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庹纯双的人物事迹
庹纯双破解汉字书写千古难题
2010年5月20日,重庆华龙网的一则消息《庹氏书法二代:汉字可以这样写,按几何形块搭积木》:此项技术经近20年潜心研究今日喜获国家专利。此消息一出,便迅速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新网、中青网、新浪网、大河网、大洋网、天津网、南方网、新疆网、星岛环球网以及中国青年报、重庆日报等数百家新闻媒体转发,随即近11万个网站转载,在海内外引起了不小浪潮。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澳门亚洲卫视、中国网等大陆及港澳的媒体纷纷来电要求采访该技术发明者。
这是一项什么技术?到底有何魅力?为何受到如此关注?其价值和依据何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再次走近重庆铜梁,走近庹氏书法技术的发明人——庹纯双……
把汉字书法请下神坛,还归大众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世界上最难书写的文字。它是中华儿女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同时,汉字书写又是一门艺术,是先祖们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不过,正因汉字结构的复杂多变、书写非常困难,使绝大多数的华夏儿女难以实现写一手好字的人生梦想,终身与汉字书法无缘。以致,书法艺术几千年来一直高居神坛,远离大众。古人造字,是根据天象自然、山川河流、飞禽走兽以及宇宙间的瞬息万变,归纳为象形、会意、指示、形声四大种类,创造出了汉字。取其形和意,如:牛、羊、笑、哭等,具象直观。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汉字又从繁体向简化发展、具象向抽象演化。汉字的唯一表现形式就是线条,由具象的线条去表现抽象的意态,既要让人觉得表达准确,又要让人感到具有视觉美感,将汉字的书写又提升到艺术的高妙境界。如此复杂的表象意态和视觉冲击效果都是通过简单的线条来实现,加之汉字结构的千变万化,所以,汉字书写对每个人来讲,实属不易。但是,人们又离不开与汉字打交道,它仿佛让每个人都觉得既古老又现代、既熟悉又陌生、既神奇又普通、既悠远又亲近,它像宇宙一样,高深莫测、奥妙无穷!因此,怎样才能让人们实现写好汉字的梦想?如何化神奇为简单?如何降低写字入门难度,让大家易学、易会、省时、省事,且学有所成呢?古往今来,不少仁人志士做出了艰辛努力,但这一世界级难题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庹纯双,他醉痴于汉字与汉字书写,倾其40余年心血,苦心探索,终有所成,揭开了汉字书写的神秘面纱……走近重庆铜梁庹氏书画艺术馆,1000多平方米的展馆内浓缩了他人生的奋斗历程,几十年来的汉字书写实践与研究成果和艺术作品,以及各类新闻报道等都一一展现在人们面前。面对众多的成果,庹纯双十分谦逊,他说:最高兴的是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能有效解决人们汉字书写入门的难题,为大众服务,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做点实实在在的贡献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庹纯双就成功研究出了“庹氏书法技术(一代)”他发明的“庹氏回米格”、“汉字速成法字帖”双双荣获国家专利,并得到社会各界和专家认可。国学泰斗季羡林在看了庹氏书法技术后,称赞其:“揭开了汉字书写的神秘面纱”、“破解了汉字书写千古难题”。在第一代技术的基础上,他又经过20余年的潜心钻研和反复教学实践,探索出了“玩积木”式的新方法,即庹氏书法二代技术“汉字几何形块书写法”。将“回米格”分为5种基本形块,即: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多边形,并将其进行拆分和重组,像“玩积木”一样地书写汉字,从而克服人们学习书法中的畏难与枯燥,这一新技术的基本要领:一是用回米格的内框来规范汉字在格内的大小;二是以回米格内的虚线来确立汉字笔画的“坐标”;三是根据回米格内的虚线加以分解成的几何形块,来确立汉字局部定位(即上下、左右、内外结构关系);四是将格内的虚线和虚线分解的几何形块,根据汉字的不同结构来进行任意的线块组合,所有的汉字都将在回米格里迎刃而解。这四点要领使汉字在格内的大小、笔画位置与部局定位更加精准和规范,使汉字书写变得像“拆、拼积木”似的解剖汉字结构,从而颠覆了人们传统的汉字结构书写思维,那怕是结构再复杂的汉字,也能使初学者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准确掌握,较之传统的习字方法可缩短时间90%以上,有效地解决了世界人民汉字书写的入门难题。2009年7月,“庹氏书法二代技术”座谈会在京成功举行。在现场,庹纯双演示了这一最新书法新技术,让人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受到了领导、专家和媒体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庹纯双说:我要把汉字书法请下神坛,还归大众!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让大众所掌握才是贡献!
