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马鞍山城市怎么样
适宜居住,市区年平均气温为16.1℃,较常年偏低0.2℃;年内四季温度变幅不版一,夏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权高,其他季节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年极端最高气温38.1℃,出现于7月29日(市区);年极端最低气温-5.9℃,出现于1月23日(市区)。
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城市、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首批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中国诗歌之城、全国文明城市等殊荣。 。
(1)马鞍山繁华吗扩展阅读
2018年4月2日,入选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 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2019年,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入选2019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2019年,马鞍山市下辖3个区、3个县,常住人口236.1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11.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33.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83.6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48.9:46.6,按年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90851元。
❷ 马鞍山和芜湖哪个繁华
芜湖 。
马鞍山商业氛围不浓比较散,而且马鞍山人喜欢往南京跑本身就说明了自己的城市不够繁华啊。
❸ 请问马鞍山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在哪里啊
军民路才是马鞍山人心中一条拥有美食记忆的老街!
❹ 马鞍山到底是几线城市
我来告诉你,我抄去外地说袭我是安徽的,人家说就是要饭的和当小保姆多的那个省吗,马鞍山就的中国穷省的三流城市,我们别自欺欺人,去外地看看吧,马鞍山规划太差,城市科技型企业少,发展极慢!环境太差了,这是我老总说的,他专门到我家看看我父母,刚来到马鞍山就说灰尘太大了,我们先去黄山再到九华山,那环境相当不错,全程包车到马鞍山就晕了,可怜我连怎么回家的路都不知道,问了好多人才找到家,离家10年就这下场,可以看出现在马鞍山城市变大了,楼房漂亮了,但是把环境牺牲了!
❺ 推荐马鞍山哪里比较繁华好玩
马鞍山就是山山水水,公园多,风景好
要是说繁华好像没有什么,逛街就是解放路吧
然后就是水城
其他就不知道了,看看山水放松心情还是可以的
❻ 马鞍山这座城市发达吗
马鞍山这座城市发达。
2015年,马鞍山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新材料基地、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区、1个省级台湾工业园和一批特色园区。
2015年,马鞍山实现GDP13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76亿元,财政收入2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9亿元。
2015年,全市人均指标稳居全省前列,人均GDP达96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3.51万元和1.64万元;税收收入质量提升,占财政收入比重达83.1%;生态环境品质提升,万元GDP能耗下降7.13%;新建各类保障房1.26万套,五项社保新增参保6.7万人。
201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金鹰百货、居然之家等相继建成开业,限上企业带动力增强,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1亿元,增长12.7%,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个百分点。
2015年,实现财政收入210亿元,比上年增长3.6%;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83.1%。
马鞍山,简称“马”,中国安徽省地级市,安徽东部,苏皖交汇地区,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门户城市。
马鞍山辖3区3县,总面积4049平方公里。2015年全市户籍人口227.7万人,常住人口222.9万人。
马鞍山横跨长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早在六朝时期,许多名公巨卿、贤达雅士就流连驻足马鞍山,留下众多古迹和文化遗存。
马鞍山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城市、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首批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等殊荣。
马鞍山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马钢所在地,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是中国重要的钢铁流通基地,马鞍山郑蒲港继上海、南京两个深水港后,长江最后一个万吨级深水岸线码头。
2017年2月,马鞍山市入选国家重大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
❼ 谁可以告诉我马鞍山什么地方繁华,人流量大
华联大转盘大华广场解放路加乐福大润发
❽ 马鞍山什么发达
在马鞍山钢铁属最好,大半个城市都是围绕着马钢转的。
安徽的物价(除了合肥,)在全国来说都属偏下,如果凡是买东西就要最好的话在哪都一样,如果在合肥一般用的吃的价格算是中等。
如果想做生意的话在安徽是有发展前途的,想上班的话还是到大城市比较好,机会多!
