置了一个资产,你看,月初已近提过折旧了,所以这一做法延续下来,准则对其加以规范,就构成了现在看到的,固定资产当月增加不提折旧,当月减少照提折旧。
至于无形资产,这个就是采用了咱们一个惯常的思维了,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类似于走路时中国人靠右行而英国人靠左行,纯属习惯问题了。没有必要上升到理论层次。对于那些讲大道理的,我服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