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马鞍山朱阳

马鞍山朱阳

发布时间:2021-07-24 05:55:19

⑴ 攸县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新攸州十景

“地以景传,景以人传”。山川风貌,“以人遇之而景成,以情传之而景别”。攸县地处湘赣边陲,自然景观,多姿多彩。古人以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之结合,有《攸江十景》、《南云八景》之雅致,今人有自然景观与历史建筑之分类,展现今“攸州十景”之绚丽。
一洣水四塔
县境内沿洣水有四座连成一线、气势恢宏的古塔:文明上塔、中塔、下塔和凌云塔。
文明上塔位于县城对河洣水南岸窑湾上头,距县城1公里。明万历四年(1576)知县徐希明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重修。该塔八方七层,高21米,红石为基,青砖为体,边长2.95米,占地面积42平方米。第一层南面有大门,高1.5米,宽0.8米,祁阳石门额,上镌“文明塔”3字,工整有力。塔内砖砌拱顶,有阶梯右旋而上,可达第四层,四层以上内空,四向开窗门,葫芦塔顶,直插蓝天。
文明中塔位于县城西郊洣水南岸皂角市水口山头,距县城约5公里许。与上塔同年为知县徐希明建造。清乾隆七年(1742)曾倒塌,第二年知县冯运栋邀邑绅重修。全塔用青条石砌成,六方七层,高9.7米,底层边长3.2米,占地35.8平方米。第二层东向有门,高1.94米,宽0.64米,塔内中心有方石柱,分层叠砌至顶部,各层均以三块条石三向延伸至塔身边墙内,增强了塔身牢固度。塔内无阶梯,中心石柱内有洞,可攀缘上。
文明下塔位于县城西7公里处鸭塘铺乡桐坝村洣水的沙洲上。该塔建造年月无确切记载,比上塔、中塔稍晚,距今约200余年。该塔自塔基至塔顶,全以红条石砌成八方七层,高22.35米,基脚边宽3.45米,占地约64平方米。全塔呈桥墩形,前尖后宽,以抗水流冲击。据说塔基深度与塔身高相等。第一层有门,高1.7米,宽0.8米,拱顶,有阶梯右旋而上,可达四层,五至七层空心,各层均有窗户。一层内原有神龛、神像,现已无存。第二层龛内有一祁阳石浮雕立人,头戴尖笠,手持锁链,楣额有“似佛”二字,两边对联:“诵大乘经,身登彼岸;现本来像,光放浮图。”两侧原有青石碑刻,现已无存。第三层内有青石浮雕观音坐莲像,第四层内有哪吒闹海浮雕。塔身处于河中,挺立中流,虽常遭洪水冲击,久经风雨,仍岿然屹立。
凌云塔位于县城西10公里的马鞍山上,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知县赵勷偕合邑绅士建,距今170余年,是四塔中最晚的一座。然该塔八方七层,高16米,塔基边长4.6米,占地面积102平方米,乃四塔中最大者。塔基及第一层为红条石砌,二层以上为青砖砌成,内有阶梯右旋而上,亦可达第4层。各层内刻有石刻龙、狮、人物浮雕。第一层楣额书“凌云”二字,下镶二龙戏珠浮雕,工艺精细;五层以上为空心,各向有窗门,塔尖葫芦宝顶尚为完好。该塔地处攸县衡东两县交界处,地势雄伟,由此而东望,与文明下塔、中塔、上塔连成一线,成为一道风景线。
二灵龟峰寺
“龟峰观涛”为“南云八景”第一。龟峰,即灵龟峰,峰上有寺,原名张镗庵,后改灵龟峰寺。
灵龟峰寺始建于明末,占地面积563平方米,座东南朝西北,前为山门,楣额“威镇灵峰”为清乾隆年间攸县知县张健所书。中为观音阁,阁右为大殿。大殿为硬山顶,封火山墙,面阔三间。
灵龟峰孤峰耸峙,洣水南来,汇攸水于峰麓,西有石牛头,南有白茅州,灵龟寺巍然屹立,俯瞰江流。清刘愈描绘灵龟峰景致说:“孤峰江山峙,带雨始登临。小径当门曲,归帆隐雾深。乱云吞怪石,竹景倒潭心。漫与山僧话,凉风吹客襟。”有人曾撰有“灵龟峰,峰上生风,风吹枫动峰不动;白茅洲,洲子泛舟,水推舟行洲未行”对联,概括灵龟峰山水之美。
白茅洲在县城东对河,隔河与灵龟峰相望。居民植竹为界,四时种植瓜、菜、姜、芋,是著名的蔬菜种植地。
三阳升仙观
阳升观,地处司空山群峰环绕之中。南朝官居司空的张巴玉曾在司空山修道,传说张巴玉于梁天鉴二年(503)八月十五日白日升天,殿宇始建于唐天宝七年(748),唐玄宗有感于张司空升仙事迹,由皇廷派员选址敕建,并赐名朱阳观。北宋政和三年,徽宗皇帝旨派荆湖南路运转使副使程元佐修复并扩建,为附会张司空白日升天的故事,宋徽宗下诏改朱阳观为“阳升观”。
阳升观前濒南水,后靠三清峰。画屏峰呈于前,狮子峰、凤凰峰附于左右。案前紫盖、香炉(峰),案下大小莲花(峰),群峰拱卫,一水环流,阳而不露,高而不亢。全观由东西川门、戏台、坪院、铺屋、山门、前殿、正殿、后殿、玉虚宫、蕊珠宫、宗师堂、夫人庙等组成,从山门入前殿,从前殿至正殿,次第而登,分别设台阶31级半、7级、3级,以示代表攸县31都半,周围7县、3省地域,即司空影响所在。
东西川门楣额“道通天地”、“法贯古今”,饰有泥塑浮雕麒麟,山门正中楣额“阳升观”三字,左右门楣为“云车”、“风马”。
宋·明清以来,阳升观香火旺盛,明洪武元年(1368)、清嘉庆十年(1805)、道光二十五年(1843)、光绪十九年(1893),都对阳升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复。山门楹联:“唐宋敕建以来名山不朽;庆光重修而后,福地长留。”概括了这一历史。
阳升观东一公里处的老炉峰下,建成阳升观水电站,420米长的管道,1070级石阶直上峰巅,犹如长龙上天,山头保留了“喷头石”、“猴面石”两处景点。
四宝宁禅寺
宝宁寺在县城东北50公里的黄丰桥镇乌井村的圣寿山主峰之下,风景幽美,为一佛教胜地。
圣寿山原名乌龙山,也称乌金山,因盛产煤炭得名。乌龙山侧峰飞泻而下,有“五虎下山”之势。又有象形山在左、马头岭在右形成猗角。顶峰石岩林立,如坐、如攀、如奔、如跃,千姿百态。其中空王台,目空一切,尤为奇特;千佛岩似百僧听法,充满神秘色彩。灵鹫石兀立危崖,头部呼啸而出,看似千钧一发,实则稳如磐石。文殊岩古藤如须,苍水石水花如瀑。一派“细草迷山径,鸣泉杂鸟声。云排千谷暗,烟簇一林平”的景色。
唐天宝十年(751),攸县人旷长髭,选择了这块集秀、幽、险、奇的风水宝地,结茅而居,开创了保宁寺。唐天佑四年(907),马殷建楚国,以长髭法孙保宁勇禅师寿高道高,赐“圣寿”号,因赐保宁寺山名“圣寿山”。清初胡作传有诗:“寿山灵气鹫投钟,朝旭含烟匝锦蓉。溪折绕堤重溯谷,崖悬绝顶又飞峰。矗凌霄汉镇三楚,俯瞰潇湘胚五宗。为问春秋几甲子,如何夺得马王封。”民国初期,了悟和尚题联:“大千世界无双地;不二法门第一山。”称誉圣寿山。圣寿山胜迹,除保宁寺外,尚有楚兴寺、聚龙仙、天蓬岩以及卓锡泉、禅宗樟、普同塔等。
从唐五代至宋元期间,宝宁寺香火一直很旺,成为湖南名刹和佛教南岳、江西两系的交往中心。旷长髭及法嗣石室、法孙勇禅师都是得道高僧,他们的语录和行迹都在佛教典籍《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指月亮》等书中有记载。
据《宝宁寺志》记载,宝宁寺有殿、堂、楼阁、台共24座,誉为“十方丛林”。全院分三进,前有关圣殿、韦驭殿、钟鼓楼,中有大雄宝殿,左有寮室斋堂,右有方丈“千人床”,后有观音阁、祖师堂、功德堂。共有房屋100间,占地面积14亩。
宝宁寺现存的寺院殿宇,是清光绪二年修复扩大的模式。
寺前100米处有攸河流过。一口放生塘,紧靠寺的右边;寺后层峦耸翠,五个侧峰飞跃而下,俗称“五虎下山”;寺前有钟山、鼓石、莲花峰、锡杖峰;寺左有象山,寺右有马岭;寺后有“空王观日”、“千僧听法”、“灵鹫雷音”、“苍水飞雪”、“茵石灵踪”、“文殊化身”以及“圣寿无双”等胜迹。
宝宁寺还有享誉中国佛教界的“三绝”、“三奇”。三绝:一是普同塔,二是祖师塔,三是《宝宁寺志》和王夫之的《宝宁寺志叙》。三奇:一是千年沉水樟,二是四季青绿的观音芋,三是常汲不涸的千年古井。
宝宁寺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一定的声誉和地位。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佛教界吴立民大师为宝宁寺题写了《宝宁寺及旷长髭墓足称国宝》的墨宝。全国著名寺庙中编修志书的在北有少林寺,南有宝宁寺,且王夫之为宝宁寺志作序,更为可贵。因此“北有少林,南有宝宁”之说盛传中国佛教界。
2006年宝宁寺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皮佳水洞
皮佳洞又名皮水洞、水头洞。位于鸾山镇皮佳村。洞长30余华里,上为泥洞,中为石洞,下为水洞。洞内有石钟乳凝成的田园、观音菩萨、罗汉和石笋、石鼓、石桌、石凳等形状。据闻,石洞可与柏市镇的禹洞相连,也与天蓬岩洞相通。洞内有历代文人墨客所题诗句。宋代隐士皮文通,曾卜居洞侧,因而得名。下洞泉水汹涌而出,清澈明静,四季不涸,汇成鸾山东江,有“楚水源头”石刻在出口岩壁。
现经投资开发,紧邻洞口修建了人工湖和农家山庄,洞内修建了游道,疏通了水路,配备了灯光,观光游览甚为壮观。
更多的图片+文字介绍:http://www.430223.com/bbs/xiangxi.asp?id=1534&page=1
攸县旅游网:http://www.430223.com/lvyou/

