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成都都有那些历史名人啊
成都名人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前117)西汉辞赋家。字长卿,小名犬子。成都人。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曾为梁孝王门客,与邹阳、枚乘、严忌等辞赋家交游。所作《子虚赋》、《上林赋》,为武帝所赏,拜为中郎将,奉命出使西南有功,后为孝文园令。病卒于家。作品还有散文《喻巴蜀檄》、《难蜀父老》、《凡将篇》,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扬雄
【扬雄】(前53~18)西汉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成都人。自幼深爱屈原、司马相如之赋。他的《甘泉》、《羽猎》、《长林》、《河东》四赋系讽成帝广宫室、溺游猎而作,大体依仿《子虚》、《上林》而具讽谕之义。另有《蜀都赋》与《逐贫赋》等作,前者为现存最早的以都邑为题材的作品,后者自述家贫之状、安贫之志,在汉赋中均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晚年著有《法言》、《太玄》、《方言》等。
常璩
【常璩】(?~361)东晋史学家。字道将。成都崇州人。出生世家大族,且治学艺,擅文辞。少年时,遍读先世遗书,颇负才名。成汉李期、李势时,任史官,曾依据官方文献资料,撰《梁益二州地志》、《巴汉志》、《蜀志》、《南中志》等书多种。成汉灭亡后,桓温在成都招揽贤才,常璩被授予参军职位,随即到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市),在收藏保管档案图书的秘阁任职。他鉴于史籍中记述西南地区社会历史的著作较少,且东晋朝廷重中原故族,歧视蜀人,遂广泛搜集资料,结合自身见闻,写成《华阳国志》,因资料新颖可靠,叙述得法,文词典雅,而成为名闻中外、影响深远的史学巨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以"志"为名的地方志专著。
薛涛
【薛涛】(768~831)唐代女诗人。字洪度。祖籍长安,幼年随父入蜀,后为乐妓。自幼才华过人,能书善诗,与当时的诗人元稹、白居易、刘禹锡均有唱和。有诗集,已佚。后人辑有《薛涛诗》行世。她身世凄凉,悲愤终生,后人缅怀她,同情她的不幸,就在她家旧址盖起了一些亭台楼阁,称"望江楼"。
欧阳炯
【欧阳炯】(896~971)五代后蜀词人。成都市双流人。前蜀王衍时任中书舍人,后又仕孟蜀。其词现存40余首,见于《花间集》、《尊前集》等书。所作《花间集序》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定影响。
黄筌
【黄筌】(903~965)宋初画家。字要叔。成都人。少时即以绘画得名,尤善画鸟,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可看出两人画风之不同,从而形成五代花鸟两大派别。黄筌在前、后蜀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入宋,任太子左赞善大夫。除花鸟以外,还擅长人物、山水、墨竹、龙水等画。其子黄居采承继父亲画风,尤擅花鸟画,存世作品有《山鹧棘雀图》,其画形象逼真,富丽堂皇,故在宋初的翰林图画院中,黄氏父子的画风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并以他们的体制作为优劣取舍的标准。
王郒
【王郒】(1019~1087)北宋大臣、学者。字禹王。成都市双流人。进士出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进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英宗时,兼端明殿学士。神宗时,迁学士承旨。熙宁三年(1070)拜参知政事。九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自参知政事至宰相,无所建树,唯忌神宗用司马光。善文章,朝廷大典多出其手。著有《华阳集》。
吴缜
【吴缜】生卒年待考。北宋史学家。字廷珍。成都人。曾知蜀州(今崇庆县)。著有《新唐书纠谬》、《五代史纂谬》。其《新唐书纠谬》20卷,对《新唐书》指证错误多达400余条,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费著
【费著】生卒年待考。元代史学家。成都市双流人。进士出身,授国子助教,曾任汉中廉访使,后调重庆府任总管。著有《民族谱》、《器物谱》、《楮币谱》、《岁华纪丽谱》、《成都志》等。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学者。字用修,号升庵,明朝大臣杨廷和之子。成都市新都人。正德状元,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1524)因议"大礼"被贬云南。其著述颇丰,有《升庵集》、《全蜀艺文志》、《陶情乐府》等,另有许多诗作流传于世。
谢朝恩
【谢朝恩】(?~1841)清朝将领。成都人。道光十四年(1834),任江苏狼山镇总兵,后从总督伊里布驻防镇海。1841年,英军进犯镇海,谢带兵英勇反击,但因据守城外的提督余步云不战而逃,遂失利,中炮牺牲。
卓秉恬
【卓秉恬】(1781~1855)清朝大臣。字静远,一字海帆。成都市双流人。嘉庆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内阁大学士,兵部、户部、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要职。任职长达50余年,在整顿吏治、水利建设、培育人才、改良政治等方面有不少建树。1840年任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时值鸦片战争开始,上疏要求严禁鸦片。1855年卒于任内,清廷赠太子太保衔。
伍肇龄
【伍肇龄】(1826~1915)教育家。字崧生。成都市大邑人。道光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编修、侍讲及侍讲学士。长期从教,先后主讲邛州书院、成都锦江书院和尊经书院,任山长多年,培育了不少人才,有"天下翰林皆后辈,蜀中名士半门生"之誉。工书法,善诗文。著有《石堂藏书》、《石堂诗钞》等,并与董贻清等合修《直隶绵竹志》。
张慎仪
【张慎仪】(1846~1921)语言文字学家。成都人。著有《续方言新校补》、《方言别录》、《蜀方言》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周达三
【周达三】(1856~1922)版本目录学家。名永德,字达三。成都人。其祖与父经营书铺,先后开有尚友堂、九思堂,后不幸毁于火,家道中落。遂在其父学徒王述斋的书铺习商,苦钻版本目录学,得名师缪荃荪指点,学识大进。后受王述斋之托,主持业务,历时50余年,以其经营有方,闻名全川。先后得张之洞资助校刻许慎《说文解字》、代吴棠刻《韩诗外传》、《杜诗镜铨》。校书100余种,在版本目录学上有较高造诣。晚年任成都总商会会长及公断处处长。谢世后,廖季平撰《周达三先生墓志铭》。
吴虞
【吴虞】(1872~1949)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原名姬传、永宽,字又陵。成都市新都人。早年入成都尊经书院学习经学,戊戌变法后,转而学习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成都言新学之最先者"。1905年曾赴日本就读于东京法政大学,1907年回国后,先后在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任教。曾任《西成报》等报纸主编。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吃人与礼教》等文章,猛烈抨击封建旧文化、旧礼教,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称为"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1933年去职退隐。著有《吴虞文录》、《秋水集》,编有《蜀十五家词》、《国文撰录》、《宋元学案粹语》等书。
