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到十五中
从南宁市星光亭洪路去十五中,可以乘坐的公交是: 57路和 81路。
如果在星光亭洪路口站上81路车,要在新阳北大路口下车,改乘57路(或者3路、202路)13分钟可以到达;如果在新阳北大路口站上57路车,7分钟可以到达学校附近。注意:要在“中尧南路口站”下车,再步行150米就到了。望采纳,谢谢!
2. 马鞍山市及各县有哪些高中能帮我列下吗
市区:二中,红星,十二中(十七冶与六中合并),二十二中,八中,七中。比较熟的就这几个,县的不太熟,只知道当涂一中。
3. 马鞍山市信息技术学校(雨山中学)15中
是要搬了,我是那学校的。搬到市卫校那边,大概不是今年下半年,就是明年。
4. 是不是十五中的学生
不好意思我不是,是有什么问题吗,可以直接问的。
5. 十五中新校区在哪 考研党
十五中相关信息,
可询问学校教务处,
你若喜欢,
便是晴天。
6. 高悬赏 安徽省马鞍山市都有哪些高中
市区的有:马鞍山来第二源中学
马钢红星中学
马鞍山第八中学(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马鞍山第二十二中学
马鞍山第六中学
马鞍山第十三中学
马鞍山第十一中学 中加双语学校
当涂的有:一中、二中、石桥中学、丹阳中学。成绩一般的话得看家庭经济能力和自己是否想学了。如果自己肯进入高中努力学习,在家庭情况允许的话可以去中加,像马鞍山二中、当涂一中这类学校如果能进也不错,但成绩一般的话需要找关系进去,同样花费也不少。普通中学的师资力量确实比不过好学校,下同样的功夫,在普通学校能进一般本科,在二中、当涂一中差不多能进重点,前提一定是要肯努力。 和县、含山不了解。
7. 安徽马鞍山高中有哪些
1.马鞍山二中2.当涂一中3.红星中学4.安工大附中5.
八中6.二十二中
7.十三回中 8.十五中
9.四中(在向山)10.当涂答二中
11.培正学校
12.
市第十一中学
13.市第六中学
14.市第十六中学
8. 马鞍山市第十五中学原来在哪听说改地方了。原来的名字是不是雨山中学
在安民菜场附近
9. 马鞍山市在什么地方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东南岸、安徽省东部。
马鞍山,简称“马”,是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东部、苏皖交汇地区,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门户城市;辖3区3县,总面积4049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230.2万人。
马鞍山横跨长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早在六朝时期,许多名公巨卿、贤达雅士就流连驻足马鞍山,留下众多古迹和文化遗存。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城市、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
首批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中国诗歌之城等殊荣。马鞍山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马钢所在地,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是中国重要的钢铁流通基地,马鞍山郑蒲港继上海、南京两个深水港后,长江最后一个万吨级深水岸线码头。
(9)马鞍山市十五中在哪扩展阅读:
马鞍山市地处北纬31°46'42''~31°17'26''与东经118°21'38''~118°52'44''之间。东临石臼湖与江苏溧水县和高淳县交界;西濒长江与和县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宣城县接壤。至芜湖市区30公里;北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毗连,具有临江近海。
紧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优越地理位置。马鞍山市最北点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点在黄池镇水阳江中心航道线上。最西点为江心洲与和县之间长江主航道中心线,最东点处于石臼湖中心线。
历史沿革:
马鞍山地区历史悠久,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改属越国和楚国。秦至西晋,均属丹阳县(县治今当涂县丹阳镇)。东晋北方战乱,难民南迁。成帝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滨的当涂县(今安徽怀远县境内)流民南徒,遂于今南陵一带侨置当涂县,江南始有当涂县名,但非实体县。
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侨置牛渚(今采石)。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分丹阳县置南丹阳郡,郡治采石。隋开皇九年(589年),将侨置于皖南一带的当涂县徒治姑孰城(今当涂城关镇),此是姑孰为当涂县城之始,迄今相沿不变。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太平州,治姑孰城,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元改太平州为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义军攻占当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辖县照旧。明清府治隶属不变。民国裁府留县,当涂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1914年)设芜湖道,当涂属芜湖道。
民国17年(1928年)废道,仍直隶安徽省。1949年4月当涂解放。1954年2月设马鞍山镇,隶属当涂县。1955年8月设马鞍山矿区政府(县级),隶属芜湖专区。1956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为省辖市。当涂县先后隶属芜湖专区(地区)、宣城地区。
1983年7月,当涂县(除大桥公社外)划归马鞍山市。马鞍山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崛起的新兴钢铁工业城市,现辖三区一县。建市时,马鞍山建成区面积只有0.7平方公里,人口5.65万人,经50多年发展与建设,马鞍山已由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发展为人口达126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428亿元、市区面积354平方公里的新兴工业城市。马鞍山不仅城市生态环境优美,而且地理位置独特,形成了"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独特的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城市风光。
山名的来历:
马鞍山的山名来自一个凄美的传说,这一点众所周知。相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在垓下全军覆没,败退至和县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便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刎而亡。乌骓马思念主人,长嘶不已,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因此而得名。
在马鞍山市现有的地方史料中,最早有马鞍山山名记载的是明代《太平府志·舆地志》: 马鞍山在府城西北慈湖港口。旧有神祠,赤乌二年所建。
10. 马鞍山市中心在哪
原来的大转盘附近,不过现在转盘已经拆掉了,就是楼上说的团结广场,大华广场那里,不过随着市政府的迁址,现在市中心正在逐渐南移,以后应该会在现在的市政广场一带,即教师新村,雨山路,中央大道和印山路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