⑵ 伏牛山山区历史记载是否发生地震及火山爆发

伏牛山,是中国河南省西南部山脉。东南与南阳的桐柏山相接,为秦岭东段的支脉。西北-东南走向,长约400公里,为淮河与汉江的分水岭。海拔1,000公尺左右,三大主峰分别为鸡角尖、玉皇顶、老君山,其中鸡角尖的海拔2222.5米,是伏牛山最高峰。伏牛山是著名暴雨区。1975年8月上旬河南泌阳县林庄最大日降水量1,005毫米,方城县郭村最大日降水量999毫米。
伏牛山脉规模巨大,山势异常高峻雄伟,主要是花岗岩山地。其中西北段山体宽阔完整,山势高峻雄伟,由此向东南分支解体,山势也逐渐低缓而分散,变为低山丘陵。
山脉西北段大致位于白河、二郎坪至蛇尾一线西北。是省内中山大面积集中分布地区之一。山脉主脊地带,层峦叠嶂,多悬崖峭壁和奇峰突起。一般海拔高度1000~1500米,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老君出、鸡角尖、石人山等,峰顶初夏常见风雪,被称为省屋瓴。伏牛山脉西北段山势高峻,气候湿润,且垂直气候变化比较明显,天然植被与野生动物繁多,为一些原始次生林保护较好的山坡地段,被国家和河南省定为自然保护区。
伏牛山脉西北段山体被西北—东南走向的老灌河断裂谷地纵向分割成两列规模较大的山岭。北面山岭构成伏牛山的主脊,位于栾川以南的部分,当地称之为老界岭,为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老界岭山脊狭窄陡峭,多呈锯齿状或锥状,一般北坡陡,常有悬崖峭壁出现,坡度多在40°以上,有的超过80°;南坡稍缓些,坡度25~40°。这些中山区海拔高度为1500~2000米,部分在2000米以上。其主要高峰:玉皇尖、老君山、玉皇顶、龙池 、石人山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部分在1200米以上。山地多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两侧为古老的变质岩层,局部地方有石灰岩出露。大部分山坡,上部为直线形,下部为凸形。发源于山脉两侧的河流或谷地,下切强烈,形成一些又窄又深的峡谷或嶂谷。并有很多的跌水和瀑布,使山区具有明显的峰高谷深的特征。区内60°以上的山坡、谷地或道路边坡,雨季和开春化雪时,易出现滑坡,重力地貌作用较明显。在海拔1400~1800米上、下的地带,有古冰川作用的遗迹,栾川南部的鸡角尖,西峡北部的桦树盘,古冰斗形态保存尚好。嵩县南部的龙池 山顶北侧,有一冰斗积水成湖,常年不干,谓之龙池。浅中山多分布在上述深中山的外围,海拔1300~1800米,相对高度一般800米左右。其形态除高度与深中山明显差别外,其他基本相同。地貌以流水侵蚀为主,重力崩塌在局部山坡也常发生。
伏牛山脉东南段在玉皇顶以东的主脊分为两支。北支沿南召县与嵩县、鲁山县交界地带,呈东西方向一直延伸到方城缺口,长达100余公里,构成长江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突出的成锯齿状的山脊海拔多在1100米以上,其中高者可达2000米左右。著名山峰自西向东有:龙池 海拔2129米,石人山海拔2153米,松垛海拔1577.2米,关山海拔1134.4米。鸭河口以东山体破碎,深低山集中分布在白河谷地北侧,海拔400~1000米,相对高度500~600米,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山势比较陡峻,山坡坡度较大,一般为25~40°。浅低山连片分布于沙河谷地南侧的鲁山境内,在焦枝铁路以东方城境内呈断续分布,山势更为低缓,海拔400~700米,相对高度200~400米,山坡坡度大部分为20~35°,少部分在20°以下,多数风化残积层较厚。南支山脉沿南召与内乡、镇平两县交界地带,由西北向东南延伸,一直到镇平县城以北,长达70余公里,构成白河与湍河两水系的分水岭。其山脊宽阔,山体也较为低缓,突出的高峰海拔均在1100~1900米,如白草尖海拔1871.9米,红石橛海拔1782.3米,大墁海拔1721米等。其两侧深低山集中分布于白河谷地的南侧和湍河谷地的北侧,山势陡峻,海拔400~1000米,相对高度500~800米,主要由花岗岩构成,岭脊狭窄,多深切V形沟谷,山坡坡度一般30~40°。浅低山则主要分布在白河谷地南侧深低山外缘和镇平的二龙、老庄一带,山势一般较和缓,海拔高度400~700米,相对高度200~350米,坡度大部分为20~30°。此外,在湍河谷地以西,深低山多分布于后会和板厂一线以西、杨店和大块地一线以东地区,山势陡峻,海拔400~1000米,相对高度500~800米,多深切V型沟谷,坡度35°左右。浅低山则分布于深低山西南边的昭岗和阳城一带,山势和缓,面积较小。
伏牛山脉东部、东南部边缘高丘陵分布面积很广,在山地边缘及河谷两侧地区,连续成片分布,海拔200~400米,相对高度大部分100~150米。低丘陵的面积很小,仅在东北边境地带有一部分,海拔200~300米,相对高度一般50~80米。区内丘陵组成岩性较复杂,丘陵地貌形态也复杂多样。
区内的河谷平原,有白河流经马市坪、南召盆地的宽谷河段平原,由1~2级堆积阶地构成,一般宽2000~4000米,很大部分被鸭河口水库蓄水淹没;湍河流经夏馆、七里坪盆地,河谷展宽,两则发育有2级堆积阶地,形成河谷平原,一般宽2000~3000米。此外,西峡的袁店至丹水,内乡的赤眉到杨店,方城的袁店到柳河和坡底的沿河地带,也分布有较宽的河谷平原。[1]
伏牛山,呈西北~东南向展布于河南省南阳市的西峡、内乡、镇平、南召、方城等县境内,全长约250余公里,宽40~70公里,海拔高度400~2212.5米,山势自西北向南山势渐缓,是长江、黄河、淮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自然分界线。伏牛山被乔端~鸭河口、朱阳关~夏馆断裂自北而南分为三列:
北列西起嵩县境内,沿南召县与嵩县、鲁山县的交界地带一直延伸到方城县东北部,在方城县城至叶县保安一带断失,构成南阳盆地东北角的方城缺口,全长120公里。北列山脉在鸭河以西,山体高峻,山脊狭窄陡峭,山峰多在海拔1100米以上,突出高峰超过2000米。鸭河以东山体破碎,山势低缓,低山、丘陵分布广泛。主要山峰有观山海拔1886.9米、石人山2153.1米、大圣人垛1585米、小圣人垛1577.2米、五垛寨873.6米、马鞍山10刃.3米、双垛山624米、太子山610米、九里山639米、晒衣山609.2米、三贤山553米、养麦山505米、和尚帽山521.6米、老栗山686.7米、七峰山760.3米、小顶山716.8米。
中列由卢氏县入境,沿西峡县北部经南召县与内乡和镇平两县的交界地带,延伸到南阳县境内,全长约150公里。山脉西段为伏牛山的主脊,山体完整,群峰林立,海拔高度多在1500米以上,不少高峰超过2000米,如鸡角尖海拔2212.5米、玉皇顶2203米、马鬃崖2200米、老君山2192.1米、摩云垛2074米、老界岭2020米。在主脊南侧,老鹅河北侧支流横切山体,形成一系列深切谷地与高峻山岭相间的地形,更增添了伏牛山雄伟磅衡的气势。山脉东段山脊宽阔,突出高峰均在海拔2000米以下,但山势仍较陡峻,主要山峰有白草尖1845米、石撅崖1756米、银虎曼1630米、宝天曼1574.4米、牧虎顶1795.1米、云磨垛1156.3米、野人垛1432.6米、唐王寨1329米、驻马山1061.2米、牡丹垛917.5米、大曼1720.8米、五垛山1665米、尖顶山1181.2米、定南针1049.2米。在中列山脉中的石灰岩分布地带,岩溶地貌发育,大小溶洞分布广泛,主要有西峡县的鸽子洞、蝙蝠洞、荷花洞、神仙洞、老君洞、伏牛山地下河,桑坪乡天井和内乡县的天心洞、狄青洞、黄龙洞等。在岩溶地貌最发育的地区有地下河出现,如内乡县竹园沟附近,地下河时隐时现,长1000~1500米。
南列由卢氏县入境,经西峡县中部延至内乡县西部。山势较中列低,但老灌河以西山体亦相当雄伟,突出高峰在1300米以上,如赤马崖海拔1659.9米、青铜山1354米、代尖垛1232米、雨帽顶1548.4米、黄英垛1548米、三尖山1314.7米、木瓦房1536.3米。老鹅河以东山体低平、破碎,多呈孤立状分布于丘陵之上,主要山峰有高峰印海拔1073米、玄山859.5米、新寨798.5米。

⑶ 急!求岳飞简历!

