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怎么做
我国公共建筑年电力消耗总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10%,采取适合的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软件进行监管和分析,安装适合的节能降耗设备将会大大降低成本,云集能耗监测系统对公共建筑的能耗监测方案如下。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1、用水用电的信息采集:节能项目组安装路灯节能管理系统软件,对每一个路灯都进行实时监管,提供7X 24小时的用电日,月,年报表。
2、分析能源效率:技术工程师对路灯用电状况进行全程监测,对供电系统中的电流电压,有功无功,功率因素,电量等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测试,分析各项报表,对用户单位能源使用效率进行综合评审和计算。
3、节能改造方案:经过数据分析后,针对路灯的整体用电状况,设计出科学、高效、经济的节能改造方案和管理办法。
4、选择节能设备:针对路灯的用电特点,也根据用户对路灯控制、功能和管理需求不同等选择节能设备,全面降低电费开支。
5、施工方案:对施工安装有着严格的要求,公司在节能项目施工前,将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了解,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
6、施工及调试: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进行现场施工,施工完毕后进行系统调试和试运行。
7、运行和维护:施工完成后,时时关注节能系统运行情况,定期对节能系统进行维护,为用户提供热情的售后服务支持。
8、售后服务:售后服务包括:技术人员进行不定期回访,检查节能设备,对节能监测监管平台软件进行维护和升级。提供7X24小时的售后服务。
2. 关于公共建筑节能问题
您好,您可以参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文件
文件可去建研院上海分院-
绿色建筑与生态城研究中心网站搜索
3.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
可以到深圳住建局官网上去看要求,全国各地的住建局都有要求,深圳的是2万平上以的公共建筑要验收泛为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就是把分项能耗数据上传到市能耗中心平台,
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建筑物的体形系数是如何规定
建筑物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
国家的版节能设计要求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建筑体型系数不能大于0.4,越小越好,如果小于0.3,那么相应的门窗,外墙,屋顶的传热系数可适当提高。
建筑体形系数是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为了减少建筑物外围护结构临空面的面积大而造成的热能损失,节能建筑标准中对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做出限定,限定不同地区的住宅体形系数应在限定值以内,一般体形系数不宜大于0.40 ,建筑的耗能量随着体形系数加大而增加,体形系数小,建筑物耗能效果好。
5. 公共建筑这样进行节能改造,可以用什么样的能耗分析系统
北京市建委和市发改委2008年01月公布了去年北京实施能源审计的部分北京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平均电耗、水耗。其中进行审计的20个单位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年平均耗电量为85.4度(年平均85.4kWh/m2) ,人均年耗电量为3072.5度(年平均3072.5kWh/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年耗电量约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22%,每平方米年耗电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20倍,是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同类建筑的1.5~2倍。
一方面,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巨大,另一方面,我们也缺乏直接数据为决策的指定提供基础和参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科[2008]114号文(2008-06-24)《关于印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相关技术导则的通知》实施,对于能耗监测系统作了具体规范。因此,必须建立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对全国重点城市重点建筑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用能定额和超定额加价等制度,促使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提高节能运行管理水平,为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决策提供参考。
1 能耗监测系统构成
能耗监测系统是指通过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安装分类和分项能耗计量装置,采用远程传输等手段及时采集能耗数据,实现重点建筑能耗的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功能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统称[1]。其中,分类能耗是指根据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消耗的主要能源种类划分进行采集和整理的能耗数据,如:电、燃气、水等。分项能耗是指根据各类能源的主要用途划分进行采集和整理的能耗数据,例如,电量分项能耗应当包括:照明插座用电、空调用电、动力用电、特殊用电。