昌圆
【昌圆】(1879~1943)高僧。俗姓伍,法号道静。成都市郫县人。1899年于郫县金龙寺披剃落发。1910年任金龙寺住持。1916、1927年两度任郫县佛教协会会长。倡议成立郫县佛学社、觉觉佛学社,创办成都爱道学校、成都地藏庵尼学校、温江爱道学校等。1930年任四川省佛教协会常务委员,次年到南京参谒太虚法师,被举荐任全国佛教协会副会长。1936年任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同年9月创办四川佛学院。初宗"华严"、"弥陀",晚年专修"净土",持戒精严,得戒弟子7000余人,为蜀中之冠。
彭家珍
【彭家珍】(1887~1912)辛亥革命烈士。字席儒。成都市金堂人。青年时毕业于成都陆军武备学堂,后去日本考察军事,参加同盟会,曾任京津同盟会军事部长。1912年,在北京炸死清宗社党首领良弼时受伤牺牲。民国成立时,南京临时政府追赠为陆军大将军。
蓝田
【蓝田】(1888~1966)铁路工程技术专家。字子玉。成都市郫县人。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土木工程系,长期从事铁路路线勘测工作,曾任铁道部第二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在成渝、宝成、成昆等铁路勘测设计中,提出了重大的改线方案和较好的选线方案,为国家节约了大量投资。曾被评为西南铁路一等劳动模范和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并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王光祈
【王光祈】(1891~1936)音乐家。字调琪,号若愚。成都市温江人。1927年考入柏林大学专攻音乐。1932年任波恩大学讲师,并获该校音乐博士学位,成为我国最早在欧洲为祖国争得荣誉的音乐家。著有音乐论著多篇,在整理中国古代音乐史料和介绍西洋音乐知识方面颇有贡献。《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著作,为我国比较音乐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郔人
【李郔人】(1891~1962)作家、翻译家。原名家祥,笔名老懒、菱乐、懒心、抄公、云云等。成都人。早年毕业于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堂,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学习法文和文学。1949年前历任《四川群报》、《川报》、《星期日》周刊、巴黎《华工旬刊》等报刊主笔、主编,以及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常务理事等职。1949年后,历任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成都市副市长、西南文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及中国文联委员等职。一生主要从事文学创作与法国文学作品翻译、报刊编辑、文学教学等工作,著有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和《天魔舞》,中篇小说《梦痕》、《同情》等,译著有莫泊桑的《人心》、都德的《小东西》、福楼拜的《马丹波娃利》等10余种。
王良
【王良】(1891~1985)防痨及生物制品专家。字眉白。成都人。1912年毕业于越南河内医学院。1931年赴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院,在卡介苗发明者卡尔美和介林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1933年首先将卡介苗引进中国接种婴儿,次年在重庆筹建了中国第一个卡介苗实验室。1949年后,历任西南卡介苗制造研究所所长,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副所长兼卡介苗室主任,中国防痨协会四川分会名誉理事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一生为卡介苗的研究和我国防痨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卡介苗防痨的创始人之一。撰有《卡介苗之培养及制造》等论著20余篇。
李家钰
【李家钰】(1892~1944)抗日烈士。字其相。成都市蒲江人。历任川军第一师师长、四川边防军总司令、四川"剿匪"军第三路总指挥、川军第104师师长、第47军军长等职。抗战初期率部出川抗日,1939年冬升任国民革命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1944年5月,在河南陕县秦家坡与日军作战时牺牲。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举行国葬。1984年5月,民政部追认为"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
王铭章
【王铭章】(1893~1938)抗日烈士。字之钟。成都市新都人。历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4师师长,川军第41军第122师师长,第41军代理军长等职。1937年出川抗战。1938年初率部参加徐州会战,3月14日,在滕县保卫战中殉国。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1984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周太玄
【周太玄】(1895~1968)生物学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名周焯,号朗宣,后改名周无,号太玄。成都人。1918年与李大钊、王光祈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次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曾创办"巴黎通信社"和《旅欧周刊》、《华工旬刊》。先后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1930年回国后,历任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兼生物系系主任,西康经济研究所所长、《大公报》顾问。1949年后,相继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常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编译局副局长、局长,中国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1955年又兼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在腔肠动物尤其是对水母的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填补了我国水母研究的空白。一生著述颇丰,重要的有《Chrysaora生活史之研究》、《动物心理学》等7部生物学专著,《古动物学》等11部译著。
刘咸郕