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 岳飞父岳和,母姚氏,世代务农。岳飞青少年时先后向周同、陈广学习射箭、枪技,成为全县武艺最高强的人,但因家境贫困,后到相州(今安阳),“为韩魏公(琦)家庄客,耕种为生”。宣和四年(1122)初,岳飞初次从军。同年十月,在北宋攻辽战争中,曾到达辽燕京(今北京)城下,见到高大的城墙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误认为这是金初起时的著名战略要地黄龙府(今吉林农安)。这也可能是当时不少人共有的误解,以至于十多年后已是大将的岳飞,还对部属说过“直到黄龙府,当与诸君痛饮”的豪言壮语。宋军攻辽战败退军,适值父亲岳和病死,岳飞随即回到家乡守丧。靖康元年(1126)冬,又到相州应募从军为刘浩部属。同年十二月,康王赵构在相州建立大元帅府,刘浩所部成为大元帅府最早的基本部队之一。次年五月,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此后不久,作为小军官的岳飞,奏请宋高宗回都城开封领导抗金战争,以越职上奏罪名而被夺军职。建炎元年(1127)六月,张所任河北招抚使,置司北京(今河北大名东)。七月,张所离开“行在”南京赴任。但直到八月中旬末,张所“今留京师,以招集将佐,故尚未行”至北京,岳飞投张所部下从军。张所“一见,与臣(岳飞)言两河、燕、云利害,适偶契合。臣自白身借补修武郎、合门宣赞舍人,充中军统领,寻又升统制”。岳飞隶属于都统制王彦。九月,王彦所部攻占新乡(今属河南)县城,但随即遭金军围攻,王彦兵溃突围后,组织义军(八字军)抗金(参见八字军抗金起义)。岳飞则率所部独立行动,后虽向王彦谢罪,但未再被接纳。岳飞遂投东京留守宗泽,由于岳飞曾擅自脱离主将王彦管辖,“犯法将刑,泽一见奇之,曰:此将材也。会金人攻汜水,泽以五百骑授飞,使立功赎罪。飞大败金而还,遂升飞为统制,飞由是知名”。建炎二年六月,宗泽病死,杜充继任东京留守,岳飞成为杜充的部属,在胙城(今延津东北)、汜水关等地战胜金兵;又先后在开封、陈州(今淮阳)等地,击败王善、曾成、孔彦舟等部。建炎三年,以功屡升“授真刺史”,成为中级武官。六月,岳飞随杜充到达建康(今江苏南京),杜充任右相兼江淮宣抚使守建康。十二月,金军于马家渡(今南京西南)渡江南下,杜充派都统制陈淬率统制岳飞等将士2万抗击金军,以王■领兵1万余人策应。陈淬、岳飞与金军激战十余合,直战到天黑胜负未分,王■首先率部逃跑,宋军遂即溃散,都统制陈淬战死,岳飞率部退屯钟山(今南京城东紫金山)。这是岳飞,也是南宋军队首次正面与完颜宗弼(兀术)统率的金军主力作战。此战为“建炎三大战”的首次重大战役。虽然由于主要将领王■在胜负未分之际率军先逃,导致整个战役的失败,但在宋金战争史具有独特的意义,那就是宋军终于敢与金军主力正面作战,因为“建炎、绍兴初,诸将未尝敢与虏(金军)战也”。除此次建康之战及次年的白原、富平两次战役外,“其它率望风奔溃,盖未尝接战也”。金军占领建康,岳飞率部退至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境内,又转移至宜兴,宜兴成为岳飞所部此后一段时间的根据地。建炎四年五月,金军渡江北撤,岳飞邀击后撤的金军于静安镇(今江苏南京西北)渡口,前建康府通判钱需也率乡兵从侧面袭击金军,金军大败,岳飞、钱需收复建康城。岳飞后率部回宜兴,不久即归属张俊节制。此时,南宋“假(借)权宜以收群盗”,设置镇抚使。“上供财赋权免三年,余听帅臣(镇抚使)移用,更不从朝廷应副,军兴听从便宜。……许以能捍御外寇(金军),显立大功,特与世袭”。在金军接战的江淮、江汉地区普遍设置镇抚使,这是利用“群盗”守土抗金的地方军区。在南宋又将实力较小的地方军政长官也改任为镇抚使时,张俊没有将岳飞所部归并入神武右军,而是推荐岳飞出任通泰镇抚使兼泰州知州。岳飞率部赴泰州,奉命出援楚州时,于承州(今高邮)击败金军,但大将张俊、刘光世并不出兵,势单力薄的岳飞只得退守泰州。十一月,又渡江退往江阴后,奉命防江。十二月,岳飞受命从张俊讨伐李成。绍兴元年(1131),李成在岳飞等军追击下归附伪齐。张用也在岳飞招降后,向张俊投降。此次平寇,岳飞战功第一;七月,岳飞改任神武右副军统制,所部也由杂牌军成为南宋朝廷直系军的一部分,但岳飞的地位尚低,当时东南大将号称“刘(光世)、韩(世忠)、张(俊)、辛(企忠)”。同年十二月,神武副军都统制辛企忠罢职,由岳飞取代辛企忠,时年29岁的岳飞开始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绍兴二年,岳飞任权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使、马步军总管,讨伐曹成。曹成在岳飞所部追击下向韩世忠投降。七月,岳飞奉命移屯江州(今江西九江),其时刘光世、韩世忠所部各有4万人,张俊有3万人,岳飞所部也已达二万三四千人,成为南宋第四支重要军事力量。 绍兴三年,岳飞镇压了吉州(今吉安)、虔州(今赣州)地区的农民起义军。八月,岳飞在行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朝见宋高宗时受到奖励,随后任江西沿江制置使,置司江州。九月下旬中,岳飞被任为江南西路、舒(今安徽潜山)、蕲(今湖北蕲春东北)州制置使,成为与鄂州王■、池州刘光世、镇江韩世忠,共同负责长江中下游的四支主力部队之一。原神武后军的长官巨师古因不伏韩世忠的节制,于绍兴三年六月被除名、编管广州后,部属被拨隶其他将领。同月,岳飞所部由神武副军升改为神武后军。绍兴四年五月,因金与伪齐南犯,岳飞兼任黄州、复(今天门)州、汉阳军、德安府(今安陆)制置使,随即收复被伪齐占领的郢州(今钟祥)、襄阳(今襄樊襄阳区)、唐州(今河南唐河)(参见岳飞收复襄阳六郡之战);六月,部将牛皋攻克随州(今属湖北);七月,部将张宪、董先等又攻克邓州(今属河南),南宋后以新收复地区设置襄阳府路。岳飞以功建节,升为清远军节度使,时年32岁。同时改任湖北路、荆(今江陵)、襄、潭州制置使。同年九月,金和伪齐联军大举南下,直扑两淮,十二月,进攻庐州时,高宗诏令岳飞驰援,岳飞派部将张宪、牛皋率兵2000进援庐州,敌军战败奔溃。绍兴五年二月,岳飞升领镇宁军、崇信军两镇节度使,声望地位已与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老将相近。岳飞的神武后军长官官衔也由统制升为都统制,并被任命为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镇压杨么起义军成为主要任务(参见钟相、杨幺起义)。岳飞率部于五月下旬初进抵鼎州(今湖南常德),对杨么起义军采取剿抚两手政策,杨么部将黄佐首先率部出降,被岳飞派回湖中招降和攻击起义军。黄佐击破周伦水寨,取得了进剿起义军的首次胜仗。右相兼都督诸军事张浚前来湖湘督战,五月末,张浚接到诏令要回朝布置防备金、伪齐南犯。张浚即把岳飞召到潭州,要他作暂停进攻或长期围困起义军的打算,而岳飞“请除来往三程,以八日之内,俘诸囚于都督之庭”。六月初,岳飞派任士安进攻杨钦大寨,自率大军遂接应,杨钦战败投降。六月中旬初,岳飞又攻破杨么起义军基地夏诚大寨,杨么战败投水自杀,夏诚被俘,终于如期镇压了杨么起义(参见洞庭湖之战)。岳飞以功加检校少保、进封开国公。岳飞的部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数万原起义军成为岳飞的战士,几支官军也归并为岳飞的部属。十二月初一日,岳飞升为招讨使。次日,南宋进行军事改制,废神武军号改称行营护军,不设都统制,由宣抚使、招讨使直接指挥。岳飞所部改称后护军,中军统制王贵兼提举一行事务,前军统制张宪兼同提举一行事务,需要时可以代替岳飞指挥部队作战。南宋这次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吴玠所统辖的五支最主要的部队,统编为行营五护军,成为朝廷主力军,分布在宋金战争的全线,改变了南宋初年的无序状态,岳飞所部扼守长江中流及汉水流域,成为金军、伪齐军南犯时难于逾越的钢铁长城。绍兴六年三月,右相兼都督诸军事张浚部置抗金事宜,在长江中下流采取进攻的态势,岳飞升任湖北、京西宣抚副使(不设宣抚使,宣抚副使即是长官),置司襄阳。岳飞在行营五护军统帅中不仅是最年轻、资历最浅、最晚建节的高级将领,也是最后一个升任宣抚副使,但已确立了岳飞作为“中兴四将”之一及在南宋诸将中的应有地位。同年夏秋,岳飞军长驱进入伪齐统治区,部将牛皋攻占镇汝军(当是今河南鲁山),王贵攻占卢氏(今属河南)、虢略(今灵宝)、朱阳(今灵宝西南)、栾川(今属河南)等县,又西进攻占商州(今属陕西)、商洛(今丹凤西北)、洛南(今属陕西)等地,杨再兴攻占长水县(今河南洛宁西南),虽由于军粮供应困难而退军,但沉重地打击了伪齐的统治。面对南宋进攻态势,伪齐在谋求与金联军侵宋遭金拒绝后,自行发兵侵宋,主要矛头仍然直指两淮,并让部分士兵穿着金军服装,制造伪齐与金朝联合侵宋的假相。然而热中于派系斗争,致力于扶植二程理学、打击王安石新学的左相赵鼎,惊慌失措,不与在前方的右相张浚商议,急忙命令诸将退而守江,并调遣岳飞移屯江州进行防守,岳飞不顾眼病加重两眼昏花的情况,急忙抽调部队东下。南侵的伪齐军主力于藕塘(今定远东南)被宋军打得大败,两淮伪齐军随即全线败退。但伪齐乘岳飞抽调兵力东下,江汉地区防守力量削弱的情况下,伪齐与金朝集中兵力,攻击此前不久被岳飞部将收复的商州、虢州以及邓州、唐州、信阳军等地,各地守军奋力抗击。十一月中旬,岳飞回到鄂州后立即渡江北上,部将牛皋、王贵、董先等先后击败伪齐军,并攻至蔡州(今河南汝南)城下,由于所带军粮不多,难于持久攻城,遂自蔡州主动退兵返回防区。 绍兴七年二月,岳飞的武阶官升为最高的太尉,职衔也升为宣抚使。三月,刘光世被罢兵权,宋高宗原已诏令将刘光世所部划归岳飞统辖,但既遭到新任枢密使秦桧的反对,宰相兼都督的张浚又想将刘光世所部收归都督府,任命刘光世的部将王德为左护军都统制、郦琼为副都统制。由于王德位微望轻不足以居郦琼之上,同年七月,郦琼裹胁4万人投降伪齐。由于宰相张浚处置失当,不仅使岳飞扩充军队以加强抗金实力的愿望落空,也造成了南宋最大的一次兵变事件。绍兴七年(金熙宗天会十五年,1137)十一月,金废伪齐。绍兴八年(金天眷元年,1138),南宋与金首次议和。绍兴九年(金天眷二年,1139)三月,金将原伪齐辖区划归南宋。岳飞虽持反对态度,在上表中称:“唾手燕云,正欲复仇而报国;誓心天地,当令稽首以称藩。”宰相(独相)秦桧“见之切齿”。但岳飞依旧因议和而援例升官,升开府仪同三司为使相。这年夏季的一天一阵骤雨之后,岳飞在鄂州衙署凭栏远眺,但见滔滔大江滚滚东流,心潮汹涌澎湃,不胜感慨,前些时他上表反对议和时的心情,此时更为激烈,发为心声,高声吟唱了后来成为千古绝唱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1140)五月,金毁约犯宋,面对金军的全面进攻,宋高宗被迫抗金。六月初的顺昌(今安徽阜阳)保卫战,刘锜击败金军主帅宗弼的精锐部队,遏制了金军南犯的矛头。岳飞此时已官进少保、职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当顺昌形势严峻时,岳飞奉诏进援,岳飞曾派张宪、姚政率部赶往顺昌。当宋高宗被迫应战时,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帅虽都加了河南北诸路招讨使,但实际只要求诸军抵挡而非进攻。所以,随即派遣官员以计议军事的身份分别前往三大帅处,传达宋高宗的意图。当前往岳飞处的计议军事李若虚,带着宋高宗的“御札”赶到湖北、京西宣抚司所在地鄂州时,岳飞早已依照既定计划率部北伐中原,李若虚追到德安府(今安陆)才见到岳飞,除了转交宋高宗的“御札”外,还告诉岳飞“兵不可轻动,宜班师。飞不从。是时诸军皆已进发,若虚曰:‘面得上(高宗)旨,不可轻动,既已进发,若见不可进,则当以诏还。矫诏之罪,若虚当任之。’飞许诺,遂进兵”。岳飞开始了空前的,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北伐的军事行动。六月间,救援顺昌的张宪、姚政,由于刘锜已打败金军,张宪、姚政即转向西北攻取蔡州,西路的牛皋攻取鲁山(今属河南)。闰六月间,张宪、傅选等打败金军韩常后收复颍昌(今许昌),张宪又与牛皋等打败从开封来援的金军并收复陈州(今淮阳),金军企图重新夺取颍昌,又被驻守部队董先、姚政等击败,郝晸又收复郑州,姚政也收复中牟(今属河南),前锋距离金军指挥中心只有几十里。七月初,郝晸在忠义军李兴等配合下,收复宋西京洛阳。正当前线不断取得胜利之时,金军侦察到岳飞的指挥部郾城(今属河南)只有少量骑兵驻守,金军主帅宗弼(兀术)亲率精锐骑兵1.5万,自开封奔袭郾城,企图一举消灭岳飞的指挥中心。经过一场恶战,倚以屡胜宋军的拐子马(侧翼骑兵)、铁浮图(铁塔兵,指重装骑兵),都被打得大败,金军终于不支而退。但宗弼仍不断企图进攻郾城,岳飞亲自率军出战,杀败金军(参见郾城之战)。小商桥(郾城北)之战,杨再兴、杨兰、高林等以少敌众,英勇战死,张宪率援军赶至,再次大败金军。宗弼又改而攻击颍昌以切断岳飞与前方部队的联系,经过大半天的恶战,也被守城的将士打得大败。还可能有一支小部队一直进到离开封45里的朱仙镇(今开封西南)一带,并打败了金兵。此次岳飞北伐中原,金军遭到沉重打击。“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是金军对岳飞部队的高度评价。正当岳飞大获全胜,宋朝原首都开封收复在即,宋高宗、秦桧不仅不支持岳飞的抗金战争,恰恰相反,而是要岳飞措置班师。此时张俊、韩世忠、杨沂中、刘锜等军已先奉诏退兵,岳飞如果不退兵,将面临单独抗击全部金军的险恶形势,岳飞只得也退兵。绍兴十一年(1141)二月,金军再次渡淮南犯,在岳飞奉诏进援还未到达的情况下,宋金“柘槔之战”,杨存中、刘锜大败金军。杨沂中、王德随后虽因轻敌在濠州遭金军伏击而败,但金军毕竟还是渡淮北撤,说明只就抵抗金军的南犯而言,依靠刘锜、杨沂中、王德等将领也已足以应付。四月,借口柘皋之捷,论功行赏,三大将被收兵权,同时罢宣抚使,韩世忠、张俊升任枢密使,岳飞升任枢密副使。而更大的阴谋是,秦桧对坚持抗金最力的韩世忠、岳飞进行陷害。秦桧首先将矛头指向韩世忠。胡纺首先向秦桧秘告,韩世忠亲校耿著企图鼓动兵变,以迎韩世忠回楚州重掌军权。秦桧立即逮捕耿著并严刑拷打,阴谋以此陷害韩世忠。岳飞和张俊奉命前往楚州按阅韩世忠军马时,岳飞得知耿著的冤狱并随即写信告诉韩世忠,由于得到宋高宗的庇护,终于使秦桧陷害韩世忠的阴谋落空。岳飞又反对剥夺刘锜的兵权,更加深了秦桧对岳飞的仇恨。当金朝表示和谈的意图时,岳飞仍不顾安危上奏反对求和,秦桧在加快求和的过程中,也加快了迫害岳飞的步伐。同年八月,岳飞已感到形势的险恶,自请免职,随即被罢去枢密副使,但并没有能延缓秦桧陷害岳飞的步伐。九月,一起类似陷害韩世忠的阴谋终于发生,秦桧党羽指使岳飞部将王俊,向都统制王贵“告副都统张宪谋据襄阳为变,……冀朝廷还岳飞复掌兵”。王贵立即向枢密使张俊报告,张宪随即被逮捕,后又诬陷“张宪供通为收岳飞处文字后谋反”。岳飞及子岳云即被投入大理寺狱审讯,秦桧决心杀岳飞以警告所有敢于反对求和者。金军主帅宗弼在给秦桧的信中指出:“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这既可能实有其事,也有可能是秦桧编造,借以促使宋高宗下杀岳飞的决心。秦桧派御史中丞何铸审讯岳飞,岳飞脱衣露出少年时母亲姚太夫人刺写在背上的“尽忠报国”,“铸察其冤,白之桧,桧不悦,曰:此上意也”。秦桧见何铸不治岳飞谋反罪,就改派万俟■审讯岳飞。十二月,岳飞终于被定为谋叛罪。已经退闲的“韩世忠不能平,以问秦桧,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怫然曰:‘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一代英豪岳飞,终于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赐死于大理寺狱,时年39岁;子岳云、部将张宪被处死刑,家产籍没,家属都被发配往广南、福建路居住。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月,在金帝完颜亮南犯的形势下,才将“岳飞、张宪子孙家属,令见管州并放令逐便”。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后,追复了岳飞少保、两镇节度使、开国公等官衔、爵位;岳飞的夫人李氏、岳云的夫人巩氏追复封号,岳云、岳雷、岳霖追复官衔,岳震、岳霭(后改霆)及岳云、岳雷之子也补授官;岳飞又依礼改葬,岳云祔葬,岳飞的冤狱终于得到昭雪。岳飞于淳熙五年(1178)被追谥为武穆,嘉泰四年(1204)追封鄂王,宝庆元年(1225)又追谥为忠武,此前还追赠为太师。著作有后人所编《岳忠武王文集》。