为实现梦想去奋斗,虽然艰辛,也是幸福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取法上上,得其上”!庹纯双,虽出身寒微,却志存高远;从普通的书法爱好者,到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传奇、坎坷的人生经历,折射出一位自强不息,为理想而奋斗的大写人生……1959年,他出身在重庆铜梁区虎峰镇,自幼丧父,家境极贫,兄弟4人仅靠体弱的母亲卖凉水、做苦工度日,从小就饱受生活的煎熬与孤独。一次小学老师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改变了他的命运,“三年级的学生比六年级的字还写得好!”,同学们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目光,他惊了!从此,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字写好,不负老师的期望。次年,庹纯双因家庭历史问题“文革时代”的特殊缘攻,他就过早地离开了学校……17岁那年,他上山当了知青,后到了农场从事农业工作,在不到6平方米由猪圈改造的宿舍里,四壁难以遮风挡雨,无论酷暑严寒他都坚持在那儿读书练字。大热天,困时,闷时,他不是把头栽进冷水里、就是跑到晒场曝晒太阳后再返回斗室以此调节温差的方法来降温驱困;读书练字至深夜,肚子饿了,靠喝“十滴水”麻醉饿意……他戏称自己为“风雨楼主人”。而今他创作的书法作品常常盖上“风雨楼主人”的闲章,他在以“风雨楼”命名的名斋门上加配了自撰自刻的一幅对联“天地风雨花鸟虫鱼方为世界,忠善智勇酸甜苦辣才是人生”。28岁开始与人合作,主编出版了大型文艺辞书《中国文艺家传集》(1—4部)、《中国书画名家签名钤章艺术总览》和《中国当代文学艺术新闻人才传集》(计1500多万字)。巴金、曹禺出任总顾问,赵朴初、启功分别题写书名,陈荒煤为其作序。冰心老人题辞,盛赞其:“一部了解中国文艺的好书”。通过编辑成功人士的传记,他便感悟到大家们的人生成长经历和成功真谛。1987年,他参加重庆市举办的首届中国书法比赛,一举夺得金牌;此后,他获得各种书法大赛奖50多次;入选大展近100次;有60多种辞书收载了他的小传。200多家报刊先后发表了他的作品500余件次;作品还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美国、日本、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首脑及友人收藏;中日友好碑林、中国神墨碑林等20余处风景名胜刻入了他的书法作品。为此,他被吸收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90年代,庹纯双在发明了庹氏书法一代技术后,利用该技术编辑了80余种版本的《庹氏书法字帖》,被海内外7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达1200余万册,重庆市教委与重庆出版社联合开发了《庹氏书法小学生写字》教材,为弘扬书法艺术发挥了积极作用。1995年—2000年他还创办了三峡联合大学庹氏书法进修学院,并出任院长,授课2000多场次,学员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近十万人。2003年,在铜梁师范附小创办庹氏书法特色示范学校,学生参加全国和市、县各类书法赛事,屡获大奖。2001年,他还创办了重庆首个私人书画馆——重庆庹氏书画艺术馆,以书法艺术作品走市场,为书法技术研究筹集资金,走出了一条以艺养研,又以研促艺的良性发展路子。该馆开馆12年来,先后接待了30多个国家的嘉宾和国内党政军及社会各界人士越10余万人次,受到普遍好评。时任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来馆参观时称赞“庹氏书画艺术馆为重庆名片,西部靓点”;原重庆市委副书记、现中央企业巡视组组长滕久明同志寄予庹氏书画艺术馆“做大、做强、做新、做实”。为了传承庹氏书法,他将已留学定居澳大利亚的女儿说服,从国外回来共同开创这一事业。
庹氏书法技术引起“两会”委员、代表关注2010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和全国十一届人大三次会上,政协委员游宏炳、人大代表夏之宁均作了有关“提高国人汉字书写能力,让‘庹氏书法’在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华夏儿女的共同心愿”的提案和建议。游宏炳委员还在全会上作了题为《汉字书写的革命性创新——值得推广的“庹氏书法”》的发言。他说:“随着电脑的普及,汉字书写渐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淡化了,国人的汉字书写能力普遍弱化,汉字书法教育也倍受忽视”。据报道,上海不久前开展了一次“汉字书写现状调查”,发现学生写钢笔字不规范、不合格的比例占到70%——80%。干净整洁的作业寥寥无几,有的大学生、甚至硕士、博士字的字都拿不出手。年轻一代已经成为只会敲键盘而不会拿笔写字的一代,如此下去,现状令人堪忧!” 