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民国最强4大军阀,东南王、西北王、西南王、东北王分别指的是谁
1912年,清朝政府在中国历史上宣告灭亡,进入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时代,这些军阀每一个都声名显赫。这四大军阀分别是桂系、皖系、直系、奉系。也可以用地域王用来形容他们,被称为东南王、西北王、西南王、东北王,分别是谁吗?
唐九年出生云南省会泽县,自幼上学,学识渊博,光绪三十年,考进东京振武学校。回国后,参加了昆明起义。在护国战争中,成为中华民国护国军总司令,从此成为滇军的创始和最高领导者,被称西南王。
㈡ 民国4大军阀,东北王、西北王、东南王、西南王,分别是谁
他们分别为,东北王张作霖,西北王冯玉祥,东南王孙传芳,西南王唐继尧,民国的时候之所以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军阀,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以后,虽然也建立了民国,但是时局确实很混乱的,可谓是内忧外患,所以在各地就不免出现了军阀,对于这些大军阀来说,他们的实力还有控制范围是非常的大的,但是大家都旗鼓相当,势均力敌,谁也不能够打倒谁?
第三是东南王孙传芳,孙传芳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成就是因为当时他被派遣去打许许多多的地方,最后呢这些地方也被他收入囊中了,对于孙传芳来说,成为东南王他的屁股还没坐热,就被赶下去了。第四个就是西南王唐继尧,当时唐继尧的实力是最弱的,但是好景不长,虽然拥有了自己的队伍,却疏忽了对军队了管理最后却被自己的部下给干下去了。
㈢ 最早的西北王是谁
西北五马?
什么时期?
㈣ 军阀时期,东北王、西北王、东南王分别是谁
清末民国时期,各地北洋军阀混乱,越是混乱的地方便会有枭雄脱颖而出,成为一方豪强。那么有人会问军阀时期,东北王、西北王、东南王分别是谁?首先东北王张作霖以当马匪发家,而后投靠清政府,获得了一笔丰厚的利益。清政府即将倒台的时候,张作霖就靠向了袁世凯。东南王孙传芳是直系军阀首领,前期他是袁世凯的手下。与吴佩孚、张作霖并称为“北洋三大军阀”直奉两系为争夺北洋镇府控制权而开战,孙传芳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拥兵数十万,雄霸东南地区,孙传芳靠自己天资聪慧和留洋归来的资本,一步步从行伍中爬上来的。可是而后北伐战争开始,孙传芳惨败于国民党手中,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㈤ 马鞍山最著名的什么地方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东临石臼湖与江苏溧水县和高淳县交界;西濒长江与和县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宣城县接壤。至芜湖市区30公里;北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毗连,具有临江近海,紧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优越地理位置。马鞍山市最北点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点在黄池镇水 采石-马鞍山旅游景点 采石矶,又名牛渚矶,居我国著名的“长江三矶”之首。绝壁临江,水湍石奇,被誉为“天下第一矶”。“采石山水甲江南”,李白曾多次登临吟咏,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最终长眠于附近的青山。唐代元和年间,这里就建起了太白楼。登楼远眺,千里长江,尽收眼底,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 雨山湖-马鞍山旅游景点 雨山湖位于马鞍山市中心地带,通过雨山河与长江沟通,水域面积1087亩,1959年开辟为城市公园,与临近的佳山和雨山共同构成了马鞍山城市景观中山水相依的特色。 整个马鞍山市的中心区依雨山湖而建,四条繁华的城市街道环湖修筑,沿路栽种的香樟、银杏、迎春花和悬铃木不仅给雨山湖增色,而且成为整个城市的绿肺。