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开发区成山东发展“主阵地”,山东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是体制机制活力有效激发。2019年,山东选取54家开发区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2020年全面推开。通过创新“管委会+”管理体制、精准赋权、选优配强工作人员、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等系列举措,破除影响开发区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开发区体制理顺、人员精简、效率提高、活力增强,制度优势、开放优势、创新优势得到重塑。今年前三季度,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增速分别好于全省3.9个、5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52.7%、61.4%,较改革前提高了10.5个、7.8个百分点。
“十三五”期间,山东新增4家综合保税区,总数达到13家。各地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创新制度在综保区落地实施。今年1-10月,山东纳统的10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现进出口1960.9亿元,同比增长17.6%,高于山东全省进出口11.8个百分点;占山东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1.1%,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进出口规模在全国各省市中位列第七,同比上升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