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郑州市区那家图文店打效果图的质量好
郑州罗兰图文制作有限公司
郑州市文化路115号新通桥省商务厅一楼
㈡ 郑州市博物馆的公共服务
郑州博物馆是来一座现代化博物自馆,它集文物收藏、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配置有先进的电脑网络系统、多媒体触摸屏系统以及多功能报告厅等,可接待多层次的学术会议和多语种的参观团体。郑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有铜器、陶瓷器、石造像、碑刻、货币、画像砖、书画等多门类数万件藏品。其中以原始社会时期至唐宋时代的文物数量较大,具有代表性的商周青铜器、唐宋石刻等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
郑州博物馆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根据馆藏文物特征,发挥优势,先后举办过“古代石刻艺术陈列”、“画坛巨匠——“徐悲鸿绘画艺术展”、“郑州改革开放以来配合基本建设考古成果展”、“红旗渠精神展”等200多个陈列展览。接待过党和国家领导人、国际友人以及数百万观众,发挥了重要的宣传教育作用。被授予河南省文明博物馆、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文明单位等称号,成为展示郑州地区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窗口。2004年7月1日起,郑州博物馆基本陈列对社会实行免费开放。
郑州博物馆是一座知识的殿堂,漫步其中,接受深厚凝重的历史文化的熏陶,将给参观者美的艺术享受。
㈢ 郑州都市区的区域功能
为统筹和优化全市域空间资源,郑州都市区划将分为1个主城区、3个新城、4个外围组团(登封、巩义、新密、新郑)共八大功能片区,各功能区产业分工各具特色,目的是实现区域紧凑、集约、低碳、高效发展。 空间增长边界北至黄河、西南至绕城高速公路、东至京港澳高速公路。
以现代服务功能的拓展和完善为主,将加快旧城改造提升及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和黄河风景名胜区保护。 空间增长边界北至绕城高速公路—郑民高速公路、西至郑尧高速公路—石武高铁、南至商登高速公路—登杞铁路、东至新107国道。
以临空产业发展为主导,构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基地,鼓励发展商贸会展经济与历史文化旅游产业。 空间增长边界北至科学大道、西至四港联动大道、南至郑民高速公路、东至新223省道。
以建设中原经济区文化行政服务功能为主,加快汽车装备制造和物流等现代产业发展,加强北部沿黄与中部中央公园湿地的建设与保护。 空间增长边界北至新龙路西延线、西至317省道、南至郑洛高速公路南线、东至绕城高速公路。
以通用航空周边配套产业发展为主导,加快发展新材料和机械装备制造业,加强北部沿黄湿地与南部山体生态保护。 空间增长边界北至新村大道,西至107国道、双洎河,南至323省道,东至石武高铁。
以文化旅游和生态恢复功能为主,加快西南部矿区的生态恢复和治理,适度发展矿产等现代产业。 空间增长边界北至郑少高速公路,西至232省道,南至郑登快速通道,东至荥新路。
以保护自然生态为主要任务,加快对矿区的生态恢复治理,适度发展耐材等现代产业。 空间增长边界北至伊洛河、西至邙岭余脉、南至新310国道、东至豫联产业集聚区东边界。
以产业转型为主,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彰显河洛文化特色,建设郑洛工业走廊节点城市。 空间增长边界北至嵩山风景名胜区、西至207国道、南至316省道、东至237省道。
以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功能为主,加快南部矿区的生态恢复和治理,建设国际旅游服务基地。
㈣ 郑州市常西湖新区的规划
常西抄湖新区管委会相关人士介绍,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未来将立足公共文化惠民,切实加强公共文化场馆的规划编制,以此来满足城市发展中市民对文化场所和精神文化的需求。
按照规划,未来,将建一座3层“地下城”,地下空间规划以公共停车场、单位停车场以及商业设施为主,同时设置地下交通环廊贯穿各停车场,形成一个完整的地下系统。预计建成停车位2.6万个,地面上则会形成“无车区”。届时,机动车全部通过地下交通系统运行。
而为减少该区域与过境车辆的交织问题,还会在郑上路、中原路建双向6车道隧道,供过境机动车通行。
㈤ 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何时完工
预计2020年前完成。
据《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城市设计》显示,郑州市民公共内文化容服务区位于南水北调总干渠以南区域,西四环以东,凯旋路以西。是我市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优化完善中心城区功能,有效疏解老城区交通压力,强力带动郑州西部区域振兴的重要决策,也是实现郑州市都市区“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均衡发展的重要契机。
整个基地主要包括四大中心,呈带状布局,东西2800米,南北570米,总用地面积约153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69万平米,地上149万平米,地下120万平米,2015年12月,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四个中心”——奥体中心、文博艺术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现代传媒中心正式动工,预计2020年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