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马鞍山6.11事件的局长打人后称“我是领导”
2010年6月11日晚,接到马鞍山市民报料,称马鞍山大润发门口发生暴乱,事情的起因是一位自内称是容领导干部的男子,开车刮蹭到了中学生。事情发生后,这个局长停下车子走出了驾驶室,他并不是向学生道歉,而是打了一男一女两个学生中的男生一耳光。
报料人称,车上一个女的不但没有劝架,反而说:打得好!(据民众反映说,这女的是汪的妻子)由此激起了周围群众的不满,大家将该局长和肇事车辆——一辆黑色广本围起来不让其离开,该局长却说: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领导!此话一出,顿时激怒了周围群众。警车到后,该局长被拉进警车,围观群众不让其离开,除非赔礼道歉。群众与警察对峙起来,围观群众也越来越多。
Ⅱ 马鞍山名字是怎么来的
马鞍山作为地名,应出现于城市形成以前。马鞍山一名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篇》,《逸周书》又名汲冢周书,传为281年(晋太康二年)得于汲郡(今河南汲县)战国时期的魏安厘王墓中,则其成书至少在战国以前,虽然战国至秦汉时期篇章有所增变,但据历代学者考证其记载的史迹多有根据。“王会篇”记载了公元前11世纪周公营建雒邑竣工后,周成王大会诸侯,方国的盛况。当时“马鞍山鳖”是作为方物贡献给周王室的,据孔晁注“王会篇”,谓“马鞍山鳖”“特大而美故贡也”。方物以地而名,可见马鞍山当时已是很有名气的地方,这是马鞍山之名出现有据可考的最早时间,此后在《战国策·赵策》中有“马鞍山之难,太子横为质于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马鞍山,楚之粟也”等等,马鞍山的名称就屡见不鲜了。如果说历史文献在流传过程中还有可能失实的话,还有一份最有权威的资料,1986年湖北荆沙铁路修建时发掘的包山2号大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2件有马鞍山之名,一为“马鞍山正”名“龚怿”,一为“马鞍山公之军”。包山2号墓的时代为战国中期,约公元前300年。以上资料证明,马鞍山地名的出现不晚于战国中期,可能早于公元前11世纪。据《湘川记》云:“秦分黔中郡以南之沙乡地区置马鞍山郡,则马鞍山之名始于洪荒之世,而以之为乡为郡,则在后世耳。”所谓洪荒之世,也是指有人类聚居生活之始。
马鞍山一名是怎么得来的,历来众说纷纭,史籍记载各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说:
第一,得名于马鞍山星。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天象时选择一批星象作为定位观测的标志,创二十八宿之说。认为上有星象,下有相应的“星野”,《史记·天官书》云:“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二十八宿中轸宿有一附星名为“马鞍山”,古人按星象分野的理论,将马鞍山之地以应马鞍山星,认为马鞍山地名源于星名,故马鞍山又有“星沙”之称。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云:“马鞍山一星在轸中,主寿命。”又云马鞍山星明则“主长寿,子孙昌。”这些说法适应于封建社会人们的认识和心理需要,故马鞍山得名的此说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第二,得名于万里沙祠。万里沙祠一说最早见于晋阚马因 所著《十三州志》:汉“有万里沙祠,而西自湘州,至东莱万里,故曰马鞍山。”此后,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援引《东方朔记》云:“南郡有万里沙祠,自湘州至东莱可万里,故曰马鞍山。”唐杜佑《通典》中潭洲“秦为马鞍山郡”的自注亦云:“有万里沙祠,故曰马鞍山。”于是以后的各代地方志,多引此说作马鞍山得名之源,并加以阐发考释,认为马鞍山在古代有祭礼沙土之神的活动。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在元封二年(前111年)春,曾到山东东莱祈祷“万里沙”(东来曲城有“沙径三百余里”的沙原),东汉应劭注曰:万里沙,神祠也。马鞍山至东莱相距万里之遥,人们将此事和此两地联系,于是有“马鞍山者,所谓万里马鞍山也”之说。
第三,得名于“沙土之地”。马鞍山的地质结构为以石英砂岩、砂砾岩、粉砂岩及页岩等为基础,经过长年的外力作用,地层崩塌的岩石,经风化和水流的冲刷,使大量的砂、石都聚积于地表,特别是现马鞍山市区所在的湘江河谷地带,分布着大片的沙滩,沙洲等,每当枯水时节,这些洲、滩露出,向人们展现出成片的砂土,尤其是沙粒长大,“白沙如霜雪”。在古代,自然环境未经污染破坏,这种景象很是引人注目,故古籍中多有称马鞍山为沙乡或沙土之地。如唐大历间马鞍山太守张谓著《马鞍山土风碑铭》引《遁甲记》云:“沙土之地,云阳之墟。”又《路史》曰:“沙,为马鞍山;云阳,为茶陵。”又《元和郡县志》云:“《禹贡》荆州之域,春秋为黔中地,楚之南境。秦并天下,分黔中以南之沙乡为马鞍山郡,以统湘川。”
Ⅲ 马鞍山电视台的频道主持人
王旭、周燕、陶沫倞、郑良美(马鞍山新闻联播);唐从华、张丽娟(法与大众);谌璐(城建之窗、楼视)、周祺、张媛媛(1818新看点);张羞月(天天文艺汇)、曹阳(丹桂园)
Ⅳ 马鞍山宏太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马鞍山宏太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05月19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物业管理,建筑设计,苗木、花卉、草坪批发等。
