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商登记改革先照后证改革魏善惠顾野灵
你在说什么?先照后证正在逐步实施 先阶段只是讲部分前置许可改为后置
2. 工商注册实行先照后证是什么意思
“先照后证”顾名思义就是先申领营业执照后再办理有关许可证。
要点:创业者只要到工商部门领取一个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再向主管部门申请。
便利:在等待许可期间,创业者可以着手开展一些筹备工作。
3. 什么是先照后证啊
顾名思义就是先申领营业执照后再办理有关许可证。原有制度框架下,普通人要想创业需要跨越许多“门槛”,其中以注册资本和前置审批最难逾越——要开办一家公司,首先要有足够的资本,然后还要取得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证,才能到工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就是所谓的“先证后照”。先照后证改革后就大大降低了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了。但考虑到实行“先照后证”后,会不会出现一放就乱的问题,所以就又有了《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提出构建权责明确、透明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处理好政府管理和市场作用的关系,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4. 关于2014政府工作报告工商登记“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的翻译
operating permit 是许可证的意思,license是执照的意思,所以应该没有错
5. 先照后证的探索与实践
“先照后证”红利有多大——吉林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4年以来,吉林省将“先照后证”作为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全面加快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大大提高了登记审批效率,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激发了全民创业的热情。
在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记者感受到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给企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由于开办影院业务,公司需要在原有的工商执照上增加放映项目,增项涉及音像制品许可。按照原来的规定,必须事先得到广电部门的许可,但工商局先行发放了增项执照,这样一来,公司便能部分经营放映、餐饮业务了。长影集团财务处长张刚辉说,他们4月23日到工商局送材料,24日获颁执照,25日影院就正式营业了。
“先照后证”,即给企业先发营业执照,再去办理各项许可,打破了原有的“先证后照”格局。吉林省工商局局长臧忠生说,“表面上是政府改变了市场主体准入的时序,实质上是改变了对待市场主体的思维。‘先照后证’作为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既有利于提高登记审批效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也能够推动监管方式创新,促使监管重心由事前向事中事后转移,从而全面提高市场监管效能。”
在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吉林省工商部门从理论上突破了“先照后证”的依据,认为每个市场经济主体都有两个资格,即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作为主体的个人或单位法人都有从事某项工作、职业、活动的资格,它不必附加在经营资格上。
吉林省工商局借鉴这个理论,在全国最早先行先试工商注册改革。
早在2012年8月,吉林省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吉林省市场主体壮大的试行意见》,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先照后证、注册资本零首付等一系列改革措施。2013年初,为扶持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吉林省工商登记窗口推出了“三零服务”,即注册资本零首付、登记注册零收费、市场准入零障碍,累计为市场主体节约资金近亿元。2014年5月16日,吉林省又印发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商登记制度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配套文件,推行了包括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等8个方面的改革措施。
2012年以来,白山方大集团在长春开设了7家门店,按规定要办理7个营业执照。这家公司的会计经理告诉记者,7个执照意味着要交7份办照的资金,包括注册资本金等,后续还要有专人跟踪管理。改革后,把7个执照合并为1个执照,大大降低了工作成本。
“改革意味着利益的调整,”臧忠生告诉记者,“我们放了权,赢得的是效率。吉林省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办理营业执照时间由法定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80%以上的登记业务即来即办,当日办结。过去半年新登记注册10万户,现在用4个月就实现了这个目标。”
办证门槛低了,如何提高监管水平?吉林省工商局总结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办法:建立各部门登记、许可信息推送系统,信息共享,打破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宽进严管”,用信用杠杆破解监管难题,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制度,信息公共平台几个月来点击就突破了130万次。“加大企业失信成本最有效,使其‘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吉林省工商局副局长管德华说。
工商登记改革释放的巨大红利,让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也激发了全民创业的热情。2014年3至6月,吉林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0.6万户,新增注册资本金91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3%和74.5%。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新增市场主体中,第三产业占比82.8%,新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高达93.1%。促进创业就业和农民致富效果显著,带动就业39.7万人,全省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438户,带动10.1万农民增收致富。
6. 注册公司时听说有“先照后证”,什么是“先照后证”
指除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的企业登记前置许可事项外,在自贸试验区内试行“先照后证”登记制度。试验区内企业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生产经营活动;经营项目涉及企业登记前置许可事项的,在取得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后,向工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申请从事其他许可经营项目的,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及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7. 先照后证
先证后照
要点:先到主要部门取得行政许可证,才能到工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
困难:在等待许可过程中,创业者往往难以开展前期筹备工作。
VS
先照后证
要点:创业者只要到工商部门领取一个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再向主管部门申请。
便利:在等待许可期间,创业者可以着手开展一些筹备工作。
8. 先照后证什么意思
所谓“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是指对依法需要取得前置行政许可的经营项目,除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外,不再实行先主管部门审批或许可,再工商登记的登记制度。是现行“先证后照”制度的颠覆性改革举措。
“先照后证”登记制,因为涉及到突破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目前,只有广东省、福建省厦门市等少数行政区域在执行,也有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政府在小范围内试行,全国大部分地方还没有实施。
9. 工商登记制改革后,“先照后证”有什么好处
1、好处:有利于提高登记审批效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推动监管方式创新;促使监管重版心由事前向事中权事后转移;全面提高市场监管效能。
2、“先照后证”顾名思义就是先申领营业执照后再办理有关许可证。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4〕27号),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娱乐场所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等31项前置许可审批改为后置许可审批,各地工商部门一律不再将其作为登记前置,申请人可以直接申请相关经营范围登记,办理营业执照,取得营业执照后再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许可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