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土证办理错误,行政起诉是市国土资源局为被告,还是以市政府为被告
行政诉讼应以国土资源局为被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89年4月4日通过,自1990年10月1日实施。
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第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第三章管辖
第十四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五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二)海关处理的案件;
(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第十六条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八条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第十九条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条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一条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二条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按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
第二十三条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第二十四条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指定管辖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决定。
第二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第二十七条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类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第二十八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应当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第二十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人民法院判决第三人承担义务或者减损第三人权益的,第三人有权依法提起上诉。
第三十条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第六章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四条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十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B. 大方县自然资源局和国土资源局是同一个单位吗
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整合了原来的国土资源局,规划局等多家部门。
C. 土地纠纷调解不成怎么办,在线求解
土地纠纷调解不成的,不同类的土地纠纷依不同途径解决。
土地确权纠纷,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以作出处理决定的人民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土地侵权纠纷,协商不成的,可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行政调处。当事人对行政调处不服的,可以以对方当事人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当事人也可不经行政调处直接提起民事诉讼。
土地行政争议,按一般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程序处理。
D. 村民委员会为何诉该县国土资源局违法
金君芳
案情简介
2005年1月20日,某某县××镇××村村民委员会作为原告向某某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某某县国土资源局,要求确认被告——某某县国土资源局批准李某(即我方当事人)建房一间使用××镇中山村集体土地51.3平方米,占道47.5平方米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第三人李某系××镇××村村民,1995年间,××镇为加快城镇城市化建设,对××村进行规划改造,××村村民陈某作为被拆迁户,安置在××镇利民路联建房屋,但由于他经济能力有限,两间房屋建到一层后即停工,影响了其他联建房屋的建设。××镇政府和××村村委会同意陈某将其中一间出让,并同意受让人以××村村委会和拆迁户的待遇办理有关土地报批手续。就这样,第三人李某受让了陈某的一间房屋并与××镇签订了房屋拆迁协议。1996年11月8日,第三人李某以自己的名义申请建房用地,经村、镇审核,某某县国土资源局于8月10日批准其建房一间,使用水田51.3平方米,外加道路代征47.5平方米。2003年6月30日,被告接到××村村委会举报称李某既不是其村村民,也不是拆迁户,要求国土资源局查处李骗取建房用地的行为。2004年2月16日,被告以第三人骗取建房用地为由,并根据某某县人民政府的函复,作出(2004)16号文件,决定收回第三人的土地使用权证,并注销了当时的建房用地呈报表。第三人不服,向某某县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县政府维持了被告(2004)16号文件的决定。
第三人再向某某县人民政府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确认被告的决定违法,撤销此文件。经审理,某某县人民法院根据信赖保护原则,判决撤销被告作出的(2004)16号文件。原告在收到被告的函复后,遂提起本案行政诉讼。