一年四季,这里秋冬有皑皑白雪覆压香樟红叶;初春 濮塘-马鞍山旅游景点 濮塘风景区位于长江之滨,江南重镇马鞍山市东郊的濮塘风景名胜区以其质朴天工,古老久远的瑰丽风景与位于马鞍山市西郊的采石矶太白楼交相辉映,构成了马鞍山市独特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吸引着四面八方,古往今来的文 青山-马鞍山旅游景点 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势峥嵘,峰峦遥接,岩壑灵秀,蜿蜓起伏,林木葱郁,泉水潺潺。史载南齐诗人、?宣城太守谢跳酷爱其胜,谓之“山水都”,曾筑室山南。唐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生前既爱青山风景,又谢公品格,曾有“宅近青山同谢眺”的夙愿,一心想与谢眺结为异代芳邻。 李白逝世后,原葬龙山东南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 朱然墓-马鞍山旅游景点 朱然墓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关三国时期考古的一项重要发现,也是已发掘东吴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规模大、时间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为80年代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朱然墓位于市区南部的雨山乡安民村林场境内,1984年6月市纺织厂基建时发现。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马鞍山市文物普查队对墓葬进行了发掘。发掘资料证明,墓主为三国东吴左大司马 小九华-马鞍山旅游景点 小九华位于马鞍山采石镇西北二里处,是从马鞍山驱车至采石(古镇)风景区的必经之地。山高百丈,周围15里。相传,地藏王曾到这里住过,留下许多神奇传说。早在古代这里就建有地藏王殿,辉宏壮观,游人不绝,千百年来,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七月三十,进香者络绎不绝,由于山峦秀美,香火机盛,酷似百里外的青阳九华山,所以人称“小九华 林散之艺术馆-马鞍山旅游景点 林散之艺术馆是我国草书大家,有当代草圣之称的林散之先生的作品陈列馆。 林散之先生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一生酷爱山林,早年受益于书画大师黄宾虹,他每遇山水佳境,必登临、吟咏、图貌之,得写生画稿八百余幅,诗作二百余首,尤精于书法。他六十岁起始作狂草,却功深力到,妙造自然,享誉海内外,有一代宗师之誉。先生生前曾十 丹阳湖-马鞍山旅游景点 丹阳湖,古称“巨浸”,旧名“南湖”,又称“西莲湖”。《太平府志》载:丹阳旧多红杨,一望皆丹,故曰丹杨,杨与阳同音,遂称丹阳湖。 丹阳湖位于当涂县城东南部,与石臼湖相通,东南角为江苏高淳县境。古丹阳湖原为江南著名的大泽,大致成湖于二三百万年前,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约在春秋前期,古丹阳湖逐步解体,分化出固城湖和石臼湖。唐时,丹阳湖还 澄心寺-马鞍山旅游景点 澄心寺位于横山南麓十保山西侧,前身隐居院,因南朝齐梁间“山中宰相”陶宏景在此隐居而闻名。澄心寺建于当年陶宏景读书堂故址。这里有关陶宏景遗迹甚多,其中陶宏景炼丹遗址“丹灶寒烟”是姑孰八景之一。到了宋代,横山的修练道学者已不见继者,佛教却在这里悄然兴盛起来。门庭替换,名山易主,宋嘉祐八 江东第一桥——叶家桥-马鞍山旅游景点 叶家桥横跨丹阳河,连接薛津、新市,是历史上当涂至溧水官道上重要桥梁青条石结构,5孔拱桥,长44米,高8.5米,宽8米。? 叶家桥建于明弘治年间,清代和民国年间普3次重修。工艺精细,气势磅礴,素有“江东第一桥”之称。据记载,叶家桥为当地叶员外所建。大桥竣工之际,貌美如花,心地善良的叶员外独生女,为免除老你之忧,为保大 甑山禅林-马鞍山旅游景点 甑山距县城东7.5公里,壁立百仞,群山环供侍立,“尊重如袍笏贵人”。 禅林最初兴建于唐代,是一座禅宗丛林式的寺院有屋99间半,是当涂远近闻名的古寺之一。