⑷ 关于岳飞

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 岳飞父岳和,母姚氏,世代务农。岳飞青少年时先后向周同、陈广学习射箭、枪技,成为全县武艺最高强的人,但因家境贫困,后到相州(今安阳),“为韩魏公(琦)家庄客,耕种为生”。宣和四年(1122)初,岳飞初次从军。同年十月,在北宋攻辽战争中,曾到达辽燕京(今北京)城下,见到高大的城墙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误认为这是金初起时的著名战略要地黄龙府(今吉林农安)。这也可能是当时不少人共有的误解,以至于十多年后已是大将的岳飞,还对部属说过“直到黄龙府,当与诸君痛饮”的豪言壮语。宋军攻辽战败退军,适值父亲岳和病死,岳飞随即回到家乡守丧。靖康元年(1126)冬,又到相州应募从军为刘浩部属。同年十二月,康王赵构在相州建立大元帅府,刘浩所部成为大元帅府最早的基本部队之一。次年五月,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此后不久,作为小军官的岳飞,奏请宋高宗回都城开封领导抗金战争,以越职上奏罪名而被夺军职。建炎元年(1127)六月,张所任河北招抚使,置司北京(今河北大名东)。七月,张所离开“行在”南京赴任。但直到八月中旬末,张所“今留京师,以招集将佐,故尚未行”至北京,岳飞投张所部下从军。张所“一见,与臣(岳飞)言两河、燕、云利害,适偶契合。臣自白身借补修武郎、合门宣赞舍人,充中军统领,寻又升统制”。岳飞隶属于都统制王彦。九月,王彦所部攻占新乡(今属河南)县城,但随即遭金军围攻,王彦兵溃突围后,组织义军(八字军)抗金(参见八字军抗金起义)。岳飞则率所部独立行动,后虽向王彦谢罪,但未再被接纳。岳飞遂投东京留守宗泽,由于岳飞曾擅自脱离主将王彦管辖,“犯法将刑,泽一见奇之,曰:此将材也。会金人攻汜水,泽以五百骑授飞,使立功赎罪。飞大败金而还,遂升飞为统制,飞由是知名”。建炎二年六月,宗泽病死,杜充继任东京留守,岳飞成为杜充的部属,在胙城(今延津东北)、汜水关等地战胜金兵;又先后在开封、陈州(今淮阳)等地,击败王善、曾成、孔彦舟等部。建炎三年,以功屡升“授真刺史”,成为中级武官。六月,岳飞随杜充到达建康(今江苏南京),杜充任右相兼江淮宣抚使守建康。十二月,金军于马家渡(今南京西南)渡江南下,杜充派都统制陈淬率统制岳飞等将士2万抗击金军,以王■领兵1万余人策应。陈淬、岳飞与金军激战十余合,直战到天黑胜负未分,王■首先率部逃跑,宋军遂即溃散,都统制陈淬战死,岳飞率部退屯钟山(今南京城东紫金山)。这是岳飞,也是南宋军队首次正面与完颜宗弼(兀术)统率的金军主力作战。此战为“建炎三大战”的首次重大战役。虽然由于主要将领王■在胜负未分之际率军先逃,导致整个战役的失败,但在宋金战争史具有独特的意义,那就是宋军终于敢与金军主力正面作战,因为“建炎、绍兴初,诸将未尝敢与虏(金军)战也”。除此次建康之战及次年的白原、富平两次战役外,“其它率望风奔溃,盖未尝接战也”。金军占领建康,岳飞率部退至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境内,又转移至宜兴,宜兴成为岳飞所部此后一段时间的根据地。建炎四年五月,金军渡江北撤,岳飞邀击后撤的金军于静安镇(今江苏南京西北)渡口,前建康府通判钱需也率乡兵从侧面袭击金军,金军大败,岳飞、钱需收复建康城。岳飞后率部回宜兴,不久即归属张俊节制。此时,南宋“假(借)权宜以收群盗”,设置镇抚使。“上供财赋权免三年,余听帅臣(镇抚使)移用,更不从朝廷应副,军兴听从便宜。……许以能捍御外寇(金军),显立大功,特与世袭”。在金军接战的江淮、江汉地区普遍设置镇抚使,这是利用“群盗”守土抗金的地方军区。在南宋又将实力较小的地方军政长官也改任为镇抚使时,张俊没有将岳飞所部归并入神武右军,而是推荐岳飞出任通泰镇抚使兼泰州知州。岳飞率部赴泰州,奉命出援楚州时,于承州(今高邮)击败金军,但大将张俊、刘光世并不出兵,势单力薄的岳飞只得退守泰州。十一月,又渡江退往江阴后,奉命防江。十二月,岳飞受命从张俊讨伐李成。绍兴元年(1131),李成在岳飞等军追击下归附伪齐。张用也在岳飞招降后,向张俊投降。此次平寇,岳飞战功第一;七月,岳飞改任神武右副军统制,所部也由杂牌军成为南宋朝廷直系军的一部分,但岳飞的地位尚低,当时东南大将号称“刘(光世)、韩(世忠)、张(俊)、辛(企忠)”。同年十二月,神武副军都统制辛企忠罢职,由岳飞取代辛企忠,时年29岁的岳飞开始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绍兴二年,岳飞任权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使、马步军总管,讨伐曹成。曹成在岳飞所部追击下向韩世忠投降。七月,岳飞奉命移屯江州(今江西九江),其时刘光世、韩世忠所部各有4万人,张俊有3万人,岳飞所部也已达二万三四千人,成为南宋第四支重要军事力量。 绍兴三年,岳飞镇压了吉州(今吉安)、虔州(今赣州)地区的农民起义军。八月,岳飞在行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朝见宋高宗时受到奖励,随后任江西沿江制置使,置司江州。九月下旬中,岳飞被任为江南西路、舒(今安徽潜山)、蕲(今湖北蕲春东北)州制置使,成为与鄂州王■、池州刘光世、镇江韩世忠,共同负责长江中下游的四支主力部队之一。原神武后军的长官巨师古因不伏韩世忠的节制,于绍兴三年六月被除名、编管广州后,部属被拨隶其他将领。同月,岳飞所部由神武副军升改为神武后军。绍兴四年五月,因金与伪齐南犯,岳飞兼任黄州、复(今天门)州、汉阳军、德安府(今安陆)制置使,随即收复被伪齐占领的郢州(今钟祥)、襄阳(今襄樊襄阳区)、唐州(今河南唐河)(参见岳飞收复襄阳六郡之战);六月,部将牛皋攻克随州(今属湖北);七月,部将张宪、董先等又攻克邓州(今属河南),南宋后以新收复地区设置襄阳府路。岳飞以功建节,升为清远军节度使,时年32岁。同时改任湖北路、荆(今江陵)、襄、潭州制置使。同年九月,金和伪齐联军大举南下,直扑两淮,十二月,进攻庐州时,高宗诏令岳飞驰援,岳飞派部将张宪、牛皋率兵2000进援庐州,敌军战败奔溃。绍兴五年二月,岳飞升领镇宁军、崇信军两镇节度使,声望地位已与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老将相近。岳飞的神武后军长官官衔也由统制升为都统制,并被任命为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镇压杨么起义军成为主要任务(参见钟相、杨幺起义)。岳飞率部于五月下旬初进抵鼎州(今湖南常德),对杨么起义军采取剿抚两手政策,杨么部将黄佐首先率部出降,被岳飞派回湖中招降和攻击起义军。黄佐击破周伦水寨,取得了进剿起义军的首次胜仗。右相兼都督诸军事张浚前来湖湘督战,五月末,张浚接到诏令要回朝布置防备金、伪齐南犯。张浚即把岳飞召到潭州,要他作暂停进攻或长期围困起义军的打算,而岳飞“请除来往三程,以八日之内,俘诸囚于都督之庭”。六月初,岳飞派任士安进攻杨钦大寨,自率大军遂接应,杨钦战败投降。六月中旬初,岳飞又攻破杨么起义军基地夏诚大寨,杨么战败投水自杀,夏诚被俘,终于如期镇压了杨么起义(参见洞庭湖之战)。岳飞以功加检校少保、进封开国公。岳飞的部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数万原起义军成为岳飞的战士,几支官军也归并为岳飞的部属。十二月初一日,岳飞升为招讨使。次日,南宋进行军事改制,废神武军号改称行营护军,不设都统制,由宣抚使、招讨使直接指挥。岳飞所部改称后护军,中军统制王贵兼提举一行事务,前军统制张宪兼同提举一行事务,需要时可以代替岳飞指挥部队作战。南宋这次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吴玠所统辖的五支最主要的部队,统编为行营五护军,成为朝廷主力军,分布在宋金战争的全线,改变了南宋初年的无序状态,岳飞所部扼守长江中流及汉水流域,成为金军、伪齐军南犯时难于逾越的钢铁长城。绍兴六年三月,右相兼都督诸军事张浚部置抗金事宜,在长江中下流采取进攻的态势,岳飞升任湖北、京西宣抚副使(不设宣抚使,宣抚副使即是长官),置司襄阳。岳飞在行营五护军统帅中不仅是最年轻、资历最浅、最晚建节的高级将领,也是最后一个升任宣抚副使,但已确立了岳飞作为“中兴四将”之一及在南宋诸将中的应有地位。同年夏秋,岳飞军长驱进入伪齐统治区,部将牛皋攻占镇汝军(当是今河南鲁山),王贵攻占卢氏(今属河南)、虢略(今灵宝)、朱阳(今灵宝西南)、栾川(今属河南)等县,又西进攻占商州(今属陕西)、商洛(今丹凤西北)、洛南(今属陕西)等地,杨再兴攻占长水县(今河南洛宁西南),虽由于军粮供应困难而退军,但沉重地打击了伪齐的统治。面对南宋进攻态势,伪齐在谋求与金联军侵宋遭金拒绝后,自行发兵侵宋,主要矛头仍然直指两淮,并让部分士兵穿着金军服装,制造伪齐与金朝联合侵宋的假相。然而热中于派系斗争,致力于扶植二程理学、打击王安石新学的左相赵鼎,惊慌失措,不与在前方的右相张浚商议,急忙命令诸将退而守江,并调遣岳飞移屯江州进行防守,岳飞不顾眼病加重两眼昏花的情况,急忙抽调部队东下。南侵的伪齐军主力于藕塘(今定远东南)被宋军打得大败,两淮伪齐军随即全线败退。但伪齐乘岳飞抽调兵力东下,江汉地区防守力量削弱的情况下,伪齐与金朝集中兵力,攻击此前不久被岳飞部将收复的商州、虢州以及邓州、唐州、信阳军等地,各地守军奋力抗击。十一月中旬,岳飞回到鄂州后立即渡江北上,部将牛皋、王贵、董先等先后击败伪齐军,并攻至蔡州(今河南汝南)城下,由于所带军粮不多,难于持久攻城,遂自蔡州主动退兵返回防区。 绍兴七年二月,岳飞的武阶官升为最高的太尉,职衔也升为宣抚使。三月,刘光世被罢兵权,宋高宗原已诏令将刘光世所部划归岳飞统辖,但既遭到新任枢密使秦桧的反对,宰相兼都督的张浚又想将刘光世所部收归都督府,任命刘光世的部将王德为左护军都统制、郦琼为副都统制。由于王德位微望轻不足以居郦琼之上,同年七月,郦琼裹胁4万人投降伪齐。由于宰相张浚处置失当,不仅使岳飞扩充军队以加强抗金实力的愿望落空,也造成了南宋最大的一次兵变事件。绍兴七年(金熙宗天会十五年,1137)十一月,金废伪齐。绍兴八年(金天眷元年,1138),南宋与金首次议和。绍兴九年(金天眷二年,1139)三月,金将原伪齐辖区划归南宋。岳飞虽持反对态度,在上表中称:“唾手燕云,正欲复仇而报国;誓心天地,当令稽首以称藩。”宰相(独相)秦桧“见之切齿”。但岳飞依旧因议和而援例升官,升开府仪同三司为使相。这年夏季的一天一阵骤雨之后,岳飞在鄂州衙署凭栏远眺,但见滔滔大江滚滚东流,心潮汹涌澎湃,不胜感慨,前些时他上表反对议和时的心情,此时更为激烈,发为心声,高声吟唱了后来成为千古绝唱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1140)五月,金毁约犯宋,面对金军的全面进攻,宋高宗被迫抗金。六月初的顺昌(今安徽阜阳)保卫战,刘锜击败金军主帅宗弼的精锐部队,遏制了金军南犯的矛头。岳飞此时已官进少保、职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当顺昌形势严峻时,岳飞奉诏进援,岳飞曾派张宪、姚政率部赶往顺昌。当宋高宗被迫应战时,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帅虽都加了河南北诸路招讨使,但实际只要求诸军抵挡而非进攻。所以,随即派遣官员以计议军事的身份分别前往三大帅处,传达宋高宗的意图。当前往岳飞处的计议军事李若虚,带着宋高宗的“御札”赶到湖北、京西宣抚司所在地鄂州时,岳飞早已依照既定计划率部北伐中原,李若虚追到德安府(今安陆)才见到岳飞,除了转交宋高宗的“御札”外,还告诉岳飞“兵不可轻动,宜班师。飞不从。是时诸军皆已进发,若虚曰:‘面得上(高宗)旨,不可轻动,既已进发,若见不可进,则当以诏还。矫诏之罪,若虚当任之。’飞许诺,遂进兵”。岳飞开始了空前的,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北伐的军事行动。六月间,救援顺昌的张宪、姚政,由于刘锜已打败金军,张宪、姚政即转向西北攻取蔡州,西路的牛皋攻取鲁山(今属河南)。闰六月间,张宪、傅选等打败金军韩常后收复颍昌(今许昌),张宪又与牛皋等打败从开封来援的金军并收复陈州(今淮阳),金军企图重新夺取颍昌,又被驻守部队董先、姚政等击败,郝晸又收复郑州,姚政也收复中牟(今属河南),前锋距离金军指挥中心只有几十里。七月初,郝晸在忠义军李兴等配合下,收复宋西京洛阳。正当前线不断取得胜利之时,金军侦察到岳飞的指挥部郾城(今属河南)只有少量骑兵驻守,金军主帅宗弼(兀术)亲率精锐骑兵1.5万,自开封奔袭郾城,企图一举消灭岳飞的指挥中心。经过一场恶战,倚以屡胜宋军的拐子马(侧翼骑兵)、铁浮图(铁塔兵,指重装骑兵),都被打得大败,金军终于不支而退。但宗弼仍不断企图进攻郾城,岳飞亲自率军出战,杀败金军(参见郾城之战)。小商桥(郾城北)之战,杨再兴、杨兰、高林等以少敌众,英勇战死,张宪率援军赶至,再次大败金军。宗弼又改而攻击颍昌以切断岳飞与前方部队的联系,经过大半天的恶战,也被守城的将士打得大败。还可能有一支小部队一直进到离开封45里的朱仙镇(今开封西南)一带,并打败了金兵。此次岳飞北伐中原,金军遭到沉重打击。“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是金军对岳飞部队的高度评价。正当岳飞大获全胜,宋朝原首都开封收复在即,宋高宗、秦桧不仅不支持岳飞的抗金战争,恰恰相反,而是要岳飞措置班师。此时张俊、韩世忠、杨沂中、刘锜等军已先奉诏退兵,岳飞如果不退兵,将面临单独抗击全部金军的险恶形势,岳飞只得也退兵。绍兴十一年(1141)二月,金军再次渡淮南犯,在岳飞奉诏进援还未到达的情况下,宋金“柘槔之战”,杨存中、刘锜大败金军。杨沂中、王德随后虽因轻敌在濠州遭金军伏击而败,但金军毕竟还是渡淮北撤,说明只就抵抗金军的南犯而言,依靠刘锜、杨沂中、王德等将领也已足以应付。四月,借口柘皋之捷,论功行赏,三大将被收兵权,同时罢宣抚使,韩世忠、张俊升任枢密使,岳飞升任枢密副使。而更大的阴谋是,秦桧对坚持抗金最力的韩世忠、岳飞进行陷害。秦桧首先将矛头指向韩世忠。胡纺首先向秦桧秘告,韩世忠亲校耿著企图鼓动兵变,以迎韩世忠回楚州重掌军权。秦桧立即逮捕耿著并严刑拷打,阴谋以此陷害韩世忠。岳飞和张俊奉命前往楚州按阅韩世忠军马时,岳飞得知耿著的冤狱并随即写信告诉韩世忠,由于得到宋高宗的庇护,终于使秦桧陷害韩世忠的阴谋落空。岳飞又反对剥夺刘锜的兵权,更加深了秦桧对岳飞的仇恨。当金朝表示和谈的意图时,岳飞仍不顾安危上奏反对求和,秦桧在加快求和的过程中,也加快了迫害岳飞的步伐。同年八月,岳飞已感到形势的险恶,自请免职,随即被罢去枢密副使,但并没有能延缓秦桧陷害岳飞的步伐。九月,一起类似陷害韩世忠的阴谋终于发生,秦桧党羽指使岳飞部将王俊,向都统制王贵“告副都统张宪谋据襄阳为变,……冀朝廷还岳飞复掌兵”。王贵立即向枢密使张俊报告,张宪随即被逮捕,后又诬陷“张宪供通为收岳飞处文字后谋反”。岳飞及子岳云即被投入大理寺狱审讯,秦桧决心杀岳飞以警告所有敢于反对求和者。金军主帅宗弼在给秦桧的信中指出:“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这既可能实有其事,也有可能是秦桧编造,借以促使宋高宗下杀岳飞的决心。秦桧派御史中丞何铸审讯岳飞,岳飞脱衣露出少年时母亲姚太夫人刺写在背上的“尽忠报国”,“铸察其冤,白之桧,桧不悦,曰:此上意也”。秦桧见何铸不治岳飞谋反罪,就改派万俟■审讯岳飞。十二月,岳飞终于被定为谋叛罪。已经退闲的“韩世忠不能平,以问秦桧,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怫然曰:‘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一代英豪岳飞,终于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赐死于大理寺狱,时年39岁;子岳云、部将张宪被处死刑,家产籍没,家属都被发配往广南、福建路居住。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月,在金帝完颜亮南犯的形势下,才将“岳飞、张宪子孙家属,令见管州并放令逐便”。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后,追复了岳飞少保、两镇节度使、开国公等官衔、爵位;岳飞的夫人李氏、岳云的夫人巩氏追复封号,岳云、岳雷、岳霖追复官衔,岳震、岳霭(后改霆)及岳云、岳雷之子也补授官;岳飞又依礼改葬,岳云祔葬,岳飞的冤狱终于得到昭雪。岳飞于淳熙五年(1178)被追谥为武穆,嘉泰四年(1204)追封鄂王,宝庆元年(1225)又追谥为忠武,此前还追赠为太师。著作有后人所编《岳忠武王文集》。