此案经某某县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原告起诉超过期限,于2005年4月24日作出(2005)玉行初字第18号行政裁定书,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
争议焦点
原告某某县××镇××村村民委员会何时知道第三人李某建房一事,原告的起诉是否超过了起诉期限。
审理判决
针对此案的争议焦点,被告及第三人均认为原告的起诉已经超过起诉期限:1996年第三人以自己名义申请建房,在农村私人建房呈报表村委会意见一栏中,原告签署“同意”并加盖了公章,通过这一事实,可以非常明显地反映出在1996年的时候,原告就已知道该宗集体土地已由第三人经自己批准而使用,且在2001年3月14日,原告向被告申请要求将第三人使用的集体土地无偿转为国有土地的报告时,也反映出原告已知此事实。现原告于2005年1月24日起诉,明显超过诉讼期限。法庭充分采纳了被告及第三人的代理意见,裁定:驳回原告某某县××镇××村村民委员会的起诉。裁定下达后,原告方不服该判,依法向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认定上诉人已经超过了两年的法定起诉期限,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经典评析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一般只有双方当事人即以行政主体为一方当事人,行政相对人为另一方当事人,在诉讼中称为行政第三人,具体是指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以自己的名义申请参加或应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到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七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定义,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构成确定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法定标准。这种利害关系是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在客观上已经或可能影响到第三人权利义务产生的关系,具体行为的变动将会导致第三人法律地位和相关权利义务的变化。
在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诉讼地位是独立于原告和被告的特殊的诉讼主体,在诉讼中既不是原告,也不是被告,而是具有独立诉讼地位的诉讼当事人。行政第三人所要维护的权利往往是为了否定行政相对人因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给其带来的利益,排除行政行为给自己带来的权益侵害,保护其合法权益。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地位虽然特殊,但他的诉讼权利和义务与原告和被告却基本相同。即第三人在诉讼中应享有如下权利:依法享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申请回避、提供证据、查阅诉讼材料,提出诉讼主张,进行辩论、陈述和上诉等诉讼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如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程序、履行生效判决等。总之,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诉讼地位与原告和被告大致相同,但却不完全相同,它们之间在一些诉讼权利上应该有所区别。
结合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超过诉讼期限,为此,原告提供了四组证据,主要包括:关于要求补回房地基的申请报告、××村村委会班子会议纪要、农民建房申请书、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一份等证据。通过这些证据,证明:(1)在1996年第三人李某以自己名义申请建房时,原告就应该知道该宗集体土地已审批由第三人使用的事实;(2)原告方已于1992年将本案所涉土地安置给了陈某,并允许陈某转让,原告对本案土地不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3)土地性质变更后,第三人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原告对本案土地已不具有利益。经审理,法院充分采纳了被告及第三人的代理意见,直接从诉讼程序方面认定原告的起诉已过起诉期限,因此法庭对原告是否对本案土地还具有利益这一问题没有进行审理和认定,并最终裁定驳回原告起诉。
E. 违法建筑被国土资源局处理过地方的法律条例还能再处理吗
这个是不行的。
已经被处罚过了,不能再处罚第二次。
F. 农村土地纠纷无法调解,我还有什么解决纠纷的方法
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回民委员会、乡答(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你可以去你房屋所在区域的土地所,或者打12336电话进行咨询。在国土资源部门解决土地纠纷后,如果对方存在土地违法(超占你家所有土地),可以要求其拆除违法建筑物。
(6)大方县国土资源局去雨冲解决纠纷扩展阅读:
不同类的土地纠纷依不同途径解决:
土地确权纠纷
土地确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以作出处理决定的人民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土地侵权纠纷
土地侵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行政调处。当事人对行政调处不服的,可以以对方当事人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当事人也可不经行政调处直接提起民事诉讼。
土地行政争议
土地行政争议,按一般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程序处理。
