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
国办函〔2017〕73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报请审批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经国务院批准,现通知如下:
一、国务院原则同意《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17年修订)》(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马鞍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和滨江旅游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马鞍山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马鞍山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353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06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公里以内。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要落实好《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做好停车场规划布局,推动城市停车场建设。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和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积极有序地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划定基础设施黄线保护范围,加强对各类设施用地的规划控制和预留。高度重视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重点防灾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和防地质灾害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要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限期达到《总体规划》提出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划定城市蓝线保护范围,结合水域自然形态进行保护和整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城市。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绿化工作,划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绿线保护范围。要加强对采石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并严格实施有关保护措施。
六、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将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区位布局和相关资金投入。加快棚户区、城中村、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七、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要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要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紫线管理要求,重点保护好太白楼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要加强对重要地段建筑高度、体量和样式的规划引导和控制,做好城市整体设计,保护好山水格局,突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交融的滨江城市风貌。
八、严格实施《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治,坚持依法治市,构建和谐社会。《总体规划》是马鞍山市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实施《总体规划》的重点和建设时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各类开发区)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市级城市规划管理权不得下放,切实保障规划的实施。要加强公众和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遵守城市规划的意识。驻马鞍山市各单位都要遵守有关法规及《总体规划》,支持马鞍山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马鞍山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通知精神,认真组织实施《总体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你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加强对《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国务院办公厅
2017年7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② 宁马轻轨涉及马鞍山那些城市
南京至安庆城际轨道穿越我市方案的初步比较
预可报告中,南京至安庆城际轨道在我市境内有40公里左右。设新马鞍山站和新当涂站,通过我市境内的方案有二个:
方案一:沿既有宁芜铁路东侧的并行方案。经慈湖进入马鞍山市区,与既有马鞍山站建城际客动站,出马鞍山后经过宋山东侧跨采石河,襄城河进入当涂县,跨姑溪河后在既有毛耳站北端设毛耳山城际站。.
该方案的优点:(1)利用既有线通道,对沿线城镇不造成新的分割,不影响城市向东的发展;(2)有利于统筹解决宁芜铁路东西方向道路问题,实施立交道口等整体改造,提升城市形象;(3)靠近人口密集,便于市民出行,吸引客流;(4)在客运线运营初期在客流不足的情况下,为货运创造可能与条件。
缺点是(1)投资较高,比推荐方案多了4.95亿元;(2)城际轨道全封闭,全立交,相邻既有线平交道口需全部改立交,改移道工程量大。且实施困难。(3)对既有线干扰大;(4)拆迁量大,城际轨道线路转变半径曲线采用4000米以上,线路走向切割雨山工业园,沿线的居民住宅区,跃进桥,马鞍山站均需拆迁改造;(5)设站条件差。马鞍山站需改造,当涂站需设在当涂县城以南5公里,旅客出行不方便。(6)加重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难度。
沿既有宁芜铁路东侧的并行方案。经慈湖进入马鞍山市区,与既有马鞍山站建城际客动站,出马鞍山后经过宋山东侧跨采石河,襄城河进入当涂县,跨姑溪河后在既有毛耳站北端设毛耳山城际站。该方案的
方案二:马鞍山取直中方案。该方案考虑到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在葛阳山东2公里进入我市,沿宁马高速(东环路)东侧向南,在东环路以东约300米,霍里山北3公里设马鞍山站后,绕避阳湖塘互通立交,选择合适的角度上跨马向铁路、机场高速,马芜高速。
该方案的优点是:离城市中心较近,方便居民出行,对城市东向发展带动较大,避开了马塘矿区。缺点是穿越分割了大学城、安工大东校区对市区和当涂远景发展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形成新的城市分割;在城市北侧可能开挖葛羊山,另外需要调整电力线廊规划,线路较东方案稍长,造成城际铁路与东环路之间近300米的城市规划用地无法使用。
等二三年轻轨修好后,马鞍山到南京只需要10分钟左右,这等于变相的南京把马鞍山变成了南京的一个区或下辖县!