历史上时有兴废。清光绪年间,住持僧启圣重修。 爆发后,遭日寇破坏,屋毁大半。“文革”期间,遭到彻底毁坏。1987年始,慈禅法师住持,四处奔走 金柱塔-马鞍山旅游景点 金柱塔,位于姑溪河入长江口岸,为六角七层宝塔,建于明朝前期。 那时当涂常患洪灾。风水家认为,姑溪河水逆向西流,于水性地脉不宜,需建宝塔以镇水口。县令章嘉桢在发动民众筑圩治水同时,决定建塔。限于财力三年无果。万历十七年,县城四条巷发现宋理宗时的窖金,嘉桢请求郡守陈壁,割金之半建塔。先购得新城圩民田为塔基,累土成阜而名 青莲书院-马鞍山旅游景点 青莲书院是墓园后区的主要建筑,面积达300多平方米,门前匾额"青莲书院"是当代书法家范曾凭吊李白墓时的墨宝。书院内珍藏有唐代李白墓墓砖,及省市级书法名家书法作品,长期举办书法作品展览销售 太白碑林-马鞍山旅游景点 全国新建碑林中的精品---太白碑林,九九年以来马鞍山市政府、当涂县政府投资一百五十多万元兴建了太白碑林,现已正式对外开放。 太白碑林建筑由支南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朱良文教授领衔设计。风格采用江南园林式,回廊环水而建,亭台榭阁,古朴典雅,造型别致,均有典型的徽派特色。碑林内芳草萋萋、水波荡漾、石山古拙、林木青翠、景致怡人 李白墓园-马鞍山旅游景点 位于市区东南20公里处的青山脚下。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势峥嵘,峰峦遥接,岩壑灵秀,蜿蜓起伏,林木葱郁,泉水潺潺。史载南齐诗人、 宣城太守谢跳酷爱其胜,谓之“山水都”,曾筑室山南。唐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生前既爱青山风景,又谢公品格,曾有“宅近青山同谢眺”的夙愿,一心想与谢眺结为异代芳邻。 李白逝世后,原葬 朱然陈列馆-马鞍山旅游景点 朱然陈列馆位于市区南部的雨山乡境内,为三国东吴大将朱然之墓。从马鞍山火车站广场乘坐10路车可以抵达。 朱然墓发掘于1984年6月,出土许多珍贵文物,部分漆器填补了三国美术史的空白,也是已发掘东吴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规模最大的、时间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为80年代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盆山度假村-马鞍山旅游景点 马钢盆山度假村位于马鞍山市东郊濮塘风景区内,因四周丘峦重叠,群峰环绕,形似盆状,故名盆山。 盆山度假村距市区14公里,占地2000余亩,此处水碧山青,林木葱郁,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度假村设有室外卡丁车场、高尔夫球、跑马场、射箭场、垂钓、彩弹野战、灯光网球场、斗鸡、斗马、保龄球馆、乒乓球馆、羽毛球场、棋牌室、司 采石矶-马鞍山旅游景点 采石矶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的核心景区,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5公里处的长江东岸,南接著名米乡芜湖,北连六朝古都南京,峭壁千寻,突兀江流,历史悠久,名胜众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誉。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平生涉历山川,迹遍天下,惟百年不忘采石。曾多次登临吟咏,在这里写下了《横江词》、《牛渚矶》、《望天门山》、 太白楼-马鞍山旅游景点 太白楼位于古镇采石矶西南一公里处,面临长江,背依翠螺山,浓荫蔟拥是一座金壁辉煌,宏伟壮丽的古建筑。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江西的腾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太白楼原名谪仙楼。? 旧志载,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因记载过简,不得其详。目前能够确认兴建较早的时间为明正统五年。