G. 国土资源局处理土地纠纷按程序要多长时间才能得到解决老是推托我该怎么做
国土资源局处理土地纠纷,按程序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解决,老是推脱,我们只有等待。
H. 农村村民之间土地纠纷问题,调解不成该如何解决
你可以私下协商,或者发起公诉进行法律介入。
土地确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以作出处理决定的人民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2003年1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17号公布,根据2010年11月30日《国土资源部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9号)修正,将第二十条的“征用”改为 “征收”。)
第一条 为依法、公正、及时地做好土地权属争议的调查处理工作,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权属争议,是指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归属争议。
第三条 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应当以法律、法规和土地管理规章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面对现实。
第四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以下简称争议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工作;对需要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拟定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办理争议案件有关事宜。
第五条 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由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8)大方县国土资源局去雨冲解决纠纷扩展阅读:
土地纠纷解决其他渠道:
1.村委会办公室、医疗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及其他经依法批准用于非住宅建设的集体土地,应当依法进行确权登记发证,确认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将集体土地使用权依法确认到每个权利主体。凡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单位或个人应申请确权登记。
2.运用土地确权原则和方法,确定实践中具体土地权利的类型、性质、主体、客体,以及权利内容等。
3.掌握土地权属争议的类型、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中规定的处理方式、处理机关、处理程序;运用有关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的规定,对具体争议案件提出处理方式和程序。
4.运用土地确权和争议调处法律、政策,针对具体争议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意见。
各地要从机构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保障、规范程序等各方面,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制,妥善处理农村集体土地权属争议。
如果调解不成,到县土地局地籍科提起《土地权属争议调查申请书》,这样由县土地局对土地权属进行调查,会给书面结果,对结果不服,可以向县政府提起行政复议或是提起诉讼。这是正规的法律途径。
参考资料:网络-土地权属争议
I. 国土资源局不协助法院怎么办
法院可以对其作出罚款决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有义务协助调查、执行的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除责令其履行协助义务外,并可以予以罚款:
(一) 有关单位拒绝或者妨碍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
(二)有关单位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的
(三)有关单位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扣留被执行人的收入、办理有关财产证照转移手续、转交有关票证、证照或者其它财产的;
J. 大方县长石镇湾子村年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方案
(2013年6月)
为提高全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变能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演习需要,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习范围、地点、时间、规模
范围(演习人员,计121人):长石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干部职工,湾子村部分群众。
地点:大方县长石镇湾子村。
时间:2013年6月。
规模(观摩人员,约60人):市国土资源局、市地灾办、县政府领导、长石、兴隆、八堡、果瓦等4个乡镇分管国土领导、国土资源所人员、有地灾隐患点的村干部和监测人员。
二、组织机构(指挥部)
指挥长:文朝春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指挥长:刘显涛 镇党委副书记,袁其敏 县地灾办主任,张志云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罗昆 镇党委委员、政法委书记,谢曰光 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陈世奎 镇党委委员,王家学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张雷 副镇长
