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上海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政务版

上海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政务版

发布时间:2021-06-12 14:37:08

Ⅰ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怎么使用

步骤 

1

网络搜索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打开第一个

2

服务资源

3

详细信息

4

打开网页

5

选择打开方式为arcmap

6

下载

7

用arcmap打开

注意事项 

电脑必须联网,因为数据的访问是通过已经发布好的服务访问的。

Ⅱ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问题

一是网络尚难以互联互通。目前国家电子政务内网(涉密网)尚未完全建成,纵向专上国家、省、市测绘属部门难以联通,横向上测绘部门与相关政府机构、专业部门相互隔离。电子政务内网(涉密网)的开通时日,已成为制约政务版平台尽早提供地理信息网络化服务的主要障碍之一。
二是数据资源尚不够丰富。用户对大比例尺、高分辨率数据资源的需求较为迫切,对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等热点地区地理信息的需求程度日益提高。现有数据资源(特别是省、市级)千差万别,需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进行处理与整合;现有馆藏资源(特别是国外部分)十分有限,远远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数据资源处理整合以及信息资源相对匮乏问题,将制约平台提供高质量服务和测绘应急保障能力。

Ⅲ 上海市的电子政务平台网址是什么

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电子政务平台网址:http://crj.police.sh.cn/

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民生路1500号(近迎春路)

电话:021-68541199

附近的公交站有:

1、民生路锦绣路(世纪公园)-公交站177米

途径公交车:794路浦东35路

2、民生路锦绣路-公交站186米

途径公交车:184路640路

3、合欢路含笑路-公交站248米

途径公交车:浦东21路

4、迎春路民生路-公交站253米

途径公交车:184路640路983路

Ⅳ 上海市法人一证通公共服务平台客户端工具是什么

上海市政府于2012年2月13日决定在全市实施法人网上身份统一认证(以下简称“法人一证通”),以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上海CA全力配合上海市政府实施法人网上身份统一认证,实现各部门业务系统数字证书互认,为各类法人在不同政府部门、不同业务系统在线办事提供统一数字认证服务,全面推行“一证通用”。

数字证书作为实现一证通用的法人网上身份统一标识, 在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涵盖了质监、工商、税务、社保等各主要政府部门的业务管理编码,便于各业务系统识别法人身份。同时,对接上海诚信,为法人单位提供信用服务。

为推进上海成为“行政效率最高、透明度最高、收费最少的行政区之一”,打造安全可靠的应用环境和健全社会诚信体系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

(4)上海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政务版扩展阅读:

自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上海全面实施城市信息化战略,并一直把电子政务作为重点工作加以规划和推进。在着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进程中,上海重点把握住效率、效能和效应三个基点,即通过优化政府业务流程,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

通过推进协同办公和在线服务,促进公共服务效能的提升;通过推广电子政务应用,发挥对全社会共同实施信息化的带动效应,从而提高了政府的执行力,同时带动了全市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升。全市各级政府部门通过政府部门网站、服务热线等;

把各类信息公开、办事服务等移植到互联网,为社会公众及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查询、网上办事;同时,社会公众也普遍感受到网上办事的便捷,对网上办事的范围、内容、深度及形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数字证书作为信息安全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电子政务有序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本市多个政府部门建设了系统级数据证书。

截至 2011 年,法人数字证书已分别在税务、工商、财政、房管、科委、社团、食药监、建交委、上海诚信等领域应用,总计发放法人数字证书近 100 万张,基本覆盖全市所有法人单位。

随着各政府部门深化面向法人的网上办事应用,更多的政府部门在信息化项目支出预算中,提出法人数字证书相关项目申报,发证渠道越来越多,“一企多证”现象日趋明显,财政负担不断增加。

Ⅳ 中国国家测绘局推出的中国公众版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网站,有人能用IE6.0进入么