【刘咸郕】(1896~1932)历史学家。字鉴泉,号宥斋。成都市双流人。历任成都敬业学院哲学系主任及成都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学术研究除史学外,还涉及经学、目录学、文学、书法等,见解独到,卓有成就。一生著述宏富,成书达200余部,总名《推十书》。
李一氓
【李一氓】(1903~1990)中国共产党高级干部。成都彭州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北伐和南昌起义。1932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国家保卫局局长。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先后任中共陕甘省委、陕甘宁省委、陕西省委宣传部长。抗战爆发后,协助叶挺组建新四军,任新四军秘书长和东南分局秘书长。1942年后,又相继担任中共淮海区委副书记、中共苏北区委副书记和行署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苏北区委书记、华中分局宣传部长、苏皖边区政府主席。1947年,先后任中共旅大区委副书记、财委会书记,大连大学校长等职。1949年后,先后任保卫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理事及书记、中国驻缅甸大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联部副部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组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等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李一氓也是一位谙熟版本目录学的学者,收藏大量珍稀古籍,俱捐献国家。
艾芜
【艾芜】(1904~1992)作家。原名汤道耕。成都市新都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前历任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大公报.半月文艺》主编、重庆大学中文系教授等职。1949年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四川省作协名誉主席等职。一生主要从事文学创作,著述颇丰,主要代表作有《南行记》、《故乡》、《山野》、《百炼成钢》、《高高的山上》等。
罗南辉
【罗南辉】(1908~1936)红军高级将领。又名罗曼、罗敏。成都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四川长期从事地下工作。1933年春任红33军副军长,1935年参加红军长征。同年底任红5军副军长,次年10月22日在甘肃省定西县华家岭战斗中壮烈牺牲。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成都
B. 四川有那些出名的人物
古代
李冰文翁落下闳扬雄
蒋琬司马相如卓文君严君平
李升“三范”常璩刘备
诸葛亮花蕊夫人武则天李白
杜甫王建黄筌黄居采
苏轼苏洵苏辙张商英
秦良玉 魏了翁岳钟琪
近代
郭沫若张大千吴虞尹昌衡
彭家珍杨锐刘光第李劼人
尹昌龄邹容贺麟张群
刘湘 秦载赓何其芳李家钰
赵一曼田家英邱少云叶心清
现代
郭汝愚朱德黄继光杜长明
刘伯承罗瑞卿张爱萍 吴玉章
陈毅 巴金邓小平
司马相如
(公元前179-前117年)
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汉赋的奠基人。成年后到京城为汉景帝的“武骑常侍”,陪皇帝打猎,以身体不佳为由辞去职务,东游梁国,封作宾客。当时梁国为全国文学活动中心,在此常与文人交往,写下不少作品,其最有名的是《子虚赋》。梁王死后回临邛,在此识卓文君,相爱后因未得家庭同意,遂私奔成都,不久又回临邛,开一家小酒店度日。写下了追求爱情反抗市俗的千古佳话。汉武帝即位后,他倾注全力写成《天子游猎赋》上奏,极得赏识,即封为郎,嗣为中郎将,负责开发西南夷。公元前127年,又回成都,为说服那些不赞成开发西南夷的蜀人,又写了《难蜀父老》的名篇。
扬雄
(公元前53-18年)
字子云,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蜀郡成都人。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任校书天禄阁,后召为大夫。早年作《长扬赋》、《甘泉赋》、《羽猎赋》,形式上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等赋。后来主张一切言论应以“五经”为准,鄙薄辞赋,转而研究哲学,作《法言》,提出以“玄”作为宇宙根源的学说,强调如实认识自然现象的必要性,在社会伦理方面,批判老庄“绝仁弃义”的观点,重视儒家学说,认为“人之性的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者为恶人”。于语言学方面,著有《方言》,叙述西汉时代各地方言、为研究古代语文的重要资料。
李白
(701-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5岁随父入蜀,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20岁前在家读书学剑,20岁后在川内漫游,25岁远游出川,再也没有回来。但一生对四川怀着很深的感情,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如《蜀道难》、《登锦城散花楼》都是以四川为题材的佳作名篇。在长期漫游中,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其间曾受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政治上却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叛乱中怀着平叛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此受牵累,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李白的诗对统治集团表现强烈不满,作了尖锐的批判;指斥安史叛乱,讴歌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现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化,构成其特有瑰玮绚灿的色彩,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创导了一种新的诗歌风格,扩大了诗歌的境界,将唐诗推向新高峰,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瑰宝。
苏轼
(1037-1101年)
字子瞻,眉州(今眉山县)人,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大文豪。1056年赴京城应考,名列第二。次年春,皇帝宋仁宗殿试群儒,考中进士。先后在杭州、湖州任县令。在湖州任上被陷害入狱,后贬到黄州。他在黄州城东的荒坡上,开垦建房,自号东坡居士。宋哲宗继位后,曾被提升为兵部、礼部尚书。以后皇帝对他的直言规谏不满,先后调他到河北、广东及海南。直到1100年宋哲宗死后,才得以内迁到廉州、舒州和永州,以积劳成疾死于常州。他一生写下了很多不朽的作品。词的代表作是《念双娇·赤壁怀古》,赋的代表作是《赤壁赋》。他长于书画,是北宋四大书法名家之一,画的竹木怪石等别具一格,其绘画理论“胸有成竹,贵在神似”,传诵至今。
C. 成都出过那些历史名人
1、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祖籍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侨居蓬州(今四川蓬安)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
