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工伤起诉时效是多久
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内业活动或者与容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各种致残情况大致分为三类:(1)器官损伤;(2)功能障碍;(3)职业病损伤;工伤认定的时效由用人单位进行申请的为事发起三十日,如单位不履行义务,由个人进行申请的则为事发起一年内。工伤等级鉴定时间《工伤保险条例》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一年内申请赔偿,否则就过了诉讼时效。一旦过了诉讼时效,再要求赔偿,就没有法律依据了。
2. 工伤要到法院起诉期限多少一年后可以吗
工伤分成几个阶段:
1、工伤发生后的认定阶段。这期间企业应在1月内提报工伤,专企业不提报的属,员工应在1年内自行申报;
超过一年就过期了。
2、工伤待遇,
申报工伤的,除一次性就业在离职时由企业支付,其他基本都是基金承担的。这个费用在离职时支付,离职后超过1年未主张的超过诉讼时效,仲裁/法院不处理;
企业未办理工伤保险的,由企业按照工伤待遇承担。
3. 工伤赔偿的诉讼时效为几年
诉讼时效为三年。
1:根据《条例》等相关的规定,诉讼或仲裁申请时效可以分两种情况伤情不严重的,自停工留薪期满起计算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即自伤者受伤之日起满12个月计算(特殊情况24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应当为作出司法鉴定之日起计算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
2:对于人身损害赔偿的一般诉讼时效,最值得研究的是期间的起始计算,而对于人身损害赔偿的侵权行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容易的,对于人身损害赔偿时效的起算却是复杂的,这是因为受害人必须在起诉前知道自己所受财产损失的具体数额,否则无法起诉。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年4月2日)第168条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4:根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民事立法的诉讼时效制度,是胜诉权消灭,即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消灭(丧失)的只是胜诉权,而不消灭起诉权(诉权),更不消灭实体权利。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与此相同,《民法通则》有关诉讼时效的各项规定,如各类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没有特别规定的均执行《民法通则》。
4. 工伤赔偿有没有诉讼期限
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二、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三、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审核版认定。四、劳动和权社会保障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五、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提起复议或行政诉讼。六、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七、就工伤赔偿事项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应及时申请劳动仲裁。八、当事人一方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九、对一审判决不服的,15日内提出上诉。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送达后发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