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约谈是什么意思谈什么
约谈指的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制度。指拥有具体行政职权的机关,通过约谈沟通、学习政策法规、分析讲评等方式,对下级组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并规范的准具体行政行为。
例句:约谈很多时候让人想起谈判的意思,其实在现代社会,约谈更多是发生在实力不对称的两方身上,为了达到一个目的,通常是实力较强的一方约谈实力较弱的一方在某一特定场合,告知其要达成的目的和操作方法。
一般,实力较弱的一方没有还价的余地,即便是还价也是在对方早已圈定好的范围内。
(1)工商局行政约谈内容扩展阅读:
各类约谈
1、楼市约谈
全国楼市的限购时代正式来临,住建部的新口吻是,“不限购,就约谈”。板子一记记都打在县市一级政府身上。对于过去一年楼市疯狂上涨的二三线城市来说,是到了限制房价的时候了。或许,这样的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大。在2010年12月末,住建部部长姜伟新便称,将“适时会同监察部对省、市人民政府稳定房价工作进行考核,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
2、日化企业约谈
针对2011年3月,日化产品和方便面等将涨价的信息,国家发改委约谈了相关企业了解情况,并明确表示,各类企业要加强社会责任,不得随意搭车涨价,更不许串通涨价、哄抬物价,同时将派出调查组赴有关企业进行调查。
3、家电企业约谈
2011年初,部分家电厂商喊出“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行正在触发白电成本的全面上涨”,“有渠道商已经收到制造企业的涨价通知”,例如在冰洗产品方面,部分品牌酝酿进行了5%左右的价格上调,而油烟机、灶具、消毒柜等产品方面,平均涨幅也会达到5%~10%左右。在发改委“约谈”工作之后,年初至今一直甚嚣尘上的白色家电酝酿涨价开始转向。
Ⅱ 什么是行政约谈
行政约谈~即来拥有具体行政职自权的行政主体,与其职权范围所涉及或针对的行政相对方之间,通过约谈沟通、学习政策法规、分析讲评等方式,对社会组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并规范的准具体行政行为。
也就是行政机关以政府的姿态召集各相对方,以谈话的方式贯彻政策。并非像具体行政行为那样具有强制性。
中国的又一特色性国粹。
Ⅲ 约谈是处分吗
一、不是处分。
二、约谈的定义:指拥有具体行政职权的机关,通过约谈沟通、学习政策法规、分析讲评等方式,对下级组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并规范的准具体行政行为,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制度。
三、约谈的“四种形态”:
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
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
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少数。
约谈记录表的要素:
1.约谈时间
2.约谈地点
3.约谈单位
4.约谈人员
5记录人员
6.约谈内容
(3)工商局行政约谈内容扩展阅读:
“约谈”不可能是无偿的。
其“有偿性”或曰成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被约谈的企业和行业,会有一定的补贴。
中粮集团、益海嘉里等最先被约谈的企业,就获得了低于市场价的“定向销售”。
虽然可能不足以弥补企业亏损,但企业所获得的无形的政府资源,却注定是一笔可观资产。
而这,也正是“约谈”成本体现的第二个方面。
“约谈”的运作思路很明确,抓住有市场定价权的龙头企业,以有限的成本付出换来整个市场的价格稳定。
可是,这种成本究竟是否“有限”,尚不能一概而论。
企业能够获得补贴,看似是为其承担社会责任付出的合理补偿,实际上却是以行政手段强化这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自相矛盾之处在于,如果说被“约谈”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那些未被“约谈”的企业是否就全然没有承担社会责任?
假如没有“约谈”,那些有市场定价权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又体现在何处?对于能够被“约谈”并获得政府补偿,未获此“殊荣”的企业已经啧有烦言。
很显然,“约谈”使得在同一个市场环境中的一部分企业获得了政府资助,而另一部分同样服从了行政干预的企业不仅一无所获,还承担了市场以及行政干预的双重压力。
如果一定要以行政干预市场定价,最好能用明确的方式表明,这样对所有企业是平等的,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是统一的,市场的竞争机制没有被破坏。
而“约谈”这种看似同企业商量的尊重市场的办法,其实就是以相对软性的方式行干预之实。
但不言自明的干预却蕴含了畸轻畸重的市场不公,它使得在一个原本不利的市场环境中,强势企业强者更强,弱势企业更为不堪。
Ⅳ 用了最字,被别人举报了,工商局约谈怎么办
违法广告法了,被工商部门查处非常正常,而且更具广告法规定,可不是简单改一下就可以的,而且现在这个社会也不是随便关个门就能跑掉的,既然事情发生了就积极配合工商部门处理,拿出态度,争取从轻处罚。
Ⅳ 行政约见和行政约谈有什么区别
主要是对有轻微违纪行为或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谈话、诫勉教育,达到提前打招呼、及时提醒、教育挽救的目的。
诫勉谈话要严格要求,指出其存在问题,分清是非责任,督促整改,帮助其吸取教训,防微杜渐,使谈话对象少犯或不犯错误。
Ⅵ 工商局约谈,说有两件事情,叫我过去一趟,是真的吗
让你猜是谁的基本是假的,一般都会亲自都门面来查事情,最好查询是否是当地工商局的电话,如果是手机打的,多半是假的
Ⅶ 企业负责人频频被约谈的内容是什么
最近,“约谈”一词频频出现。
今天,交通运输部官方微信号发文称,部分网约车平台公司在被约谈后,就将承诺抛之耳后,继续我行我素,视约谈为“耳旁风”。针对“屡谈不改”的网约车平台公司,交通部严格依法加大加重处罚力度,公开曝光企业违法违规事实、企业承诺及处罚情况。
从约谈的实施者看,大致分两类。一类属于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另一类则是纪检部门的监督执纪形式。实施者不同,因而对象也不一样。前者的约谈对象是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行业企业、政府部门负责人,后者的约谈对象是党组织和党员,主要是党员干部。简单来说,前者主要“对事”,而后者主要“对人”。
先看前者。较早启动“约谈”制度的是原国土资源部。2007年,原国土资源部将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例较高、在全国排前几名的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请到北京,一是当面汇报情况,二是分析违法用地成因、探讨解决方案。当时的约谈还未与问责挂钩。时任国土资源部领导曾表示,面对面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商议整改查处工作,是国土资源部依法行政、履职所在,也是国土资源监管方式的一种探索和创新。
Ⅷ 行政机关内部的约谈行为有什么典型的例子,外部有哪些呢
算内部的约谈行为。外部涉及到行政机关和立法和司法机关的关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