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
5、杨廷和
杨廷和(1459年10月15日—1529年7月25日),字介夫,号石斋,汉族,四川成都府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杨慎之父。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
杨廷和年少成名,十二岁时乡试中举,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岁时中进士,授翰林检讨。明孝宗时为皇太子朱厚照讲读。正德二年(1507年)入阁,拜东阁大学士,专典诰敕。刘瑾诛后拜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
D. 成都有那些名人他们是谁曾做过什么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前117)西汉辞赋家。字长卿,小名犬子。成都人。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曾为梁孝王门客,与邹阳、枚乘、严忌等辞赋家交游。所作《子虚赋》、《上林赋》,为武帝所赏,拜为中郎将,奉命出使西南有功,后为孝文园令。病卒于家。作品还有散文《喻巴蜀檄》、《难蜀父老》、《凡将篇》,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扬雄
【扬雄】(前53~18)西汉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成都人。自幼深爱屈原、司马相如之赋。他的《甘泉》、《羽猎》、《长林》、《河东》四赋系讽成帝广宫室、溺游猎而作,大体依仿《子虚》、《上林》而具讽谕之义。另有《蜀都赋》与《逐贫赋》等作,前者为现存最早的以都邑为题材的作品,后者自述家贫之状、安贫之志,在汉赋中均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晚年著有《法言》、《太玄》、《方言》等。�
常璩
【常璩】(?~361)东晋史学家。字道将。成都崇州人。出生世家大族,且治学艺,擅文辞。少年时,遍读先世遗书,颇负才名。成汉李期、李势时,任史官,曾依据官方文献资料,撰《梁益二州地志》、《巴汉志》、《蜀志》、《南中志》等书多种。成汉灭亡后,桓温在成都招揽贤才,常璩被授予参军职位,随即到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市),在收藏保管档案图书的秘阁任职。他鉴于史籍中记述西南地区社会历史的著作较少,且东晋朝廷重中原故族,歧视蜀人,遂广泛搜集资料,结合自身见闻,写成《华阳国志》,因资料新颖可靠,叙述得法,文词典雅,而成为名闻中外、影响深远的史学巨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以"志"为名的地方志专著。�
薛涛
【薛涛】(768~831)唐代女诗人。字洪度。祖籍长安,幼年随父入蜀,后为乐妓。自幼才华过人,能书善诗,与当时的诗人元稹、白居易、刘禹锡均有唱和。有诗集,已佚。后人辑有《薛涛诗》行世。她身世凄凉,悲愤终生,后人缅怀她,同情她的不幸,就在她家旧址盖起了一些亭台楼阁,称"望江楼"。�
欧阳炯
【欧阳炯】(896~971)五代后蜀词人。成都市双流人。前蜀王衍时任中书舍人,后又仕孟蜀。其词现存40余首,见于《花间集》、《尊前集》等书。所作《花间集序》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定影响。�
黄筌
【黄筌】(903~965)宋初画家。字要叔。成都人。少时即以绘画得名,尤善画鸟,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可看出两人画风之不同,从而形成五代花鸟两大派别。黄筌在前、后蜀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入宋,任太子左赞善大夫。除花鸟以外,还擅长人物、山水、墨竹、龙水等画。其子黄居采承继父亲画风,尤擅花鸟画,存世作品有《山鹧棘雀图》,其画形象逼真,富丽堂皇,故在宋初的翰林图画院中,黄氏父子的画风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并以他们的体制作为优劣取舍的标准。�
王郒
【王郒】(1019~1087)北宋大臣、学者。字禹王。成都市双流人。进士出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进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英宗时,兼端明殿学士。神宗时,迁学士承旨。熙宁三年(1070)拜参知政事。九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自参知政事至宰相,无所建树,唯忌神宗用司马光。善文章,朝廷大典多出其手。著有《华阳集》。�
吴缜
【吴缜】生卒年待考。北宋史学家。字廷珍。成都人。曾知蜀州(今崇庆县)。著有《新唐书纠谬》、《五代史纂谬》。其《新唐书纠谬》20卷,对《新唐书》指证错误多达400余条,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费著
【费著】生卒年待考。元代史学家。成都市双流人。进士出身,授国子助教,曾任汉中廉访使,后调重庆府任总管。著有《民族谱》、《器物谱》、《楮币谱》、《岁华纪丽谱》、《成都志》等。�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学者。字用修,号升庵,明朝大臣杨廷和之子。成都市新都人。正德状元,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1524)因议"大礼"被贬云南。其著述颇丰,有《升庵集》、《全蜀艺文志》、《陶情乐府》等,另有许多诗作流传于世。�
谢朝恩
【谢朝恩】(?~1841)清朝将领。成都人。道光十四年(1834),任江苏狼山镇总兵,后从总督伊里布驻防镇海。1841年,英军进犯镇海,谢带兵英勇反击,但因据守城外的提督余步云不战而逃,遂失利,中炮牺牲。�
卓秉恬
【卓秉恬】(1781~1855)清朝大臣。字静远,一字海帆。成都市双流人。嘉庆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内阁大学士,兵部、户部、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要职。任职长达50余年,在整顿吏治、水利建设、培育人才、改良政治等方面有不少建树。1840年任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时值鸦片战争开始,上疏要求严禁鸦片。1855年卒于任内,清廷赠太子太保衔。�
伍肇龄
【伍肇龄】(1826~1915)教育家。字崧生。成都市大邑人。道光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编修、侍讲及侍讲学士。长期从教,先后主讲邛州书院、成都锦江书院和尊经书院,任山长多年,培育了不少人才,有"天下翰林皆后辈,蜀中名士半门生"之誉。工书法,善诗文。著有《石堂藏书》、《石堂诗钞》等,并与董贻清等合修《直隶绵竹志》。�
张慎仪
【张慎仪】(1846~1921)语言文字学家。成都人。著有《续方言新校补》、《方言别录》、《蜀方言》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周达三
【周达三】(1856~1922)版本目录学家。名永德,字达三。成都人。其祖与父经营书铺,先后开有尚友堂、九思堂,后不幸毁于火,家道中落。遂在其父学徒王述斋的书铺习商,苦钻版本目录学,得名师缪荃荪指点,学识大进。后受王述斋之托,主持业务,历时50余年,以其经营有方,闻名全川。先后得张之洞资助校刻许慎《说文解字》、代吴棠刻《韩诗外传》、《杜诗镜铨》。校书100余种,在版本目录学上有较高造诣。晚年任成都总商会会长及公断处处长。谢世后,廖季平撰《周达三先生墓志铭》。�
