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马鞍山的名人有哪些
舒克和贝塔
㈡ 有谁知道马鞍山的名人啊
袁洪滨,男,汉族,1958年3月15日出生,籍贯江苏南通,198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致公党员。袁洪滨先生是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享受省级专家津贴。他于1981年独创发明了丝棉画,荣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89.1 03284 .3)。以一把棉花、一把剪刀和一手精湛的手工技艺,历经二十余年的倾心研制和开发,将世间万物表现得淋漓尽致、出神入画,成为现代中国手工艺术的一枝奇葩,为世界手工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被誉之为“东方一绝”,袁洪滨长期从事丝画手工艺术的开发和研究,为我国手工艺术创建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创建了世界上唯一专业生产、经营丝棉画的公司,探索并成功开创了单一手工作坊转化为产业化批量生产的管理模式。洪滨丝画已被评为安徽省名牌产品,总经理袁洪滨也成为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的领军人物。
袁洪滨在比利时皇家被被授予“皇家一级骑士勋章”。中国民协授予“中国十佳民间艺人”称号;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其作品荣荣获第54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特别金奖”;第五届、第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奖金奖;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最高奖项-民间工艺成就奖、杭州西湖博览会第四届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三、第四、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暨暨中国工艺美术作品评选金奖等十余项国家级大奖。中央电视台为其拍摄专题片《袁洪滨和他的丝棉画》、《华夏文明-丝棉画》,上海东方电视台《中国奇人-袁洪滨》,安徽卫视《安徽人-袁洪滨》等分别向国内外播放和介绍。
㈢ 来自马鞍山的有什么名人
有“江东第一城”之称的马鞍山山水资源丰富,景色秀丽,历代皆有名人与其结缘,尤其是在唐代大诗人李白长眠于当涂青山脚下之后,马鞍山更是文人墨客的仰慕之地。
两千多年前,垓下之战后,楚霸王项羽南逃至乌江,将自己的坐骑乌骓送过江后,就自刎在江边,而已渡过江的乌骓看到主人身亡,遂翻滚自戕,落地的马鞍化为一山,马鞍山即由此得名。
南朝梁武帝时,一篇优秀的启蒙教材——《千字文》诞生了,它的作者正是当时官拜员外散骑侍郎的当途人周兴嗣,周兴嗣用一夜时间将从王羲之的碑文上拓的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编辑成文,不仅通顺可诵、条理清楚,而且合辙押韵,句式整齐,《千字文》是此后历朝历代一直沿用的启蒙课本。
马鞍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终老之地,李白自25岁第一次造访了当涂之后,此后38年间又曾先后7次游历当途,留下了50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病逝54年之后,后人遵照他的遗嘱“悦谢家青山”,将他移葬到了当涂青山脚下,与南朝诗人谢眺成为了“异代芳邻”。此后,当涂青山西麓的太白墓、太白祠一直是名人墨客拜谒凭吊李白之地。
明朝,当途人邢珣官拜江西右参政,因抨击权贵而被罢官,回归乡里后,致力慈善事业,赡养族中老人,其两子也相继为官,并以清廉传世,父子三人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得到了朝廷“恩荣”的“济美坊”,而“济美坊”至今仍屹立于当涂县湖阳乡大邢村。
在采石矶风景区内的太白楼旁有一座博物馆,它正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林散之先生的“林散之美术馆”,林散之先生也是安徽人,号三痴,别号左耳、散耳、聋叟、江上老人,人称“当代草圣”、“一代宗师”、“诗、书、画”三绝;林散之美术馆正是根据林散之先生的遗嘱所建,主馆“江上草堂”也是根据先生的别号命名的。
此外,马鞍山的名人还有昭明太子、谢眺、樊若水、郭祥正、虞允文、陶主敬、萧云从、徐文靖、黄左田、夏炘、夏炯、夏燠、夏燮等,他们之中有些虽为客籍,但也在此或著书立作、或建功立业、或寄情山水,深深地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㈣ 关于马鞍山市名人及事迹
http://www.ym234.com/news/bencandy.php?fid=133&id=4374
㈤ 马鞍山采石矶有过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时俊 [宋]
南宋将领时俊,参与了击退金军的采石矶之战。虞允文召集的采石守军不过一万八千余人,完颜亮根本没放在眼里,亲执红旗,杀过江来,一时间金军七十余船驶到南岸,百余艘船布满江面,气势汹汹。宋军有些动摇,虞允文急奔入阵,对统制时俊说:“你胆略过人,声震四方,现在却站在阵后,不就和小女人一样吗?”时俊大吼一声挥刀冲入敌阵,将士皆殊死战,金军的攻势暂时被挡住,中部水师以海鳅战船猛撞敌船,并以装有火药、硫磺、石灰的......
