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商登记出资比例与实际出资情况不一致时以哪个为准
企业注册登记前是以实际出资为准,企业注册登记后是以工商登记为准。如果实际出资与登记股份不符则要通过法律程序调整,还会涉及到工商登记资本的变更。
❷ 工商注册信息里面查询到的出资额,就是一定现实中真实的出资额吗,还是只是为了约定股份比例做出的调整呢
这要注意股东投资和股东出资的区别,出资额只有经过工商登记后才生效,只要工商登记的出回资额为多答少,法律都是保护的,出资后的财产不再属于股东个人财产,而是属于公司的,知道公司解散才可以拿回。平时大家说的真实出资只能算是股东之间的内部规定,实质是股东之间可以约定利润分配,对股东产生约束力,但是对第三方来说不产生效力,而是以工商登记的出资额为准。
❸ 企业在工商登记的出资额可以和实际出资额不一样嘛
如果干股股东不出资,需要通过公司设立协议约定谁出资及相互垫资或借款关专系,因为股属权比例按实际出资由工商确定。
至于分红比例是按照股东间的约定,可以与股权比例不一致,甚至零分红都是可以的。
一般以公示的工商登记的股权比例为准,股东之间达成的比例只在双方之间起约束效力,不能对抗第三人。
也就是说,如果日后被第三人追究股东未完全出资等法律责任,是按照工商登记的比例来对外承担法律责任而不是按照股东之间约定的比例承担,承担赔偿责任后再由股东之间来追索
❹ 求问工商年审上面认缴出资额和实缴出资额怎么填,是两个金额都是一样
认缴抄出资额是指公司各袭股东承诺应向公司缴纳的资本数额,各股东认缴的出资额之和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后就是公司的注册资本。认缴出资额应该在公司章程里明确记载 ;实缴出资额就是各股东按照章程规定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实际缴纳的出资额。公司注册的时候章程上都会有明确的金额。
❺ 认缴出资需要实际缴纳吗
认缴出资是指股东承诺对公司的出资额,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在工商专管理部门zhuan登记。现行法律属关于shu工商登记的规定,只登记认缴额,全体股东认缴额之和称为“注册资本”,不登记实缴额。这就是工商登记管理的“认缴制”,并不是说不需要实际出资,因为公司运行所需资金首先来源于股东出资,公司注册登记完成后股东应当按章程规定一次或者分次向公司缴纳出资。若分期缴纳应当在章程里明确缴纳期限(现在公司法不再统一规定分期出资期限),所以你这里的意思是股东认缴的出资额100万元在2039年前要缴足。
虽然不再统一规定足额缴纳出资的时限,但是如果因为股东未缴足出资导致他人损失,是要按认缴额承担责任的,比如公司偿债能力不足、因资金不足运行困难导致亏损甚至破产、债务纠纷等等。所以认缴出资后是需要实际出资的。
❻ 注册公司认缴出资额就是实际有现金多少吗
注册公司认缴出资额不是实际有现金多少。
认缴出资额是指企业的法定注册资本,注册资本是企业根据企业章程规定应缴的注册金。 认缴出资额由实缴出资和应缴出资两个部分组成。
对公司每一股东(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作为登记事项的不同理解,可能在具体的登记工作中会产生很大差异。
目前,最主要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登记的某一股东(出资人)认缴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应当是其各期认缴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实缴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则应当是其已完成缴付的各期出资额和出资时间。
另一种是:登记的某一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应当是登记时其认缴的出资总额和缴纳全部认缴出资的最终时间,实缴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则应当是其登记时已缴付的出资总额和缴纳全部实缴出资的最终时间。
(6)工商登记上面的实际出资额正确吗扩展阅读: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日前发布并实施了修改后的《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管理规定》按公司类型及其设立方式分别对公司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出资方式等进行了明确。
第二条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
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
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规定公司注册资本实行实缴的,注册资本为股东或者发起人实缴的出资额或者实收股本总额。
《管理规定》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分别予以明确。
对于首次出资额,《管理规定》也分别作出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
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其余部分由发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