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四川马鞍山保卫战

四川马鞍山保卫战

发布时间:2021-07-19 07:41:55

A. 抗日战争中石牌保卫战,有电影吗谢谢

没有

石牌保卫战,是国民党军队和日本军队为数不多的以弱胜强并且最终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胜利的一次著名战役。

石牌保卫战的意义极其重大,是抗战的重大军事转折点,西方军事家誉之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甚至可以说,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结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确立为世界军事史上中华民族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

(1)四川马鞍山保卫战扩展阅读:

战斗背景

石牌位置在宜昌县(今宜昌市夷陵区)境内,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右岸,是长江南岸的一个小村庄,依山傍水。石牌很美,从石牌望出去,仿佛此处就是“江山如画”一词的诞生地。长江西陵峡中的石牌,因峡江南象鼻山中一类似令牌的巨石而得名。它高40米,顶宽12米,厚4米,重达4300余吨。

长江因它在这里突然右拐110度,构成天然战争天堑,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它挡在长江这个急弯的尖上,距西陵峡的东口大约有二十多公里,所有的船都要在石牌的脚下转弯。正因为这个弯和两岸兀立的石壁,自古以来,它就是据守长江的天险。

石牌方圆70里,上有三斗坪,是当时的军事重镇,六战区前进指挥部、江防军总部等均设于此。下有平善坝,与之相距仅咫尺之遥,是石牌的前哨,亦为我军河西的补给枢纽。1937年,中国军队淞沪抗战失败,12月南京失守。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武汉,中央被迫迁都重庆,险峻的长江三峡成为陪都的天然屏障。石牌下距宜昌城约20公里,自日军侵占宜昌后,石牌便成为拱卫陪都重庆的第一道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当时,从湖北到四川还没有一条可以走车的路,少有的羊肠小道也是险峻万分,高山大岭终于阻止了日本陆军西进的势头,而攻不到重庆则就断断不能停止中国绝死的抵抗。进攻重庆必须打通长江,而打通长江必须占领石牌。就这样,石牌这个当时不足百户的小村,成为了广阔的中国战区最关键的要塞。

为防止日军由长江三峡西侵和拱卫陪都,中国海军于1938年冬就在石牌设置了第一炮台,其左右有第一、第二分台,安装大炮共10尊,为长江三峡要塞炮台群的最前线。与之相配套的还有川江漂雷队、烟幕队等。驻守石牌的海军官兵共有100多人。

由于石牌与宜昌几乎处于一条线上,要塞炮台的炮火可以封锁南津关以上的长江江面,极具威慑力,令敌望而生畏。为保卫石牌要塞,军委会派重兵防守。

日军对石牌要塞早有觊觎之心。1941年3月上旬,敌曾以重兵从宜昌对岸进攻过石牌正面的平善坝,并以另一路进攻石牌侧翼之曹家畈。两路日军当时都遭到我守军的严重打击,惨败而归。因此,日军这次不敢贸然从正面夺取石牌要塞,而是采取大兵团迂回石牌背后企图攻而取之。

石牌要塞保卫战是这次会战的关键。石牌为我军全线扇形阵地的旋转轴,正如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坚守旋转轴,顶住敌军的正面进攻,伺机侧击敌军。

因此,蒋介石对石牌要塞的安危极为关注,他不止一次地给六战区陈诚、江防军吴奇伟拍来电报,强调确保石牌要塞。5月22日,蒋介石又发来电令:“石牌要塞应指定一师死守。”如此重任即落在十八军第十一师身上。

B. 马鞍山抗日保卫战敌酋参谋长是谁

当时任命叶剑英为总参谋长,左权为副总参谋长,而因为特殊原因,叶剑英当时并没有行使总参谋长职权,由左权行使总参谋长职权吧。
百团大战中左权牺牲后,任命腾代远负责总参谋长职务吧。 O(∩_∩)O哈!希望可以帮到你

C. 二战时期日军攻入过四川吗

没有攻入过,只是派过战机轰炸,最远打到石牌山石牌保卫战。

古镇石牌在宜昌县境内,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右岸,依山傍水。石牌方圆70里,上有三斗坪,是当时的军事重镇,六战区前进指挥部、江防军总部等均设于此。

