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哪些
包括项内容具体如下: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居民自愿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引导相结合 ,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等。
免疫规划项目。内容包括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等。
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 ,参与现场疫点处理等。
儿童保健。免费为辖区内0-3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
妇女保健。内容包括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 ,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等。
老年保健。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作登记管理,开展健康危险因素调查 ,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作1次普通健康体检等。
慢性病预防控制项目。内容包括对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作指导等。
康复服务。内容包括为辖区内的残疾人作登记与管理 ,为辖区残疾人开展个体化康复训练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内容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监测。
基本医疗急救自救服务。内容包括建立延伸至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的城乡医疗紧急救援联动体系。
㈡ 国家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哪些
1、35岁以上妇女:妇检抄(乳腺、白带常规等)和B超,一年一次。
2、残疾人、低保户、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糖血脂、血尿分析、B超、心电图,一年一次。
3、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血糖、心电图,一年四次分为一个季度(3个月)一次。
以上是体检最多的人群,当然还包括儿童、孕产妇、精神病患者等。以上数据可能在各个地区规定范围不同,但大致一样,按国家标准为主。
㈢ 国家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有哪些
1、35岁以上妇女:妇检(乳腺、白带常规等)和B超,一年一次。
2、残疾人内、低保户、60岁以上的老年容人:血糖血脂、血尿分析、B超、心电图,一年一次。
3、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血糖、心电图,一年四次分为一个季度(3个月)一次。
以上是体检最多的人群,当然还包括儿童、孕产妇、精神病患者等。以上数据可能在各个地区规定范围不同,但大致一样,按国家标准为主。
㈣ 扶贫办工作人员告诉我是贫困户只交1000元一切有费用由医院承担无需另外交费
19年最新扶贫政策
1、医保及救助政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每人缴费220元,已由政府给予补助200元。贫困群众在我市第一人民医院、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二十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住院,将根据先医保后救助的原则,依次由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中原农险健康险及医疗救助进行报销,实际报销比达到90%左右。
2、提高贫困人员住院报销比例。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在汝州市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免去住院起付线,报销比例提高10%。
3、大病保险。大病保险起付线为0.75万元,合规自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0.75万元-5万元(含5万元)报销80%,5万元-10万元(含10万元)报销85%,10万元以上报销95%,最高支付限额40万元。
4、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由政府按每人每年110元标准出资,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购买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个人不需要缴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后,再由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按一定比例进行再次报销。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起付线为3000元。3000—5000元(含)报销30%;5000—10000元(含)报销40%;10000—15000(含)报销50%;15000—50000元(含)报销80%;50000元以上报销90%,不设封顶线。
5、中原农险。由政府出资为贫困人口购买医疗补充保险和人身意外保险,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报销后合规部分1000元以下50%报销,1000元以上100%报销;人身意外保额从5000元到10万元分段补偿,附加医疗保险保额从2000元到2万元分段补偿。
6、民政救助。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中,对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负担费用,按以下比例和限额给予救助:
(1)对城乡低保对象按年度救助限额内不低于70%的比例给予救助,在市级以上医院及外地医院就诊的患者救助限额不低于30%的救助比例。年度最高救助限额为1万元。
(2)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按年度救助限额内不低于80%的比例给予救助,集中供养特困供养人员按年度救助限额内不低于90%的比例给予救助,市级以上医院及外地医院就诊的患者救助限额不低于50%的救助比例,年度最高救助限额为1万元。
7、大病集中救治。罹患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急性心肌梗死、白内障、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尿道下裂等21种大病的贫困群众,可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得到专业、规范、优质的治疗。
8、提高门诊慢性病报销比例。门诊慢性病病种增加到30种,门诊重特大疾病病种增加到27种。对患有慢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不设起付线,门诊慢性病和门诊重特大疾病提高报销比例,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提高20%,提高至85%。
二、五项优惠措施 减少困难群众就诊负担
1、贫困人员在市直定点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住院时,享受“先看病、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入院时无需缴纳住院押金,直接住院治疗,医院只收存社会保障卡和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或鉴定相关协议。出院时,患者在一站式结算窗口结清个人应承担的费用后,医疗机构及时归还患者提交的相关证件。
2、建立贫困户就诊绿色通道、设置爱心病房。贫困户住院免费提供一条毛巾、一个脸盆、一个水杯、一块肥皂生活必备用品。
3、对患有慢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开通慢性病申报“绿色通道”,简化申报流程。由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组织辖区内患有重症慢性病的贫困群众到第一人民医院、人民医院、中医院进行免费鉴定,如被认定为重症慢性病的贫困患者,可在申请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取药。患有重症慢性病的贫困群众如自行到三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免费鉴定时,导诊工作人员将全程陪同办理。
4、将贫困人口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每年为贫困人口体检一次,进行不少于4次的随访服务。
5、贫困群众住院可享受“两免五优先”政策:贫困患者在我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时可享受免收门诊诊查费、免收救护车接诊费,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取药、优先住院,优先双向转诊。
㈤ 流动人口可享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有哪些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综治办、国务院农民工办、民政部、财政部日内前联合发布《关容于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在流动人口中全面落实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先落实好流动人口儿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健康档案、计划生育、健康教育6类基本公共服务。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政策统筹、保障有力、信息共享、科学评估”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
(参考资料: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gongyi/2014-11/25/c_127248301.htm)
㈥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谁来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户籍或非户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不同的服务项目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可分为:
①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服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②面向特定年龄、性别、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预防接种、孕产妇与儿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
③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
㈦ 政府让贫困户平时打扫公共卫生合理吗
当然合理
如果你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
组织一下打扫公共卫生也对
㈧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否纳税,最近地方税务部门对个人所得税交纳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也在其中请问合理吗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是政府根据居民的健康需要和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确定回的,针对突出答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 免 费 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服务、提供健康教育服务、预防接种服务、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0-36个月儿童免费健康管理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重性精神病管理服务。
㈨ 村医领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的政策是什么
每个村卫生室每年给补助4800元,这个是全国统一的。然后你的所有工作都是有补助的回,比如答版面的更新,健康教育讲座、建立健康档案、重点人群的随访等不过这些钱的补助标准是不一样的,因为国家没有具体制定补助标准。
㈩ 国家对贫困户的政策
1、产业发展脱贫,主要包括农林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科技扶贫等方面,提出了13项产业扶贫工程或具体措施;
2、转移就业脱贫,主要从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和促进转移就业等方面,提出了6项就业扶贫行动;
3、易地搬迁脱贫,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4、教育扶贫,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降低贫困家庭就学负担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和措施,不断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逐步消除因学致贫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5、健康扶贫,主要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等方面,提出了6大健康扶贫工程,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缓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6、生态保护扶贫,主要从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个方面,提出了11项重大生态扶贫工程和4项生态保护补偿方式,使贫困群众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实现脱贫;
7、兜底保障,主要从社会救助、基本养老保障、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等方面,提出了社会保障兜底措施,通过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的脱贫问题。
扶贫对象:
当今世界多数国家大多是以人们的收入状况来确定贫困线。中国的贫困线主要以是否达到温饱为标准来确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1985年农民的消费水平,以年人均收入在 150元人民币以下者为贫困型。以后各地实行的标准有些上升为 200元,有的发达地区多至1000元。
列入贫困线内的扶贫对象分为两类:
第一类,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全国有18个片,包括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这类地区生活条件差,生产力发展缓慢,经济、文化落后,部分农民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第二类,零星的贫困县和贫困户。造成贫困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多、劳力少,或家底薄,缺少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
网络-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