不支持IE6很正常,整套的地图服务器端软件都是针对IE7及其以上的啊,因此,告别IE6吧

Ⅵ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系统功能有哪些

国土资源信息是基本国情的重要反映,是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基础。通过国土资源信息的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以准确掌握资源“家底”,及时了解资源的动态变化,监测与分析资源市场走势,为有效调控资源开发、供应和布局,加强国土资源监管、落实最严格资源保护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国土资源信息也是国家宏观规划、区域发展、城市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依据。据统计,约有75-80%的人类社会活动都涉及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对于空间信息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基于空间位置的信息服务可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的加工、制作和分发等服务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因此,国土资源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国土资源信息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过建国50多年来的国土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国土资源信息。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城镇地籍调查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等一系列基础工作,查清了从每一地块到村、乡、县、市(地)、省和全国的土地利用、权属状况等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开展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等工作,掌握了丰富的区域地质、矿产资源储量和分布、地质环境与灾害等基础信息;获取了大量的海洋宏观经济、海洋基础地理、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和海洋灾害等基础信息;完成了覆盖全国陆地的基础测绘。

国土资源部成立后,开展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获取和积累了大量的国土资源数字信息。近几年,建立了覆盖全国的1∶50万土地利用现状、国家级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基准地价、1:50万基础地质、1:20万基础地质与水文地质、矿产资源储量、国家级矿产资源规划等基础数据库。完成700多个县(市)1:1万土地利用现状、400多个县(市)城镇地籍、主要城市土地利用遥感监测、重点城市及经济开发区1∶5万水工环综合地质、重要矿产勘查与开发利用等数据库建设。已完成1:100万和1:50万海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并实现了与国际海洋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建立了全国1:100万、1:25万、1:5万和七大江河流域1∶1万基础地理数据库。

国土资源信息积累不仅支撑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而且成为我国制定国民经济规划、计划的重要依据。由于国土资源信息具有数据海量、空间性强、动态变化、类型和结构复杂等特点,深度开发、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国土资源信息,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一项需要认真研究、科学规划并重点加以推进的系统工程。我们将按照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部署,以“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信息共享,服务管理、面向社会”为指导方针,突出一个“统”字,立足一个“用”字,着眼需求,讲求实效,进一步推进国土资源信息的开发利用,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大力推行电子政务,促进国土资源信息的开发利用。面向资源监管、调控和服务的国家目标,通过实施“金土工程”,建立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系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加快应用系统的部署和业务化运行,在国土资源管理的各环节深度开发并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中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传输效率,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的组织与集成,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提供信息发布、查询服务和网上业务受理服务,形成公益性国土资源信息产品生产、管理与服务的长效机制。

第二,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国土资源信息库建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地籍信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我们将积极争取把地籍数据库建设纳入国家基础数据库建设规划,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总体框架下,按照统一的标准体系,整合现有的数据海量、布局分散的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信息资源,建立多尺度国家地籍数据库,形成地籍信息的共享机制,完善应用服务体系,满足资源与资产管理、财政税收和社会公众的需要。整理和汇总分散各地的地质勘查钻孔资料,建立全国地质钻孔数据库,拯救建国50多年以来国家累计投入上千亿元所取得的宝贵地质资料,并广泛提供服务。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与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立国家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库,服务于国家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第三,加快国土资源信息标准建设,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与管理机制。重点开展国土资源信息采集、质量控制、电子政务管理流程、电子文档等方面标准与规范的编制。加快国土资源数据汇交、共享政策研究与相关制度的制定,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管理机制。构建国土资源信息共享的分级分类体系,在保障安全的条件下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满足人民生活日益提高情况下对国土信息需求增加的需要。

第四,加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国土资源信息开发利用的效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先进的国土资源信息开发利用技术平台。依托国家政务网络,建立连接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网络体系,形成安全、畅通、便捷的高速国土资源信息网,提高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传输的效率。建立统一的国土资源门户网站,通过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积极推行“窗口式”办公和“一站式”服务,围绕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大力开展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的网上公开。