下有平善坝,与之相距仅咫尺之遥,是石牌的前哨,亦为我军河西的补给枢纽。它下距宜昌城仅30余里,自日军侵占宜昌后,石牌便成为保卫陪都重庆的第一道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为保卫陪都,中国海军于1938年冬就在石牌设置了第一炮台,其左右有第一、第二分台,安装大炮共10尊,为长江三峡要塞炮台群的最前线。与之相配套的还有川江漂雷队、烟幕队等。驻守石牌的海军官兵共有100多人。

由于石牌与宜昌几乎处于一条线上,要塞炮台的炮火可以封锁南津关以上的长江江面,极具威慑力,令敌望而生畏。为保卫石牌要塞,军委会派重兵防守。

日军对石牌要塞早有觊觎之心。1941年3月上旬,敌曾以重兵从宜昌对岸进攻过石牌正面的平善坝,并以另一路进攻石牌侧翼之曹家畈。两路日军当时都遭到我守军的严重打击,惨败而归。因此,日军这次不敢贸然从正面夺取石牌要塞,而是采取大兵团迂回石牌背后企图攻而取之。

(3)四川马鞍山保卫战扩展阅读

后世影响

这场决战,中国军队投入兵力15万人,日军投入10万兵力,日军伤亡兵力约25718人,损失飞机45架,汽车75辆,船艇122艘[6];中国军队伤亡约12000人取得战争胜利。

石牌保卫战的胜利,实现了蒋介石“军事第一,第六战区第一,石牌第一”和“死守石牌,确保石牌”的军事目标,它挫败了日军入峡西进的美梦,粉碎了日军攻打重庆的部署,遏制住了日军肆意践踏的铁蹄。

中国军队顽强地守住了国门石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胡琏,成为了在石牌最有名的将军。他的英名从此流传在三峡沿岸,就像关羽和张飞。历史真是眷顾三峡,两千年前就给这块土地送来了那么多的大英雄,使这道从高山中喷涌而出的峡江当之无愧地获得了民族忠勇之源的殊荣。

三国之后,三峡上下的战火停息了很多很多年,也恰在没有烽烟的岁月里,这道殊为峻险的三峡成了诗人和散文家们的天下。二十世纪的石牌之战再为忠勇之河续写了铿锵之史。祖宗留下来的是一条铁血长河,这条河是不可能被外人辱没的。

石牌保卫战,是国民党军队和日本军队为数不多的以弱胜强并且最终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胜利的一次著名战役。

石牌保卫战的意义极其重大,是抗战的重大军事转折点,西方军事家誉之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甚至可以说,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结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确立为世界军事史上中华民族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

D. 四川人素来追求安逸,为何抗战期间,川军如此彪悍呢

一提起四川人,大家的印象通常是天府之国、火锅、麻将。很多人的概念里,四川人素来以会吃、会玩儿、追求安逸闻名全国。那么,素来追求安逸的四川人,为何在抗战期间,川军如此彪悍呢?

王铭章

又如在中国战场上被击毙的日军军衔最高的将领之一,日军第15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就是在浙赣会战中被中国步兵地雷炸死。而埋地雷的将士,来自川军第21军164师范绍增部。

王铭章和范绍增

E. 万源保卫战发生的时间地点/投入兵力双方主要将领

一九三三年十月,以刘湘为首的四川军阀。组织了对川陕根据地的六路围攻。我军为了集中精力作战,步步后撤,最后退守到巴山南麓万源一线,在这里展开了英勇的万源保卫战。

当时,我和师政委陈海松同志带着红九军二十五师,奉命坚守万源城正面的大面山,抗击刘湘的主力。大面山是万源的重要屏障,越过这一千多公尺高的大山,就可直下万源。开始敌人兵力较少,后来越来越多了。刘湘用在大面山三十华里正面的兵力,先后共达九十个团,其中包括刘湘的嫡系部分。这是川军配备最精良的部队,不但有重机枪、迫击炮,还有在当时来说是新式武器的轻机枪和山炮,甚至经常出动飞机助战。川军善于爬山,能够反复冲锋;军阀更依赖自己兵多,不惜用人海战术,一冲锋就是一个团,一个团上不来两个团,两个团上不来就四个团、八个团……满山遍野,齐声嘶叫:“活的!捉活的!”