是年,工部右侍郎 三台阁-马鞍山旅游景点 三台阁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长江名阁,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后毁于战火。20世纪末得以重建。建成后的三台阁高五层约3O米,阁体呈方形,琉璃覆项,飞檐翘角,气势恢弘。 登临三台阁,可南望天门中断,西眺大江奔流,东睹古镇采石,北看九华风光。三台阁已成为采石砚风景区乃至马鞍山的新亮点。 三元洞-马鞍山旅游景点 三元洞又名三官洞是采石砚五座天然石洞中最大的一座,素为江南天然胜景之一。 三元洞得名有二:一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僧人定如云游,悦此清幽绝俗,遂率众僧供奉天、地、水三元神位于此而得名三元洞 另有民间传说,湖南三秀才乘船赴京会考,途经采石忽遇狂风骤雨,幸得神仙保佑,
㈥ 中国的西北王是谁西交还是兰大
2014年12月29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报告中公布了中国大学2015年的排行榜。
报告公布的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全国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等36所大学入选2015年中国研究型大学名单。
就排名看西交大第17名,中国一流大学;兰大第36名,中国高水平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也在兰大之前。
报告显示,1998-2014年全国共有68所大学以第一作者单位在《Cell》、《Nature》和《Science》杂志上发表323篇论文。其中清华大学发表CNS论文全国最多,共60篇,雄居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大学CNS论文排行榜榜首,遥遥领先于其他大学,充分体现出清华大学雄厚的基础研究实力和一流学术研究水平。北京大学31篇,名列第二;复旦大学22篇,位居第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7篇,位列第四;中国农业大学15篇,列第五;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各11篇,并列第六,西北大学10篇,名列第八;上海交通大学7篇,位居第九;大学、云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各6篇,并列第十。
就论文数量看西北大学是西北王,排名第8。
㈦ 解放时期国民党西北王是谁
冯玉祥。
冯玉祥(民国时期西北军阀首领),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县(今安徽巢湖市),生于直隶青县(今属河北沧州市),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有“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之称。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滦州起义。1921年7月后任陕西督军。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并将所部改称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1926年在直奉联军进攻下通电辞职。1926年3月赴苏联考察,同年5月加入中国国民党。
