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没有具体规定,加速折旧,需要和税务局沟通,申请取得获准。
Ⅱ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延长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电子产品的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在不低于3年的情况版下,企业可以选择适当的权折旧年限。如果你们是私营企业,没人干预你们按10年折旧;因为笔记本电脑根本使用不到10年,假如你们是上市公司,按10年折旧就不合适,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盈利情况,股民们是不同意的。
Ⅲ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可以延长自行吗
一定要补提。
税收法规规定是不少于3年和4年,所以可以延长都算成5年折年,但延长不合算。
一起买的电子设备可以放在一起折旧。
Ⅳ 已提足折旧并且在用的固定资产延长折旧年限的问题
1、审计公司认为正确的折旧年限=耐用年限+算出的平均超出年限+将来估计能使用年限,这种说法合理么?
审计公司的看法是其自身对折旧年限的看法。不能说是不合理的。但不是标准答案。
会计是反映客观实际的,不是规范化的样本所能涵盖。你们公司在确定10%残值率应该也是考虑了设备的状况,可使用年限等综合情况。既是会计估计,就不可能分毫不差,只是要误差在合理或可以解释的范围内即为可以接受,无需调整。
只有《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必须遵循的法规。包括指南、讲解只是一个参考,非必须执行的规范。另外,会计上还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即当企业的会计处理和准则的相关规定矛盾时,只要是企业的会计处理更真实地反映了客观实际,就是可以接受的。即所谓“例外原则”。
至于审计公司的说法应该说是严格的要求。是否合理关键看若按其执行对会计报表的影响金额,是否可能操作(如“平均超出年限”“将来估计能使用年限”的取数是否可行),以及操作的结果是否远远超过工作量的付出(即成本效益原则)。
若公司的固定资产非主要自产,且固定资产的折旧非公司主要的费用成本,以10%的残值而言(会计估计变更适用未来适用法,不追溯)对报表的影响是不会太大的。付出的心力与效果之间是否成比例企业需要判断。
2、加速折旧法——非使用年限的减少,只是年折旧在可使用的年限间逐年递减而已。其使用期和平均年限法一致。
Ⅳ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延长符合国家政策吗若要变更需要什么条件
不可以,它还要报请税务机关及上级管理部门备案。
Ⅵ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延长后的如何核算以后的计提是在什么基础上按延长后的年限吗
按延长后的年限计提折旧
关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残值率的变更都是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
即一切怎么处理的不做调整,以后的按新的资料(新的年限等计算折旧)
希望可以帮助你
Ⅶ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
对利润表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的年限越短,就等于加速把固定资产价值分摊到成版本中去,从而减权少近期应纳税所得额,使得企业少交所得税;
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1)会影响资产总额因为折旧方法不同,计提的折旧额会不同,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抵减科目,金额也会不同。资产总额里汇总的是固定资产净值。
2)累计折旧不同,固定资产净值肯定不同,使企业资产受之影响。
Ⅷ 关于固定资产延长折旧年限
【从今年1月1日起执行】问题在这里。。
残值率没有说明,就不变,仍按5%计算。
把今年已经计回提答的折旧,全额冲回。按原计提折旧的科目、按负数填写凭证;
然后从1月1日开始重新计算应计提的折旧。按月计提即可。
供参考。
Ⅸ 为什么会计要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老企业的资产年限是可能快到了,且仍在使用。
是有些企业回通过资产答重组,例如将这些旧资产作为投资投到其他企业中,投资的话,对于老资产需评估,这一评估,由于中国没有一个公正的市场,故评估价往往高低不同,这时就有可操作的空间了。
当然即使不投资,本企业资产也可以通过资产评估增值的方法,但一企业内,可操作的空间小。
但你后来说20年折完再资产重组的费用比70年少,这句话我也不懂,你说得明细些。
Ⅹ 最新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2015年最新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如下:
税法对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计算折旧回的最低年限,为20年。答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有两大变化,一是预计净残值,二是折旧年限。它取消了老所得税法统一规定的按照固定资产原价5%预计净残值的规定,而是授权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自主合理确定,但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可以看出,和以前的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