我们红九军同样也是主力,兵员充足,装备也相当好。指挥所有无线电,随时可向总指挥部请示报告;师、团、营和前哨连都有电话;连里的轻机枪,是四次反“围剿”时缴获的最新式的美国武器,比刘湘军队的英国造六一式轻机枪还好。二十五师有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三个团,共一万多人。虽然敌人的后全国各地数十倍于我,但我们是红军,指战大都是得了土地的农民,打仗从来都是“活不缴枪,死不丢尸”,每个同志都有大刀,勇猛如虎;干部多是身经百战,在最危险的情况下也能沉着应战,视死如昆。部队体力也强,新兵入伍常要通过“考”,不仅要政治上够条件,要贫雇农成份,还要能爬二、三里的山不怎样喘气才能录取。所以部队一天跑一百里很轻松。四川军阀部队素称会爬山,但也爬不过我们。

就是这样峡谷支军队,展开了殊死战。

红九军二十五师的指挥问一千多公尺高的一个山顶上。四川的山,很多是山顶平坦,山上有水田、树木、竹园、人家。山下倒是荒草乱石。我们从望远镜中看去,山坡上、山谷里,到处是敌人,就象数不清的狼群,往我们山上扑来。等它快到我们的前沿阵地了,我们火力展开,敌人纷纷倒下。但后面的敌人还是往上涌,竟冲到我们的盖沟边上。这时,我们的战士一个个从工事里跳出去,杀奔敌人,和敌军混战成一片。只见阳光下,大刀、长矛闪着银光,两军兵械相接之处红花花的,也分不清枪缨、刀布,还是鲜血。川军招架不住,向后溃退;但军阀立刻增兵再压上来。这样的反复冲锋,一个上午就有五六次、七八次之多。我们指挥员紧张激动的程序,也不下于血战的战士。眼看着熟悉的战士、干部在肉博中倒下,眼看着敌人冲上了盖沟,把我们部分堵在盖沟里,指挥员心里真象火烧一般,恨不得亲自杀下去。这时,营里、团里又万分火急地打电话来要求准许用预备队。指挥员红着眼睛喊一句“出击”是容易的。但是我们要对全班以及全局负责,不能不竭力克制,再三告诉自己“要冷静,要持久,要忍耐!”、“首先要和敌人斗智!”有时真把牙齿也咬酥了,把拳头也握酸了。忽然,我们的战士又从盖沟口子里杀出来,一个顶十个地左砍右刺,到底把敌人反扑下去了。于是,又是拉锯式的争夺冲杀。我们的大刀是纯钢的,能连砍十多个铜元不卷刃;但在厮杀中有时也砍卷了刃,长矛更是捅得弯弯扭扭的。直打到了下午,敌人的十多次冲锋被打退了,冲上来的敌军真正是筋疲力尽,象醉汉一般。战斗越紧急越残酷,我们的指挥员就越靠近前沿。这时我们细心观察研究,敌人确是没有别的花招了,我们这才把预备队放出去,狠狠地杀它一阵,一天的战斗变此结束。但有时敌人撤不下去,在山腰拚死反抗,战斗就会直打到深夜,开昏地黑,火光闪闪,山谷里枪声噗噗地就像煮开了的粥锅。情况实在危急时,我们军、师干部,把八角帽往下一拉,也带了敢死营出击。敢死营配备有冲锋机枪、大刀,一冲出去,就把敌人杀得片片倒地。

我们的伤员也很多,白天来不及运送,都在傍晚抬走。有时候,各级指挥员也参加抬运。那时我们的心情又沉痛、又激昂。白天要指挥部队冲杀,晚上要研究战术,等到派出去侦察和夜袭的同志带回了情报和俘虏,天也亮了。这时, 我们才揉揉眼睛,在棚子里躺一会儿。但很快,又打起来,我们又跳起来作战了。