吴虞
【吴虞】(1872~1949)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原名姬传、永宽,字又陵。成都市新都人。早年入成都尊经书院学习经学,戊戌变法后,转而学习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成都言新学之最先者"。1905年曾赴日本就读于东京法政大学,1907年回国后,先后在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任教。曾任《西成报》等报纸主编。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吃人与礼教》等文章,猛烈抨击封建旧文化、旧礼教,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称为"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1933年去职退隐。著有《吴虞文录》、《秋水集》,编有《蜀十五家词》、《国文撰录》、《宋元学案粹语》等书。�
昌圆
【昌圆】(1879~1943)高僧。俗姓伍,法号道静。成都市郫县人。1899年于郫县金龙寺披剃落发。1910年任金龙寺住持。1916、1927年两度任郫县佛教协会会长。倡议成立郫县佛学社、觉觉佛学社,创办成都爱道学校、成都地藏庵尼学校、温江爱道学校等。1930年任四川省佛教协会常务委员,次年到南京参谒太虚法师,被举荐任全国佛教协会副会长。1936年任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同年9月创办四川佛学院。初宗"华严"、"弥陀",晚年专修"净土",持戒精严,得戒弟子7000余人,为蜀中之冠。�
彭家珍
【彭家珍】(1887~1912)辛亥革命烈士。字席儒。成都市金堂人。青年时毕业于成都陆军武备学堂,后去日本考察军事,参加同盟会,曾任京津同盟会军事部长。1912年,在北京炸死清宗社党首领良弼时受伤牺牲。民国成立时,南京临时政府追赠为陆军大将军。�
蓝田
【蓝田】(1888~1966)铁路工程技术专家。字子玉。成都市郫县人。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土木工程系,长期从事铁路路线勘测工作,曾任铁道部第二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在成渝、宝成、成昆等铁路勘测设计中,提出了重大的改线方案和较好的选线方案,为国家节约了大量投资。曾被评为西南铁路一等劳动模范和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并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王光祈
【王光祈】(1891~1936)音乐家。字调琪,号若愚。成都市温江人。1927年考入柏林大学专攻音乐。1932年任波恩大学讲师,并获该校音乐博士学位,成为我国最早在欧洲为祖国争得荣誉的音乐家。著有音乐论著多篇,在整理中国古代音乐史料和介绍西洋音乐知识方面颇有贡献。《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著作,为我国比较音乐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郔人
【李郔人】(1891~1962)作家、翻译家。原名家祥,笔名老懒、菱乐、懒心、抄公、云云等。成都人。早年毕业于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堂,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学习法文和文学。1949年前历任《四川群报》、《川报》、《星期日》周刊、巴黎《华工旬刊》等报刊主笔、主编,以及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常务理事等职。1949年后,历任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成都市副市长、西南文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及中国文联委员等职。一生主要从事文学创作与法国文学作品翻译、报刊编辑、文学教学等工作,著有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和《天魔舞》,中篇小说《梦痕》、《同情》等,译著有莫泊桑的《人心》、都德的《小东西》、福楼拜的《马丹波娃利》等10余种。�
王良
【王良】(1891~1985)防痨及生物制品专家。字眉白。成都人。1912年毕业于越南河内医学院。1931年赴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院,在卡介苗发明者卡尔美和介林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1933年首先将卡介苗引进中国接种婴儿,次年在重庆筹建了中国第一个卡介苗实验室。1949年后,历任西南卡介苗制造研究所所长,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副所长兼卡介苗室主任,中国防痨协会四川分会名誉理事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一生为卡介苗的研究和我国防痨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卡介苗防痨的创始人之一。撰有《卡介苗之培养及制造》等论著20余篇。�
李家钰
【李家钰】(1892~1944)抗日烈士。字其相。成都市蒲江人。历任川军第一师师长、四川边防军总司令、四川"剿匪"军第三路总指挥、川军第104师师长、第47军军长等职。抗战初期率部出川抗日,1939年冬升任国民革命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1944年5月,在河南陕县秦家坡与日军作战时牺牲。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举行国葬。1984年5月,民政部追认为"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
王铭章
【王铭章】(1893~1938)抗日烈士。字之钟。成都市新都人。历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4师师长,川军第41军第122师师长,第41军代理军长等职。1937年出川抗战。1938年初率部参加徐州会战,3月14日,在滕县保卫战中殉国。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1984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周太玄
【周太玄】(1895~1968)生物学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名周焯,号朗宣,后改名周无,号太玄。成都人。1918年与李大钊、王光祈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次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曾创办"巴黎通信社"和《旅欧周刊》、《华工旬刊》。先后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1930年回国后,历任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兼生物系系主任,西康经济研究所所长、《大公报》顾问。1949年后,相继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常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编译局副局长、局长,中国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1955年又兼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在腔肠动物尤其是对水母的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填补了我国水母研究的空白。一生著述颇丰,重要的有《Chrysaora生活史之研究》、《动物心理学》等7部生物学专著,《古动物学》等11部译著。�
