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公司给我“干股”,这有法律效力吗
具有法律效力。
“干股”本质是赠与关系,只要符合赠与的法律规定及公司法的版规定,“权干股”是可以受到法律保护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第三条第二款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1)干股能进行工商登记吗扩展阅读:
常见的干股取得方式:
1、股权赠送
公司设立后,股东直接将部或者一部份股份赠与他人,受赠人就成为“干股”股东。
2、股权激励(无偿或低价转让部分股权)
一些高科技类、管理类或者其他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大股东将自己手中的部分股权无偿奖励、或者优惠价格转让给受激励对象。
受激励对象往往都是对企业贡献较大的技术性、管理性人才或者其他核心人员,这样股权激励以后,他们与公司不仅仅是劳动关系,还有望与老板一样取得利润分红,更加具有吸引力。
不过,因股权激励获得的干股,其权利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股权限制转让,业绩达到一定标准,工作满多少年等等。
『贰』 干股有法律效力吗
干股不是一种正式、准确的法律术语,我国《公司法》没有使用“干股”一词。但是,实践中,“干股”大量存在并被普遍使用,通俗的说法,干股就是没有实际出资或者以非常优惠的非现金出资方式取得了公司股权。
常见的干股取得方式:
1、股权赠送
公司设立后,股东直接将部或者一部份股份赠与他人,受赠人就成为“干股”股东。
2、股权激励(无偿或低价转让部分股权)
一些高科技类、管理类或者其他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大股东将自己手中的部分股权无偿奖励、或者优惠价格转让给受激励对象。受激励对象往往都是对企业贡献较大的技术性、管理性人才或者其他核心人员,这样股权激励以后,他们与公司不仅仅是劳动关系,还有望与老板一样取得利润分红,更加具有吸引力。不过,因股权激励获得的干股,其权利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股权限制转让,业绩达到一定标准,工作满多少年等等。
3、以无形资产出资但没法工商登记,采取“干股”形式。
除现金出资以外,《公司法》允许股东以非货币财产出资,比如,机器设备、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但“非货币出资”法律限定比较严格,必须是“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因此,可以办理工商登记的非货币资产种类非常有限。这样,就有一部分无形资产虽然有价值,算不上知识产权,但是无法合法出资成为股本,变通方法就是“干股”,比如某人以技术入股、商誉出资,或者某人掌握了独特的营销渠道、社会资源、秘方、管理经验等,其他股东认为很有价值,就为他垫付出资,形成干股,但要求把有价值的那部分无形资产带到公司来,股东之间内部有协议,工商登记不显示其内部协议,干股股东表面上和其他股也是货币出资。
以上可见,如果运作得当,干股可以成为一种合法有效的股权。但并不是说干股没有风险,也不是说所有的干股都是合法的。干股的违法或无效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1、国家公职人员收受干股,可能涉嫌受贿。
国家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收干股或者分红,是触犯刑律的,构成受贿罪。有的受贿做法比较隐蔽,虽不以公务员本人名义接受干股,但以近亲属或朋友名义持股,仍然存在违法风险。
2、股权赠送协议被撤销,干股成了空话。
送股本质上是一种民事赠与行为,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是可以合法撤销的。因此,为保证股权赠送不能反悔,应当尽量要求办理赠与公证,或者尽快去工商局办理股权登记。
3、股东之间的内部协议不规范,无法执行,或者导致股东纠纷不断。
虽然干股是送股,但天下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干股一般不会白送。有的是股权奖励、员工持股,有的是技术入股、有的甚至是社会关系入股、灰色收入入股。在成为“干股股东”之前,股东们之间都有内部协议,有的是口头的,有的是书面的,但这些协议由于没有专业人士介入,从一开始就是很不规范的“君子协议”,或者股东权利义务表述不清,或者与公司章程、法律发生冲突,或者根本无法执行。这为日后股东纠纷、公司诉讼留下了隐患,而且成为公司长期发展的一颗不定时炸弹。
『叁』 干股股东能否不作工商登记是否强制约定干股分享利润后能否约定其承担亏损
干股的概念往往存在于民间,特别是私营企业。干股是指未出资而获得的股份,但其实干股并专不是指属真正的股份,而应该指假设这个人拥有这么多的股份,并按照相应比例分取红利。所以一般不用作工商登记,没有强制性。