大会上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共鸣。30年前,中国需要了解世界,全民兴起学习外语的热潮。大开国门,让国人融入世界,思想得到了大解放,中国在世界迅速崛起。而今,世界更需要认识中国,中央政府把孔子学院开到了全世界,让世界人学习汉语、书写汉字,全球汉语热正在日益兴起。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响亮提出文化立国和民族复兴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如此可见,中国要在世界上拥有巩固地位和影响力,就必须加强汉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力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主干之一的汉字书写,不仅支撑起5000年汉文化的延续,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汉字的结构复杂、书写困难决不能成为阻碍中国在世界的发展步伐。“庹氏汉字书法技术”有效地帮助有志于汉字学习的世界朋友快速写好汉字,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华文明。国家教育部将其列入中小学汉字书写教材推广应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与重庆庹氏书画艺术馆紧密合作,采用该技术编辑出版《配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写字教材》(全套32册)向全国推广。广东、湖南、云南亦先后采用该技术编辑出版了各自的地方版《书法》教材。目前,上海地方版《书法》教材正在紧张编辑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庹氏汉字书法技术”这一创新成果,以提高青少年汉字书写的能力,为改变书写能力弱化、身陷“汉字书写困境”的状态将起到巨大作用,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⑵ 写字教材的《写字教材》相关报道
庹纯双:与人教社合作是一种缘分
《新华书目报》 孙梦姝
“揭开汉字书写神秘面纱,让每个学生都写一手好字。”《写字教材(庹氏回米格字帖)》集中了庹纯双近四十年来书法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配合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同步写字教材。它涵盖了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九年级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包括小学一、二年级铅笔字教材,三年级到九年级钢笔教材,三年级到九年级毛笔字教材,共计32本。
庹纯双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合作是一种缘分。2010年,当时庹纯双的书法研究成果“庹氏书法技术”得到了农工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农工党中央办公厅主任游宏炳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作了《汉字书写的革命性创新——值得推广的“庹氏书法”》的全会发言,提出《关于将“庹氏书法”列为中小学汉字书写教材和全球“孔子学院”汉字书写教材的提案》,引起了国家教育部和有关部门的关注,让人教社的编辑们敏锐地嗅到了出版的良机。
庹纯双清楚地记得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初次见面的时间,那是2010年12月3日的下午,因为前一天刚好是人教社成立60周年的纪念日,人教社教学资源编辑室副主任编辑李建红等人对“庹氏书法技术”十分感兴趣……12月27日,人教社工作人员到重庆铜梁县的“庹氏书法实训基地”(铜梁县师范附小)进行了现场观摩,随后,李建红对庹纯双说:“庹氏书法技术需要亲身体验才能打消出版社领导的顾虑,因此能不能找一个您认为最难写的字,现场教我,如果我可以在写过3遍之后学会,那么我就对您的技术心服口服。”李建红等人在庹纯双的指导下,只写了一遍就掌握了那个字的书写精髓。后来,李建红于12月28日回到了北京。2011年元旦放假之后,人教社在短短3天之内就起草了“铜梁之行”的调研报告、与庹纯双合作的计划方案,而此次计划出版的不是字帖而是写字教材,并且是1~9年级的全套教材。庹纯双在惊讶之余,由衷地赞叹人教社策划选题的速度之快,胆量之大以及出版视角之敏锐。
然而,出版教材和出版字帖有着天壤之别,已经出版了80部作品的庹纯双在刚刚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之初,心里还是有矛盾的。庹纯双开玩笑地说,每个月都会与责编争吵,并一度想放弃编写教材。因为书法讲究的是个性和风格特点,而教材则是以规范性见长。最后在与编辑们的不断磨合下,他的《写字教材(庹氏回米格字帖)》顺利出版了。