刘咸郕
【刘咸郕】(1896~1932)历史学家。字鉴泉,号宥斋。成都市双流人。历任成都敬业学院哲学系主任及成都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学术研究除史学外,还涉及经学、目录学、文学、书法等,见解独到,卓有成就。一生著述宏富,成书达200余部,总名《推十书》。�
李一氓
【李一氓】(1903~1990)中国共产党高级干部。成都彭州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北伐和南昌起义。1932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国家保卫局局长。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先后任中共陕甘省委、陕甘宁省委、陕西省委宣传部长。抗战爆发后,协助叶挺组建新四军,任新四军秘书长和东南分局秘书长。1942年后,又相继担任中共淮海区委副书记、中共苏北区委副书记和行署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苏北区委书记、华中分局宣传部长、苏皖边区政府主席。1947年,先后任中共旅大区委副书记、财委会书记,大连大学校长等职。1949年后,先后任保卫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理事及书记、中国驻缅甸大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联部副部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组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等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李一氓也是一位谙熟版本目录学的学者,收藏大量珍稀古籍,俱捐献国家。�
艾芜
【艾芜】(1904~1992)作家。原名汤道耕。成都市新都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前历任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大公报·半月文艺》主编、重庆大学中文系教授等职。1949年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四川省作协名誉主席等职。一生主要从事文学创作,著述颇丰,主要代表作有《南行记》、《故乡》、《山野》、《百炼成钢》、《高高的山上》等。�
罗南辉
【罗南辉】(1908~1936)红军高级将领。又名罗曼、罗敏。成都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四川长期从事地下工作。1933年春任红33军副军长,1935年参加红军长征。同年底任红5军副军长,次年10月22日在甘肃省定西县华家岭战斗中壮烈牺牲。
E. 四川出了几个历史有名的人物了
落下闳(hóng),(前156年—前87年),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中国西汉民间天文学家。编写了《太初历》
嫘祖,黄帝轩辕氏之妻,发明养蚕。
苌弘(前575~前492),四川资阳人,孔子之师,死后血液化碧。
纪信,字成,巴郡阆中(今四川省西充县地秦属阆中)人。
武则天(624~705),利州(今四川广元)人,祖籍并州(今山西),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
张思训,四川(现:巴中市巴州区)人。北宋天文学家。 曾是司天监学生,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张思训造出以水银(避免温度变化影响)为动力流体的水运“浑象”
陈抟(872年—989年)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
秦九韶(1208年-1261年),四川安岳人,南宋官员、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著作《数书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
张鹏翮(1649—1725),清四川遂宁县(今蓬溪县人)人,系清代名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为清代蜀人官位最显赫者。
杨锐(1857—1898),字叔峤,四川绵竹人,戊戌六君子之一,清末维新派著名爱国诗人。
刘光第(1859~1898年),四川自贡人,“戊戌六君子”之一,清末维新派著名爱国诗人。
文化名人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
卓文君:西汉临邛(今成都邛崃)人,汉代才女。
司马相如:字长卿,南充蓬安人,西汉文学家,大辞赋家。
严君平,四川郫县人,扬雄之师。西汉道家学者,思想家。
扬雄:字子云,成都郫县人,西汉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王褒:字子渊,资阳人,西汉文学家,辞赋家。
袁天罡:成都人,唐代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
陈子昂:字伯玉,射洪人,唐初文学家。
李白:字太白,江油人。诗仙
薛涛:字洪度,幼年流寓成都直至去世,唐朝才女,诗人。
花蕊夫人:成都青城人,五代十国诗人,才女。
黄筌:字要叔,成都人,五代西蜀画家。
欧阳修:生于绵阳,祖籍江西庐陵。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眉山人。
张问陶(1764—1814),号船山,清四川遂宁县人(现蓬溪县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乾嘉诗坛泰斗、著名书画家。
李调元:号雨村,(1734~1803),德阳罗江人,中国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川菜川剧之父。
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乐山沙湾人。
张大千:国画大师,内江人。
赵完璧:国画大师,(1904-1994),四川南充市大通镇人。
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2005),成都人,中国作协原主席。
艾芜:成都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区)人,著名作家。
沙汀:原名杨朝熙,安县人(1904-1992),作家。
流沙河:成都青白江人,当代著名诗人。
刘心武:成都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家。
魏明伦:内江人,当代著名戏剧家、辞赋作家。
袁庭栋,男,1940年生,四川绵竹人,著名巴蜀文化学者。
晏阳初:四川巴中人(1890年10月26日——1990年1月7日),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
