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7年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站
1.公共服务项目。
(1)代理失业和求职、新生儿、兵役、出租房屋登记;
(2)代理最低生活保障金、代理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福利养老金、无丧葬补助居民丧葬补贴、困难人员临时救助、重残生活困难补助、特困人员医疗救助、低保和优抚对象廉租房申请;
(3)代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验证登记、借读证明;
(4)代办生育服务证、独生子女证、独生子女父母各类奖励与帮助、老年优待证、暂住证、残疾证;
(5)代办党团组织关系接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一老一小”医疗保险参保手续;
(6)代发避孕用具、除“四害”药品;
(7)代收爱心捐赠物品;
(8)联系法律援助、帮助民事调解、帮助维护消费者权益;
(9)代向有关部门、单位、组织提意见、讲困难、讲建议;
(10)代向政府部门咨询政策、办事手续;
(11)开具居民居住、残疾、流动人口、养犬、政审、居民是否健在和在家正常死亡证明;
(12)开具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抚恤金、子女助学金、减免学杂费等手续的证明。
2.公益服务项目。
(1)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登记、志愿服务时间储蓄证明、培训及安排社区服务项目、组织开展邻里互助服务;
(2)文体服务:组织合唱队、秧歌队、兴趣活动小组、图书借阅等;
(3)设施服务:提供棋牌、阅览、娱乐、健身、聚会、轮椅、市民学校、医疗保健服务、社区单位资源共享服务。
3.便利服务项目。主要包括法律咨询、心理咨询、求助咨询、家政服务、为老服务、婚丧服务、配送服务、社区缴费等。此类服务是实施社区市场准入、依靠调配各类服务资源来完成的项目,实行中介免费、服务优惠。农村社区服务站要结合本村实际和群众需求,通过调配本村服务资源或依托96156品牌加盟服务商资源,自行设定服务项目,满足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
② 农村公共服务是什么
1、提供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
2、提供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
3、提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基础服务(比如电网、公路网、水利网、铁路网、通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公益性的部分政府需要直接承担起提供责任)。
4、提供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等公共安全服务。
(2)宿迁乡公共村服务社扩展阅读
着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公共需求,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责。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人们的生活质量。
各级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效能、提高服务水平为中心,树立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理念,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努力实现由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
在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农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为农民创新创业创造条件,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有序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发展。
2、加大财政投入,突出公共服务供给重点。有力的财政支撑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基本保障。有效解决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不足问题,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要求各级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增加农村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总量与比例。
3、创新供给方式,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方式多样化。
③ 农村公共事务服务所职责
农村公共事抄务服务所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是担任“八员”:即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员、农村政策的宣讲员、村小组长的组织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群众事务的代办员、创业致富的信息员、社情民意的联络员、精神文明的操作员。服务所基础设施建设上必须达到“六有”:即有办公场所,方便群众办事;有生活设施,便于干部吃住;有留言板,外出办事时方便群众留言;有宣传栏,便于公布政策信息、反馈社情民意;有宽带网络,便于上网搜集信息资料、沟通上下;有文化活动室,便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④ 什么是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