甘卓 [晋] (?~322)
甘卓(?-322年),字季思,丹杨(今安徽当涂)人。东晋初期将领,秦国丞相甘茂之后,东吴大将甘宁曾孙。官至镇南大将军,王敦之乱时一度起兵讨伐王敦,但因为人迟豫不决而延误时机,最终在王敦击败朝廷军队并执掌朝政后选择退回驻地襄阳。不久即被王敦秘密命人杀害。平定州乱东吴灭亡后,甘卓一度退居自守。后来先后任丹杨郡主簿和功曹,后获察孝廉,举秀才,担任吴王司马晏的常侍。太安二年(303年)十二月,因张昌部将石.....
杭法基
杭法基(1946、12——)安徽当涂人。擅长抽象水墨、国画、拼贴等。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马鞍山画院荣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论文有《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绘画》、《当代绘画的平庸与尴尬》、《进入当代——水墨画发展一个无法回避的思考与选择》等。曾在国内外举办过-个人画展,多次参加全国性美展及联展。出版有《清晨——杭法基拼贴画册》、《杭法基抽象水墨画集》等。......
潘克黄炜 (1916~1941)
潘克(1916~1941),安徽当涂人。烈士。民国27年(1938年),参加新四军。民国29年冬,随新四军东进来盐阜抗日根据地。次年2月,任盐城县六区-队队长。5月,任中共盐城县一区区委书记。盐城县一区包括城区及近郊,社会情况复杂,特别是日军占领盐城后,多次企图伪化一区。潘克不畏艰险,同区长崔济民等率领区队,向敌伪展开反伪化斗争。民国30年9月23日下午,驻龙冈伪军徐绍南部70多人,由汉奸带路窜至.....]
陶夔 [晋] (335~420)
陶夔,丹阳(今安徽当涂)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东晋咸康至元熙年间(335~420年),是三国吴交州刺史陶璜后代。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年),陶夔任晋安郡太守(治所在今福州)。任内勤政爱民,尤其重视文章典籍。因见闽地日见开发,却久无图志,于是广征文献,博采旧闻,撰成《闽中记》。该书记述晋安郡所辖8县,即原丰(闽县)、新罗(长汀)、宛平(福清)、同安、候官、罗江(罗源)、晋安(南安)、温麻(连江)的......
濮本林
濮本林 (1950~)安徽当涂人。中共党员。大专毕业。1966年在海军4310厂参加工作,历任安徽省文联委员,马鞍山市作协副主席,马钢文联副主席,《马钢日报》总。196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回眸无语》、《暮云朝雨》,报告文学集《钢铁之旅》等。微型小说集《那团云雾》获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歌曲《中国突破亿吨钢》、《太阳还会升起来》获冶金部首届艺术节金奖,小说《拜年》......
郭翠华
郭翠华 (1954~)笔名华子。女。安徽马鞍山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72年起为中学教师,1982年后历任马钢职大、电大教师,马钢《江南文学》、副主编,研究员。马鞍山市作协主席,省作协理事,市政协委员。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紫色的夜》、《指间流水》、《我们这代人》。《紫色的夜》1998年获省政府文学奖、散文三等奖。......
