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股东资格确认后还需工商登记吗

股东资格确认后还需工商登记吗

发布时间:2020-12-17 16:26:03

1. 工商局对股东资格有哪些限制

1、自然人作为来发起人应当具备完全民源事行为能力;
2、法人作为发起人应是法律上允许设立公司的法人;
3、原则上公司不得自为股东;
4、公司章程约定不得成为股东的人不得成为股东;
5、对发起人国籍和住所的限制,我国现行立法主要规定了对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住所的限制。

2. 确认股东资格是以实质要件为标准还是以形式要件工商登

以实质要件为准,不是以工商变更登记的形式要件为准。

3. 公司注册需要什么条件

1、公司来名称(5个以上公司备源选名称)
2、公司注册地址的房产证及房主身份证复印件
3、全体股东身份证原件(人员名下无异常企业)
4、全体股东出资比例及注册资金
5、公司经营范围
公司注册的详细流程步骤
1、公司申请核名:在核名网上自主核名(我们可免费起名核名哈),核名通过后去工商局的办事大厅,一般是行政审批大厅或中心,提交预先取好的名字,等待半天左右拿到公司名字核定通知书;(取名字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一般你喜欢的名字都会被拒,重复、重音、通用等都会被拒绝。)
2、网络申请注册公司:将注册公司所需要的资料(法人代表人选、股东及股权分配情况、公司章程、公司地址租赁合同和房主身份证复印件、法人身份证等等)提交给工商局网上预审,审核完毕后就坐等出证了。
公司注册方法:
还可以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代为申请!

4. 关于工商登记与股东资格确认的事

看你爸占多少股份了,法院如果判了你父母平分股份那就分你爸的一半,既然判下来了就先私下解决,如果你爸不愿意,再申请强制执行吧

5. 股份代持协议是否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五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

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当然股份代持,由于实际出资人并未列于股东名册,也无法通过股东会行驶股东权,相比直接持有股权,还是有一定风险。但仍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5)股东资格确认后还需工商登记吗扩展阅读:

代持股协议,指代为持有股份、享有股权的委托协议书。产生代持股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是真实的出资人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或者是为了规避经营中的关联交易、找别人代持股,或者是为了规避国家法律对某些行业持股上限的限制,也可能是有的公司对股东身份有特别的要求。

但是,不管基于什么目的,代持股份必然在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形成一份股份代持协议书。签订代持股协议则存在一定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

产生代持股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是真实的出资人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或者是为了规避经营中的关联交易、找别人代持股,或者是为了规避国家法律对某些行业持股上限的限制,也可能是有的公司对股东身份有特别的要求。

但是,不管基于什么目的,代持股份必然在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形成一份股份代持协议书。签订代持股协议则存以下法律风险:

一、合同效力纠纷

如果代持股协议的内容没有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主要是没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没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等情形的,一般代持股协议是合法的。但是,这种合法也仅限于签订协议的双方之间,对第三人没有约束力。

另外,根据中国法律规定,中国有些产业限制外国投资者(包括港、澳、台投资者)投资或者禁止外国投资者投资。

如果外国投资者规避中国法律规定,通过股权代持方式进入相关行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此时实际出资者和名义股东之间的股权代持协议会因违反中国法律规定而被认定为无效。

二、实际出资人不进行工商登记存在的法律风险

登记在工商管理部门的股东是接受委托的持股代理人,并不是实际的出资人,但是,对外来讲,股东资格的确认依据的是股东出资证明书和工商登记,实际出资人虽然出资但是自己的名字并不显示在工商登记资料上,就容易存在以下法律风险:

1、股东的身份不被认可。由于实际出资人的姓名并不记载于工商登记资料上,那么在法律上实际出资人的股东地位是不被认可的,股东的表决权、分红权、增资优先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一系列的权利都需要由代持股人行使,必然导致风险的存在。

同时代持股人转让股份、质押股份的行为,实际出资人都很难控制。

2、代持股人恶意损害实际股东的利益。包括代持股人滥用经营管理权、表决权、分红权、增资优先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权利给实际出资人造成的财产损失。

3、由于代持股人自身原因导致诉讼而被法院冻结保全或者执行名下的代持股权。当代持股人出现其他不能偿还的债务时,法院和其他有权机关可以依法查封上述股权,并将代持股权用于偿还代持股人的债务。实际出资人如果未能及时阻止,只有依据代持股协议向代持股人主张赔偿责任。

4、代持股人意外死亡引发继承或离婚纠纷等。如果代持股人意外死亡,则其名下的股权作为财产将有可能涉及继承或离婚分割的法律纠纷。实际出资人不得不卷入相关纠纷案件中,才能维护自己的财产权。