1.1 数据采集系统
能耗数据采集方式包括人工采集方式和自动采集方式。通过人工采集方式采集的数据包括建筑基本情况数据采集指标和其它不能通过自动方式采集的能耗数据,如建筑消耗的煤、液化石油、人工煤气等能耗量。通过自动采集方式采集的数据包括建筑分项能耗数据和分类能耗数据,由自动计量装置实时采集,通过自动传输方式实时传输至数据中心。
1.2 数据传输技术
建筑物能耗监测系统的自动计量装置所采集的能耗数据,通过RS485接口,并采用TCP/IP通信协议自动并实时上传给数据中心,以保证数据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支持高效率的查询服务,同时数据传输采取一定的编码规则,实现数据组织、存储及交换的一致性。
1.3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也就是数据库,接收并存储其管理区域内监测建筑的能耗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展示和发布。数据中心具备设置数据更新的时间间隔,访问历史数据,报警,打印报表,实时与历史曲线,图表的绘制,并预留相应扩展功能。
1.4 系统结构
Acrel-5000能耗监测系统以计算机、通讯设备、测控单元为基本工具,为大型公共建筑的实时数据采集、开关状态监测及远程管理与控制提供了基础平台,它可以和检测、控制设备构成任意复杂的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采用分层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站控管理层、网络通讯层和现场设备层。
1)站控管理层
站控管理层针对能耗监测系统的管理人员,是人机交互的直接窗口,也是系统的最上层部分。主要由系统软件和必要的硬件设备,如工业级计算机、打印机、UPS电源等组成。监测系统软件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对采集的现场各类数据信息计算、分析与处理,并以图形、数显、声音等方式反映现场的运行状况。
监控主机:用于数据采集、处理和数据转发。为系统内或外部提供数据接口,进行系统管理、维护和分析工作。
打印机:系统召唤打印或自动打印图形、报表等。
模拟屏:系统通过通讯方式与智能模拟屏进行数据交换,形象显示整个系统运行状况。
UPS:保证计算机监测系统的正常供电,在整个系统发生供电问题时,保证站控管理层设备的正常运行。
2)网络通讯层
通讯层主要是由通讯管理机、以太网设备及总线网络组成。该层是数据信息交换的桥梁,负责对现场设备回送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分类和传送等工作的同时,转达上位机对现场设备的各种控制命令。
通讯管理机:是系统数据处理和智能通讯管理中心。它具备了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讯控制器、前置机等功能。
以太网设备:包括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
通讯介质:系统主要采用屏蔽双绞线、光纤以及无线通讯等。
3)现场设备层
现场设备层是数据采集终端,主要由智能仪表组成,采用具有高可靠性、带有现场总线连接的分布式I/O控制器构成数据采集终端,向数据中心上传存储的建筑能耗数据。测量仪表担负着最基层的数据采集任务,其监测的能耗数据必须完整、准确并实时传送至数据中心。
2 软件实现与系统功能
上位机软件为Acrel-5000能耗监测系统组态软件,该软件是对现场能耗数据进行采集与监测的专用软件,最大的特点是能以灵活多样的“组态形式”而不是编程方式来进行系统集成,它提供了良好的用户开发界面和简捷的工程实现方法,只要将其预设置的各种软件模块进行简单的“组态”,便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和完成对现场数据的采集与监测功能。Acrel-5000能耗监测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实时和定时采集现场设备各参量及开关量状态,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给数据中心存储。系统还提供了实时曲线和历史趋势曲线分析,符合用户设计需要的报表、事件记录和故障报警等功能。整个系统可以实现所有回路能耗的采集和统计,实现了远程自动抄表、能耗监测功能。
(1) 运行状态监测:通讯异常报警提示。
(2) 用户管理:不同用户权限具备不同操作功能,各级权限的口令修改操作功能,具有权限防误功能。
(3) 能耗报表、棒图:实现了所有能耗报表的按时间查询,分为日、月、年报表等,任意分类、分项实时能耗棒图显示。
(4) 打印及导出:所有报表及界面可打印,或以EXCEL、WORD格式进行导出。
3 应用案例
上海浦东某图书馆是一个高能耗大型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60885平方米,消耗的能源主要为电、水,还有少量的燃气、柴油等,柴油发电机是作为应急电源之用。该项目能耗监测系统采用三层网络结构,各楼层对用电进行分类、分项计量,各楼层及总供水管道、燃气、柴油管道都安装有测量仪表,以实现对能耗的实时采集与监控。所有的智能测量仪表均通过现场总线进行组网,在监控室对现场各回路能耗状况实现集中监控与管理。
该项目中采用研祥工业计算机作为监控主机,并附带液晶显示器、打印机等设备,山特UPS电源在整个系统发生供电问题时,可在一定时间内保证站控管理层设备的正常运行。数据采集终端采用高可靠性、带有现场总线连接的智能测量仪表。对于图书馆供配电系统,低压进线回路和重要回路安装ACR系列多功能电力仪表,普通馈线回路及照明配电箱中安装ADL系列导轨式电能表,仪表外形如图2所示[2][3]。
ACR系列 ADL系列:单相、三相
ACR系列多功能电力仪表具有全面的三相交流电量测量、复费率电能计量、四象限电能计量、2~31次谐波分析、电网质量分析、遥信输入、遥控输出及网络通讯功能,主要用于对电网供电质量的综合监控及电能管理,广泛应用于低压联络柜、出线柜、动力柜等场合。而ADL系列导轨式安装电能表除能采集基本电能参量外还具有体积小巧、安装方便等优点,ADL100单相电能表结构尺寸为4模数,与微型断路器一起安装于照明配电箱中,如图3所示,ADL300三相电能表为7模数结构,主要应用于动力柜中,安装方式如图4所示,极大的方便了用电自动化管理。