打了一两仗,总指挥徐向前同地就亲临大面山前线视察。他见我们阵地坚固,敌人没有能够上山一步,表示满意。巡视完毕,徐向前总指挥在棚子里坐下来,详细告诉我们敌我情况。他说,大面山是敌人主攻方向之一,是全线的重点阵地,一定要坚守。右侧的三十军,左侧的四军,都打得很好。最后他站起来笑笑说:“考验是严重的,可是我们有从百战中打出来的战斗作风——硬”是啊,正因为我们有一般“硬”的作风,再无顽强的敌人也攻不破我们的阵地。

同时,川北军民对我们的支援,保证了我们能够长期坚守。当时,我们根据地有货币(银洋、布钞票),粮食和肉也很便宜,部队起初供给相当好。后来手打久了粮食恐慌,只好杀马充饥;这时万源人民把仅有的口粮也送上山来。

打久了,我们进一步掌握了敌人的规律。敌人的战壕几乎始终不变,我们的战术却有了变化。我们用小部队疲困敌人;慢慢地放他们到阵地前,用近战消灭他们。盖沟和掩体积土有好几尺厚,炮弹打不透,敌人的飞机投弹命中率很差,也杀伤不了 我们。弹药缺了,就到敌人遗尸中去取。尤其是我们贯彻了积极防御的精神,经常夜袭。红三十军二六五团曾因为夜袭中一次歼敌一个旅,获得“夜老虎”团的称号。我们向他们学习,每当对面敌人山头上灯火万点,那些一支烟枪、一支步枪的川军正在吞云吐雾的时候,我们便束装出发了。出发前,每个同志都在屋里大跳特跳,试试身上背的大刀,手榴弹等会不会发出声响;没有声响了,再把马蹄也包上棉布、布头,便象神兵天降一样杀进敌营。

在四个半月中,敌人除了每天进攻,还先后发动了六次大攻击。大攻击时,敌人有时竟一线展开十多个团,密如蜂蚁,我们的短兵武器就更能发挥作用,特别是马尾巴手榴弹,拔了保险针,一甩就是一大串。四个半月中敌人伤亡惨重,最多的一天伤亡上万。最后,我军全线出击,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六路围攻,解放了十多个县城。

F. 顺昌川陕保卫战是怎么回事

宋绍兴八年(金天眷元年,1138),把持金廷朝政的尚书令完颜宗磐、东京留守完颜宗隽左副元帅完颜昌(挞懒)等人,力主与宋和议,将陕西、河南之地交还南宋,以诱使宋对金称臣。次年,金帝完颜直在右副元帅完颜宗弼(兀术)、国论左勃极烈完颜宗斡(斡本)、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完颜希尹的支持下,先后除掉完颜宗磐、完颜宗隽、完颜昌等人,完颜宗弼升任都元帅,掌握军政大权,遂废止与宋和议,再度出兵南下,欲夺回割让之地。

绍兴十年(1140),宋帝委以梁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主管侍卫马军司刘锜为东京副留守,节制军马。然而其所部仅有原王彦“八字军”37000人,刘绮率此部及随军家眷沿水路北上,准备军驻汴京(今河南开封),把家眷安置在顺昌府(今安徽阜阳)。刘铸率军日夜兼程,五月,得悉金军重据汴京。当兵进至顺昌府时,金军又举兵来侵。刘绮决定据守顺昌城。为了表示固守御敌的决心,刘锜下令将所乘舟船凿沉,以示退路断绝。又将自己的家眷安置寺庙中,于寺门堆积大量柴草,万一失守时,则引火自焚,以示必死决心。刘绮所部士气高涨,男子备战守,妇人磨刀剑,争相高呼:“平时人欺我八字军,今日当为国家破贼立功!”顺昌城防薄弱,无险可据,刘绮令兵士将伪齐所造凝车搬上城墙,将轮辕埋入土中,又拆下民户门板,围在车的四周。且在城外靠近城墙之处,修筑一道羊马垣,于垣上挖洞为门。并将数千户百姓迁入城中,而后焚烧其庐舍。经过6天紧张的准备,城防初具规模,金军游骑亦已渡过颍河来到顺昌城下。