9月17日在绥远五原誓师,率领西北军出潼关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3月与阎锡山组成讨蒋联军,中原大战失败后隐居山西汾阳峪,后隐居泰山。1933年5月,在察哈尔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1935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1948年1月1日被选为民革常务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主席。1948年7月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9月1日因轮船失火遇难。冯玉祥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系国民政府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银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三大抗战勋章获得者。
㈧ 近年军方西北王之称是谁
冯玉祥 后来分成了 青马,宁马,陕西被红党占了,新疆是谁我忘了。
㈨ 民国最强4大军阀:东北王、西北王、东南王、西南王,分别都是谁
民国最牛四大军阀,以方位来命名称王,分别是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东北王张作霖,他是东北军的创造者,神一样的人物。西北王,本地军阀冯玉祥。冯玉祥也是挺不容易的军阀头子,白手起家,一手打造了自己的一片天下。东南王孙传芳,四大军阀中继位时间最短的一位。西南王唐继尧,四大军阀中比较弱的存在。
㈩ 平定西北诸王的是谁
按照元窝阔台汗元年(1229年)宗室诸王的盟约,蒙古大汗之位世世代代由窝阔台的后代承袭。然而,从蒙哥汗开始,大汗之位转到了拖雷一系。由此埋下了宗室失和的种子。忽必烈在位期间推行汉化政策,更加剧了与保守的西北诸王的矛盾,终于爆发了长达四十年之久的海都、笃哇、昔里吉之乱。
海都是窝阔台的孙子,元宪宗蒙哥汗二年(1252年)被蒙哥汗封于海押立(今苏联塔尔迪—库尔干东北)。海都对此一直耿耿于怀,蒙哥汗六年(1256年)扣押了蒙哥汗的使臣断事官石天麟,后来又支持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位。他还结交术赤汗别儿哥,逐渐控制了窝阔台的封地叶迷立(亦称也迷里,今新疆额敏河流域),成为雄踞于察合台汗国与蒙古本土之间的强大势力。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阿里不哥失败后,忽必烈邀请海都参加库里尔台大会。海都以道远马瘦,不堪劳苦为托辞,表示只愿意在自己领地内服从大汗的命令。后忽必烈将蔡州(今河南汝南,辖今渤海西南部)分封给海都,海都仍不为所动。至元三年(1266年),察合台汗阿鲁忽去世,堂侄木八剌沙继位。忽必烈派木八剌沙的堂兄弟八剌去辅佐并监视木八剌沙。八剌回国发动兵变,自立为汗。这时,忽必烈封皇子那木罕为北平王,主持西北军务,并派使者说服术赤汗忙帖木儿进攻海都。
至元五年(1268年),忽必烈出兵击败海都,追击到阿历麻里(今新疆霍城)。忙哥帖木儿、八剌也出兵攻击海都。海都先和忙哥帖木儿讲和,然后在失儿答里牙(今苏联锡尔河)一线迎击八剌。海都失利,损失惨重。不久,得到忙哥帖木儿的五万援兵,才挽回局面,连连击败八剌。八剌退过失儿河,聚兵募饷,继续与海都周旋。海都为解除后顾之忧,主动与八剌和解,结为俺答(义兄弟)。
至元六年(1269年),海都、八剌等在塔剌思(今苏联江布尔召开大会),将察合台领地的三分之二划归八剌,三分之一分属海都和忙哥帖木儿。与会诸王宣誓恪守蒙古传统风俗制度,派遣使者质问忽必烈为何在汉地建都和采用汉法。第二年,八剌去世。海都立八剌堂叔捏古伯为汗。八剌诸子和阿鲁忽诸子不服,联兵进攻海都。
西北诸王混战给了忽必烈从容布置的时机。忽必烈先是任命刘好礼为乞儿吉里、撼合纳、廉州,益兰州等五部(今苏联叶尼塞河流域)断事官,大量迁入中原农户、军人,实行屯田,修筑道路,建立驿站,形成了进攻叛王的基地。又命北平王那木罕建节阿力麻里,作为总管西北军事的中枢。至元十年(1273年),捏古伯与海都兵戒见,元军乘机出兵察合台汗国。十二月,捏古伯阵亡。第二年,八剌诸子与海都讲和,立八剌之子笃哇为察合台汗。不久,忽必烈下令追缴颁给海都、八剌的金银符,并派中书右丞相安童辅佐那木罕,调那木罕之弟阔阔出、蒙哥之子昔里吉、忽必烈之侄脱脱木儿、阿里不哥之子明里帖木儿、药木忽儿等赴军前效力。