该能耗监测系统通过现场设备和通信系统提供的传输通道,完成对各用电回路、供水、燃气及柴油管道的数据采集,信息经分析、处理,以报表、图形等多种形式供值班员参考,使值班员能够便捷的掌握系统的运行及能耗状况,及时发现、纠正能源浪费现象,从而进行节能管理。在需要时,还可提供快捷的远程控制手段,完成对设备运行状态的改变以及事故情况的处理。
图5 图书馆能耗监测系统主界面
表1 图书馆能耗统计数据查询表
图5为图书馆能耗监测系统的主界面,可以查询各类能耗的使用状况,表1给出了图书馆能耗数据查询表,很清楚的显示出各类能源的使用情况。图6为系统给出的图书馆照明、空调及插座等用电量的饼图,很直观地显示出分项用电量的百分比。而图7是根据系统采集的所有分类能耗数据,由系统绘制出的分类能耗柱形图,可以形象的看出分类能源的使用情况。
5结束语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张,节能降耗成为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介绍的能耗监测系统,不仅能监控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状况,还能监测用水量、燃气等其它能源的使用状况,并能根据采集到的能耗数据绘制出各种报表、分析曲线、图形等,便于分析研究,为智能建筑的节能技术提供参考。该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并附有事件记录及故障报警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日益紧张,实现对分类能耗、分项能耗的远程监测与管理成为智能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6. 怎么查各个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网上查找只是一个途径,未必有人上传。
首先是国家和地方规范、标准 ,即使不具体,至少可以参照。
其次是各地都有标准站,你可以去当地标准站查找当地有没有有关节能实施细则。
或者联系当地的同行,咨询有没有地方标准。
7.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参照建筑指的是什么如何选择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当建筑设计不能完全满足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指标时,计算并比较参照建筑和所设计建筑的围护结构冬季采暖能耗,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的方法,称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
采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时,作为计算围护结构冬季采暖能耗用的虚拟建筑,称为参照建筑。参照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与设计建筑完全一致,但围护结构热工参数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值。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 01-621-2005》(北京市地方标准)第3.1.4条条文说明如下:
体形系数是表征建筑热工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与建筑物的层数、体量、形状等因素有关。在建筑物的采暖耗热量中,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占有很大比例,建筑物的体形系数越大,即发生向外传热的围护结构面积越大。因此,在考虑采暖能耗因素时,应在满足建筑诸多功能因素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建筑体形的凹凸或错落,降低建筑物的体形系数。
甲类建筑的体量规模较大,其体形系数一般均小于0.40,而且围护结构对能耗的影响较小,因此对甲类建筑的体形系数不作严格规定。乙类建筑的体形系数对能耗的影响较大,但本标准对乙类建筑传热系数的规定已经很严格,而且增加了对体形系数较大时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制的规定,可以免去权衡判断,简化计算。因此不对体形系数提出过于严格的要求。
以往很怕建筑的体形系数超标,而规模小的工程很难控制体形系数,做权衡判断实在麻烦,很多同行在报施工图审查时,权衡判断计算书都模模糊糊,甚至打马虎眼。虽然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但权衡判断确实不好操作。现在可以直接按照传热系数限值来选择节能构造做法,简单明了,方便操作,容易控制。相信这种做法会逐渐推广到全国范围。
一项政策,越容易执行就越容易落实,把复杂变成简单是一种贡献。
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节能目标是多少
公共建筑节能计算标准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没有区别。《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当建筑设计不能完全满足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指标时,计算并比较参照建筑和所设计建筑的围护结构冬季采暖能耗,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的方法,称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采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时,作为计算围护结构冬季采暖能耗用的虚拟建筑,称为参照建筑。参照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与设计建筑完全一致,但围护结构热工参数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