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京古代地名
金陵--建业--建康--应天--天京
城名更替的频繁不仅为中国城市发展史上所少有,就是在世界城市演变史上也是罕见的。南京城名经历过四十余次更改。主要的有以下几个:
金陵-春秋战国
秣陵-秦、汉
建业-三国
建邺-西晋
建康-东晋南朝
丹阳-西晋、东晋
归化、白下-唐代
升州-唐、宋
上元、江宁-宋、元、明、清
集元-元
南京-明代
天京-太平天国
还有另一个版本的:
1)先秦建城前495年,吴王夫差在筑冶城。前472年, 越王勾践灭吴,范蠡筑越城,位置在今中华门外秦淮河南岸。前333年,楚威王熊商灭越,埋金以镇“王气”,并于石头山(今清凉山)筑金陵邑,故南京别称“金陵”。秦始皇三十七年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属鄣郡。
2)六朝繁华
211年, 吴大帝孙权在在石头山金陵邑旧地筑石头城。229年在此建都,名建业,都城周长约11公里,开始了南京的都城史。晋灭吴后,于太康三年(282年)改建业为建邺,建兴元年(313年),为避司马邺之讳,改为建康。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北方大族衣冠南渡。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以建康为都建立东晋。此后,宋、齐、梁、陈相继在此建都,史称南朝。南朝与此前的吴合称“六朝”。
3)隋唐
589年隋灭陈,擒陈后主,平毁城邑宫苑, 在石头城置蒋州。唐代,置蒋州为升州。
4)五代十国
南唐京城,称金陵府。
5)宋
宋为江宁府,为江南东路首府。
6)元
元朝时为集庆路。
7)明
明朝时为南京、应天府。
8)清
清朝时为江宁,江南省省府、两江总督署总督府驻地。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
2. 谁知道江苏省 全部 地名
截至2017年11月底,江苏省共辖13个地级市、22个县级市、19个县、55个市辖区,县(市)中包含昆山、泰兴、沭阳3个江苏试点省直管县(市)。
宿迁市:宿城区、宿豫区、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
扬州市: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宝应县、仪征市、高邮市。
镇江市: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
泰州市: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兴化市、靖江市、泰兴市。
南通市:崇川区、港闸区、通州区、如东县、如皋市、海门市、启东市、海安市。
连云港市:连云区、海州区、赣榆区、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
淮安市:清江浦区、淮安区、淮阴区、洪泽区、涟水县、盱眙县、金湖县。
盐城市:亭湖区、盐都区、大丰区、响水县、滨海县、阜宁县、射阳县、建湖县、东台市。
南京市:玄武区、秦淮区、鼓楼区、建邺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 。
无锡市:滨湖区、梁溪区、新吴区、锡山区、惠山区、江阴市、宜兴市 。
徐州市:云龙区、鼓楼区、贾汪区、泉山区、铜山区、丰县、沛县、睢宁县、邳州市、新沂市。
常州市:天宁区、钟楼区、新北区、武进区、金坛区、溧阳市。
苏州市: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
(2)南京地名公共服务网扩展阅读
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素有“山水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地理上跨越南北,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地形以平原为主,陆地面积10.32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1.08%。人均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少,是中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
长江横贯江苏东西425千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718千米,海岸线长954千米。江苏地处江淮沂沭泗五大河流下游,长江横穿江苏省南部,江水系江苏省最可靠的水资源。境内有太湖、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白马湖、石臼湖、微山湖等大中型湖泊,以及大运河、淮沭河、串场河、灌河、盐河、通榆运河、灌溉总渠和通扬运河等各支河,河渠纵横,水网稠密。
江苏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气候分明,以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为界,以北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江苏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有古镇水乡,有千年名刹,有古典园林,有湖光山色,有帝王陵寝,有都城遗址,可谓是“吴韵汉风,各擅所长”。
3. 南京地名
火车站有地铁,中央门没有,但中央门离火车站坐公交车也就只有一站路,走路也就十分钟。去中山陵和明孝陵可以在火车站坐游1路,去夫子庙可以在火车站做1路车,去新街口还可以坐地铁,也可以在火车站坐1路、33路车。去湖南路可以在火车站坐1路车在玄武湖公园原地转8路车。以上这些地方你如果做地铁是2元,坐公交车分普通车为1元,空调车为2元。欢迎你来南京。
4. 南京地名的来历资料
南京城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有过很多名字,金陵、建业、建康、天京……而南京之所以叫南京,与北京有很大的渊源。明朝时期,朱元璋曾定都在这里。后来,明成祖迁都北京,由于地理位置和曾做过京都,又将这里改名为南京,为与北京相对之意。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971.6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43.62万人,城镇人口695.99万人,城镇化率82.5%,是长三角及华东唯一的特大城市。
(4)南京地名公共服务网扩展阅读
南京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下游中部地区,是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节点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南京经济区主席方城市。
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市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标为北纬32°02'38"、东经118°46'43"。总面积6587km² ,2018年建成区面积971.62km²。
5. 南京地名
中山陵 Sun Yat-sen Mausoleum
秦淮抄风光带 Qinhuai River Scenic Belt
灵谷寺 Linggu Temple
明城墙 Ming Great Wall
玄武湖 Xuanwu Lake
莫愁湖 Mochou Lake
http://www.gotoworld.net/bbs/thread-8213-1-1.html
6. 南京市都有哪些地名
你要的是什么地名??地级市的有..镇江..扬州、马鞍山、滁州、等..