赵构下诏抗金,且派三京招抚处置使刘光世,熙河兰廓路副总管、行营左护军都统制王德率军进援顺昌。五月,金军围攻顺昌。刘绮于城下设伏,生擒金千户阿黑等将。得知距城30里有金营,便于深夜派千余兵士袭击,杀俘甚众。不久,金三路都统王衰率3万兵,与金龙虎大王合兵,亦进至城下。刘锜与部将许清隐蔽于羊马垣后,金兵射箭,或射于垣上,或自垣上方飞过,未能伤宋兵一人,而刘锜则令兵士用破敌弓,两翼用神臂弓或强弩,自城上和垣门射杀金兵,箭无虚发,金军稍稍退后。刘绮即令步兵出击。金兵大乱,坠入河中溺死者不可胜计,金军数千铁骑溃败。金军继续增兵围困顺昌,且于距城20里的东村安营扎寨。刘铸派骁将阎充招募500壮士,夜袭金营。当天夜里,大雨将降,电闪雷鸣,宋兵于闪电中,见有发辫者即用刀斧砍之,又迫使金军后退15里。随即,刘镝又令100名兵士连夜再袭金营,每人口衔一哨,闪电时奋力厮杀,闪电熄灭则藏匿不动,金营顿时大乱。宋兵闻哨声则聚拢,神出鬼没,金兵无法辨认,竟自相残杀一夜,至天明时分,已是积尸盈野,只好退兵至老婆湾。

完颜宗弼于汴京得知金军围攻顺昌遭惨败,立刻穿靴上马,与宋叛将孔彦舟、郦琼、赵荣等统领10余万金兵赶赴顺昌。途中仅于淮宁停留一宿,准备战具和粮草。不到7日,金军进抵顷昌城下。刘锜得知完颜宗弼亲统大军来攻城,遂召集诸将于城上商议对策。有将领认为如今应乘屡胜之势,准备舟船,领军南撤。刘绮认为不可,乃激励将士严阵以待。刘绮向金军下战书,完颜宗弼不以为然,认为“顺昌城壁如此,可以靴尖踢倒,来日府衙会食”。刘锜部将见他如此嚣张,又告之非但要与金军约战,且谓太子不敢渡河,特献浮桥5座,供金军渡河交战。天亮时,5座浮桥果然架设于颍河之上,金军即自桥上渡河。

刘绮派人于颍河上游及丛草之中投毒,且告诫兵士,即使渴死,亦不准饮用颍河水,有敢饮者,杀无赦。其时正值六月,天气炎热,金军长途跋涉,人疲马惫,夜不敢卸甲,而宋兵轮番休息进食于羊马垣下。金军人马饥渴,但一饮水、食草即中毒。至清晨清爽凉快时,尽管金军叫骂,刘镝始终按兵不动。待至未(今13-15时)、申(今15-17时)时之间,金兵已精疲力尽之时,刘绮突然派数百人出西门与金军交战。随后又派数千兵士出南门,悄悄接近金军。此时完颜宗弼身着白袍,骑佩甲战马,率领3000牙兵于阵后督战。牙兵皆着重铠甲,戴铁兜鍪,号称“铁浮图”。宋兵冲入金军阵中,即用枪挑去金兵头上的兜鍪,用大斧砍断其臂,碎其头颅。金军号称“拐子马”的左右翼铁骑,是为“长胜军”,专用以攻坚,自南侵以来,所向披靡,无坚不克,是役亦为刘绮兵土砍断马足,斩杀兵卒。双方激战至申时,金军不敌。刘绮随即令兵士于城外设置拒马木作为阻挡金军骑兵的障碍,而令所部将士稍事休息。顺昌城上鼓声不绝,宋军将士从容进餐,与平常之时无异,可金军却不敢进兵。待用餐完毕,刘筠再派人拆除拒马木,令兵士冲入敌阵厮杀。金军再次大败,弃尸死马,血肉枕藉,车旗器甲,堆积如山。完颜宗弼所依仗的主力军,竟十损八九。退至陈州(治今河南淮阳)后,完颜宗弼历数诸将之罪,鞭打大将韩常以下诸将领,以泄心头之恨。