因为持有干股的人都不具有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所以约定干股分享利润后要其承担亏损也是要事先约定的,要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才行。但要注意的是干股已成为新类型受贿行为。
『肆』 干股需要办理验资、涉及到工商注册变更吗依据什么法律、法规谢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专红利;公属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不需要变更什么,只需要签署一些协议。
『伍』 干股合法吗
所谓的干股通常是不合法的。
现实中有人把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出资称作“干股”,这其实是没有正确认识无形资产的资产价值。经过评估确认了价值的无形资产,在公司设立时,依法办理了转移手续的,应当认为是实际出资,而不是所谓的“干股”。新《公司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因此,在中国公司中并无“干股”,也就谈不上以干股作抵押。如果是以无形资产出资的股份,你应当查看该公司的工商登记档案,其名下的股份份额就是其依法可以抵押的股份。
另附:干股已成为新类型受贿行为,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8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了“收受干股”“期权寻租”等10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类型受贿刑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具体意见。
干股是指未出资而获得的股份,但其实干股并不是指真正的股份,而应该指假设这个人拥有这么多的股份,并按照相应比例分取红利。干股的概念往往存在于民间,特别是私营企业,在私企的老板们给予干股的时候,有的会签署一些协议,有的没有,但是基本上无论哪种,持有干股的人都不具有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有实际控制权的是“实际控制人”)。所以,这种干股协议不如叫做分红协议更加贴切。
“干股”是指股东不必实际出资就能占有公司一定比例股份份额的股份。中国法律规定:股东应当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所认缴的出资,应当向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因此,中国不存在所谓的“干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所以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况:某公司注册资金10000元,在提交给工商局的《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A出资9900元并按照60%的比例分取红利,B出资100元并按照40%的比例分取红利,此时B的实际出资额只有1%,但是却按照40%的比例分红,这种分红比例相当于B出资了40%。
同时,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所以B在承担责任的时候只是承担100元钱的法律责任。
由于这种分红比例是按照法律规定写在《公司章程》中,并且提交给工商局备案,所以这种所谓的“干股”即有法律保障的“干股”。
『陆』 请问干股股东需要在公司注册时到工商局备案吗
如果不去备案,就属于隐名股东了,
『柒』 如何将干股合法登记
如果要你的股份合法,必须经过工商登记,否则股东权不受法律保护。
『捌』 干股合法吗如果不在这家公司了,干股还存在吗
干股其实情况有各种各样。但是一般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看,就是委托持股(不论这个股是不是别人送的),也就是说干股持有人持有的股份是委托某个股东代持,如果要想在不办理工商登记的情况下具有法律效力,应由公司出具出资证明,但这种情况很少,毕竟公司给你出了证明,就不可能给名义持有人提供和工商登记记载一样的出资证明,而且可能导致公司的管理混乱,除非所有股东都认可。但是,计算公司出了这个证明,一旦股权发生变动而公司重新安排出具新的出资证明的话,则可能会产生很多的争议,所以,要想绝对避免法律风险,除了办理工商登记而获得公司登记机关对你实际持股比例的认可外,其他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具体还是看你的合同和相应的约定确定。如果还有疑问,建议还是向当地律师做一个全面咨询为妥。
『玖』 干股需要工商注册吗
不同情况不一样,比如管理入股,技术入股,是需要注册的,但有些所谓的干股只涉及分红,并不涉及公司实际股份,所以不需要注册。
『拾』 干股需要注册吗能查看公司帐本吗
没有在工商登记的股东不受法律保护,没有真正意义的股东权利,主要是看老板是否守诺言给你分红,最好是去工商办理公司股东变更手续,把你写进公司股东的名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