⑸ 中元古代蓟县纪构造层——高山河群、汝阳群和五佛山群

蓟县纪早期地壳下降后海水上超向北进行,大致以熊耳群裂谷中心(山西省垣曲—三门峡—崤山—汝阳县付店—方城县拐河—确山县瓦岗一线)为分水岭,以西为高山河盆地,以东为汝阳-嵩箕盆地,其沉积分别划分为高山河群、汝阳群和五佛山群。

2.1.4.1 蓟县系汝阳群

汝阳群呈南东向广泛分布于济源市西北、陕县、渑池、宜阳、汝阳、汝州、鲁山、叶县、方城、舞钢、西平、泌阳、确山,零星分布于息县、罗山、固始境内。在济源天台山以东—河口地区及焦作、辉县、林州一带的太行山区也有出露。最大厚度1883m。

汝阳群自下而上划分为小沟背组、云梦山组、白草坪组、北大尖组、崔庄组、三教堂组、洛峪口组。小沟背组与上覆云梦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北大尖组与上覆崔庄组呈整合-平行不整合接触,其他各组间均为整合接触。主要岩性特征如下:

(1)小沟背组

代表性剖面位于济源市邵源乡小沟背,由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队于1980年测制。主要岩性为紫红色砾岩、含砾粗砂岩,厚20~872m。

(2)云梦山组

代表性剖面位于汝阳县寺沟石门根—白堂根,由关保德等(1988)重测。主要岩性为肉红、灰白色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少量紫红、灰绿色页岩,底部为砾岩,厚140~1008m。汝阳新村以南夹一层玄武岩或安山岩(厚1~98m,向南变厚)。含微古植物3个属,5个种,1个相似种:Pol- yporata obsoleta,P.sp.,Taeniatum cf.crassum,Trematosphaeridium holtedahlii,T.minutum,T.sp.。含遗迹化石7个属,7个种:Planolites sp.,Torrowangea rosei,Squamodictyon ?sp.,Didymaulichnus sp.,Palaeophycus striatus,Planolites montanus,P.beveleyensis。

(3)白草坪组

代表性剖面位于汝阳县寺沟白堂根白草坪,由关保德等(1988)重测。主要岩性为紫红、灰绿色粉砂质页岩、页岩,夹薄层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局部夹白云岩,厚56~245m。含叠层石2个群,2个型:Cryptozoon f.,Kussiella f.(舞钢地区),含微古植物4个属,8个种:Leiopsophosphaera apertus,Polyporata obsoleta,P.microporosa,P.sp.,Trematosphaeridium holtedahlii,T.minutum,T.sp.。产孔状植物碎片。含遗迹化石3个属,3个种:Gordia gyratus,Annulatusichnus ruyangensis,A.hamatus。

(4)北大尖组

代表性剖面位于汝阳县洛峪下河西—崔庄,由关保德等(1988)重测。主要岩性为灰白色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灰绿、紫红色页岩、灰绿色海绿石砂岩、含铁石英砂岩及白云岩,砾屑、砂屑白云岩、砂质白云岩、白云质砂岩等,厚186~426m。上部含叠层石10个群,14个型:Baicalia calica,Clavaphyton f.,Inzeria xiaodingshanensis,Tielingella tielingensis,Chihsienella chihsienensis, C.xiaodingshanensis,C.crispata,Linella changcunensis(图2.1),Katavia gejialingensis(图2.2), K.pygmaeus,Pseudogymnosolen mopanyuensis,P.heimaogouensis(图2.3),Minjiaria f.,Cryptozoon f.(叶县以南),含微古植物11个属,18个种,2个相似种,常见主要分子有:Trachysphaeridium incras- satum,T.rugosum,T.simplex,T.cf.chihsienense,Leiopsophosphaera solim,Dictyosphaera delicata,Ar- chaeohystrichosphaeridium macroreticulatum,Nucellosphaeridium sp.,Symplassosphaeridium sp.,Orygmato- sphaeridium sp.,Asperatopsophosphaera wumishanensis,Laminarites antiquissimus,Taeniatum cf.crassum, Polythrichoides lineatus,Paleamorpha asperella,Trematosphaeridium holtedahlii,T.minutum,T.sp.。含遗迹化石9个属,12个种:Thallusichnus ruyangensis,Gordia gyratus,Urohelminthoida ruyangensis, Yunmengshanichnus ruyangensis,Paleodictyon strozzii,P.fasciiformis,Protopaleodictyon incompositum, P.ancatus,P.fasciiformis,Squamodictyon ruyangensis,Ruyangichnus loyuensis,Changchengia ichnosp.。

图2.1 常村林涅叠层石 Linella changcunensis Rong(据关保德等,1988)

图2.2 葛家岭卡塔夫叠层石 Katavia gejialingensis Rong(据关保德等,1988)