7. 南京带数字的地名
一枝园 二板桥 五福街
8. 南京这个地名的来历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角长干里筑'越城',为南京建城之始。
公元前回333年,楚威王灭越答,在石头山置'金陵邑',为南京行政建置之始,金陵之称亦因此而得名。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于9月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
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以东吴旧都为中心,建立东晋政权,称作建康。
此后,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南朝,南京由此而有'六朝石都'的美称。
公元937年,南京成为南唐的首都,称为江宁府。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称帝,建都称作南京,是南京建称之始
9. 南京地名范围位置变迁
今南京地区的行政设置应以战国时期楚国所设的金陵邑为最早。从此“金陵”就成为古代南京地区的通用名称。在这以前,春秋时吴国和越国先后在今南京市区所筑的冶城和越城,还不能视作行政设置。此外,春秋时吴国又曾在今南京郊县六合与高淳境内分别设有棠邑与濑渚邑,亦是当时县一级的行政设置。
秦代在金陵故地设有秣陵、丹阳与江乘三县,其县治分别在今江宁县秣陵关、江宁县小丹阳与今栖霞山附近,均属郡管辖,堂邑县则属东海郡管辖。两汉时上述四县仍然保留,另加设湖熟县(县治在今江宁县湖熟镇),其中秣陵、丹阳、江乘、湖熟四县皆属扬州刺史部丹阳郡(郡治在今安徽省宣城市)管辖,而堂邑则属徐州刺史部临淮郡管辖。
三国时期,孙吴改秣陵为“建业”,意谓将在此“建帝王之大业”,并定为首都,又将扬州刺史驻地与丹阳郡郡治迁来建业。西晋初,改建业为“建邺”,西晋末又改建邺为“建康”,故东晋与南朝(宋、齐、梁、陈)之首都均称建康,同时也是扬州刺史驻地与丹阳郡治所在。故六朝之金陵既可用首都之名——建业与建康,亦可用州治之名——扬州,还可用郡治之名——丹阳,但“建邺”仅是西晋一代三十余年之名,西晋时的扬州刺史驻地与丹阳郡治亦在建邺。
六朝时期金陵地区的郡县级设置变动较大。孙吴时有建业县、丹阳县、湖熟典农都尉、江乘典农都尉;西晋时有建邺县(后改称建康县)、秣陵县、江宁县(先称临江县)、丹阳县、湖熟县、江乘县、堂邑县;东晋时除保留西晋所设置的各县外,又加设侨置郡县,以安置中原地区南迁人士,诸如琅琊、东海、东平、兰陵、魏、广川、高阳、堂邑等郡,怀德(后改费县)、临沂、阳都、即丘、肥乡、元城、广川、北新城、博陆、堂邑等县;南朝刘宋初,保留建康县、秣陵县、丹阳县、江宁县、湖熟县归丹阳郡管辖,阳都县、费县、即丘县、临沂县、江乘县归南琅琊郡管辖,其后废除魏、广川、高阳、堂邑四侨郡,又废即丘、费、阳都三侨县;南齐时无改动;肖梁时设同夏县,废湖熟县,又复置费县,并改南琅琊郡为琅琊郡,分置丹阳、南丹阳二郡,琅琊郡治在江乘,辖江乘、临沂、费三县,丹阳郡治在建康,辖建康、秣陵、同夏三县,南丹阳郡治在江宁,辖江宁、丹阳二县;陈时废南丹阳郡,又废琅琊郡,新设建兴郡,辖江乘、临沂、同夏、湖熟、建安、乌山六县,丹阳郡辖建康、秣陵、江宁、丹阳、费五县。
隋唐时期金陵地区的行政设置变动最大,主要是扬州大都督府自金陵移至江都,金陵被降为一般的州县,并且屡改州县的名称与隶属关系。当时的通称以“金陵”最为常用,隋代常称“蒋州”,唐代常称“白下”、“上元”、“江宁”、“升州”等。具体说来,隋军灭陈后,废丹阳、建业二郡,又废建康、丹阳、费、江乘、临沂、同夏、湖熟等县,仅保留江宁县,与溧水县同属设在金陵石头城的蒋州管辖,堂邑县则改称六合县,归江都郡管辖。隋炀帝时又改称蒋州为丹阳郡。唐代曾改江宁县为归化县,又改归化县为金陵县,再改金陵县为白下县,复改白下县为江宁县,最后改江宁县为上元县,并隶属于州治先后设在延陵(今丹阳市延陵镇)、丹徒(今镇江市)的润州,郡治先后设在丹徒、江宁的丹阳郡、江宁郡,以及州治先后设在江宁、上元的升州管辖。升州辖有上元(江宁)、溧水、溧阳、句容四县。六合县则属扬州管辖。
五代十国时期,杨吴在金陵设升州大都督府,又分设上元、江宁二县,旋改界州大都督府为金陵府,并定为西都。南唐建国后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辖上元、江宁、溧水等县,并曾在六合设置雄州。
10. 为什么南京有那么多的地名都有“门”这个字呀
因为南京是六朝古都,拥有很久远的历史文化,而在古代那些‘龙城’都是有老长老长的城墙的,为保护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