郭启林
郭启林 (1953~)安徽马鞍山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1974年下放淮北农村。1976年到马钢初轧厂工作,历任宣传干事,马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马钢旅游公司党委书记,《马钢日报》总,马钢新闻中心主任,中国冶金报马钢记者站站长。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今夜无电话》,散文集《父亲》,中短篇小说集《萧瑟秋风》。小说《藤椅》获1991年马鞍山市首届太白文学提.....
方全林
方全林 (1948~)安徽含山人。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由解放军艺术学院招考入伍。历任学员、文工团员、副指导员,南京军区文化部文艺处处长、文化部部长,江苏省文联第四届副主席,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作协上海创作中心主任。现任上海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中国革命军事文学史略》,评论集《星辉集.....
朱恩彬
朱恩彬 (1934~)安徽和县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安徽芜湖师范,1957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63年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研究生班。历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理论教师、中文系主任,教授。教育部赴朝鲜工作组组长,中国古代文论学会理事,山东美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合作)、《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合作),主......
徐名涛 (1964~2013)
徐名涛 (1964~2013.12.14)安徽和县人。1996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历任报纸主编、央视节目制片人、公司经理。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北京往事》、《重复一千遍的谎言》、《越陷越深》,中短篇小说集《开头》,诗歌、散文集《王蒙山》等。......]
查谦 (1896~1975)
1896年,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小丹阳镇。1919年,南京金陵大学毕业,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助教。1920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留学。1923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回国任国立东南大学物理系教授。1927年,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教务长。1932年,任国立武汉大学教授。1933年,兼任国立武汉大学理学院院长,创办物理系。1949年,任武汉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3年,创办华中工学院。1955至1......
吴泰昌
吴泰昌 (1938~)安徽当涂人。中共党员。1955—1964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研究生毕业。先后在《文艺报》、《河北文艺》、《人民文学》供职,1984—1998年任《文艺报》副总,编审。现为文艺报社顾问,兼任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大众文学学会副会长,《儿童文学》编委,《小说月报》顾问等。中国作协第五、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
魏家国
魏家国 (1933~)笔名晚枫。安徽和县人。196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同年任中山大学助教。1970年后任广州外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西语系副主任,中国德语研究会理事,广东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多次应邀赴汉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研究德国文学,应邀赴东京、温哥华进行学术交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唱晚集》、《晚枫散文集》、《一个金......
胡业桃 (1949~1970)
胡业桃,1949年出生于安徽省和县石杨镇中士李村。解放前,胡业桃家祖祖辈辈给人当长工,全家在死亡线上挣扎。爷爷累死在雪地里,3岁的姐姐饿死在讨饭途中。1949年全国解放后,一家人才脱离了苦海,胡业桃也拥有了一个幸福的童年。1961年,解放军驻进胡业桃的家乡开展宣传学习运动。胡业桃的家里也住进了4名战士。12岁的胡业桃整天和他们在一起学唱歌、干农活、进行军事训练。部队的思想和作风,使胡业桃这棵幼苗沐
鲁歌 (1913~1988)
鲁歌 (1913~1988)原名张肇科,笔名鲁戈。安徽当涂人。中共党员。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40年后曾任湖南衡阳《开明日报》,广西、湖南等地中学教师,南开大学中文系教师,华北大学历史研究室研究员,北平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秘书、秘书科长,1949年后历任教育部、高教部秘书处处长、研究室主任,《高教通讯》室主任,《人民教育》,内蒙古大学中文系教研室主任,教授,郭沫若著作出版委员会。20..
丁力
丁力 (1958~)安徽马鞍山人。1980年毕业于长沙冶金专科学校重冶专业。198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1975年赴建设兵团。1991年从冶金部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下海。1992—2002年在深圳、海南、武汉经商。2001年开始发表小说。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长篇小说《高位出局》、《职业经理人手记》、《透资》、《倾斜的天平》、《为女老板打工》、《从坡坡屋出来的女人》.