陈如仲 副镇长。
成员:周海 镇派出所长,刘汉军 财政分局长,杨明 镇社会事务办主任,殷锦亮 镇卫生院长院长,涂元政 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兰修富 镇安监站长,吴胜松 村建站长,王顺兵 镇党政办负责人,陈建刚 县国土资源局综合股负责人,雷勇 县国土资源局地质股负责人,罗克义 镇国土所长,陈学芬 湾子村支书。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党政办,由王顺兵任办公室主任,罗克义任副主任,抽调人员专门办公,具体负责处理、协调、督促演练相关事宜。
(一)办公室工作任务
1.负责演习前期准备筹备工作
(1)落实演习所需物资器材及相关道具
(2)负责主席台横标(“大方县长石镇2013年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警戒线等,制作红袖套35个,内容为:指挥长1个、副指挥长1个,现场搜救组组长1个、副组长1个,险情监测组组长1个,治安警戒组组长1个,医疗救护组组长1个,灾民安置组组长1个,物资保障组组长1个,宣传报道组组长1个,其余为抢险救灾;制作救灾红旗7面,内容为:现场搜救组、险情监测组、治安警戒组、医疗救护组、灾民安置组、物资保障组、宣传报道组;
(3)音响播放器一台(播放背景音乐),
(4)负责演习结束后的扫尾工作,组织收回演习物资器材,清理现场。
2.负责书写标语
(1)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解决灾民基本生活,组织生产自救互救。
(4)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购置扩音器10台、观摩台桌布、警示牌。
三、参演人员组成及任务区分
(一)导调组(7人)
组长:刘显涛 镇党委副书记
副组长:张志云 纪委书记
成员:高志娟、孔德丽、陈禄领、张小丹、邹丽
工作职责:负责各应急抢险小组在指定的地域集结整队,调度各小组入场、出场顺序,落实观摩地点,调度观摩人员在指定地点观摩。
(二)作业人员
1.治安警戒组:(11人)
组长:罗昆 镇政法书记
成员:周海、周登成、肖文海、熬利赋、余鹏、邹绪卫、李绍阳、韦虎、陈方、张伟
工作职责:维护灾害现场社会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负责灾区治安和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对地质灾害区现场实施戒严封锁;组织灾区现场治安巡逻保护;负责疏散受灾区内无关人员,协助应急抢险组转移灾区村民及财产;完成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现场搜救组:(16人)
组长:谢曰光 镇武装部长
副组长:周云松 计生管理中心主任
成员:王顺兵、郑飞、王碑清、兰修富、王远旗、张志向、谢康、曾明云、鲜昶、杨鑫、张明扬、陈鑫、周鹏、陈明江、李新
工作职责:迅速组织民兵应急分队赶赴灾区现场组织抢险救灾,负责组织、指导遇险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负责统一调集、指挥现场施救队伍,实施现场抢险救灾;负责实施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和转移灾害现场的国家财产;完成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险情监测组:(3人)
组长:张雷 副镇长
成员:罗克义、万都贵
工作职责: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形成的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确定地质灾害等级;设立专业监测网点,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发生灾害的措施;提供灾害发生地详细准确的气象预报;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最佳路线和灾民临时安置地点的意见;完成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4.医疗救护组:(8人)
组长:陈如仲 副镇长
成员:殷锦亮、余磊、陈礼刚、陈礼莎、徐梅、黄蕴洁、胡莹莹
工作职责: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指定、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认真搞好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在灾情发生后不发生各种传染性疫病。
5.灾民安置组:(11人)
组长:王家学 副镇长
成员:杨明、涂元政、胡亮、丁发兴、赵海松、余琪海、王 巽、文武、罗景、吴胜松
工作职责: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搭建救灾帐篷、发放受灾群众救灾物资;
6.后勤物资保障组:(5人)
组长:刘汉军 财政分局长
成员:陈仕兴、马庆芬、陈福胜、刘国才
工作职责:负责抢险救灾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储存和发放;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
7.宣传报道组(3人)
组长:陈世奎 镇党委委员
成员:罗莉、陈婷
工作职责:负责开展灾区群众的宣传工作,拍照、摄像,开展新闻媒体报道工作。
8.群众参演组(57人)
组长:陈学芬 湾子村支书
成员:刘吉芬、罗再会、肖祥、陈德龙、刘永健、熊鹰
工作职责:负责组织60岁以下群众50人安全转移,做好群众工作。
四、准备工作
(1)长石镇人民政府于5月6日下午14:30在镇政府会议室召开乡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及湾子村干部等参加的“大方县长石镇湾子村2013年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专题会议,宣布演习方案,进行动员部署。
(2)各工作组准备一切演习所需用品,并组织本组人员进行演练。
(3)演习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购买演习所需物资及演习结束后物资的回收。