顺昌保卫战,刘绮投入的兵力不足2万,而实际出战进击金军的兵士仅5000人。金军则投入数十万兵,仅营帐长达15里。刘绮以逸待劳,以少胜多,使“金人震恐丧魄,燕之重宝珍器,悉徙而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宋廷主战派臣僚主张乘胜分兵北上追讨,生擒完颜宗弼,收复汴京。然而以赵构、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却令宋军撤退,再次放弃有利的战机。

在完颜宗弼率兵南侵河南的同时,金陕西经略使撤离喝亦自同州(治今陕西大荔)西渡黄河,入侵陕西。数日间,即占据长安(今陕西西安),直扑凤翔府(今陕西风翔),而将驻守川陕的宋军拦腰截断,大部宋军被阻于渭水之北,川陕地区人心震恐。其时宋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杨政驻巩州(治今甘肃陇西),宋枢密院都统制、节制陕西军马郭浩驻腆延(今陕西延安),只有吴磷随同四川制置使兼宣抚司事胡世将驻河池(今陕西凤县东)。胡世将急召诸将来河池商议御敌之策,唯有泾原守将田晟与杨政赴会。参谋官孙渥认为河池不可守,欲退守仙人原(今陕西宝鸡南),吴磷厉声反驳,请求胡世将派百人即可破敌。胡世将也指着自己居住的营帐,表示将战死于此,众将因此斗志激昂。胡世将古代弓弩遂令田晟领兵3000迎击金军。吴磷则派部将姚仲戍守凤翔石壁寨。五月,金军前锋进至石壁寨,姚仲领兵抗击,金军败退至武功(今陕西武功西)。

六月,吴磷、杨政致书撤离喝,约定交战日期。会战之日,撤离喝派大将鹘眼郎君率骑兵3000,直冲吴磷军。吴磷指挥部将李师颜领骁骑迎击,双方激战一团,金军终溃败。鹘眼郎君退人扶风(今陕西兴平西北),李师颜又率军追击,夺回扶风,俘虏金军3将及女真兵士百余人。撤离一喝亲自统兵至百通坊(今陕西扶风西南),欲与宋军决战。金军列阵长达20里,气势汹汹。吴磷又派姚仲奋击金军,撤离喝刃;渭北郭浩所部击退金军对耀州(治今陕西耀县)的包围,且派部将郑建充调集滑北各地宋军,合兵攻下醴州,与吴磷相呼应,夹攻金军。

撤离喝屡遭失利,再派部将胡盏、习不祝合兵5万进攻吴磷所部,交战于剡家湾。吴磷以“叠阵法”迎击金军:以长枪居前,兵士持枪坐地;之后为强弓、强弩,射手跪膝而发;最后为神臂弓,射手站立而射。敌军攻至百步内。神臂弓先射杀;进至70步,则强弓弩齐射。凡布阵侧重于阻击金军骑兵,于阵前布置相连的铁钩。先以两翼骑兵遮蔽于阵前,待战阵布置完毕骑兵撤去,即谓之“叠阵”。胡盏与习不祝精通兵法,率军据险固守,所扎营盘前临雄峰峻岭,后控腊家城,认为宋军不敢轻易进攻。吴磷领兵欲与之交战,召集诸部将商议攻击之策。姚仲认为战于山上则胜,战于山下则败。吴磷欣然采纳,便派人入金营请战,胡盏与习不祝见战书,讥笑吴磷不懂兵法。半夜,吴磷派姚仲、王彦二将领兵自山崖攀登上山,令兵士人人口中衔枚,约定待二将登上山岭后,发火为号。姚仲、王彦率兵士上得山岭,金军毫无觉察,宋军于山岭上集结已毕,遂点燃火炬。刹那间,万炬通明,金军顿时惊愕不已,乱作一团。习不祝、胡盏二人主张相左,金兵无所适从。吴磷随即派兵至金营前挑战,胡盏果然出兵迎战。吴磷指挥宋兵以“叠阵法”迎击,自己着轻裘衣,亲临前线驻马督战。宋兵轮番射杀,轮流下阵休息,金兵于宋军阵前中箭倒仆者无计,终于大败,有万余金兵投降。胡盏下令退守腊家城。吴磷指挥宋军又围攻腊家城,宋兵奋勇进击,强攻不已,克城指日可待。正在这时,赵构、秦桧为与金廷议和,派人诏吴磷“班师”。眼看到手的胜利又白白丧失,胡世将不禁仰天长叹不已。

