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在社会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简政放权,优化办事流程。
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要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
一是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对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需要取得前置许可的事项,除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外,不再实行先主管部门审批、再工商登记的制度,市场主体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生产经营活动;对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持营业执照和有关材料向主管部门申请许可。
二是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
三是放宽工商登记其他条件。
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于放宽工商登记条件后,如何加强对市场主体、市场活动监督管理,落实监管责任,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一是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积极探索,积累经验,为商事登记改革稳步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实行宽进严管。认真落实“宽进”要求,放宽工商登记条件,建立便捷平等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转变监管理念、厘清监管职责、规范监管行为、夯实监管基础,努力在推动“宽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工作,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发展环境。
三是要加快构建服务型工商,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实现共同治理、共担责任。
四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契机,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把工商职能切实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贰』 工商登记制改革后,“先照后证”有什么好处
1、好处:有利于提高登记审批效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推动监管方式创新;促使监管重版心由事前向事中权事后转移;全面提高市场监管效能。
2、“先照后证”顾名思义就是先申领营业执照后再办理有关许可证。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4〕27号),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娱乐场所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等31项前置许可审批改为后置许可审批,各地工商部门一律不再将其作为登记前置,申请人可以直接申请相关经营范围登记,办理营业执照,取得营业执照后再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许可手续。
『叁』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了啥
5证合一, 营业执照 税务登记证 组织机构代码证, 重新加入了 社保编码,统计证号码内,现在是办理了营业容执照 有统一的社会信用编码 办理了执照其他证都不需要再重新登记了,简化了所有证件的登记手续
『肆』 如何做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的工作
权责分明,坚持依法行政。实行“先照后证”的登记制度下,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各回部门的职责边界答,主要是要厘清工商部门与审批机关的职责,审批机关要对许可事项负责,工商部门则需对登记注册事项及相应的经济行为负责,切实转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现状,推动管理方式由事前审批为主向事中、事后监管为主转变,从而建立许可审批与登记监管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伍』 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下如何加强监管
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要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
一是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对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需要取得前置许可的事项,除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外,不再实行先主管部门审批、再工商登记的制度,市场主体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生产经营活动;对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持营业执照和有关材料向主管部门申请许可。
二是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
三是放宽工商登记其他条件。
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于放宽工商登记条件后,如何加强对市场主体、市场活动监督管理,落实监管责任,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一是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积极探索,积累经验,为商事登记改革稳步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实行宽进严管。认真落实“宽进”要求,放宽工商登记条件,建立便捷平等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转变监管理念、厘清监管职责、规范监管行为、夯实监管基础,努力在推动“宽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工作,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发展环境。
三是要加快构建服务型工商,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实现共同治理、共担责任。
四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契机,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把工商职能切实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陆』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什么改为商事制度改革
简单地说,商事制度改革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先照后证”的改革;二是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和放宽工商登记其他条件改革;三是加强市场主体、市场活动监管管理,落实监管责任。
『柒』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你好:
你问的这个问题,可能是工商局的人都想知道的事情。
现在相关文件版还没有传达出来。
但总体权上来说,对于公司的注册要方便很多。
1、不要注册资本金的审计。(这里要节约很多钱)认缴是说,你想注册多少就注册多少,没有时间限制你多久交清,但你对注册资本金承担有限责任。如果你认缴1亿,你就得承担1亿的有限责任,如果你认缴10元,你就承担10元的有限责任。
2、不强求要公司注册地址;
3、减少很多前置条件,并不是全都减了,现在好象还留了40多项。
意思是好,如果你是注册一个一般的公司应该一个小时内能搞定。现在不年验,搞年度报告制度,对于年度报告制度,现在工商局内部都还没有搞懂是个什么意思。这个报告是要做成什么样子。
目前就只能了解这么多了。
对于所谓的严管,这个问题只有在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修改后,再知道管些什么,呵呵
『捌』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之后怎么样更好为企业服务
1、简化住所登记手续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提出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本地区管理的实际需要,自行或者授权下级人民政府作出具体规定。
“现实中,很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初创企业、新业态等,对住所(经营场所)的要求很低。由各地根据本地区实际,简化登记手续,有利于释放场地资源,方便市场主体准入。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城市管理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对住所(经营场所)的条件不能“一刀切”。但出于社会治理的需要,并非任何场所都可以注册为住所。
2、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2013年底,工商总局发文暂停了个体户验照工作。此次出台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同时,将个体工商户验照制度也改为年度报告制度,并探索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度报告制度。
从《方案》看,此次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要求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强化信用监管、协同监管和社会共治,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约束等手段,形成部门协同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主体自治相结合的市场监管格局。“强调企业在享有改革赋予更多便利条件的同时,也要依法承担相应的信息公示等义务和责任。”
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体系不仅要在工商系统内部实现跨地区互联互通,更应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基础信用数据库、税务机关和最高法院的信用系统联网。“形成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域的黑名单,让违法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3、推行电子化登记管理
《方案》提出,要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积极推行全国统一标准规范的电子营业执照,推进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网上发照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为市场主体登记提供更多便利。
『玖』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如何确保企业信息的真实性
工商管理登记制度复改制革是我国政府管理转向宽准入,严监管 ”的重要举措,主要内容包括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 先照后证 用年度报告公示制代替工商年检制度,以及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制度等措施。
在年度报告公示下,企业要在规定期限内,向工商部门报送年度报告。工商部门将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根据规定,企业要对年度报告的真实性 合法性负责。一是信息公开 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
(转自福建自贸区官网)
『拾』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什么时候叫做商事登记制度
您好,2014年2月来7日,国务院自以国发〔2014〕7号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
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内容如下:
国发〔201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予印发。
一、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府监管方式、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保障创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二、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解决改革中的具体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快制定完善配套措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优化流程、完善制度,确保改革前后管理工作平稳过渡。要强化企业自我管理、行业协会自律和社会组织监督的作用,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切实让这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创业活力,催生发展新动力。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