(4)指挥部组织各组进行综合预演。
(5)指挥部召开乡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实战演练准备会议,对正式演练作全面安排部署。
五、演习程序
假定场景:受强降雨影响,长石镇湾子村杉林、顺山、长山组后侧危岩山体裂缝不断增宽增大,部分危岩体已发生崩塌,严重威胁杉林、顺山、长山组80多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情况十分危急,乡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国土资源所报告后,按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力量实施紧急救援,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1)2013年5月7日上午9:40,镇国土资源所接监测人报告,湾子村杉林、顺山、长山组后侧危岩山体裂缝不断增宽增大,部分危岩体已发生崩塌,严重威胁杉林、顺山、长山组80多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情况十分危急,需作紧急避让。
(2)9:40—9:45,镇国土资源所接到报告后立即向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指挥部副指挥长报告。
(3)9:45—9:50副指挥长向指挥长报告。
(4)9:50—9:55镇指挥部指挥长宣布立即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
(5)9:55—10:10救援人员装备集结
(6)10:10—11.00行动实施。
(7)11:00—11:20恢复重建。
(8)11:20—11:30演习小结(领导讲话)略
六、实施方案
演练背景(画外音):长石镇是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全镇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处,涉及5个村,8个组,威胁73户304人,其中2013年度重要隐患点1个。目前,正值地质灾害多发的汛期,湾子村杉林、顺山、长山组崩塌面积约450万立方米,危及59户村民256人,236间房屋安全。2013年以来,遇连续降雨(大雨、暴雨)等因素的作用,导致裂缝扩展明显加剧,目前该崩塌处于变形过程中,有整体失稳的可能性,直接威胁着居住在下面的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行动准备阶段
副指挥长:“指挥长同志,6月5日9:20接镇国土资源所报告,我镇湾子村顺山组后侧危岩山体因受连续降雨影响,裂缝不断增宽增大,有发生崩塌的危险,严重威胁顺山组80多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情况十分危急,建议立即启动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指挥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副指挥长:是。
副指挥长:各小组注意,各小组注意,迅速收拢人员,准备抢险所需装备、物资器材,立即向湾子村移民安置点集结。
各组组长(依次答):是。
(各小组依次迅速向湾子村移民安置点集结待命)
入场顺序:应急抢险组→医疗救护组→治安警戒组→险情监测组→灾民安置组→宣传报道组
(小组长按入场顺序,依次整队向副指挥长报告)
应急抢险组组长:副指挥长同志,应急抢险组集合完毕,请指示。
副指挥长:原地待命。
应急抢险组组长:是。
医疗救护组组长:副指挥长同志,医疗救护组集合完毕,请指示。
副指挥长:原地待命。
医疗救护组组长:是。
治安警戒组组长:副指挥长同志,治安警戒组集合完毕,请指示。
副指挥长:原地待命。
治安警戒组组长:是。
险情监测组组长:副指挥长同志,险情监测组集合完毕,请指示。
副指挥长:原地待命。
险情监测组组长:是。
治安警戒组组长:副指挥长同志,治安警戒组集合完毕,请指示。
副指挥长:原地待命。
治安警戒组组长:是。
灾民安置组组长:副指挥长同志,灾民安置组集合完毕,请指示。
副指挥长:原地待命。
灾民安置组组长:是。
物资保障组组长:副指挥长同志,物资保障组集合完毕,请指示。
副指挥长:原地待命。
物资保障组组长:是。
宣传报道组组长:副指挥长同志,宣传报道组集合完毕,请指示。
副指挥长:原地待命。
宣传报道组组长:是。
副指挥长:指挥长同志,救援人员、装备集结完毕,是否组织向事发地开进,请指示。
指挥长:立即区分各组任务,迅速组织开进进行应急抢险。
副指挥长:是。
副指挥长:各小组注意,现在进行应急救援任务区分,应急抢险组。
应急抢险组组长:到。
副指挥长:你组的主要任务是立即发布预警信号,紧急通知危险区域的村民按原定路线有序安全转移,要组织抢险人员火速赶往灾区,按照原定的编制序列和目标任务快速赶到灾区实施抢救,迅速组织灾区村民和物资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到各安置点,同时注意加强自身安全保护。
应急抢险组组长:是。
副指挥长:治安警戒组。
治安警戒组组长:到。
副指挥长:你组的主要任务是立即封锁进入危险区的村组公路、进入崩塌危险区的村道;同时设置警戒,除抢险救灾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该危险区域,对灾区实施治安巡逻,警卫警戒,保证灾区安全。
治安警戒组组长:是。
副指挥长:险情监测组。
险情监测组组长:到。
副指挥长:你组主要负责崩塌地段险情监测,设置危险标志,及时报告险情监测情况。
险情监测组组长:是。
副指挥长:医疗救护组。
医疗救护组组长:到。
副指挥长:你组随应急抢险组一同行动,立即展开现场救治,全力抢救受伤人员。
医疗救护组组长:是。
副指挥长:灾民安置组。
灾民安置组组长:到。
副指挥长:你组迅速划定灾民安置点,搭建救灾帐篷,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
灾民安置组长:是。
副指挥长:宣传报道组。
宣传报导组组长:到。
副指挥长:你组主要负责搞好现场灾情及救援情况报道和灾民安置点群众的宣传教育。
宣传报导组组长:是。
副指挥长:以上各组任务区分完毕,大家是否明白?
各组组长(齐答):明白。
(二)行动实施阶段
副指挥长:各组注意,组织所属人员迅速向顺山组事发地开进,立即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各组组长齐答:是。