曹发明
曹发明 (1963~)笔名发明。安徽马鞍山人。2001年在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进修。1981年在安徽省马鞍山市玻璃厂当工人,1984年任玻璃厂共青团书记,1992年调马鞍山市金属制品总厂工作,2004年任《国际经贸导报》主任记者至今。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报告文学集《上海商人》、《令人敬佩的水上检查站站长》、《丛德难尽长霞情》、《踏过这片土地的人》、
白艾
白艾 (1926~)原名蒋志侠。安徽和县人。中-员。1955年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1939年参加抗日队伍。历任救亡工作团团员,新四军译电员、宣传员及拂晓剧团团员,《建军报》记者,前线分社记者,华东野战军《拂晓报》记者,新华分社记者,新华总分社记者,志愿军某团政治处主任,总政文化部创作员,《解放军报》记者,师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专业作家,正师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
焦俊艳 北京电影学院
焦俊艳,1987年5月6日出生于安徽省马鞍山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班,中国内地女演员,北京拾捌文化经纪有限公司签约艺人。2009年出演电影处女作《肩上蝶》受到关注 ,2011年在爱情电影《失恋33天》 中饰演冯佳期 。2012年接拍电视剧《新部故事》[3-4] ,《杜拉拉之似水年华》被观众所熟知[5-6] 。2013年主演热门小说改编剧《遇见王沥川》赢得书迷一致好评 ,
㈥ 马鞍山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对秦始皇的评价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自秦亡后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人盛赞他为“千古一帝”(李贽《藏书·卷二目录》);有的人说秦始皇“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太炎《秦政记》);有人歌颂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秦主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自《秦王扫六合》)他们都高度评价秦始皇的功绩,肯定其对历史的作用,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另一些人则咒骂秦始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以暴虐为天下始”(贾谊《新书·过秦论》);“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贞观政要》卷八);“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引自陈登原《国史旧闻》)。他们都指斥秦始皇统治的残酷,是暴君。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评论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也都有其片面性。
应当历史地看问题,即把秦始皇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他的功过是非,去研究他的贡献和罪恶。而在研究秦始皇所处的历史环境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战国末期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尤其要注意秦国自建国以来所形成的历史特点,以及它们对秦始皇的影响。这后一点是迄今以来,对秦始皇评价中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问题。当我们系统地研究过秦史以后,再评价秦始皇,则可望避免以往的片面性,得出较为合乎历史实际的结论。
根据这样的观察,应当说,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盖罪恶;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当然,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形势已经为统一造成条件,秦始皇是在统一果实成熟了的时候来到果园中的。但这种历史必然性并非意味个人的作用无足轻重。为什么统一由秦国来实现?完成统一的时间为何在公元前二二一年?在这些方面显示了秦始皇的个人作用。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就逐渐强大,从各方面都表现出新兴封建制旺盛的生命力。昭王统治后期,秦国并吞六国的条件已逐步形成。秦始皇执政以后,尽管在如何统治中国的方法上与吕不韦有分歧,并从而引起一场屠杀,但在向东发展消灭各割据的诸侯国的基本方针上,他始终坚持秦的既定国策,没有丝毫动摇、犹豫,他认清了有利形势,当机立断,一鼓作气的完成了统一事业。只要看看秦始皇执政以后的日程表,就可看出秦国进军的步伐几乎是马不停蹄:
㈦ 马鞍山的名人有哪些(教一下)
陶谦:东汉末年当涂人。东汉末年割据群雄之一。擢升陶谦为徐州牧加安东将军,封溧阳侯。一时割据今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一带,气势很盛。三国演义中写到,“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厚纯笃”。
周兴嗣:南朝梁当涂人。《千字文》是封建社会集识字、书法和教化为一体的问世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幼儿启蒙教材,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耿 询:隋当涂人。创意造军天仪,不假人力,以水转之,施于暗室,侯天时皆合。611年为太史丞。著有《鸟情占》。
郭祥正:北宋当涂人.北宋诗坛主将之一。频出且有李白遗风,北宋诗坛主将梅尧臣称其为“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转承议郎,阶至朝请大夫。
潘庭坚:明当涂人。翰林院学士。帅府教授。慎密谦约,为太祖所称。擢中书省博士。同知府事。主会试。
潘黼:明当涂人。官至江西按察使。会修律令,留为议律官。
陶安:明当涂人。翰林院学士,终为江西参知政事。朱元璋十分宠渥于他,御制门帖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朱元璋亲致祭文,遣使吊唁,谥封“姑孰郡公”。著述颇丰,有《周易集粹》、《陶学士集》(20卷)存世。
邢珣:明当涂人。官至江西右参政。邢因坚持正义,抨击权臣巨珰恶举,终被罢官。
萧云从:清初当涂人。画家,姑孰画派始祖。画《太平山水图》43幅,此画是超凡的杰作,郑振铎称其“幅幅皆精”,全部收入《中国版画史图录》。另有长达五丈的画《归寓一元图》,画上有马鞍山景观22处和自题诗24首。此画被人称为“极品”。
徐文靖:清当涂人。清史学家。一生淹贯经史,择善而从。在历史学、地理学上多有建树,其《竹书纪年统笺》、《禹贡会笺》等四部著作被收《四库全书》。
黄钺:清当涂人。官司至礼部尚书、军机大臣、户部尚书,诗书画自成一体。
夏炘:清当涂人。在诸经的研究方面,于《诗》、《礼》的研究造诣尤深。曾国藩看到他写的《述朱质疑》、《檀弓辨诬》两本书,十分感慨,认为他是东南一带的古经学巨匠。左宗棠还特地吩咐把他的著述共17种81卷汇编成集,并为他题写“景紫堂全书”书名。皇帝以“年届耄耋,笃学不倦”的谕旨,命武英殿将《易解》刊刻颁发,其余两书留下阅览。左宗棠奏请国史馆立传,奉皇上“学有经术,通知时事”的批示,将夏炘入婺源名宦祠和当涂乡贤祠。
夏炯:清当涂人。治诸经注疏之学,以及六书音韵学等。尤其对程朱理学,阐述精辟,对当时的学术界影响很大。
学使罗椒生看罢他的文集后,称赞它“博洽精核,世罕伦匹”。内务部咨请清史馆为他立传,并将他列入乡贤祠奉祀。
夏燠:清当涂人。在音韵学方面十分精通,对各种口型发出的语音分辨率极高。写成《四声切韵表详校》行世,在音韵学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夏燮:清当涂人。特别注重诸经研究,在《礼》的研究上造诣尤深。精于音韵学的研究。曾国藩视他为左右手。侍郎胡肇智赠给他一首诗,其中有“笔下能为万人敌,案头惟有一琴横”之句,可谓他儒雅一生的写照。内务部咨请清史馆将夏燮立传入乡贤祠奉祀。
徐静仁:当涂人。实业家。去上海创办溥益纺织公司,首创万绽纱厂一条龙生产法。投资创办大有晋盐垦公司。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董事。与聂云台等共建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与张謇合办大丰盐垦公司,参与筹建大生六厂、大生八厂、中南银行等。应张謇之聘出任南通纺织管理处处长。任财政部盐务署长。选大生纺织、盐垦诸公司董事长。创建镇江弘仁医院。
奚侗:当涂人。史学家。对中国古典哲学、文学很有研究。所著《庄子补注》4卷414条,人称“解庄自郭氏以下殆无有善于此者”。《老子集解》2卷,以老子传本颇有异同而校核是非。其对老庄之研究,颇受国内外一些研究学者的钦佩。
谢循初:当涂人。心理学家。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是国内著名的心理学专家。著有《心理学史》、《心理学纲要》、《心理学》,译著有《现代心理学派别》等。
端木恺:当涂人。法学家(纽约大学法学博士)台湾东吴大学校长。东吴大学董事长。 (历任孙科内阁秘书长,国民党司法院行政法院院长、财政部政务次长、交通部长)