图2.3 黑毛沟假裸枝叠层石Pseudogymnosolen heimaogouensis(Cao)Cao et Yuan纵断面光面 舞阳黑毛沟,汝阳群北大尖组

(5)崔庄组

代表性剖面位于汝阳县洛峪崔庄—龙保,由关保德等(1988)重测。主要岩性为紫红、灰绿色页岩、灰黑色碳质页岩,夹海绿石砂岩、铁质石英砂岩、泥灰岩等,底部为石英砂岩,厚115~227m。含微古植物9个属,15个种,2个亲近种:Dictyosphaera macroreticulata,Laminarites antiquissi- mus,L.sp.,Leiominucula aff.minuta,Leiopsophosphaera sp.,Lignum porosum,L.punctuiosum, L.striatum,L.sp.,Polyporata obsoleta,P.sp.,Taeniatum crassum,Trachysphaeridium cultum,T.aff.laminaritum,Trematosphaeridium holtedahlii,T.minutum,T.sp.。含遗迹化石3个属,4个种:Planol- ites sp.,Lushanichnus beiziensis,Gordia lushanensis,G.gyrates。

(6)三教堂组

代表性剖面位于汝阳县上洪涧—下洪涧,由关保德等(1988)重测。主要岩性为灰白、淡红色石英砂岩,顶部夹海绿石砂岩,厚30~220m。含微古植物3个属,4个种,1个亲近种:Leiominucula minuta,Polyporata obsoleta,Trematosphaeridium minutum,T.aff.minutum,T.sp.。含遗迹化石:Helico- lithus yiyangensis。

(7)洛峪口组

代表性剖面位于汝阳县蔡凹,由关保德等(1988)重测。主要岩性下部为灰绿色页岩夹灰黑色碳质页岩,中部为紫红色、淡紫红色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上部为灰白、浅灰色白云岩,厚30 ~220m。含叠层石6个群,8个型,2个相似型:Luoyuk- ouella luoyukouensis(图2.4),L.regularis,L jiunudongensis(图2.5),L.longiteniua,Parachihsienella xiaodingshanensis,Jurusa- nia lushanensis,Conophyton concelosum,C.cf.concelosum,C.cf.oculaoides,Colonnella heishanensis。含红藻类2个属,2个种:Protosphaeridium densum,Multisiphonia hemicirculis及微古植物18个属,30个种,3个相似种,常见主要分子有:Trachysphaeridi- um cultum,T.aff.laminaritum,T.cf.laminaritum,T.rude, T.rugosum,T.incrassatum,T.planum,T.sp.,Stictosphaeridium cf.tortulosum,S.sp.,Laminarites antiquissimus,Lignum striatum, L.punctuiosum,Taeniatum crassum,T.cf.crassum,Leiominucula minuta,L.aff.minuta,Trematosphaeridium holtedahlii,T.minu- tum,T.aff.minutum,Polyporata obsoleta。

图2.4 洛峪口洛峪口叠层石Luoyukouella luoyukouensis(据关保德等,1988)

2.1.4.2 五佛山群

仅分布于嵩箕地区,以一套碎屑岩沉积为主,顶部为碳酸盐岩,厚978m。自下而上划分为兵马沟组、马鞍山组、峡效 组、葡萄峪组、骆驼畔组、何家寨组。兵马沟组与上覆马鞍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马鞍山组与上覆峡 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其他各组间为整合接触。

北京地质学院于1972年将五佛山群顶部富产叠层石的一套白云岩命名为红岭组,马杏垣等(1975)发表介绍。红岭组出露范围仅有几平方千米,除顶部含叠层石白云岩较稳定外,下部岩性较复杂、相变较快,与下伏何家寨组呈平行不整合或断层接触,本次工作认为该套叠层石白云岩为五佛山群沉积盆地消失之前的最后阶段沉积,与洛峪口组相当,因此沿用河南区测队(1964)、河南省地质矿产厅(1989)意见,将其划归为何家寨组上部,归五佛山群,主要岩性特征如下。

图2.5 九女洞洛峪口叠层石Luoyukouella jiunudongensis Rong(据关保德等,1988)

(1)兵马沟组

代表性剖面位于伊川县吕店乡兵马沟,由河南区测队于1964年测制。主要岩性为暗红、灰紫红色砾岩、砂砾岩、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页岩、粉砂质铁泥质页岩,厚546m,含微古植物4个属,5个种:Trachysphaeridium sp.,Taeniatum crassum,Trematosphaeridium holtedahlii,T.minutum, Polyporata obsoleta。

(2)马鞍山组

代表性剖面位于偃师县佛光乡马鞍山,由河南区测队于1964年测制。主要岩性为灰紫色砾岩、紫红、紫灰、肉红色条带状石英砂岩,厚0~302m,含微古植物Trematosphaeridium minor,T.sp.。

(3)峡 组

代表性剖面位于偃师县佛光乡马鞍山,由河南区测队于1964年测制。主要岩性为灰白、紫灰、紫红色石英砂岩,夹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页岩、泥岩,厚24~253m。含微古植物6个属,11个种,1个亲近种:Laminarites antiquissimus,L.sp.,Lignum striatum,L.sp.,Paleamorpha asperella, Polyporata obsoleta,Trachysphaeridium minor,T.sp.,Trematosphaeridium holtedahlii,T.minutum, T.aff.minutum,T.sp.。

(4)葡萄峪组

代表性剖面位于偃师县佛光乡葡萄峪,由河南区测队于1964年测制。主要岩性为青灰、黄绿、灰黄、紫红色页岩,夹灰黑色碳质页岩、薄层状细砂岩,厚130m。含微古植物23个属,51个种,6个相似种,3个亲近种,主要常见分子有:Trachysphaeridium laminaritum,T.aff.laminaritum, T.stipticum,T.rugosum,T.incrassatum,T.hyalinum,T.minor,Leiopsophosphaera apertus,L.infriata, L.effusus,L.bullata,Synsphaeridium conglutinatum,Zonosphaeridium minutum,Laminarites antiquissimus及 Archaeofavosina cf.simplex,Orygmatosphaeridium exile,Nucellosphaeridium zonale,Macroptycha cf.uniplicata,Kildinella sinica。

(5)骆驼畔组

代表性剖面位于偃师县佛光乡骆驼畔,由河南区测队于1964年测制。主要岩性为灰黄、黄色石英砂岩,底部有时有细砾岩,厚68m。含微古植物Trematosphaeridium minutum。

(6)何家寨组

图2.6 何窑印卓尔叠层石Inzeria heyaoensis Rong(据关保德等,1988)

图2.7 佛光峪印卓尔叠层石 Inzeria fuguangyuensis Rong(据关保德等,1988)

代表性剖面位于偃师县佛光乡何家寨—红岭,由河南区测队于1964年测制。主要岩性为黄绿、紫红色页岩、灰色灰质泥岩、含叠层石灰岩、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砂岩、粉砂岩,顶部为灰、青灰、紫红色含叠层石灰岩、白云岩,厚417m。含叠层石6个群,11个型:Anabaria inconspicus,A.hejiazhaiensis,A.f.,Inzeria heyaoensis(图2.6),I.fuguangyuensis(图2.7),Gymnosolen ramsayi,Linella hejiazhaiensis,Jurusania honglingensis(图2.8),J.cylindrica,J.alicia,Jacutophyton mayaoensis(红岭地区)。含微古植物21个属,46个种,6个相似种,4个亲近种,主要常见分子有:Trachysph-aeridium aff.laminaritum,T.stipticum,T.rugosum, T.incrassatum,T.hyalinum,T.minor,Leiopso- phosphaera apertus,L.infriata,L.effusus,Synspha- eridium conglutinatum,Zonosphaeridium minutum, Pseudozonosphaera sinica,Laminarites antiquissimus及Kildinella sinica等。

图2.8 红岭朱鲁沙叠层石Jurusania honglingensis Rong(据关保德等,1988)

2.1.4.3 高山河群

主体分布于陕西省洛南地区,在河南分布于灵宝、卢氏、栾川地区,向东在南召、方城、泌阳、确山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邱树玉等(1982)将河南地研所1962年创名的高山河组改称为高山河群,自下而上划分为鳖盖子组、二道河组和陈家涧组三个组。尹凤娟等(1987)将龙家园组底部红紫色块状白云岩由龙家园组中解体出来,建立石庄组,与汝阳群洛峪口组对比。因此本书的高山河群自上而下划分为鳖盖子组、二道河组、陈家涧组和石庄组,厚180~3795m。

在河南省境内一直沿用高山河组,最大残留厚度612m。为方便与邻省交流,本书将河南省的高山河组改称高山河群。高山河群具有如下主要岩性特征。

(1)鳖盖子组

代表性剖面位于陕西省洛南县黄龙铺—陈家涧,由陕西区测队于1976年测制。主要岩性为灰白—肉红色石英岩状砂岩、石英砂岩、石英杂砂岩与灰绿—深灰色砂质板岩,含砂板岩互层,厚2773.9m,含蠕形动物Luonanella annllata(李文厚,1990)。

(2)二道河组

代表性剖面位于陕西省洛南县黄龙铺—陈家涧,由陕西区测队于1976年测制。主要岩性为褐灰—肉红色中—厚层状中粒石英岩状砂岩与厚层状砂质白云岩、含砂白云岩,厚703.4m,含叠层石10个群,14个型:Colonnella shipoensis,Litia dongqinlingensis,Kussiella cf.kussiensisi,K.tuanshanziensis, K.cf.tuanshanziensis,K.f.,Jacutophyton gaoshanheensis,Xiayingella xiayingensis,X.f.,Cryptozoon f., Stratifera f.,Irregulania f.,Gruneria cf.biwabikia,G.cf.sinensis。尹磊明等(2004)采获疑源类11个属,11个种:Shuiyousphaeridium macroreticulatum,Valeria lophostriata,Leiosphaeridia sp.,Navifusa seg- mentatus,Dictyosphaera sp.,Pterospermopsimorpha insolita,Tappania plana,Polytrichoides lineatus,Ar- chaeolada prima,Plicatidium latum,Calyptothrix geminada。

(3)陈家涧组

代表性剖面位于陕西省洛南县黄龙铺—陈家涧,由陕西区测队于1976年测制。主要岩性为灰绿色细粒石英杂砂岩、含砂板岩、板岩与灰白色厚层—块状中—细粒石英岩状砂岩,底部为紫红色中—厚层状中—粗粒石英岩状砂岩,局部含铁,厚230m。

(4)石庄组

代表性剖面位于陕西省洛南县黄龙铺—陈家涧,由陕西区测队于1976年测制,北京大学地质系于1982年重测。主要岩性为紫红色厚层状细晶白云岩、叠层石白云岩,厚87m,含叠层石6个群,8个型:Luoyukouella luoyukouensis,L.longiteniua,L.f.,Kussiella f.,Luonanella luonanensis,Colonnella heishanensis,Diplofoyma shizhuangensis,Scopulimorpha shujigouensis 。

关保德等(1988)在高山河群中采获微古植物12个属,22个种:Asperatopsophosphaera bavlensis, A.partialis,A.wumishanensis,A.rugosa,Archaeohystrichosphaeridium macroreticulatum,A.cf.macroreticulatum, Dictyosphaera delicata,Lophosphaeridium sp.,Polyporata obsoleta,Polythrichoides lineatus,P.sp.,Proto- leiosphaeridium aff.faveolatum,Pseudozonosphaera asperella,P.verrucosa,P.sp.,Quadratimorpha sp., Taeniatum crassum,Trachysphaeridium rude,T.sp.,Trematosphaeridium holtedahlii,T.minutum。尹凤娟等(1990)在高山河群中采获微古植物5个属,11个种:Laminarites sp.,Leiofusa cf.obtusa,L.sp., Leiopsophosphaera minor,Stictosphaeridium sp.,Trachysphaeridium cultum,T.hyalinum,T.incrassatum, T.planum,T.simplex,T.sp.。

2.1.4.4 区域对比及时代划分意见

(1)岩石地层单位对比

汝阳群、五佛山群、高山河群之间完全可以进行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对比,其对比方案见表2.4,该方案已经基本得到公认。

表2.4 汝阳群、五佛山群、高山河群划分对比

(2)利用叠层石资料进行的对比和时代划分意见

1)白草坪组、北大尖组及二道河组。

A.河南省地质科研所关保德等(1988,1996)、《河南省区域地质志》(1989)及《河南省岩石地层》(1997)认为白草坪组产叠层石Kussiella f.(喀什叠层石),Cryptozoon f.(隐生叠层石),与燕山地区长城系团山子组—杨庄组底部的叠层石组合面貌十分相似,时代为蓟县纪早期;北大尖组叠层石组合以Chihsienella(蓟县叠层石),Tielingella(铁岭叠层石)及Baicalia(贝加尔叠层石)等高大的柱状分叉叠层石分子为代表,反映了蓟县纪晚期的叠层石面貌,时代为蓟县纪晚期。