在与人教社编辑们的不断接触之中,庹纯双感到人教社编辑们对教材有着一种天生的使命感,并且极具超前意识和市场前瞻性。以这套《写字教材》为例,2011年8月26日,国家教育部刚刚发出《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一节书法课》的通知以大力发展写字教育,而人教社却早在9个月之前就已经注意并实施了这个选题的出版。庹纯双认为,人教社的编辑们对编写教材具有一定的严谨性,人教社的编辑们并没有因为作者是书法界的权威就妥协,相反,他们尽善尽美地辅助作者编写教材,其精神值得赞扬。
“键盘越用越熟,字越写越差”,专家解忧
《新华每日电讯》2版 (2010年6月8日)
据新华社重庆电(记者王晓磊)键盘越用越熟,字越写越差——这是著名书法家庹纯双对当代青少年的担忧。他决心发明一项技术,让青少年爱上书法。
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他发明的“汉字几何形块书写法”获国家专利。它用神奇的几何形块分解汉字,定位笔画,已使上万名孩子受益。
“年轻一代正面临‘书写困境’。”全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庹纯双说,不少青少年的字越写越差,错别字多,字形丑陋,对毛笔字更是陌生。“字都写不好,怎么弘扬中国文化?”庹纯双告诉记者,几年前他教一个孩子练字,发现她每次写得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十分难看。庹纯双提笔随手在练字常用的“米字格”内画了一个虚线框:“就写这么大。”这个孩子的字从此整齐多了。
庹纯双忽有所悟,从这个貌似简单的方框,发明出汉字书写“回米格”。几年潜心研究后,庹纯双又发明“庹氏书法”第二代技术“几何形块书写法”:用“回米格”规范汉字大小,用内虚线明确笔画定位,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多边形等5种几何形块分解汉字,使每个落笔处均有坐标。
⑶ 庹纯双的介绍
庹纯双,男,1959年生于重庆铜梁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农工民主党十五大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委员(在任)。中国农工民主党重庆市委第二、三、四届委员(在任)。政协重庆市第二、第三、第四届委员(在任)。重庆市文联第二、三届委员(在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在任)。现为重庆鸿恩书画院常务副院长、重庆庹氏书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铜梁区庹氏书画艺术馆馆长。获2012年度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特殊津贴。
⑷ 庹纯双的字值钱吗,我家有一对联是给我爷爷祝寿的,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查网络可知这个人有点名气,应该是值钱的,但具体值多少很难说。这一副寿联,应景之作,而且内容拟写得也没有什么水平,所以就对联而言没有什么钱,但名气比较值钱。还有就是要看你爷爷的名气了,以及对联的书法水平,对联所用材料尺幅等。活着的人,因为当着官职之类的,价值在身后变动很大也未可知。
⑸ 庹纯双的艺术馆
该馆致力于庹氏书法技术研究,以研究成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除在馆内经营文房四宝、文化办公用品、民间工艺品、书画作品、雕刻(雕塑)作品、字画装裱与修复业务外。同时,采用庹氏书法技术,先后与重庆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四川科大出版社、台湾建宏出版社等合作出版专利字帖及教材近100种版本。特别是庹氏书法二代技术成熟以来,2009年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组篇了广东、湖南、云南、上海等地的中小学生写字教材,并在全国推广使用,发行量已突破亿册大关。
本馆还努力挖掘书法匾额传统工艺,赢得了市场且受到好评。庹氏书法匾额作品先后获得2003年获重庆市第三届旅游商品一等奖;2011年中国(重庆)工艺美术产业博览会金奖和银奖。在2010年上世博会展演期间受到中外嘉宾好评。2010年获得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建馆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探索,已形成了以“庹氏书法艺术”、“庹氏书法技术”和“庹氏书法匾额”为载体的特色文化品;采取以作品创作、装裱、制匾、展览、销售等创收形式。走出了一条以艺术养(技术)研究、以研究促艺术,再以市场求发展的创新模式逐步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