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后还创建吗
一是加强成果转换,总结创建经验,制定出台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政策。二是加强财政专保障,在继续保持财属政投入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加强绩效考核,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从能力建设向效能建设转变。四是加强科技引领,依托被列入文化部文化创新工程、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的科研项目,加大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和成果应用,着力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㈡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包含哪些
根据文化产品的分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大致可以分成二类:
一是公版益性公共文化权服务,是指其内容意义的“公共性”特别高,即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主权、文化信息安全或社会稳定,或与国家和民族文化创新、传承直接相关的文化产品服务。这些文化服务,必须由政府直接控制管理或由政府直接投入经费加强建设和发展,如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的新闻频道、国家信息网络、各类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文化站、广播电视、美术馆、纪念馆等。
二是准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是指其内容意义的“公共性”较低,并且与国家主权、文化信息安全关联不大、还可以通过培育市场,并通过市场采购获得的文化产品服务,如娱乐、电影、演出、展览、美容、健身等。
㈢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5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等部门《关于内做好政府向社会容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国新表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全新的改革性工作,做好这一工作,不仅需要各级政府有正确的认识、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措施,还需要有一批形态多样、结构合理、能力专业、治理规范的承接主体,其中就包括依法在登记管理部门登记或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社会组织。文化类社会组织在文化治理体系中可以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是政府以社会化机制和方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依靠力量之一。
㈣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一) 在文化部机关报和创建工作指定宣传平台《中国文化报》开辟专栏和专门版面,组织重要稿件,有效推动、指导各地文化部门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
1、开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专栏和专版:及时报道文化部对创建工作的要求、各地创建工作动态。
2、开辟“公共文化论坛”: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刊发专家学者及各地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研讨文章。
3、组织有关研讨会:对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探讨,对研讨成果进行集中刊发。
4、组织示范区创建成果展览展示活动:在示范区取得阶段性成果时,组织有关成果展览展示活动,扩大创建工作的影响。
(二)建立示范区(项目)信息报送制度,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工作动态》(暂定名)沟通信息。各创建单位应确定专人负责及时报送工作动态信息,由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办公室整理后,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工作动态》(暂定名)及有关内刊刊发。
(三)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管理平台”(即“国家公共文化网”),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对创建单位进行针对性指导。“国家公共文化网”以专题报道方式反映创建工作动态,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全面报道。
(四)在文化部社文司指导下,组织中央重要新闻媒体适时进行集中宣传。
1、在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重要节点,组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中央重要新闻媒体,通过实地调查、集中访谈等多种方式,对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深入报道。
2、建立与中央重要新闻媒体的日常工作机制,及时反馈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3、利用有关媒体的内部参考等平台,适时组织重要稿件,建立灵活的发稿机制。 1、创建工作动态:反映各创建单位工作进展,有关地方党委、政府对示范区、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的要求,有关会议、文件的精神。
2、创建工作经验、体会:反映各地示范区、示范项目创建工作中的经验做法、措施和效果。
3、理论观点: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工作相结合,以国家课题和各地课题为重点,通过专家学者的文章,对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理论阐述。
4、举办有关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论坛、展览等活动,扩大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影响。
5、及时反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其他工作:对全国文化先进单位评选表彰和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评估定级工作,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古籍保护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等进行全面的报道。 1、每个创建单位确定1名信息员,负责信息报送和宣传工作的组织。
2、各创建单位应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并报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办公室。
3、参加中央媒体宣传统一由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办公室协调安排。
㈤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应该是什么参与
这有什么什么参与啊,大家一起参与啊!这段时间国家不是在宣传文化体育教育吗?政府不是还举办了什么农家书屋,在广场卖书的活动吗?
㈥ 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哪些内容
根据文化产品的分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大致可以分成二类:
一是公益性公共文内化服务,容是指其内容意义的“公共性”特别高,即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主权、文化信息安全或社会稳定,或与国家和民族文化创新、传承直接相关的文化产品服务。这些文化服务,必须由政府直接控制管理或由政府直接投入经费加强建设和发展,如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的新闻频道、国家信息网络、各类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文化站、广播电视、美术馆、纪念馆等。
二是准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是指其内容意义的“公共性”较低,并且与国家主权、文化信息安全关联不大、还可以通过培育市场,并通过市场采购获得的文化产品服务,如娱乐、电影、演出、展览、美容、健身等。
㈦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简介
国家公共文化抄服务体系示范区是文化部袭、财政部在“十二五”期间共同开展的一项战略性文化惠民项目。这项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各地研究和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为同类地区提供借鉴和示范,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经过严格的申报、评审、公示等程序,2011年5月,第一批创建示范区(项目)名单公布,共有31个单位获得示范区创建资格。经过两年的创建,2013年9月,第一批31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通过验收评审,获得示范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