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建设和发挥公共文化设施设备方面,有哪些意见建议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措施及意见
一、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措施
(一)、强化文化管理部门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对辖区文化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使用、开展文化活动的考评、及各文化单位的经费管理要相对集中到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各类文化工程项目建设要听取政府文化管理部门指导见意,保障基础文化设施科学合理的建设和运行,保障各基层文化单位最大化为群众服务。
(二)、加强政策配套 要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优惠政策。在文化项目建设上,政府要有相关政策上向文化方面倾斜。包括免费提供建设用地或减收土地租金,减免建设中的各项税费。多出台一些鼓励社会资金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渠道,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赞助、捐赠社会文化事业,或通过各种形式,兴办社会文化事业,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投入社会文化建设的良性机制。
(三)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保障机制 保障区文化馆、城区办事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乡镇综
合文化站、社区及行政村文化活动室三级文化单位的公共文化设施正常运转和经常开展活动所必需的经费。建议政府把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按辖区人口年人均5-10元的标准,投入基层公共文化经费,使各乡镇、办事处普遍建成集办公、服务、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各行政村、社区基本建成“一室多用”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室。
二、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意见
(一)、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经费投入 建立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纳入财政年度支出预算,根据经济增长情况结合国家投入公共文化设施计划,按比例逐年增加。特别是加强人口相对集中,文化活动氛围相对浓厚的社区和乡镇的投入比重,强化示范与带头作用,改变过去那种撒胡椒面的做法,集中资金加强重点扶持,以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建议由区文化主管部门牵头,根据全区实际情况,建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库,项目应向基层单位、特色文化社区、文化村、镇倾斜。
(二)、优先建设导向性、示范性文化基础设施 结合城市建设布局,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群众文艺培训与交流、文化娱乐休闲及大型文化艺术演出场所,并配备基本文化活动器材;开设一些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广场,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活动需求,努力建设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便于群众参与的文化设施和场所,逐步改善文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和服务能力薄弱的局面。
(三)、强化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 提高文化馆现代化水平。改善区文化馆文化活动设施、设备,把区文化馆建成群众文化培训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示范性基地,使之真正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龙头。 加强镇办、社区和村文化设施。落实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及业务活动经费,强化活动场地建设,增加活动器材的配备,解决好现有文化站不达标的问题,按照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有关标准和要求建设乡镇文化站。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及村配套文化设施建设,
(四)、切实加强基层文化设施的管理和使用。 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使用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引导和监督社区及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广泛了解群众文化需求,倡导和完善综合服务功能,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阵地文化活动,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当地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及乡镇文化站的职能;加强对新建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和使用情况的监督,防止基层文化设施被挤占、挪用;充分利用辖区单位内部和社区现有的文化设施,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㈡ 哪些公共文化设施要免费开放
国已实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免费开放。草案规定,公共文化设施还包括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馆、纪念馆、体育场、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城乡阅报栏(屏)、广播电视播出传输覆盖设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点以及其他建筑物、场地和设备。草案通过后,这些场所将免费或优惠对公众开放。
根据已经出台的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规定,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并不在免费范畴之内。
(2)徐州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扩展阅读:
从2011年,全国文化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乡镇文化站和城市社区(街道)文化中心等“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在社会上广受欢迎,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据悉该项工作实施以来,财政部已为上述公共文化设施累计安排免费开放补助资金超过180亿元。
快600岁的紫禁城第一次以博物院身份办“灯会”,故宫博物院建院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公众开放。预约灯会的门票难度系数堪比小客车摇号,门票不到10分钟已被约完。
㈢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五要素是什么
一是公共文化政策法规。即鼓励、保障和扶持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法律法规、政回策措施。二是公共文化基础设答施建设。这是指政府财政预算投入的各种文化设施和设备,也包括社会自愿参与投入的具有文化服务功能的设施设备等。三是公共文化组织机构和人才。组织机构是指从事文化管理和服务的各级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人才即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辅助人员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力量。四是公共文化活动主体。作为大众文化建设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五是公共文化活动方式。即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手段、方法和设备。六是公共事业经费。包括政府拨款、贴息、集资、社会捐助、赞助、基金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常运转、各种文化服务得以顺利开展的资金保障
㈣ 请教:怎样区分政府的组织文化建设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中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唯一的区别是体现方式不同: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体现的比较直接,因为这些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修建它们首先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社会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是间接实现的。当公共服务设施就位,运作,自然而然的人们会在这些设施的服务中受到文化教育,文化建设职能就发挥了。
文化设施一般是由政府部门出资修建的,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空间,让更多的文化学习爱好者参与进来。
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和首要任务,是展示文化建设成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和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程度。
(4)徐州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扩展阅读:
组织文化建设类型:
1、学习型组织文化
企业提倡学习,并为员工提供大量的培训,以将员工培养成各种专业人才。例如:IBM、宝洁、通用等企业就是这种类型的组织文化。
2、俱乐部型组织文化
企业比较重视适应、忠诚感觉和承诺,强调员工的资历及全面才能,它认为管理人员应该是通才而不是单一专业人才。例如:UPS、政府机构和军队等就是这种类型的组织文化。
3、创新型组织文化
企业强调冒险与创新,并提倡高产出高回报,鼓励拼搏精神。例如:软件开发、银行投资类企业就属于此类型。
4、保守型组织文化
企业强调企业的生存,有较多的条条框框来要求员工,希望员工是遵守纪律的、循规蹈矩的。例如:林业产品公司、能源探测公司等企业就属于此类型。
㈤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哪些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向大众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先进文化版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权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引导性意义。
㈥ 公共文化设施有哪些
图书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馆、纪念馆、剧院、体育场、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
一、图书馆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
二、博物馆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三、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含有较多文化内涵为主要建筑特色的较大型的场地,在城市区域开辟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与文化活动的场所。文化广场亦属于市民广场,是市民广场中体现更多文化特征的广场。有着更多文化内涵的市民广场被称为文化广场。
四、剧院
剧场可以指:剧场 (建筑),为表演场所的剧场;剧场 (艺术),为表演艺术形式或艺术流派的剧场;剧场版,动画的电影版。剧场,有时又称剧院,意指特定的、由永久性的建筑体构成的表演场所,亦可作为表演场所的总称。
剧院通常指室内的表演场所,而剧场则同时适用于户外广场及室内建筑。剧场也可指电视台播放电视剧的栏目,譬如钻石独播剧场等。
五、青少年宫
青少年宫是各类青年宫、少年宫、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馆、青少年活动营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等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概称。
中国青少年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类青少年宫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是专门面向青少年开展实践教育、社会教育和校外活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㈦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哪些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电影院、剧院、文化城、博物馆、音乐厅、美回术馆、书城、文化答馆、公共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文化体育广场、体育馆、游泳健身中心、公园、社区文化宫、社区阅览室、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站、村落文化宫、农家书屋等建设。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指由各级政府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文化活动的公益性场所。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和首要任务,是展示文化建设成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和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程度。
这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把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以“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建设文化”为理念,着力构筑“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不断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