周道济:当涂人。法学家。首位国家法学博士。
周可涌:当涂人。甘蔗学专家。中国甘蔗协会第一届理事长。
杨纫章:女 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领导称赞她是“地理学界的穆桂英”。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71年月含冤而死。
吴泰昌:当涂人。《文艺报》副主编,现为文艺报社顾问、编审。兼任中国散文学会、《小说月报》、《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顾问,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研究生导师。已出版评论散文集《梦里沧桑》、《我亲历的巴金往事》等10余部,其中《艺文轶话》获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另编著《阿英文集》、朱光潜《艺文杂谈》等多部著述。
苏里:当涂人。电影导演 作品:《平原游击队》《刘三姐》《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红孩子》等。
杨 俊:当涂人。被誉为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主演黄梅戏影片《孟姜女》名声大振。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院长。
朱良文:当涂人。建筑学家。中国传统民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负责筹建了云南工学院建筑学专业及建筑学系。
徐仁:当涂人。古生物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大懋:当涂人。热力涡轮机和热能工程专家。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科技委副主任。我国第一位获论文工程博士学位者。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士。
李淑铮:女 当涂人。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全国人大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全国人大中国—欧洲议会友好小组主席,任中国—朝鲜友好协会会长。
㈧ 写一位马鞍山的名人
纵观历史,马鞍山地区历代皆有名人与这片土地结缘,或在此建立奇功,或寄情山水,虽为客籍,但早已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主要名人有:
(一)楚霸王叱咤风云。
2200多年前,项羽率8000精兵从采石渡江北上征战秦兵,创立霸业,后被刘邦挫败,南逃至乌江,自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遂拔剑自刎。其先行渡江至东岸的乌骓马见主人身亡,即返身跃江,鞍鞯落地,留在江东。相传,今马鞍山即为项羽马鞍幻化。
二)周兴嗣朽撰《千字文》。
《千字文》是封建社会集识字、书法和教化为一体的问世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幼儿启蒙教材,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作者是梁武帝的文学侍从“员外散骑侍郎”、当涂的周兴嗣。
(三)李太白魂系江东。
李白曾十多次驻足马鞍山,60多首诗文是诗人倾泻给马鞍山的一腔痴情。晚年,李白病逝当涂。李白是我国诗歌史上少见的天才。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文化人,都会熟记他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天上霜”、“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等诗句,并从中受到最早的审美启迪。
(四)樊若水巧驾浮桥。
公元974年,江南进士樊若水经精心策划,仅用三天时间便在采石江面上建造了一座长达6000米的跨江浮桥。这是历史上真正的长江第一桥。宋军借此桥南下攻克金陵,俘获南唐皇帝李煜。
(五)郭祥正诗风飘逸。
郭祥正,当涂青山人,北宋诗坛主将之一。郭出生于官宦之家,十九岁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但因性情耿介,刚直不阿,官场却屡屡受挫。郭诗作频出且有李白遗风,北宋诗坛主将梅尧臣称其为“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郭有《青山集》30卷存世。
(六)虞允文智破金兵。
公元1161年,南宋江山飘摇欲坠。中书舍人参谋军事虞允文在采石江边慰问士兵时,面对金兵的强大攻势,临危不惧,亲自督战,智获全胜,使南宋转危为安,并延续百年之久。此战成为战争史上1.8万与40万的悬殊取胜的千古佳话。