F. 成都市工商局执法二处领导以及全体工作人员照片
我国副局复级行政级别的划分: 1:直辖制市的市局副局长是副厅; 2:副省级市的市局副局长是(副局正处级); 3:直辖市市辖区、副省级市市辖区区局副局长是副处级; 4:省会、地级市的市局的话是副处级、分局的话是副科级; 5:县级市、县 、省会市辖区、地级市市辖区副局长是副科级。 成都市是副省级市,其副局长属于正处级干部;现在的执法局其实相当于以前的市政110,是负责市场巡查监管,检查是否有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监管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商标侵权等工作,属于工商局的下属机构,所以成都市工商执法局一般来说属于省会城市,按照级别也就是正处级执法单位,其下属机构按照划分应该是正科级单位
G. 四川有哪些名人
1.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2.朱德
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3.巴金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参考资料网络-四川
H. 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领导信息
李柏云,男,汉族,1954年3月生,辽宁昌图人,1972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
1972年1月至1974年10月在四川省平武县插队知青。
1974年10月至1977年10月在四川农业大学学习。
1977年10月至1985年7月任四川农业大学团委常委、团总支书记、团委副书记、副部长、部长。
1985年7月至1992年1月任共青团四川省委党组成员、副书记(期间:1985年9月至1987年9月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四川省委党校分院经济管理专业学习;1986年10月至1988年10月任开县县委副书记;1988年至1991年兼任四川青年报社社长)。
1992年1月至1993年1月任共青团四川省委党组副书记、团委副书记。
1993年1月至1996年4月任四川省商业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1996年4月至2000年5月任四川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正厅级)。
2000年5月至2001年3月任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正厅级)。
2001年3月至2002年5月任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正厅级)(期间:2001年10月主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全面工作)。
2002年5月至今任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2001年1月至2003年9月四川省党校研究生地厅班现代管理专业学习)。
洪波,男,汉族,1963年12生,四川乐山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1982年8月至1985年6月在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农业局工作。
1985年6月至1989年3月任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委秘书科长兼机关党总支副书记。
1989年3月至1994年4月任四川省乐山市委办公厅副科级秘书、正科级秘书。
1994年4月至1995年5月任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政府区长助理。
1995年6月至1998年2月任四川省乐山市工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1998年2月至1998年10月任四川省乐山市工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主持工作)。
1998年10月至2003年4月任四川省乐山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
2003年4月至今任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沈健,男,汉族,1964年4月生,四川成都人,1982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
1982年7月至1984年7月在四川省统计学校学习。
1984年7月至1992年12月任四川省统计局干部、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
1992年12月至1996年12月任四川省统计局办公室副主任。
1996年12月至2002年8月任四川省委办公厅副处级秘书、正处级秘书(期间: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四川省工商管理学院学习)。
2002年8月至2003年7月任四川省委办公厅副厅级秘书。
2003年7月至今任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杨跃,男,汉族,1958年5月生,四川渠县人,1978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注册会计师。
1978年12月至1983年9月在四川省达县地区税务局工作。
1983年9月至1985年7月在江西财经学院会计专业学习。
1985年7月至1987年10月任四川省税务局主任科员。
1987年10月至1989年2月任四川省税务局办公室副主任。
1989年2月至1991年1月任四川省税务局直属征收分局副局长。
1991年1月至1994年6月任四川省税务局税政二处副处长。
1994年6月至2000年10月任四川省地方税务局办公室副主、主任(期间: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下派四川工具厂挂职锻炼任副厂长)。
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任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监察专员(期间:2001年3月至2001年6月在省委党校地厅级第27期学习)。
2003年9月至今任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黄俊,男,汉族,1953年6月生,四川资阳人、1975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学历。
1975年7月至1983年12月任四川省中药材公司干部。
1983年12月至1991年5月任四川省医药管理局人事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
1991年5月至1995年5月任四川省医药管理局人事处副处长。
1995年5月至1999年7月任四川省医药管理局人事劳动处处长。
1999年7月至2001年9月任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事教育处处长。
2001年9月至2005年9月任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助理巡视员、局党组成员。