各组组长:××组,立正,跑步走(按照应急抢险组→医疗救护组→治安警戒组→险情监测组→灾民安置组→宣传报道组顺序,依次将队伍带到指定位置,组长进一步区分任务后,组织实施。)
背景音乐:雷雨声(应急分队队员拉响预警信号警报)
场景一
预警信号警报声响起,应急抢险组跑步到事发地展开应急救援、转移受灾群众,时间20分钟。
场景二
治安警戒组(立即封锁事发现场,在公路两端和正面设置治安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维持灾区治安秩序。
场景三
险情监测组(跑步到事发地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负责崩塌地段险情监测)
应急抢险组组长:指挥部,指挥部,应急抢险组呼叫。
副指挥长:收到,请讲。
应急抢险组组长:在顺山组公路有一处路段因雨水冲刷垮塌,影响受灾群众安全撤离,另有一危旧茅草房因昨夜大雨垮塌,怀疑有群众被埋,急需重型机械支援。
副指挥长:继续查清现场情况,做好抢险队员安全保护,组织群众安全撤离。
应急抢险组组长:是。
副指挥长:后勤物资保障组。
后勤物资保障组长:到。
副指挥长:顺山组灾区道路堵塞,有房屋垮塌,立即组织挖掘机进场作业,参与抢险救援工作。
后勤物资保障组长:是。
场景四
挖掘机进场作业,紧张抢修通往灾区道路,清理垮塌房屋,配合搜救受灾群众。
场景五
医疗救护组,随应急抢险组一同行动,参与对受灾群众转移救护,民兵应急分队队员4人抬一名受伤群众,两名医务人员一人手提输液瓶、一人拿氧气袋护送至救护车。
场景六
灾民安置组(在移民安置区划定安置点,搭建帐篷,负责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引导转移群众进入安置点)。
场景七
宣传报道组在安置地域张贴宣传标语,进行宣传鼓动,(“预防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治方针。”、“群测群防,防治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建设美好家园。”、“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易发区。”、“边坡隐患险于明火,防治避让胜于救灾。”、“地质灾害防治以避让为先。”、“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等标语)。
场景八
应急抢险组跑步到事发地展开救援后,组织受灾群众向安置区安全转移,转移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
群众背着行李、牵着牛、马等牲畜,在救援人员的引导下陆续进入安置区。
(一些年长行动不便及年幼的群众在民兵、医疗救护人员的背、扶下撤离危险地带,转移出来的群众在救援人员的组织下,成两路向安置区转移。)
场景九
灾民安置组引导群众进入安置点,妥善安置。
灾民安置组组长:指挥部,受灾群众已全部进入安置点,并得到妥善安置,现救灾生活物资已运达灾区,是否发放,请指示。
副指挥长:立即登记受灾人员,清点救灾物资,做好发放准备。
灾民安置组组长:是。
副指挥长:指挥长同志,救灾生活物资已运达灾民安置点,是否立即向灾民发放。
指挥长:立即发放。
副指挥长:是,灾民安置组。
灾民安置组组长:到。
副指挥长:立即发放救灾物资。
灾民安置组组长:是。
灾民安置组按照指挥部指令,现场组织发放食品、水等物资,时间10分钟。
应急抢险组:指挥部,全线撤离完毕,已设好警戒、切断电源水源。
副指挥长:继续开展搜救,防止人员遗漏。
应急抢险组:是。
警卫警戒组:指挥部,通往危险区的公路、道路已封锁,警戒工作有序进行。”
副指挥长:“继续加强危险区治安巡逻,防范不法分子进入危险区,借机盗窃群众财物,破坏生产生活设施。
警卫警戒组:是。
医疗救护组:指挥部,撤离过程中有一人因摔跤受轻伤,已得到紧急处理,临时医疗点已建立,工作正常开展。
副指挥长:继续开展伤员救治,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工作。
医疗救护组:是。
灾民安置组:指挥部,所有转移出危险区域的灾民已全部安置完毕。
副指挥长:明白,继续配合做好安置灾民的思想稳定工作。
灾民安置组:是。
灾情监测组:指挥部,据监测组监测,崩塌变化已趋稳定,建议召开指挥部会议,研究解除封锁警戒。
副指挥长:继续加强监测。
灾情监测组:是。
副指挥长:指挥长同志,目前,被围困群众已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撤离过程中有一人因摔跤受轻伤,已得到紧急处理,无其他人员伤亡,全部转移受灾群众已得到妥善安置。建议湾子村委继续做好受灾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镇政府相关部门协助组织开展自救互救,尽早恢复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指挥长:同意,后续工作交由湾子村委负责,镇政府相关部门协助,一定要将受灾群众妥善安置好,尽早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副指挥长:是。
(三)恢复重建阶段
副指挥长:各组注意,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已基本告一段落,经指挥部研究决定,后续工作交由湾子村委负责,镇政府相关部门协助,继续做好受灾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组织开展生产自救互救,尽早恢复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各组除险情监测组和治安警戒组留部分人员继续加强危岩地段险情监测和危险区治安警戒外,其余人员准备组织撤回。
各组组长(依次)答:明白。
场景十
各组在作业点收拢人员,集合整队,待指挥部下达指令后,将参演人员带到主席台前集合。时间5分钟。
副指挥长:各组注意,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结束,迅速将各组人员带到主席台前集合。
各组答:是。
(各组将所属人员带到指定位置集合整队。时间约3分钟。)
副指挥长:立正,指挥长同志,长石镇2013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实施完毕,请指示,。
指挥长:稍息。
副指挥长:是,稍息。
(各组参演人员在主席台前稍息,保持好队形,待领导讲话结束后分别组织参演人员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