B.河南省地质科研所关保德等(1988,1996)认为高山河群(二道河组)产叠层石Kussiella f.(喀什叠层石),Cryptozoon f.(隐生叠层石),Irregulania f.(不规则叠层石),Litia dongqinlingensis(东秦岭微小叠层石)等,与汝阳群白草坪组叠层石组合面貌相似,时代为蓟县纪早期。

C.山西区调队武铁山(1982)、武铁山等(1988)、西北大学地质系翦万筹等(1990)、《山西省岩石地层》(1997)及《陕西省地质图》(1999)认为高山河群二道河组产叠层石Kussiella cf.tuan shanziensis(团山子喀什叠层石),Kussiella cf.kussiensisi(喀什喀什叠层石),Gruneria cf.biwabikia(比瓦比克格鲁纳叠层石),Cryptozoon f.(卷心菜叠层石)、Xiayingella f.(下营叠层石)等,在燕山地区这些化石都是长城系的代表分子,时代为长城纪。

2)洛峪口组、何家寨组及石庄组。

A.河南省地质科研所关保德等(1988,1996)、《河南省区域地质志》(1989)及《河南省岩石地层》(1997)认为洛峪口组叠层石组合以Luoyukouella(洛峪口叠层石),Gymnosolen(裸枝叠层石),Anabaria(阿纳巴尔叠层石),Inzeria(印卓尔叠层石),Parachihsienella(拟蓟县叠层石)等一些分叉复杂的叠层石分子为代表,伴生有Conophyton(锥叠层石)和红藻类Praesolenopora liaoningen- sis(辽宁前管孔藻),Multisiphonia hemicirculis(半圆形多管藻),时代为青白口纪。

B.河南省地质科研所关保德等(1988,1996)、《河南省区域地质志》(1989)及《河南省岩石地层》(1997)认为何家寨组叠层石组合以Luoyukouella(洛峪口叠层石),Gymnosolen(裸枝叠层石),Anabaria(阿纳巴尔叠层石),Inzeria(印卓尔叠层石),Parachihsienella(拟蓟县叠层石), Jurusania(朱鲁沙叠层石)等一些分叉复杂的叠层石分子为代表,伴生有Conophyton(锥叠层石)和红藻类Praesolenopora liaoningensis(辽宁前管孔藻)、Mulisiphomia hemicirculis(半圆形多管藻),时代为青白口纪。

C.西北大学地质系翦万筹等(1987,1990)认为石庄组叠层石以Luoyukouella(洛峪口叠层石)为代表,主要属种有:Luoyukouella luoyukouensis(洛峪口洛峪口叠层石),L.longiteniua(细长洛峪口叠层石)及Colonnella heishanensis(黑山圆柱状叠层石)等,与汝阳群洛峪口组叠层石组合面貌相似,时代为蓟县纪早期。石庄组及洛峪口组之下地层(包括高山河群鳖盖子组—陈家涧组,汝阳群云梦山组—三教堂组)时代为长城纪。

D.山西区调队武铁山(1982)认为产Luoyukouella luoyukouensis(洛峪口洛峪口叠层石)及红藻类的洛峪口组,应对比为燕山地区长城系顶部团山子组。

3)利用其他化石资料进行的对比和时代划分意见。

A.尹磊明等(2004)认为山西水幽剖面划分的汝阳群北大尖组(本书认为应为高山河群二道河组)产具刺疑源类Shuiyousphaeridium macroreticulatum,Tappania tubata,及球形、舟形疑源类等,时代为中元古代晚期。

B.《中国各地质时代地层划分与对比》(2005)一书中认为红岭组(本书称何家寨组上部)含微古植物Leiopsophosphaera sp.(光球藻),Pseudozonosphaera nucleolata(眼球拟环球形藻),时代为震旦纪下统,何窑组(本书称何家寨组)为青白口系。

(3)同位素测年资料

1)在汝阳群中目前已有的测年资料有:云梦山组下部火山岩Rb-Sr法年龄为1283±378Ma,确山地区白草坪组(石英岩、绢云石英片岩、钾长浅粒岩等)Rb-Sr法年龄为1044.36Ma(1:5万任店幅,1986),北大尖组6个海绿石K-Ar年龄值,平均为1183±73Ma(马国干等,1980),崔庄组3个海绿石K-Ar年龄值,平均为1160Ma(关保德等,1980),三教堂组6个海绿石K-Ar年龄值,平均为1082±51Ma(关保德,1988)。在洛峪口组白云岩中获U-Pb法年龄855Ma(周洪瑞,1999)。在崔庄组页岩中获Ar-Ar法年龄为1125±3Ma(刘鸿允等,1999)。

2)关保德(1988)在五佛山群峡 组中获海绿石K-Ar法年龄1180Ma。

3)李钦仲等(1985)在高山河群下部绢云母板岩中获Rb-Sr法年龄1394±42Ma。

(4)区域变质特征

分布于鲁山以北的汝阳群没有变质,以南变质程度逐渐增高,确山胡庙地区变质程度达低绿片岩相绢云母带(上覆董家组没有发生变质),瓦岗地区最高达绿片岩相黑云母带(1:5万瓦岗幅,1986)。

分布于灵宝市朱阳镇以北的高山河群没有变质,以南变质程度逐渐增高,分布于方城地区的高山河群(未分组)变质程度达低绿片岩相绿泥石带—绢云母带(1:5万四里店幅,1989;1:5万保安幅,1995)。

汝阳群顶部的洛峪口组在汝州市寄料镇阳坡剖面厚223m,其上被罗圈组平行不整合覆盖,表明洛峪口组原始沉积厚度可能还要更大一些。鲁山以南洛峪口组一般残余厚度仅为30~50m,叶县石门—方城县小顶山一带全部被剥蚀,表明在洛峪口组沉积后地壳曾发生过由南向北的抬升运动,发生较长时期剥蚀作用,致使洛峪口组缺失170~220m以上,其后再度下降重新接受黄连垛组沉积。相同的情况是高山河群顶部的石庄组仅在局部地区保留,最大残余厚度87m;1:5万区域地质调查证明在南、北向直线距离24km的范围内,高山河群(未分组)被剥蚀了约270m(1:5万官道口幅、卢氏县幅,2000)。表明在高山河群沉积后地壳曾发生过由南向北的抬升运动,发生较长时期剥蚀作用,致使高山河群至少缺失270m以上,其后再度下降重新接受官道口群沉积。关保德等(1988)将使得汝阳群沉积盆地抬升、剥蚀的构造运动命名为下汤运动,时间为1000Ma前。在下汤运动中分布于板块南缘内陆俯冲带内的汝阳群及高山河群发生了由南向北变弱的区域变质作用。

(5)汝阳群、五佛山群、高山河群时代划分意见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汝阳群、五佛山群、高山河群与下伏长城系熊耳群呈平行不整合-低角度不整合接触,底界面一致,都是在熊耳群裂谷盆地闭合(王屋山运动)之后、地壳再次下降形成的,因此汝阳群、五佛山群及高山河群的形成时代一定晚于王屋山运动,即不可能形成于长城纪。汝阳群、五佛山群、高山河群沉积盆地都是在同一次构造运动——下汤运动中消失的,因此汝阳群、五佛山群及高山河群的形成时代一定早于下汤运动。因此可以确定介于王屋山运动与下汤运动界面之间的汝阳群、五佛山群、高山河群属同一构造层,形成时代为1400~1000Ma(蓟县纪)。这与尹磊明等(2004)利用疑源类化石划分的成果一致。北大尖组与崔庄组之间的整合-平行不整合界面,是海平面大幅度降低形成的界面,不能作为构造层的划分依据。

在汝阳群、五佛山群、高山河群的顶部均采获以Luoyukouella(洛峪口叠层石)为代表的叠层石,但对其时代归属意见有长城纪、蓟县纪早期和青白口纪3种。这个资料充分说明叠层石更多反映的是环境信息,在相同或相近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叠层石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因此可以作为相同地质时期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对比的依据;在地质历史的长河中相同或相近的沉积环境曾多次重复出现,因此具有同一形态特征的叠层石不能作为时代划分依据。

⑹ 呢那位知道“晋”姓的由来

一、姓氏源流
晋(Jìn 晋)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后代,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载,上古周武王将儿子叔虞,分封为唐地的首领,故称为唐叔虞。至其子燮父,因唐地有条河流叫晋水,所以叔虞的儿子就将地名改为晋,并建立了晋国。晋国就在现今山西省太原一带。到了春秋时代,传二十代,韩、赵、魏三家分晋。原晋国王公之族被废为庶人,子孙遂以原国名为姓,是为晋姓。
得姓始祖:唐叔虞。根据《文韵》记载,晋国本是唐叔虞的后代,后代以晋为氏,称为晋氏。根据《元和姓纂》上记载,周武王第十三个儿子叔虞受周成王封于唐,称为唐叔虞,他的儿子燮父继位之后,把国都迁到太原南面的晋水之滨,改国号为晋,传到二十代,子孙就以国为姓。古代晋国,西周时的位置在今山西省翼城西乡宁闻喜东北,翼城东南。春秋时晋文公当政之后,改革内政,扩充军队,先后消灭了楚、秦等国,继齐桓公之后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晋国政权逐渐旁落,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家分晋,晋静公被赶到屯留(今山西省屯留县)居住,他的子孙就是以晋为姓。故晋氏后人奉唐叔虞为晋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晋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晋姓源出于姬姓。西周初年,位于今山西省翼城的唐与朝廷对抗,被周成王派军伐灭,成王封其弟弟叔虞于此地,负责管理遗民事务,叔虞之子燮父即位后,把国都迁到太原南面的晋水之滨,改国号为晋,其子孙中就有以国名为姓的。晋国的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晋国也强盛一时。春秋未年,晋国被赵、魏、韩三家瓜分,晋国国君被赶至屯留(今山西省屯留县),其子孙居住于此,所以后来在此地,也就出现了晋氏。据《姓纂》载,周叔虞封于唐,传至子燮父,徙居晋,称晋侯,其子孙以国名为姓,称晋氏。山西省晋姓按姓氏人口统计,晋姓居全省第118位。据《姓氏考略》载,晋姓望族出于平阳(三国魏置郡,在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虢郡(汉置弘农郡。隋废郡为弘农县,属陕州。隋末复置郡。义宁元年,改为凤林郡,仍于卢氏置虢郡。武德元年,改为虢州,改凤林为鼎州。贞观八年,废鼎州,移虢州于今治,属河南道。开元初,以巡按所便,属河东道。天宝元年,改为弘农郡。乾元元年,复为虢州,以弘农为紧县,卢氏、朱阳、玉城为望县。天宝领县六,户二万八千二百四十九,口八万八千四十五。西至京师四百三十里,东至东都五百五十三里)。

三、历史名人
晋 骘:宋朝的州官,他到房州做州官时,遇上兵乱,百姓闹饥荒,他令军队垦荒种田,至秋大熟丰收后,仓廪富足,遂将粮食分给百姓,免其徭役。他还修建学校,让平民百姓的小孩也有书读。而且还召集铁、木匠,为百姓改良和修理农具。
晋 爵:明朝文官,又能带兵,文武双全,性格刚正,后来讨厌官场,就回乡去了。
晋文公:名重耳(公元前697-公元前628),春秋时晋国国君,名重耳。献公次子。骊姬之乱,重耳出奔,在外十九年,历经狄、卫、齐、曹、宋、郑、楚、秦诸国。惠公死,怀公继立,不得人心。遂借秦穆公力归晋,得即君位。任用狐偃、赵衰等人,整顿内政,增强军力,使国力复强。平周王室王子带乱,迎周襄王复位,以尊王为号召,树立威信。城濮之战大败楚、陈、蔡三国军,会诸侯于践土,遂成霸主。在位九年。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平阳郡:隋以前的平阳,在今山西省临汾西南;从隋起,在今临汾。
虢 郡:周姬姓国,有三:东虢在今河南省荥阳东北,为郑所灭。西虢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秦所灭。北虢在今三门峡和山西平陆等地,为晋所并,虢州,隋、唐、宋时有虢州,治所先在今河南省卢氏,唐移今灵宝。元并入陕州。
2、堂号(缺)