❾ 马鞍山什么地方最繁华
我告诉马鞍山没有什么繁华地方。小生意更难做。
❿ 安徽省各市繁华程度排名
第1名:合肥
安徽省省会,虽然合肥的基础较为薄弱,省内各市对合肥也有些争议,但毕竟也做了60多年的省会,而且近年来经济发展明显加速,已经超越了很多老牌省会城市,加上科教实力较强,科大、工大、安大三所重点高校的大力支持,位列安徽第一也是合乎情理。前段时间合并巢湖后,城市发展格局进一步拉大,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第2名:芜湖
皖江地区主要城市,安徽沿江发展的重要阵地,皖南区域中心城市。芜湖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加上有长江航运的天然优势,经济发展自然不慢。建国后,芜湖经济稳步增长,并有一批以奇瑞为代表的大企业支撑,县域经济也较为富裕,近年来与长三角合作加强,综合实力已然稳居安徽第二。
第3名:马鞍山
该市为新兴的钢铁工业城市,重工业发达,人均收入在安徽名列前茅。可贵的是近年来,该市积极利用邻近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加上城市建设基础较好和沿江的航运条件,又是全国文明城市,所以名列三强也是实至名归。
第4名:蚌埠
皖北地区的老工业城市,当年凭借千里淮河第一港和铁路的交汇推动了城市的迅速崛起,并一度发展成为安徽前列的重要城市。蚌埠科教实力也较为强大,高校机构较多。但是近年来实力有所衰落,GDP只能排在安徽中游,城市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上地处皖北,缺少发达地区的引领,当年的辉煌正在逐步衰退,被省内很多后起之秀超越。但是蚌埠毕竟还有当年的雄厚基础和交通发达的优势,所以再次崛起也不是难事,故眼下只列第四。
第5名:淮南
同样是皖北地区的老工业城市,煤炭工业是其主要的产业部门,资源型城市的特点显而易见,但是交通上不如蚌埠发达,学校机构也少于蚌埠。但是淮南城市面积较大,是全国“较大的市”拥有地方立法权,加上重工业实力还在,人均收入也不差,这座百万人口的老市居于第五也是合理的。
第6名:安庆
安徽的老省会,也是安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自古就是长江北岸的重要城市之一,军事上地位显赫,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安庆作为安徽的传统城市之一,建国后曾一度衰落,但近年来经济发展也有所起色,经济总量稳居前五位。相信安庆凭借历史文化和长江之利,在搞好县域经济的同时,综合实力还会有一个明显的跨越。
第7名:滁州
一座有着1500余年历史的淮东州府,《醉翁亭记》让人们了解了古滁州自然之美和人民之乐。由于建国后设市较晚,起步较迟,但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逐步迈上全省上游行列。滁州凭借毗邻南京、扬州的区位优势和市区发达的家电电子实力,经济实力目前居全省第五。在安徽新一轮建设热潮中被定位为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和皖江地区对接长三角的前沿。但北部辖县县域经济较为薄弱,影响了综合实力的抬升。
第8名:淮北
与淮南同样作为皖北的资源型重工业城市,工业实力显而易见,人民生活水平也较高,城市建设基础不错,虽然是重工业城市,但环境总体良好。但淮北苦于区域面积较小,总人口不多,经济体量不大,发展腹地缺乏,严重制约了综合实力的提升。最近正在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相信未来淮北会成为一座虽小而精的皖北名城。
第9名:铜陵
与淮北类似,这座江南城市虽然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都不错,自然环境也十分优美,但是面积太小、人口太少,而且和隔壁的芜湖关系复杂,导致了虽然人均富裕,但综合实力不强,经济体量不大,总体来看,只能屈居第九。
第10:阜阳
阜阳是皖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大市,交通条件优越,经济发展腹地宽广,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阜阳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有待提升,县域经济普遍乏力,周围缺少发达地区的带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城市建设有一定的基础,但大而不强,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第11名:宣城
宣城自古就是江南名郡,文化繁盛、经济繁荣,而且有临近江浙的地理优势。宣城自然环境优美,县域经济发达,但人口较少,城市建设起步较迟,所以总体经济实力不大,地区产值排名靠后。不过,虽然综合实力不强,但一点也不影响宣城人民高质量的生活条件和环境。
第12名:六安
皖西大市,六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面积和人口都不少,经济发展也有所起色。但六安县域经济较弱,只有霍山较好,人均收入不高,而且由于地处皖西,经济上联系合肥外,缺乏长三角的带动,山区较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六安城市建设提升较快,环境优美,旅游业或许可以助推经济的发展。随着六安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南北交流的便利,和县域经济的起暖回升,相信六安的综合实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皖西的明天也会更好。
第13名:池州
池州山河秀丽,拥有长江的航运和皖江的区位,经济发展潜力无穷,旅游业也很好,有名山有大川。但是设市较迟,城市建设起步晚,而且人口较少,面积不大,难以形成强大的综合实力,但是池州的人居环境绝对是一流的。
第14名:黄山
提到黄山,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黄山市,而是黄山的山。确实黄山的旅游实力之强是众所周知的,无需多言。人均收入也不差,环境更是没的说。但黄山市由于旅游业发达的原因,所以工业经济并没有得到重视,工业的污染也不利于黄山旅游。加上市区不大,人口较少,所以论旅游业绝对第一,但是综合实力来比,确实不强。
第15名:宿州
宿州是京沪铁路沿线城市,交通较为便利,人口较多,最近城市建设也开始发展。但是宿州经济实力不强、人均收入较低,县域经济滞后。没有大企业和强大的支柱产业,农业经济比重大。但最近开始与徐州加强合作,希望能有助于提升宿州的综合经济水平。
第16名:亳州
提到亳州,人们就会想到中华药都。如果论中草药,亳州绝对首屈一指。但该市地处皖北北部,交通条件一般,工业实力不强、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城市建设相对滞后。又没有阜阳那么多的人口和宽广的腹地,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在省内实力较弱,综合实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