第五,积极参与国家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国土资源信息库建设是国家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将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在国土资源数据分中心平台上,加强信息资源整合改造,建设可提供电子政务和社会化共享服务的标准化、规模化和可持续更新维护的基础性、战略性国土资源信息库,为国家宏观管理构筑国土资源信息共享和应用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系列化、标准化的国土资源信息产品,为促进我国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国土资源信息开发利用意识。为满足国土资源信息开发利用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我们将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又有国土资源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在国土资源行业内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牢固树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意识,为大力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开发利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国土资源信息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部将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小平同志关于“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指示,按照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交流与协作,大力推进国土资源信息的开发利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真诚的希望国家和有关部门对国土资源信息的开发利用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本次论坛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让我们充分利用这次机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共同探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道路,让信息资源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Ⅶ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内容

平台总体上由1个主节点、31个分节点和333个信息基地组成。其中,主节点依托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建设和运行,分节点依托省级地理信息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行,信息基地依托地市级地理信息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行。 平台各级节点之间、各级节点与相应的政府机构和专业部门之间,通过电子政务内、外网实现纵横互联。纵向上联通分布在主节点、分节点、信息基地的全国地理信息资源,实现联动更新与协同服务;横向上联通各级政府机构、专业部门,实现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和资源共享。
主节点承建单位:负责国家级公共地理框架数据(1:5万~1:100万)建设与维护更新;主节点服务系统和门户网站建设;服务与用户管理系统建设;主节点软硬件环境及安全保密系统建设;主节点网络接入系统建设(联通各分节点、相关国家部委及专业部门)。 分节点承建单位:负责本省公共地理框架数据(1:1万)建设与维护更新;分节点服务系统和门户网站建设;分节点软硬件环境及安全保密系统建设;分节点网络接入系统建设(联通主节点和本省各信息基地、本省相关部门)。 信息基地承建单位:负责本市公共地理框架数据(1:2000及以大)建设与维护更新;信息基地服务系统和门户网站建设;信息基地软硬件环境及安全保密系统建设;信息基地网络接入系统建设(联通本省分节点、本市相关部门)。其中,公共地理框架数据、服务系统及门户网站、软硬件环境等,均可利用“数字城市”建设成果

Ⅷ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电子地图数据规范 有新版本吗

家基础理信息系统/asp/userinfo.asp全登记免费载登记姓名自便数据较世纪90代前.哪SHP格式全电图数据共享万

Ⅸ 什么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地抄理信息公共服袭务平台建设是国家测绘局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平台建设对于促进测绘成果广泛应用、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转变地理信息服务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促进地理信息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有效途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作为平台设计的牵头单位及平台主节点建设与运行维护的负责单位,将平台建设纳入工作重点,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务求实效,全力以赴推进平台建设。

Ⅹ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进展情况

一是完成了建设规划与技术设计。编写并印发了《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设计指南》等指导性文件;完成了《电子地图数据规范》、《地名地址数据规范》、《地理实体数据规范》试行稿编制与试验;开展了服务规范、应用规范的编写工作。
二是搭建了主节点原型系统。完成了全球1:100万数据、全国1:400万、1:25万、1:5万(政务版)电子地图数据生产和主要要素实体化整合处理工作,初步建成主节点政务版地理框架数据库;完成了平台主节点在线服务系统、门户网站、应用系统原型开发;与黑龙江分节点进行了联网试验。同时,启动了分节点建设试点工作,确定了试点内容。
三是开展了公众版数据设计与实验。开展了地理信息要素细化分层与要素保密界定方案编写与试验,根据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和即将出台的遥感影像公开使用管理规定等,开展主节点公众版数据资源设计与试验。
四是开展了相关专项的申报工作。完成了《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议书》编写并上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改委方面已原则同意将平台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并将平台建设相关内容列为国家信息化建设试点之一。
五是与平台用户单位进行了沟通。组织召开了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座谈会,来自18个部门的与会人员对平台的建设思路予以充分肯定,纷纷表示希望早日使用平台;与中办信息中心、公安部就平台应用进行了专题研讨,进一步明确了应用示范推进思路。

阅读全文

与上海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政务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
黑龙江企业培训师证书查询 浏览:16
投资被骗报案有期限吗 浏览:199
江苏哲力知识产权招聘 浏览:186
温州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54
英树创造101投票 浏览:596
农业银行卡有效期怎么看 浏览:194
中威客车侵权 浏览:831
佛山市联信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