====================================================================
【晋姓宗祠通用对联】
〖晋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好古乐道;
养士给资。
——佚名撰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京兆人晋冯,明帝时官京兆祭酒。好古乐道,后被班固推荐给东平王刘苍。下联典指宋代人晋应祖,任知州时,每月拿出公帑(Tǎng音倘,指国库中的金帛)二十千资助贫穷的读书人。
著书文士;
乐道名师。
——佚名撰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尚书郎晋灼,河南人。著有《汉书音义》。下联典指东汉京兆祭酒晋冯,京兆人。好古乐道,班固荐之于东平王。
-----------------------------------------------------------------
〖晋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捐俸活命传美德;
劝民入学广政声。
——佚名撰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馆陶知县晋调元,大饥之年,捐俸煮粥活民,备受称道。下联典指宋代房州知州晋骘,以军垦救荒,修制军器农具,创学校,劝民入学,免其役税以奖之。颇有政绩。
-----------------------------------------------------------------
〖晋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教开垦以足军人,不呼庚桂;
了帑钱而给士子,无虑水薪。
——佚名撰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名人晋应祖事典。下联典指宋代名人晋胜事典。

⑺ 岳飞生平

抗金大将。非常爱国。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 岳飞父岳和,母姚氏,世代务农。岳飞青少年时先后向周同、陈广学习射箭、枪技,成为全县武艺最高强的人,但因家境贫困,后到相州(今安阳),“为韩魏公(琦)家庄客,耕种为生”。宣和四年(1122)初,岳飞初次从军。同年十月,在北宋攻辽战争中,曾到达辽燕京(今北京)城下,见到高大的城墙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误认为这是金初起时的著名战略要地黄龙府(今吉林农安)。这也可能是当时不少人共有的误解,以至于十多年后已是大将的岳飞,还对部属说过“直到黄龙府,当与诸君痛饮”的豪言壮语。宋军攻辽战败退军,适值父亲岳和病死,岳飞随即回到家乡守丧。靖康元年(1126)冬,又到相州应募从军为刘浩部属。同年十二月,康王赵构在相州建立大元帅府,刘浩所部成为大元帅府最早的基本部队之一。次年五月,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此后不久,作为小军官的岳飞,奏请宋高宗回都城开封领导抗金战争,以越职上奏罪名而被夺军职。建炎元年(1127)六月,张所任河北招抚使,置司北京(今河北大名东)。七月,张所离开“行在”南京赴任。但直到八月中旬末,张所“今留京师,以招集将佐,故尚未行”至北京,岳飞投张所部下从军。张所“一见,与臣(岳飞)言两河、燕、云利害,适偶契合。臣自白身借补修武郎、合门宣赞舍人,充中军统领,寻又升统制”。岳飞隶属于都统制王彦。九月,王彦所部攻占新乡(今属河南)县城,但随即遭金军围攻,王彦兵溃突围后,组织义军(八字军)抗金(参见八字军抗金起义)。岳飞则率所部独立行动,后虽向王彦谢罪,但未再被接纳。岳飞遂投东京留守宗泽,由于岳飞曾擅自脱离主将王彦管辖,“犯法将刑,泽一见奇之,曰:此将材也。会金人攻汜水,泽以五百骑授飞,使立功赎罪。飞大败金而还,遂升飞为统制,飞由是知名”。建炎二年六月,宗泽病死,杜充继任东京留守,岳飞成为杜充的部属,在胙城(今延津东北)、汜水关等地战胜金兵;又先后在开封、陈州(今淮阳)等地,击败王善、曾成、孔彦舟等部。建炎三年,以功屡升“授真刺史”,成为中级武官。六月,岳飞随杜充到达建康(今江苏南京),杜充任右相兼江淮宣抚使守建康。十二月,金军于马家渡(今南京西南)渡江南下,杜充派都统制陈淬率统制岳飞等将士2万抗击金军,以王■领兵1万余人策应。陈淬、岳飞与金军激战十余合,直战到天黑胜负未分,王■首先率部逃跑,宋军遂即溃散,都统制陈淬战死,岳飞率部退屯钟山(今南京城东紫金山)。这是岳飞,也是南宋军队首次正面与完颜宗弼(兀术)统率的金军主力作战。此战为“建炎三大战”的首次重大战役。虽然由于主要将领王■在胜负未分之际率军先逃,导致整个战役的失败,但在宋金战争史具有独特的意义,那就是宋军终于敢与金军主力正面作战,因为“建炎、绍兴初,诸将未尝敢与虏(金军)战也”。除此次建康之战及次年的白原、富平两次战役外,“其它率望风奔溃,盖未尝接战也”。金军占领建康,岳飞率部退至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境内,又转移至宜兴,宜兴成为岳飞所部此后一段时间的根据地。建炎四年五月,金军渡江北撤,岳飞邀击后撤的金军于静安镇(今江苏南京西北)渡口,前建康府通判钱需也率乡兵从侧面袭击金军,金军大败,岳飞、钱需收复建康城。岳飞后率部回宜兴,不久即归属张俊节制。此时,南宋“假(借)权宜以收群盗”,设置镇抚使。“上供财赋权免三年,余听帅臣(镇抚使)移用,更不从朝廷应副,军兴听从便宜。……许以能捍御外寇(金军),显立大功,特与世袭”。在金军接战的江淮、江汉地区普遍设置镇抚使,这是利用“群盗”守土抗金的地方军区。在南宋又将实力较小的地方军政长官也改任为镇抚使时,张俊没有将岳飞所部归并入神武右军,而是推荐岳飞出任通泰镇抚使兼泰州知州。岳飞率部赴泰州,奉命出援楚州时,于承州(今高邮)击败金军,但大将张俊、刘光世并不出兵,势单力薄的岳飞只得退守泰州。十一月,又渡江退往江阴后,奉命防江。十二月,岳飞受命从张俊讨伐李成。绍兴元年(1131),李成在岳飞等军追击下归附伪齐。张用也在岳飞招降后,向张俊投降。此次平寇,岳飞战功第一;七月,岳飞改任神武右副军统制,所部也由杂牌军成为南宋朝廷直系军的一部分,但岳飞的地位尚低,当时东南大将号称“刘(光世)、韩(世忠)、张(俊)、辛(企忠)”。同年十二月,神武副军都统制辛企忠罢职,由岳飞取代辛企忠,时年29岁的岳飞开始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绍兴二年,岳飞任权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使、马步军总管,讨伐曹成。曹成在岳飞所部追击下向韩世忠投降。七月,岳飞奉命移屯江州(今江西九江),其时刘光世、韩世忠所部各有4万人,张俊有3万人,岳飞所部也已达二万三四千人,成为南宋第四支重要军事力量。 绍兴三年,岳飞镇压了吉州(今吉安)、虔州(今赣州)地区的农民起义军。八月,岳飞在行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朝见宋高宗时受到奖励,随后任江西沿江制置使,置司江州。九月下旬中,岳飞被任为江南西路、舒(今安徽潜山)、蕲(今湖北蕲春东北)州制置使,成为与鄂州王■、池州刘光世、镇江韩世忠,共同负责长江中下游的四支主力部队之一。原神武后军的长官巨师古因不伏韩世忠的节制,于绍兴三年六月被除名、编管广州后,部属被拨隶其他将领。同月,岳飞所部由神武副军升改为神武后军。绍兴四年五月,因金与伪齐南犯,岳飞兼任黄州、复(今天门)州、汉阳军、德安府(今安陆)制置使,随即收复被伪齐占领的郢州(今钟祥)、襄阳(今襄樊襄阳区)、唐州(今河南唐河)(参见岳飞收复襄阳六郡之战);六月,部将牛皋攻克随州(今属湖北);七月,部将张宪、董先等又攻克邓州(今属河南),南宋后以新收复地区设置襄阳府路。岳飞以功建节,升为清远军节度使,时年32岁。同时改任湖北路、荆(今江陵)、襄、潭州制置使。同年九月,金和伪齐联军大举南下,直扑两淮,十二月,进攻庐州时,高宗诏令岳飞驰援,岳飞派部将张宪、牛皋率兵2000进援庐州,敌军战败奔溃。绍兴五年二月,岳飞升领镇宁军、崇信军两镇节度使,声望地位已与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老将相近。岳飞的神武后军长官官衔也由统制升为都统制,并被任命为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镇压杨么起义军成为主要任务(参见钟相、杨幺起义)。岳飞率部于五月下旬初进抵鼎州(今湖南常德),对杨么起义军采取剿抚两手政策,杨么部将黄佐首先率部出降,被岳飞派回湖中招降和攻击起义军。黄佐击破周伦水寨,取得了进剿起义军的首次胜仗。右相兼都督诸军事张浚前来湖湘督战,五月末,张浚接到诏令要回朝布置防备金、伪齐南犯。张浚即把岳飞召到潭州,要他作暂停进攻或长期围困起义军的打算,而岳飞“请除来往三程,以八日之内,俘诸囚于都督之庭”。六月初,岳飞派任士安进攻杨钦大寨,自率大军遂接应,杨钦战败投降。六月中旬初,岳飞又攻破杨么起义军基地夏诚大寨,杨么战败投水自杀,夏诚被俘,终于如期镇压了杨么起义(参见洞庭湖之战)。岳飞以功加检校少保、进封开国公。岳飞的部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数万原起义军成为岳飞的战士,几支官军也归并为岳飞的部属。十二月初一日,岳飞升为招讨使。次日,南宋进行军事改制,废神武军号改称行营护军,不设都统制,由宣抚使、招讨使直接指挥。岳飞所部改称后护军,中军统制王贵兼提举一行事务,前军统制张宪兼同提举一行事务,需要时可以代替岳飞指挥部队作战。南宋这次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吴玠所统辖的五支最主要的部队,统编为行营五护军,成为朝廷主力军,分布在宋金战争的全线,改变了南宋初年的无序状态,岳飞所部扼守长江中流及汉水流域,成为金军、伪齐军南犯时难于逾越的钢铁长城。绍兴六年三月,右相兼都督诸军事张浚部置抗金事宜,在长江中下流采取进攻的态势,岳飞升任湖北、京西宣抚副使(不设宣抚使,宣抚副使即是长官),置司襄阳。岳飞在行营五护军统帅中不仅是最年轻、资历最浅、最晚建节的高级将领,也是最后一个升任宣抚副使,但已确立了岳飞作为“中兴四将”之一及在南宋诸将中的应有地位。同年夏秋,岳飞军长驱进入伪齐统治区,部将牛皋攻占镇汝军(当是今河南鲁山),王贵攻占卢氏(今属河南)、虢略(今灵宝)、朱阳(今灵宝西南)、栾川(今属河南)等县,又西进攻占商州(今属陕西)、商洛(今丹凤西北)、洛南(今属陕西)等地,杨再兴攻占长水县(今河南洛宁西南),虽由于军粮供应困难而退军,但沉重地打击了伪齐的统治。面对南宋进攻态势,伪齐在谋求与金联军侵宋遭金拒绝后,自行发兵侵宋,主要矛头仍然直指两淮,并让部分士兵穿着金军服装,制造伪齐与金朝联合侵宋的假相。然而热中于派系斗争,致力于扶植二程理学、打击王安石新学的左相赵鼎,惊慌失措,不与在前方的右相张浚商议,急忙命令诸将退而守江,并调遣岳飞移屯江州进行防守,岳飞不顾眼病加重两眼昏花的情况,急忙抽调部队东下。南侵的伪齐军主力于藕塘(今定远东南)被宋军打得大败,两淮伪齐军随即全线败退。但伪齐乘岳飞抽调兵力东下,江汉地区防守力量削弱的情况下,伪齐与金朝集中兵力,攻击此前不久被岳飞部将收复的商州、虢州以及邓州、唐州、信阳军等地,各地守军奋力抗击。十一月中旬,岳飞回到鄂州后立即渡江北上,部将牛皋、王贵、董先等先后击败伪齐军,并攻至蔡州(今河南汝南)城下,由于所带军粮不多,难于持久攻城,遂自蔡州主动退兵返回防区。 绍兴七年二月,岳飞的武阶官升为最高的太尉,职衔也升为宣抚使。三月,刘光世被罢兵权,宋高宗原已诏令将刘光世所部划归岳飞统辖,但既遭到新任枢密使秦桧的反对,宰相兼都督的张浚又想将刘光世所部收归都督府,任命刘光世的部将王德为左护军都统制、郦琼为副都统制。由于王德位微望轻不足以居郦琼之上,同年七月,郦琼裹胁4万人投降伪齐。由于宰相张浚处置失当,不仅使岳飞扩充军队以加强抗金实力的愿望落空,也造成了南宋最大的一次兵变事件。绍兴七年(金熙宗天会十五年,1137)十一月,金废伪齐。绍兴八年(金天眷元年,1138),南宋与金首次议和。绍兴九年(金天眷二年,1139)三月,金将原伪齐辖区划归南宋。

阅读全文

与马鞍山朱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
道闸3C证书 浏览:820
土地使用权期满地上建筑物 浏览: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