2005年9月至今任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局党组成员。
黄习,男,汉族,1952年7月年生,陕西华人,1969年3月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学历。
1969年3月至1969年10月在四川省岳池县平滩区火光公社知青
1969年10月至1971年3月在陕西省华县少华公社知青。
1971年3月至1972年12月在四川南充地区汽车修配厂工人。
1972年12月至1977年3月在部队任战士、班长。
1977年3月至1977年10月任四川省南充地区纺织机械厂驾驶员。
1977年10月至1978年8月任南充师范学院驾驶员。
1978年8月至1982年8月在四川大学哲学系学习。
1982年8月至1985年7月任四川省委办公厅办公室干事(期间:1985年1月至1985年7月下派任绵竹县副县长)。
1985年7月至1990年12月任省委常委办干事(期间:1988年1月任正科级秘书,1988年8月任副处级秘书,1990年11月任正处级秘书)。
1990年12月至1996年4月任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外资处处长。
1996年4月至2000年7月任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广告处处长。
2000年7月至2001年4月任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人事教育处处长。
2001年4月至今任中共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陈上权,男,汉族,1956年1月,四川大竹人,1974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
1974年12月至1984年7月任战士、排长、副指导员。
1984年8月至1991年12月任中共四川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期间:1985年7月至1987年7月在四川师范大学学习)。
1992年1月至1994年11月任中共四川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干部室副处级纪检员。
1994年12月至1997年3月任中共四川省纪委、四川省监察厅第一纪检监察室副主任。
1997年4月至2000年11月任中共四川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四川省监察厅第一纪检监察室正处级副主任。
2000年12月至2005年5月任中共四川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四川省监察厅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
2005年6月至今任中共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成员;中共四川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派驻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纪检组组长;四川省监察厅派驻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监察专员。
何俊,男,汉族,1956年4月生,安徽池州人,1970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学历。
1970年12月至1975年3月在部队任战士、班长。
1975年3月至1983年1月任成都军区步兵学校政治部教员、正连职教员(期间:1975年7月至1975年9月在成都军区军政班干部学校学习,1975年9月至1978年8月在四川大学历史系学习)。
1983年1月至1987年3月任成都陆军学校第二政工教研室副营职教员、一大队二队政治教导员。
1987年3月至1988年5月任成都军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正营职干事。
1988年5月至1991年11月任成都军区政治部研室副团职干事。
1991年11月至1995年12月任成都军区政治部研室正团职干事。
1996年1月至2003年10月任成都军区政治部编研室副主任(2001年149师代副政治委员)。
2003年10月至2006年4月任成都军区政治部编研室主任。
2006年4月至今任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巡视员。
I. 四川最出名的人物有谁
古代名人
落下闳,(前156年—前87年),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中国西汉民间天文学家。 嫘祖,黄帝轩辕氏之妻,发明养蚕 苌弘(前575~前492),四川资中人,孔子之师,死后血液化碧 纪信,字成,巴郡阆中(今四川省西充县地秦属阆中)人。 武则天(624~705),利州(今四川广元)人,祖籍并州(今山西),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 杨贵妃(719~756),即杨玉环,蜀州(今四川崇州)人,祖籍蒲州(今山西),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刘光第(1859~1898年),四川自贡人,“戊戌六君子”之一,清末维新派著名爱国诗人
文化名人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 卓文君:西汉临邛(今成都邛崃)人,汉代才女 司马相如:字长卿,南充人,西汉文学家,大辞赋家 扬雄:字子云,成都郫县人,西汉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王褒:字子渊,资阳人,西汉文学家,辞赋家 袁天罡:成都人,唐代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 陈子昂:字伯玉,射洪人,唐初文学家 李白:字太白,江油人 薛涛:字洪度,幼年流寓成都直至去世,唐朝才女,诗人 花蕊夫人:成都青城人,五代十国诗人,才女 黄筌:字要叔,成都人,五代西蜀画家 欧阳修:生于绵阳,祖籍江西庐陵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眉山人。 张问陶:号船山,船山区人(今蓬溪县金桥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乾嘉诗坛泰斗、著名书画家 李调元:号雨村,(1734~1803),德阳罗江人,中国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 郭沫若:近代著名作家 ,乐山沙湾人 张大千:国画大师,内江人 赵完璧:国画大师,(1904-1994),四川南充市大通镇人 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2005),成都人 艾芜:成都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区)人,著名作家 沙汀:原名杨朝熙,安县人(1904-1992),作家 流沙河:成都青白江人,当代著名诗人 刘心武:成都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家 魏明伦:内江人,当代著名戏剧家、辞赋作家
军事名人
刘湘(1888~1938),四川大邑县人,民国军阀,号称四川王 邓小平(1904~1997),四川广安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 家,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