乡村公共设施指由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乡镇企业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内织建设的用于乡村容社会公众使用的或享用的公共服务设施。比如乡村文化教育设施、乡村医疗卫生防疫设施、乡村文艺娱乐设施、乡村体育设施、乡村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乡村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乡村商业金融服务设施、乡村行政管理与社会服务设施等。也就是为乡村人口和社会服务的公共建筑设施。
公益事业即直接或间接地为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企业及其设施。主要包括自来水生产供应系统、公共交通系统、电气热供应系统、卫生保健系统、文化教育系统、体育娱乐系统、邮电通讯系统、园林绿化系统等。
⑤ 村委会承接乡镇公共服务事项有哪些
主要有:
按照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三个层级对全区及乡镇社区公共服务专事项属(便民服务事项),进行规范、梳理、确认、完善,清理了包括计划生育、劳动社会保障、承包土地、房屋土建、医疗卫生、优待抚恤、低保五保、入伍转业、教育服务、残疾人服务、证件办理、党员服务、住房、妇女儿童、其它等15类办事服务项目,集中提供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办事期限、办理地点等便民指引,提供37个区级部门15大类公共服务事项33项,12个乡镇14大类公共服务事项670项,138个村社15大类公共服务事项5142项,在全市率先建成三级一体的公共服务事项目录。
⑥ 宿迁市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
农民医疗费的报销上限提高、住院起付线下调、报销比例上升、就诊实行“一证通”。让农民就医,有了更有力的保障,而其中多项措施,在全国都是首创。 封顶线增至3万元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一年报销的医疗费用封顶线,从原来的1万元,增加至3万元。 住院起付线下降 按规定,农民患病住院后,起付线以下的费用,需要自己支付,起付线以上,则按比例报销。从今年起,农民患病住院的起付线大部分下调,也就是说报销范围加大了。 从今年开始,住院起付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为50~100元(原来为100~300元);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为200~300元(原来为300~500元);市级和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为500~800元。 同时,为了减少参合农民自己支付的费用,农民如果在一年内有多次住院,则只计算其中最高级别医院的一次起付线。例如一个农民一年住了3次医院,第一次在乡级医院住,第二次在县级医院,第三次在市级医院,在报销医疗费用时,前两次住院将按“零起付线”进行报销。 儿科住院的小患者,报销的起付线在规定的同级定点医院报销起付线的基础上,降低50%。 报销比例提高了 按照新的政策,住院费用不再实行分段补偿,同级医疗机构只设一个补偿比例。 举了个例子,在以前,农民在乡卫生院住院,花了2000多元钱,按照过去的政策,就是起付线300元以下不予报销,300元~1000元,一个报销比例,1000元~2000元,另一个报销比例,而按照新政策,将按统一的报销比例。 新的报销比例中,乡级定点医院住院报销比例为70%左右,县级为60%左右,市级和省级定点医院为50%左右,各地可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进行微调。 一些门诊费也可报销 “关照”到了这一部分农民患者。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二期以上的高血压病、冠心病、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肝硬化失代偿期、异体器官移植、结核病(免费项目除外)、精神病等特殊病种,在门诊上产生的费用,可纳入大病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按一定的比例或者年度定额包干的办法给予补助。 一些医疗负担特别重的患者,可享受到门诊和住院的两次报销。以尿毒症为例,在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时候,可享受到最高3万元的大病补助,之外,手术后,患者大多还需要长期看门诊服用药物, 农民在本地县、乡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不需要办理任何转诊手续,以市为单位,推行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对农民实行住院“直接补偿”,农民在本市的各定点医院看病,可就地就诊、就地住院、就地报销。 农民患者需要外转到其他地区医院的,可办理相应转诊手续后,持“新农合医疗证”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所就诊的医疗机构属于哪个级别,则持相关医疗收费票据回到家乡后,到新农合管理机构,享受本县同等级别定点医疗机构的相同起付线和补偿比例。 看中医报销更多 为了鼓励和引导农民利用中医药服务,农民在中医院和综合医院、西医专科医院的中医科住院时,报销的起付线在同级医疗机构报销起付线的基础上降低100元,中医药服务费用的报销比例则提高10%。 推行保底补偿 参合农民在市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住院时,如果实际报销的比例低于总医疗费的30%,则按照医疗总花费去掉起付线后的30%给予保底报销。 此外,在以往,一些农民因为意外事故等情况到医院看急诊,但急诊在科室归属上多隶属于门诊,没有办法纳入住院费用报销。按照新的政策,农民在急诊检查后随即住院的,急诊上产生的费用可纳入住院费用一并按政策报销。 希望我的解释能够帮助到您,唐雪峰!
其他问题,可以到我网站(四眼唐兄)来问
分为免费回答和收费服务两种问答的模式
本人毕业于上海某知名大学,从事保险9年多,近10年,
(在google或者均可找到“四眼唐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