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网络安全法对等保的要求是什么样的
办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的条件:
B. 网络安全法中网络运行安全规定,国家实行什么制度
网络安全法中网络运行安全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制度。
C. 作为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必须符合什么原则
《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进行重点保护。国家对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具体范围和()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D. 网络运营者侵害个人信息处违法所得多少倍罚款
10倍。
E.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对网络运营者有什么影响
网络运营者要遵守它
F. 中国网络安全法生效了吗
2016年11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6月1日正式生效,引发外媒关注。
5月7日,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在“青少年网络安全战车”上参与互动游戏,学习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知识。
G. 国家说过的禁止上外网是什么意思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面对网络安全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一条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三十一条国家对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具体范围和安全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7)国家对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等重要扩展阅读:
中新网长沙7月6日电(记者 傅煜 通讯员 庞俊)6日下午,74名犯罪嫌疑人乘坐中国民航包机被中国公安机关从柬埔寨押解回湖南长沙。至此,这起由公安部督办,涉及20多个省市的“2.12”特大跨国新型网络犯罪专案成功告破。这是湖南公安机关第一次出境侦破的特大新型网络犯罪案件。
长沙警方经侦查发现,此案主要犯罪窝点地在柬埔寨。作案团伙专门针对特定群体,通过聊天获取不雅照片,然后威胁受害人索要钱财。涉案受害者超800人,涉及湖南、广东、江苏、甘肃、吉林等20多个省市,涉案价值1200余万元人民币。
公安部将该案挂牌督办,湖南警方随后成立专案侦查指挥部展开侦查,明确了50余名主要涉案犯罪嫌疑人,查明该团伙的主要活动地在柬埔寨金边、贡布等地。该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内部实行公司化管理,老板下面有多名管理人员,分工负责、按步实施犯罪。
据湖南警方介绍,该团伙的主要犯罪伎俩是:先非法获取受害人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再与受害人在网上聊天,获取其不雅照片实施敲诈。收到受害人汇款后,疑犯在中国福建漳州或柬埔寨取现。
6月21日,公安部刑侦局派员率湖南、四川、河南公安机关民警组成的工作组赴柬埔寨追查窝点,查找犯罪嫌疑人。湖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副总队长蒋有为率领长沙市公安局、浏阳市公安局专案组成员参战。在柬埔寨政府的支持协助下,经过10天的艰苦侦查,警方查清犯罪嫌疑人在境外的犯罪窝点6个,掌握其活动规律。
7月1日,公安部统一指挥,“2.12”联合专案组在柬埔寨金边、贡布和中国福建漳州等地统一收网,共抓获犯罪嫌疑人77人(55男22女),其中境外抓获74人,境内抓获3人,查获现金166万元和大批手机、电脑、银行卡等作案工具。
H.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的内容是什么谢谢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第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企业办理等级保护的原因是:
1、通过等级保护工作发现单位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足,进行安全整改之后,提高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降低系统被各种攻击的风险,维护单位良好的形象。
2、等级保护是我国关于信息安全的基本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制度要求单位开展等级保护工作。如《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3、很多行业主管单位要求行业客户开展等级保护工作,目前已经下发行业要求文件的有:金融、电力、广电、医疗、教育等行业等。
4、落实个人及单位的网络安全保护义务,合理规避风险。
I. 作为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必须符合什么原则
《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进行重点保护。国家对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
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具体范围和()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三条 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
第四条 国家倡导诚实守信、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采取措施提高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水平,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网络安全的良好环境。
第五条 国家积极开展网络空间治理、网络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
J. 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从事什么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活动造
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从事攻击、侵入、干扰、破坏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国家对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具体范围和安全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10)国家对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等重要扩展阅读
个人发现网络运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个人信息;发现网络运营者收集、存储的其个人信息有错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予以更正。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予以删除或者更正。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依法负有网络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对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个人信息、隐私和商业秘密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