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契税的纳税期限,纳税地点是怎样规定的
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专,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属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的凭证(如契约、协议、合约、单据、确认书等)的当天。
契税以征收机关直接征收为主。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之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在该征收机关核定的期限之内缴纳税款。
征收机关直接征收契税确有困难的地区,经过上一级征收机关批准,可以委托当地的房屋管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单位代征。
纳税人应当持契税完税凭证和其他规定的文件、材料,依法向土地管理部门、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有关土地、房屋权属变更登记手续。
符合免征、减征契税规定的纳税人,应当在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以后10天之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报送有关资料,申请办理免征、减征契税的手续。
经过批准免征、减征契税的纳税人,改变有关土地、房屋的用途,不再属于规定的免税、减税范围的,应当补缴已经免征、减征的契税税款,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改变有关土地、房屋权属的当天。
Ⅱ 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1、契税的纳税义务来发生时间
纳税人签自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
质凭证的当天。
2、纳税期限
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并在契税征收机关核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
3、纳税地点
契税在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征收机关缴纳
(2)契税纳税期限扩展阅读
契税的征税对象是境内转移的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
1、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由承受方交
2、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除了考虑土地增值税,另由承受方交契税
3、房屋买卖:
即以货币为媒介,出卖者向购买者过渡房产所有权的交易行为。
以下几种特殊情况,视同买卖房屋:
以房产抵债或实物交换房屋,应由产权承受人,按房屋现值缴纳契税。
以房产作投资或股权转让,以自有房产作股投入本人独资经营的企业,免纳契税。
买房拆料或翻建新房,应照章纳税。
房屋赠与赠与方不纳土地增值税,但承受方应纳契税
Ⅲ 符合契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纳税期限规定的有哪几
契税的纳税抄义务发生时间袭,为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是指具有合同效力的契约、协议、合约、单据、确认书以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凭证。
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受让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Ⅳ 缴契税是按买房时间还是缴税时间
缴纳契税是按照交税时政策缴纳;
(一)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员版范围包括购房人、配权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
(二)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
Ⅳ 如何确定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确定契税的来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自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日,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第九条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日,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日。
(5)契税纳税期限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第四条契税的计税依据: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出售,房屋买卖,为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成交价格,包括应交付的货币以及实物、其他经济利益对应的价款;
(二)土地使用权互换、房屋互换,为所互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价格的差额;
(三)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以及其他没有价格的转移土地、房屋权属行为,为税务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依法核定的价格。
纳税人申报的成交价格、互换价格差额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由税务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核定。
Ⅵ 契税界定是以网签时间还是以缴税时间为
为纳抄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
买新房子要缴纳的契税为购房总价的3-5%(不同的省市自治区税率不同),普通商品住宅减半,即1.5-2.5%。买二手房:非普通住宅契税要加倍。根据国家规定,房屋买卖要向国家缴纳契税,征收标准为:普通住宅1.5%,高档住宅3%全部由买方承担。
地方规定,住房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才能认定为普通住房。
这3个条件是: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含)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4(含)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价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以下(不同城市有不同的标准,长春市规定:实际成交价不高于本地段土地住房交易价格的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