在胡盏、习不祝进击吴磷所部同时,撤离喝又尽起风翔金军,北攻泾州(治今甘肃泾川西北)。宋将田晟领兵迎击,大败金军。撤离喝在正面与宋军激战之时,另遣一部绕到田晟军后出击。宋军措手不及,有部分兵将惊溃而逃。然而田晟所部主力“右护军”万余将兵临阵不乱,奋力拼杀,金军死伤甚众,撤离喝被迫退守凤翔,不敢再出战。

泾州一战,陕西金军主力遭受重大损失,渭北宋军遂得以全师回到四川。但宋军亦因粮尽而退守仙人原,未能再进击金军残部。宋、金双方军队遂于川陕地区处于对峙之中。然而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1141),在以赵构秦桧为首的投降派的策划下,宋廷与金廷订立和议,割让和尚原(今陕西宝鸡南)。又一次葬送川陕抗金的胜利成果

G. 姚克的介绍

姚克(1916年7月-2004年8月5日),四川宣汉县桃花乡五村人。曾用名张大发。原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1933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姚克同志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汉中、万源战役,马鞍山、花萼山保卫战等著名战役和战斗。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著名的奇袭阳明堡、鲁西南的“反扫荡”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辽沈战役、德惠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剿匪等著名战役和战斗。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次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81年离职休养。

H. 史上最持久的守城保卫战:打了44年,36名将军自杀殉城,究竟多惨烈

说到南宋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负面评价,被蒙古军打到都城都丢了,但是其实这样对于有些人来说不公平的。比如四川战场的钓鱼城牺牲的热血男儿们,他们用血肉在钓鱼城阻挡了蒙古军四十四年。

而后面继位的就是忽必烈,忽必烈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将大宋灭国,所有的疆土都变成蒙古军的了,只有钓鱼城孤零零地在那里,再坚持也无济于事。后来忽必烈答应不会杀害城中百姓,守城将领才打开了钓鱼城这座被围困了四十四年的城池大门。而开城以后,守城将领全部自杀殉国,共计三十六名。

