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管理人群包括哪几个人群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管理人群包括0~6 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重性精神病。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为三大类人群共提供14项服务
1、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2、健康教育
3、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4、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5、0~6岁儿童健康管理
6、孕产妇健康管理
7、老年人健康管理
8、中医药健康管理
9、预防接种
10、慢性病患者管理(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1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12、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13、免费提供避孕药具
14、健康素养促进
其中1-4项为针对所有人群的服务;5-9项为针对特殊人群的服务;10-12项为针对患病人群的服务。13-14项在机构处针对所有人群服务;有部分有条件的地方在开展: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很多地方仅限于发现有精神病后建立档案,做记录、随访,其他均是转到规定有条件的单位);
2、孕产妇健康管理(除产后访视)。
(1)基本卫生公共服务人员扩展阅读
“重治轻防”问题的严重性,加重了疾病的个人、家庭和社会负担,也与“预防为主”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相悖。由此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调整投入结构。宏观上应明确国家、社会、个人的支出比例,切实起到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宏观调控作用。从2010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政府可将卫生支出长期占财政支出的3~4%,逐年快速提高至7~8%,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等基本公共卫生的分配比例应提升至55%,以确保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运行经费,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改革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由编办组织、卫生行政部门协调,修订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中人员编制和结构标准,并建立适应发展的调整机制;制定优惠政策,拨付专项经费,大力引进急需的学科带头人和公共卫生专业技术骨干,包括农村公共卫生实用型人才。
提高公共卫生人员培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变革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的薪酬制度,建立薪酬增长机制、公共卫生服务岗位津贴制度等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3、建立健全城乡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适时扩大服务范围。建立有效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站医生增补机制和人力资源培训机制,加快“乡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程,以保障人人享有基本水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在此基础上实施非传染性慢性病综合管理、农民健康管理、精神病患者管理、农村居民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工程、降低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漏种率等项目,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所能享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4、提高公共卫生干预能力,进一步协调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建立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和实用技术的研究及其激励、评估、推广机制,加快相关产业发展,逐步快速提高干预措施、生命科学成果在我国GDP中的贡献率,以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持久发展。
建立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学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机制,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整体水平。进一步完善医学教育、医卫人员的职业培训、资格考评、职称晋升等体制和机制。使临床医护人员重视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使公共卫生医师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实现疾病预防与诊治的有机结合。
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怎样能用于工作人员工资
近日,我市出台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从该实施意见来看,考核的内容共有四个方面:综合管理、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满意度评价,其中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占相同比分。此举为推进这些单位和个人实施绩效工资,完善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机制提供重要保障。
据介绍,实施绩效工资是深化基层医疗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此之前,我市基层医疗机构已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还重新核定了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同时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全面实施绩效工资。为此,相关部门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财政补助”的原则,根据《福建省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和《石狮市公共卫生、基层医疗卫生和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出台《石狮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规范单位内部管理,调动广大卫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单位和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
据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将遵循分类考核原则,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由单位按照专业技术、管理、工勤三类岗位及相应岗位等级分别实施;单位绩效考核以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考核重点,与社会效益挂钩,突出公益目标完成情况,促进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履行职责;建立对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对其工作人员的两级考核体系,通过对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引导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服务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
从考核内容来看,公共卫生机构主要考核履行公共卫生职能、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科技成果应用、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情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考核履行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情况。工作人员将根据各类、各等级岗位的不同特点和要求,依据岗位职责,考核其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劳动纪律、职业道德、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岗位业绩及贡献等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据介绍,绩效考核合格以上的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将全额发放;不合格的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根据考核结果,按所得分值核定。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分配,将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向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临床一线工作任务的岗位倾斜
㈢ 什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数不得少于100人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内,是深化医药卫生容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
㈣ 什么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抄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由疾病袭预防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向全体居民提供,是公益性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主要起疾病预防控制作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三方面含义:一是城乡居民,无论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收入等,都享有同等权利,二是服务内容将根据国力改善、财政支出增加而不断扩大,三是以预防为主的服务原则与核心理念。
㈤ 基本医疗公共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区别
1、性质不同: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公共卫生专的具体内容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属其是传染病(如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医疗服务是卫生技术人员遵照执业技术规范提供的照护生命、诊治疾病的健康促进服务。
2、特点不同:明晰的医疗服务概念是规范医疗机构服务内容,界定医疗服务和各类生命健康保险适用范围,处理医患关系,发展社会健康事业等的需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公益性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主要起疾病预防控制作用。
3、针对性不同:公共服务是以预防为主,医疗服务是以治疗为主。前者是针对群体,后者针对个人。
(5)基本卫生公共服务人员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实施项目可促进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步树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可以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
可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服务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起维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对于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有重要促进作用。
㈥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应提供哪些服务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应提供的服务是: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婚前保健和中医健康管理。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参考依据,也可作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依据。《规范》所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并合理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㈦ 对从事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行业的人员需要什么证书
您好!目抄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具体实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合理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可以按照政府部门的部署来提供相应的服务。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持有医师执业证书或者护士执业证书。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