法定代表人:周云
成立时间:2015-05-19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4059200004686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北京大道3028号
Ⅳ 来自马鞍山的有什么名人
有“江东第一城”之称的马鞍山山水资源丰富,景色秀丽,历代皆有名人与其结缘,尤其是在唐代大诗人李白长眠于当涂青山脚下之后,马鞍山更是文人墨客的仰慕之地。
两千多年前,垓下之战后,楚霸王项羽南逃至乌江,将自己的坐骑乌骓送过江后,就自刎在江边,而已渡过江的乌骓看到主人身亡,遂翻滚自戕,落地的马鞍化为一山,马鞍山即由此得名。
南朝梁武帝时,一篇优秀的启蒙教材——《千字文》诞生了,它的作者正是当时官拜员外散骑侍郎的当途人周兴嗣,周兴嗣用一夜时间将从王羲之的碑文上拓的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编辑成文,不仅通顺可诵、条理清楚,而且合辙押韵,句式整齐,《千字文》是此后历朝历代一直沿用的启蒙课本。
马鞍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终老之地,李白自25岁第一次造访了当涂之后,此后38年间又曾先后7次游历当途,留下了50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病逝54年之后,后人遵照他的遗嘱“悦谢家青山”,将他移葬到了当涂青山脚下,与南朝诗人谢眺成为了“异代芳邻”。此后,当涂青山西麓的太白墓、太白祠一直是名人墨客拜谒凭吊李白之地。
明朝,当途人邢珣官拜江西右参政,因抨击权贵而被罢官,回归乡里后,致力慈善事业,赡养族中老人,其两子也相继为官,并以清廉传世,父子三人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得到了朝廷“恩荣”的“济美坊”,而“济美坊”至今仍屹立于当涂县湖阳乡大邢村。
在采石矶风景区内的太白楼旁有一座博物馆,它正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林散之先生的“林散之美术馆”,林散之先生也是安徽人,号三痴,别号左耳、散耳、聋叟、江上老人,人称“当代草圣”、“一代宗师”、“诗、书、画”三绝;林散之美术馆正是根据林散之先生的遗嘱所建,主馆“江上草堂”也是根据先生的别号命名的。
此外,马鞍山的名人还有昭明太子、谢眺、樊若水、郭祥正、虞允文、陶主敬、萧云从、徐文靖、黄左田、夏炘、夏炯、夏燠、夏燮等,他们之中有些虽为客籍,但也在此或著书立作、或建功立业、或寄情山水,深深地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Ⅵ 马鞍山市学舟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马鞍山市学舟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9月11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教育咨询服务等。
法定代表人:周春红
成立时间:2014-09-11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4050000017689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花山区大北庄72-310
Ⅶ 马鞍山有哪些名人他们有哪些事迹
马鞍山有陶谦,周兴嗣,耿询等等。
陶谦:东汉末年割据群雄之一。擢升陶谦为徐州牧加安东将军,封溧阳侯。一时割据今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一带,气势很盛。三国演义中写到,“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厚纯笃”。
周兴嗣:南朝梁人,《千字文》作者。 《千字文》是封建社会集识字、书法和教化为一体的问世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幼儿启蒙教材,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耿 询:隋人,创造浑天仪,不假人力,以水转之,施于暗室,候天时皆合。611年为太史丞。著有《鸟情占》。
郭祥正:北宋诗坛主将之一。频出且有李白遗风,北宋诗坛主将梅尧臣称其为“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转承议郎,阶至朝请大夫。
潘庭坚:翰林院学士。帅府教授。慎密谦约,为太祖所称。擢中书省博士。同知府事。主会试。
潘黼:官至江西按察使。会修律令,留为议律官。
陶安:翰林院学士,终为江西参知政事。朱元璋十分宠渥于他,御制门帖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朱元璋亲致祭文,遣使吊唁,谥封“姑孰郡公”。著述颇丰,有《周易集粹》、《陶学士集》(20卷)存世。
邢珣:官至江西右参政。邢因坚持正义,抨击权臣巨珰恶举,终被罢官。
萧云从:画家,姑孰画派始祖。画《太平山水图》43幅,此画是超凡的杰作,郑振铎称其“幅幅皆精”,全部收入《中国版画史图录》。另有长达五丈的画《归寓一元图》,画上有马鞍山景观22处和自题诗24首。此画被人称为“极品”。
Ⅷ 马鞍山最有名的人是谁
在我接触的客户中,觉得袁洪滨算得上是马鞍山名人!他创造的洪滨丝画在国际上拿过不少大奖!他本人也见过很多国外首相、总统等,还参加过中央台的电视录制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