正当元朝集结兵力之时,对忽必烈心怀不满的昔里吉等人发动了叛乱。至元十三年(1276年)秋,脱脱木儿发难。昔里吉奉命征讨,暗中勾结脱脱木儿等人,发兵拘捕那木罕、阔阔出和安童。叛王拥戴昔里吉为席,进攻岭北。八月,忽必烈派汉军都元帅阔阔带、李庭率侍卫军2000人西征。第二年春天,昔里吉分兵东进,弘吉剌万户折儿瓦台也起兵响应,将忽必烈女儿囊家真围困在应昌(今内蒙古阿巴哈纳尔旗东南)城中。忽必烈听后便急调诸王伯木儿和丞相伯颜的南征大军北上平叛。伯木儿军与叛军激战于鱼儿泊(今达赉泊)等地,大获全胜,活捉折儿瓦台。但这时昔里吉率主力已越过杭海岭(今蒙古杭爱山),渡过斡耳寒河(今蒙古鄂尔浑河)了。元将土土哈在土兀拉河(今蒙古土拉河)阻击叛军。六月,伯颜大军到达土兀拉河,大破叛军,败退斡耳寒河。七月,叛军分裂,忽鲁带率领部队投降。伯颜挥师进攻,吉里昔仓促应战,大败而逃。同年冬,南平王秃鲁在六盘山起兵响应昔里吉,很快就被平息。
至元十五(1278年)初,元将土土哈部越过按台山(今新疆阿勒泰山)。昔里吉逃往也儿的石河(今新疆额尔齐斯河),脱脱木儿逃往吉利吉思。同年冬,元将刘国杰率侍卫军五万人戍守和林(今蒙古哈尔和林东北)。元重新控制了岭北。第二年,脱脱木儿南下侵扰杭海山东。元军主帅别吉思迷失采用刘国杰避实就虚的计策,直捣叛军巢穴,占领谦州(今苏联克孜尔西南)。脱脱木儿慌忙回师,与元军大战于谦河(今苏联叶尼塞河),大败而逃。
至元十八年(1281年),叛军内讧。先是脱脱木儿向昔里吉求援,遭拒绝,便改奉蒙哥孙子撒里蛮为帝。药木忽儿反对这一做法,将脱脱木儿击败,俘送昔里吉处。昔里吉处死脱脱木儿。撒里蛮孤立无援,被迫投奔昔里吉。昔里吉将其押送术赤后王火赤斡兀立处。途中,撒里蛮被旧部救走,重整旗鼓,打败昔里吉。将昔里吉、药木忽儿押送大都。药木忽儿途中行贿得以脱身,借兵突袭撒里蛮。撒里蛮兵败,投降忽必烈。后来,昔里吉被流放到海南岛。
在昔里吉叛乱期间,海都侵占阿力麻里,侵扰天山南北。忽必烈派诸王阿只吉等率10万之众驻守别失八里(今新疆奇台西北)等地,以防备海都。至元十九年(1282年),海都释放那木罕等人,以求和解,但又派兵进攻斡端(今新疆和田)等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笃哇率兵12万包围哈剌火州(今新疆吐鲁番),围城六个月。海都也侵扰了纳思河,在洪水山(今新疆呼图壁县西南)设埋伏,大败元军,乘胜经彰八里(今新疆乌鲁木齐、昌吉之间),进入哈密力(今新疆哈密),杀死元畏兀儿亦都护火赤哈的斤。元军马上派兵增援畏兀儿,海都撤走。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海都准备出兵10万,呼应东北叛王十三颜。忽必烈派伯颜镇守和林,切断东、西叛王的联系。海都见东进受阻,转向西方。二十六年(1289年)春,海都在杭海山打败忽必烈之孙甘麻剌部。不久,和林元军也投降了海都。七月初一,忽必烈下诏亲征。海都闻讯而退。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诏命玉昔帖木儿取代伯颜镇守和林。当年秋,元将土土哈在按台山俘海都部民3000余户,进取吉利吉思。第二年春天,土土哈军入谦河(今苏联叶尼塞河)流域,收复五部地区,将海都势力逐出按台山。
元贞元年(1295年),在别失八里设北庭元帅府,以平章合伯为都元帅,主持西北军务。不久,叛军再度发生内讧。第二年秋,药不忽儿、兀鲁思不花等脱离笃哇,投降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十月,笃哇夜袭合剌合塔(约在今蒙古哈腊乌斯湖一带),俘元朝驸马阔里吉思。回师途中,遭到元将朵儿朵哈的袭击,损失惨重。不久,海都之子斡鲁温孙与元将床兀儿大战于阔客(今新疆和布克赛尔),元军大胜。皇侄海山率兵越过按台山,直捣海都王庭海押立,重创叛军后回师按台山。接着,海都、笃哇联合诸王四十余人率部大举进犯,超过按台山,直逼和林。海都率军布防于杭海山一线。八月,两军前锋激战于迭怯里古,叛军失利。两天后,海都率主力赶到,大战于合剌合塔,元军失利被困。第二天再战,元军又败。同时,笃哇部与元军激战于兀儿秃,大败而逃。海都只得撤退,途中病逝。笃哇拥立海都长子察八儿。
长达几十年的战争使双方都精疲力尽。大德七年(1303年),笃哇主动求和。元成宗派遣使者招抚。大德十年(1306年),笃哇、察八儿失和,交战于忽毡(今苏联列宁纳巴德)。察八儿大败。元怀宁王海山趁机越过按台山追击察八儿,叛王秃满等投降。察八儿投奔笃哇。笃哇善待察八儿,收回了海都时占去的察合台领地。至此,西北诸王之乱才彻底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