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制定赡养义务协议需要注意什么
签订赡养协议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不能附带任何条件;
(2) 赡养人之间签订的协议,不能处分被赡养人的财产;
(3) 赡养协议,必须征得被赡养人的同意;
(4) 可以约定赡养协议违约处理办法。
赡养协议是当事人多方真实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协议内容应该成为双方当事人关注的焦点。当您遇到赡养协议的起草、签订等问题,可以咨询律师,在协议中确定各方责任与义务,这样,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同时,还有利于充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利于息诉止争。
❷ 二十多年前签订的赡养老人的协议现在还有效吗
当年的协议是生效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继续下去,双方也没有再针对这个协议做出补充或修改,那么那个协议就终止,依法办理。不再具有约束力。
你奶奶后期住的房子是谁的名字,如果是你爸妈的,那么就是你家的财产,不属于你奶的遗产,跟你二叔家没关系,如果是你奶的名字,你奶去世时,有遗嘱按遗嘱分割,没有遗嘱,按法定继承,至于早其你奶将她当时的财产给你二叔了用于以后的生活,这笔财产属于你奶的权利,她在跟你二叔分开过时,没有主张的,也就属于你二叔的了。
❸ 签的老人赡养的协议受不受法律保护 详细点哦
赡养,指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
(1)子女对父母的赡养。
《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国《婚姻法》也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赡养扶助的主要内容是指在现有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子女在经济上应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费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对父母应尊敬、关心和照顾。
有经济负担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赡养时,都应依法尽力履行这一义务直至父母死亡。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仅发生在婚生子女与父母间,而且也发生在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间,养子女与养父母间和继子女与履行了扶养教育义务的继父母之间。
为保障受赡养人的合法权益,《婚姻法》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对拒不履行者,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情节恶劣构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晚辈对长辈的赡养
《婚姻法》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义务。
这种赡养是有条件的,即须孙子女、外孙子女有负担能力,且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死亡。
上述规定是保护老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措施。
❹ 解除赡养协议一审判决书下来不服超过期限
申请再审!
❺ 老人签的赡养协议,老人反悔了,协议还有效吗
您好:
所有子女和老人签了个赡养老人和财产安排协议,这个协议是否有效?这个协议不违反法律规定,是所有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协议有效,谁反悔都是没用。
《继承法》
第五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六条 无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
第八条 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