I. 马鞍山抗日遗址的历史

马鞍山,位于淄川区淄河镇,主峰海拔616米,是一个由粗犷雄伟的山峦叠嶂,潺潺的溪流,波光粼粼的水域,秀丽多姿的田园山庄及马鞍山革命抗日遗址组成的自然风景区。其山势峻峭,峰顶突兀,四周悬崖如削,只有山前一条石凿的132级的石阶小道能通往峰顶,易守难攻,实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之险,故为兵家必争之地。 山巅石峰高数十米,东西两顶相连,成凹形,远望状似马鞍,故名马鞍山。石峰四面悬崖峭壁,西南角有条石阶,狭而陡,似天梯,直达南天门,是通向峰顶的唯一险道。马鞍山周围峰峦起伏,山上林木苍苍,山下淄水蜿蜒,道路纵横交错,曾为历史上南北交通咽喉。抗日战争时期,它是扼沂蒙山区通往清河区的门户,战略位置重要。
1941年八路军占领此山,并控制周围地区。在日伪军对鲁中区进行“大扫荡”时,部队分散活动,马鞍山成了安置伤病员和家属的小后方。
1942年11月,日伪军扫荡沂蒙。1942年11月9日,千余日、伪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向马鞍山发动进攻。当时,山上只有鲁中军区二团副团长王凤麟、中共鲁中区党委组织科长李成式和抗战军属冯旭臣老人等30余名伤病员和家属。经过两天一夜的激战,打退敌人10余次进攻,毙伤敌军二百余人。王凤麟、谭克平等30余人壮烈牺牲。这就是淄博抗日战争史上有名的“马鞍山保卫战”。
为纪念在保卫战中献身的英雄,1945年博山县政府在马鞍山建立了“马鞍山抗日烈士纪念碑”, 碑通高210厘米,呈六棱形,刻有介绍马鞍山战斗的碑文,鲁山区专员徐化鲁题写的“气壮山河”4字、博山县长毛梓材的《马鞍山抗日烈士赞》题词,以及27名烈士姓名。整个纪念园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建成面积8000平方米,主要景点有纪念馆、战斗遗址、怪石林、钟鼓楼、华光寺等。
1977年12月,省革命委员会公布马鞍山抗日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政府为纪念碑加筑了水泥结构的护碑亭,整修了登上山峰的台阶、护拦及山峰的掩体、指挥所遗址。1985年,在主峰的多处悬崖石壁上镌刻了廖容标、冯毅之、钱钧、李伯秋、吴瑞林的题词和诗词。
改革开放后,淄河镇投资近百万元开通了攀山公路,恢复了山上原有的玉皇阁、华光寺等建筑,重修了烈士祠堂,塑造了“一门忠烈”烈士群雕,修建了凌云阁等景点,安装了风力发电机组,将其建成了融革命传统教育与人文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马鞍山风景游览区。一年四季,游人如织。已被淄博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风景名胜区。
奇迹盛世出。人们又在山上陆续发现了多处新的自然景观:2001年在马鞍山两侧的山梁上发现了100多间石屋和烽火台;在山东峰百米高的悬崖上有一个十余米高的八路军头像,浩然正气,形象逼真,象征了马鞍山战斗中牺牲的烈士的不屈灵魂,被称之为“英雄魂”;在马鞍山正南方的“三泰山”主峰上,恰似一个熟睡的大佛,庄重自然,活灵活现,被人们称之为“三泰卧佛”;马鞍山西南方的一座山峰,犹如一尊静坐修行的弥勒佛,神情专一,泰然自如,线条分明——真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J. 为什么说到重庆旅游,南岸马鞍山非去不可

一、南岸的功能

提起南岸,我脑海里闪出的第一个具象是南山,然后会是工贸,再然后是南滨路上喜来登的双子座…

如果用纯粹的旅游眼光去搜索,大概率会是一棵树、弹子石老街、龙门浩老街,也许还能怀念一下洋人街。

每每想到那些老街青砖黛瓦的形象,一种岁月的温柔总会充斥我的心胸,缱绻光阴,无视了时间的隔阂,模糊了过去与今天的区别,以混沌的感觉征服了我们的判断,心里有些温柔被召唤出来,成一只蝶,流连在沧桑人间。那些未被改变的便改变了心境,拉成一道光滑的弧线。如童年乐此不彼的滑滑梯,除了速度带来的快乐外,我能在突破落差时回到童年。

南岸于我心中便具有如此神奇的功能,它助人穿越,即便鹤发皓首,某些司空见惯的环境也能在一瞬间把人推向遥远的过去…

二、马鞍山

马鞍山片区位于龙门浩街道上新街社区,与渝中半岛隔江相望。

它属于龙门浩老街的一部分,又相对独立。即便是你已经来到了龙门浩,很大可能还是会与之擦肩而过。因为基本上你听都没听过马鞍山。

你记得吗?

这条老街,令人动容!我唯一的遗憾是我竟然从前不知道它的存在;我最大的庆幸是我终于走进了它。

三、生长

优美的低于生活,我们在城市的角落,把一切还给最初。

重庆这座城市,该有多少值得探索的角落?该有多少值得向往的生活?又有多少被淡忘的曾经?

我走过马鞍山,至少被我窥伺到了一些痕迹;我也有高兴的事,尽管那些重庆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老建筑已慢慢陷入沉睡,但新生后的街道,带着对世间的深情,涅槃重启。

时代的改变赋予了它崭新的生命力,在过去与未来的十字路口前,它潇洒地在人心上画了一个圆。

于是,最初的我们与未来的我们终将相遇。磕磕跘跘以后,无论城市还是人生,都以完满作为阶段性的结局。

到重庆旅游,南岸马鞍山真的非去不可!

阅读全文

与四川马鞍山保卫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
马鞍山519日停电通知 浏览:977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