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利息的资本化与无形资产的资本化的异同
利息资本化是借款利息是否要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还是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的问题,而专无形资产的资本化问题属(研发支出资本化还是费用化)是关注在无形资产的研发过程中,何时达到资本化时点,将研发过程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进而将相关支出资本化的问题。
利息资本化的要点是
1分清借款是专门借款还是一般借款,从而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将借款期间发生的利息计入相关成本或期间财务费用
2要关注开始计入相关资产成本的时点和资产交付使用结束资本化的时点
研发支出资本化的要点是
要明确关注研究和开发阶段不同的定义,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从而确认相关资本成本
⑵ 无形资产有没借款资本化
一,固定资产融资购入如果在建工程,融资费用计入在建工程,那无形资产版有没这一说呢?
固定资产、权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可以资本化处理借款费用;无形资产没有这么一说。
二,无形资产借款利息可以资本化么?
不可以。
三,除上述情况还有资本化情况吗?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含在建工程)、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修订后的新准则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原准则仅为固定资产;新准则包括固定资产、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
⑶ 怎样从募集公告书里看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和资本化利息支出
在会计报表附注"在建工程"中可以看到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和资本化利息支出。专
如没有可以通属过以下步骤查看:
通过现金流量表中的筹资性流出中的"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资金"扣除"子公司支付给少数股东的股利利润,再扣除母公司支付给股东的股利润数据。
得出的结果与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进行比较,由于利润表是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流量表口径有差异,所以计算结果是约数据。
会计报表要求计提减值准备
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计提八项减值准备以防止高估资产。以坏账准备的计提为例说明修改后的准则关于八项减值准备体现稳健性原则:
1、计提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财务制度对各行业企业的坏账提取比例做出了规定,同时修改后的会计制度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
2、计提范围得到了扩大,以前行业会计制度规定只有应收账款才能计提,修改后的会计制度规定应收票据转为应收账款后也可计提,其他应收款如有确凿证明应收票据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将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后方可可计提坏账准备。
⑷ 借款费用资本化分和费用化的分录,和解释
1、借款费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开始资本化:
(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企业只有在上述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有关借款费用才可开始资本化,只要其中有一个条件没有满足,借款费用就不能开始资本化。
2、会计分录:
(1)借:在建工程。
(2)贷:银行存款。
3、所借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其借款利息等财务费用在项目投产前要记入该投资项目的建设费用,该费用是形成固定资产价值的一部分,这个借款费用就是资本化了,它是资产的组成部分。
4、 但项目正式投产开始,其尚未归还的贷款所发生的利息等费用,则要记入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费用中,也就是要在利润表上反映。
(4)利息支出无形资产资本化扩展阅读:
1、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规定:
(1)本准则第十条规定,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前,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
(2)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后,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2、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根据:
(1)上述资本化或计入当期损益的辅助费用的发生额,是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按照实际利率法所确定的金融负债交易费用对每期利息费用的调整额。
(2)借款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费用。一般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也应当按照上述原则确定其发生额并进行处理。
借款费用资本化-网络
会计分录-网络
⑸ 什么是资本化的借款利息支出
贷款利息资本化就是将借款利息支出确认为一项资产,但不包括用于存货生产的借款利息。
会计准则规定,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是固定资产,只有发生在固定资产购置或建造过程中的借款费用,才能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予以资本化。发生在其他资产(如存货、无形资产)上的借款费用,不能予以资本化。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为专门借款,即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不包括流动资金借款。
而税法则规定,纳税人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在有关资产购建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纳税人借款未指明用途的,其借款费用应按经营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占用资金的比例,合理计算应计入有关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和可直接扣除的借款费用。
也就是说,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会计准则规定的资本化利息的范围特指购建固定资产,而税法规定的范围还包括无形资产;会计准则规定的借款特指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而税法规定中还包括了未指明用途的借款。
⑹ 下列项目中,应予以资本化的利息支出是 a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 b购建固定资产发生的
B购建固定资产-----
⑺ 因购买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如何资本化(用在固定资产)
这个要按二者的支付的时间以及支付的价值进行比例计算区分的。
依占用的资金与贷款的总的比例来计算。
⑻ 什么叫利息资本化
利息资本化(capitalization of interests) 将借款利息支出确认为一项资产。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所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亦是利息资本化的范围。
会计制度规定只有在同时符合以下3个条件时,利息才能开始资本化: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
而税法规定的利息开始资本化时间则为借款发生日。
会计制度规定,当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资产已经达到购买方或建造方预定的可使用状态),应当停止其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所购建固定资产是否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可按以下几方面进行判断:
(1)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
(2)所购建的固定资产与设计要求或合同要求相符或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与设计或合同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响其正常使用;
(3)继续发生在所购建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几乎不再发生;(4)如果所购建固定资产需要试运行,则在试生产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生产出合格产品时,或试运行结果表明能够正常运转或营业时,就应当认为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⑼ 利息的资本化和费用化
利息资本化(capitalization of interests) 将借款利息支出确认为一项资产。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可销内售状态的存货以及投容资性房地产等所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亦是利息资本化的范围。
费用化利息其实是和资本化利息互补的。如建厂房时向银行贷款,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期利息费就为资本化利息,而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就为费用化利息。
(9)利息支出无形资产资本化扩展阅读:
利息费用直接费用化影响
1、对利润表的影响
将借款相关的利息费用直接费用化,计入损益表,由于利息费用全部计入当期费用,那么当期利润会较低,后期利润会较高,收益的波动性较大。
2、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将利息费用直接费用化,计入损益表,那么对应的固定资产原值会较低,总资产会较低,所有者权益也会较低,企业的财务杠杆会较高。
3、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由于利息费用直接计入当期费用,那么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时,这些利息费用会被划分为经营活动支付的现金,那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会低。而投资活动由于不用考虑这些利息费用,计算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会较高。不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但是企业中的现金流量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