6. 实际出资却未被工商登记,我能否取得股东资格

问:我与本村的胡强、吕林合议成立一公司。我暂时无钱,提出等段时间再行出资,胡强、吕林表示同意,并在公司的章程中明确了我的股东身份。但公司成立后工商登记的股东只有胡强、吕林二人,且注册资本也为二股东投资款之和。我一直不知自己未被登记,因此一年内数次以股东身份出资,公司均出具股款收据并多次向我分红。请问我现在是否属于该公司的股东?
读者:文静山
答:公司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由此可见,工商登记只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和股份公司发起人股东资格的认定具有意义。记载于公司登记机关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姓名或名称并没有创设股东资格的效果,就股东资格而言,工商登记并非设权程序,只具有对善意第三人的证权功能。只有在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就股东资格发生争议的情况下,才具有实际的法律审判意义,当公司内部由于股东资格问题发生争议时,工商登记的确认结果不具有确认股东资格的决定意义,其证明力并不比其他证据要高。确切地说,工商登记只能是在解决外部关系的股东资格纠纷中起到证据的作用。公司章程是在股东之间就股东资格及其权利义务发生争议时,在各形式要件中具有优先的效力;而工商登记是在涉及公司股东与第三人的关系时,对股东资格的认定具有优先的效力。
因此,实际出资却未被工商登记为股东不影响股东资格的取得,你现在还是公司的股东。江苏邳州市人民法院衡永红李晓东第1页共1页

7. 法律知识:未进行工商变更登记,是否具有股东资格

确实存在公司来在工商局的登记股源东与实际股东存在不一致的情形。在公司内部涉及股东之间的纠纷中,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未经登记的股东不具备股东资格。如果公司向出资股东签发了出资证明书,同时记载了该股东的姓名、身份证号、出资时间、出资金额等内容,按照法律规定,已符合股东名册的要件;工商登记只具有对第三人公示股东权利的功能,并不具有设立股东权利的作用,股东资格不因未工商登记而被否定。

8. 是股东协议签订后就生效,还是工商变更后生

  • 如果涉及股权向公司股东以外的第三人转让股权,如果因没有履行通知义务,或者表决程序,在障碍没有排除之前,可能出现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既使履行不能,也并不直接影响协议效力。只是权利人可以选择解除合同,并可以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结论:工商登记或者变更登记,并不影响《股东协议》或者《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

  • 9. 如何运用证据认定股东资格

    公司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最为活跃的主体。司法实践中,与公司有关的大量纠纷最终都可归结到股东资格的确认这一基础性权利之上。对认定股东资格的各种证据及其效力,众说纷纭。笔者认为,由于公司法在对外利益上贯彻的是“重程序、重交易效率和安全”的司法理念,而在对内利益上贯彻的是“重实质公平、诚实信用”的司法理念,所以,针对不同的争议诉求,各种形式的证据在一定范围内均能发挥不同程度的证明力,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一、工商登记
    依据公司法,公司自注册登记时成立,但目前立法未对工商登记的法律效力进行规定。一般认为,工商登记作为行政管理手段,具有向善意第三人公示股东资格的证权功能,而无创设股东资格的民事效力,即便登记有瑕疵,第三人仍有理由信赖登记材料的真实性,并要求登记股东按登记内容对外承担责任。但由于工商登记不具有民事设权功能,故不应仅以未进行变更登记为由,直接否认股东实质资格。
    二、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是发起人或股东真实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是公司“自治宪章”,不仅对内具有最高效力,而且一经登记形成公示,对外也有极高效力。按公司法规定,有限公司必须在章程上记载股东的姓名和名称,此为章程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如缺失则直接否定章程效力,同时,在发生股权转让改变股东时,亦须变更公司章程。故以签署章程作为股东资格确认的法定标准,不仅合理且便于操作。
    三、股东名册
    股东名册的目的在于调整公司和股东之间的内部关系,并不调整公司和外部第三人的关系。同时,股东名册是一种“表面化”的证据,不能等同于股东实质性的股权所有权。故记载于其上的股东一般情形下可确认其股东资格,但确有相反证据予以否定的情形除外。
    四、股东出资
    实际出资是股东对公司最重要的义务,是确认股权的创设性要件。但是否实际出资并不是确认股东资格的决定性条件。因为根据公司法有关规定,股东不按规定缴纳认缴的出资时,应当向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在出资评估不实、虚假出资等“掺水出资”情形时,股东应当对公司承担差额补缴责任,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故不出资或瑕疵出资的股东首先承担的是违约责任或行政处罚,不能直接否定股东资格。但最终不能补缴出资的,可以采取除名等救济措施,消灭股东资格。
    综上,笔者认为,当股权争议发生在公司内部时,应优先根据实质证据如股东出资或实际享有股东权利等认定。如争议涉及公司外部关系时,则应优先根据形式证据如工商登记、公司章程或股东名册认定,以维护交易效率和安全。(文/本站编辑)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全文

    与股东资格确认后还需工商登记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
    马鞍山519日停电通知 浏览:977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