(七)陶主敬恪尽职守。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陶少时博览群书,为官恪尽职实,以政绩和品德服人,深得朱元璋赏识。陶曾为翰林院学士,负责议定礼制,终为江西参知政事,卒于任上,朱元璋亲致祭文,遣使吊唁,谥封“姑孰郡公”。陶著述颇丰,有《周易集粹》、《陶学士集》(20卷)存世。
(八)邢子用“济美”故里。
邢珣,字子用,当涂人,明进士,官至江西右参政。邢因坚持正义,抨击权臣巨珰恶举,终被罢官。邢回归乡里后,广置义田、赡养老人,致力于慈善事业,其子邢埴、邢址皆为进士,以清谦传世。为表彰邢氏父子济世美德,1573年当涂知府丁懋儒等人在大邢村建7米多高的牌楼式石坊“济美坊”,坊中央镌刻“恩荣”二字。
(九)萧云从画坛扬名。
萧云从,清初画家,姑孰画派始祖。萧云从以马鞍山、芜湖、繁昌三地沿江景点为描摹对象,画《太平山水图》43幅,此画是超凡的杰作,郑振铎称其“幅幅皆精”,全部收入《中国版画史图录》。画家另有长达五丈的画《归寓一元图》,画上有马鞍山景观22处和自题诗24首。此画被人称为“极品”。
(十)徐文靖治学严谨。
徐文靖,清史学家,少年矢志治学,青年崭露头角,但一生与仕途无缘。晚年静居当涂故里潜心治学。徐敢于挑战前人,在历史学、地理学上多有建树,其《竹书纪年统笺》、《禹贡会笺》等四部著作被收《四库全书》。
(十一)黄左田勤政敏学。
黄钺,字左田,当涂人。清进士,官司至礼部尚书、军机大臣、户部尚书,诗书画自成一体。谥号“勤敏”,以彰其勤政敏学。黄钺曾致力于书院与管理,创建芜湖中江书院,主管徽州紫阳书院、皖西六安书院、安庆敬敷书院,为安徽教育史上重要人物之一。
(十二)四兄弟各有所成。
夏炘、夏炯、夏燠、夏燮四兄弟生于当涂一书香门第,其父夏銮对四子严慈相融,使四子分别在理学、经学、音韵学、考据学等方面各有建树。特别是夏燮,在历史学上引人注目,其《明通鉴》、《中西纪事》两部史学专著,至今仍是学习和研究明代历史的必读书目。
十三)林散之当代三绝。
林散之先生人称“当代草圣”、“一代宗师”,总书记评价其书法“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其诗作与画作也有极高造诣,故人称其为“诗、书、画”三绝。林老逝世后,马鞍山市人遵其遗愿,在太白楼侧建林散之艺术馆。主馆名“江上草堂”,馆内珍藏着先生的艺术作品。先生之墓位于“江上草堂”左侧。
㈨ 马鞍山有过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陶谦:东汉末年割据群雄之一。擢升陶谦为徐州牧加安东将军,封溧阳侯。一时割据今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一带,气势很盛。三国演义中写到,“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厚纯笃”。
周兴嗣:南朝梁人,《千字文》作者。 《千字文》是封建社会集识字、书法和教化为一体的问世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幼儿启蒙教材,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耿 询:隋人,创造浑天仪,不假人力,以水转之,施于暗室,候天时皆合。611年为太史丞。著有《鸟情占》。
郭祥正:北宋诗坛主将之一。频出且有李白遗风,北宋诗坛主将梅尧臣称其为“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转承议郎,阶至朝请大夫。
潘庭坚:翰林院学士。帅府教授。慎密谦约,为太祖所称。擢中书省博士。同知府事。主会试。
马鞍山,简称“马”,中国安徽省地级市,安徽东部,苏皖交汇地区,1956年10月12日设立,现辖3区3县,总面积4049平方公里。2015年全市户籍人口227.7万人,常住人口222.9万人。
马鞍山横跨长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早在六朝时期,许多名公巨卿、贤达雅士就流连驻足马鞍山,留下众多古迹和文化遗存。
马鞍山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门户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城市、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首批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等殊荣。
马鞍山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马钢所在地,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是中国重要的钢铁流通基地,马鞍山郑蒲港继上海、南京两个深水港后,长江最后一个万吨级深水岸线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