③ 安微马鞍山秀山新区未来发展
秀山新区位于马鞍山市东部,规划范围南起九华东路,西至宁芜高速公路,北临专五亩山属东路,东至东部环路、313省道、凤凰湖大道和自然山体围合区,规划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控制区规划面积约16.2平方公里。
秀山新区作为城市的新亮点具有三大优势。交通区位优,新区西承主城区,其核心秀山湖距离主城区仅3公里,北邻南京江宁经济开发区,距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28公里,距离南京南站约15分钟的车程,未来的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站就处于核心区内,规划中的几条主干道路与南京城区主要道路相连,与禄口国际机场相连。生态环境优,新区环境清新,生态保持完好。秀山、霍里山、桃李山等犹如明珠镶嵌其中,根据规划还将依照自然地形地貌建设一个约1000亩原生态的秀山湖。功能布局优,新区将重点发展软件及服务外包、商务休闲、商业金融及总部经济等四大产业,以发展绿色生态的人居环境为重点,着力打造新型现代服务业,突出综合服务功能、一流生态功能和现代产业功能。
④ 马鞍山市骏马交通运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马鞍山市骏抄马交通运输建设投资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06月08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等。
法定代表人:冯建国
成立时间:2010-06-08
注册资本:516487.2047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40500000093737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花山区花雨路3号1-407(江东控股集团内)
⑤ 马鞍山地铁1号线的介绍
马鞍山抄地铁1号线预计于2021年正式运营。马鞍山轨道交通由马鞍山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按照马鞍山市物价主管部门批复的轨道交通网络票价体系计价,有多种票价优惠情况和车票种类。马鞍山轨道交通的标徽由字母未知和字母未知变形组合,吉祥物是来自未来的小机器人未知。
⑥ 马鞍山会规划给南京吗
目前不会,也不可能会。只是一个松散关系。只是两市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了,以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也会越来越多。“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协调委员会”揭牌。宁镇扬三市就推进区域创新合作达成协议,我市分别与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巢湖签署了合作协议,南京、扬州两市交通部门签署了交通运输合作协议。
⑦ 马鞍山东站的高铁什么时候能通车呢
两年之后,宁安城际列车就将“呼啸而来”,马鞍山也将由此进入“高铁时代”。在城市东部,现代化的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东站及站前广场等配套设施正在紧张施工,它将成为城市下一个交通枢纽和重要的旅客集散地。作为城市未来首屈一指的“交通综合体”,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东站周边将如何布局?又将给市民出行带来哪些方便?
一期工程计划明年底竣工
作为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东站的配套设施,宁
安铁路马鞍山站前广场位于马鞍山东站西侧,丰收路与冯桥路交叉口东南角,总占地面积达14.5公顷。
“整个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将沿高铁线呈条形分布,分为地上建筑群和地下枢纽两部分。”该市重点局项目部业主代表陈勇介绍说,站前中心广场地下枢纽位于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东站出入口正西方,总建筑面积4.83万平方米。
在站前中心广场两侧,将分别设置有旅游集散中心、长途客运公交综合体及预留商服区等地上建筑群,外围则设置有大面积的绿地广场。
一期工程站前中心广场地下枢纽已于今年8月正式动工。目前,该工程基础施工即将结束并转入工程结构施工。整个工程预计在明年年底前全面竣工。
马鞍山东站效果图
高铁站建地下两层换乘广场
走出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东站,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站前中心广场。和其他城市出站处普遍采用的“高架模式”不同,马鞍山站前中心广场的换乘区间将全部“建在地下”。
地下两层换乘广场占地约3.5公顷,将提供社会车、出租车集散功能及地下商业设施。陈勇介绍说,地下一层主体部分将设
置为地下商业街。在地下商业街两侧将分别设置有出租车上下客区和社会车辆落客区,其中出租车等待区可容纳120辆出租车。地下二层则将以停车场为主,可容纳500辆车辆停放。
据了解,整个地下枢纽将设置两处机动车出入口,分别位于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东站的南北两侧。站前区还将设置三条东西向下穿通道,其中两条下穿高铁,一条下穿规划丰收路,供行人、非机动车专用,方便市民出行。
站前中心广场再向西,则为楔形绿地广场。据陈勇介绍,整个绿地广场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左右,地下也将设置部分商铺。
长途客运公交综合体将实现
“无缝换乘”
从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东站及站前广场等配套设施的效果图上看,在马鞍山东站两侧,两处和新站房风格相同的翼楼将对称分布,和东站一起,呈“品”字布局。
马鞍山东站效果图
位于站前广场北侧,将设有长途客运公交综合体。据介绍,这里将是乘客“零距离换乘”的中心,将设有长途客车客运站和公交枢纽中心。“目前,整个区域的规划还在制定之中。”
和长途客运公交综合体相呼应的,则是站前广场南侧的旅游集散中心。陈勇告诉记者,旅游集散中心占地约2.5公顷,将是一个多功能休闲区。“这里不仅能旅游巴士集散功能,而且还将布置有餐饮、商贸等旅客休闲设施。”
马鞍山东站效果图(5张)
根据马鞍山市的地理区位,马鞍山市东站为进入安徽省的第一站,因此马鞍山东站规划要求按四站合一进行设计(火车站站房、长途客运站站房、公交枢纽、出租车站),马鞍山东站站房按12000平方米考虑,长途客运站站房、公交枢纽、出租车站面积按13000平方米考虑,合计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
规划要求马濮路下穿站场和站房的东西方向通道须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坐标详见图),隧道断面按2×12.0米考虑,净空高度按5米考虑。同时考虑预留下穿站场及站房的城市轨道交通通道。
马鞍山东站站前广场东西方向空间偏小,所以广场的设计方案应考虑与站房的体量相协调。马鞍山东站站房在方案设计中应考虑与马濮路的对景效果。
站区设计范围内的配套服务设施应在方案中一并考虑。
马鞍山东站站房建筑按照城市地标性建筑设计,采用现代建筑风格。
马鞍山东站站前区域空间偏小,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公交枢纽停车场(按9条公交主线路疏散客流)、社会停车场、出租车停车场的规模需求及对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1、铁路车场平面布置
A、站场中心里程为DK42+433,车站站房位于线路西侧。
B、车站中心里程轨顶标高为16.209米,站台面到车站中心里程轨顶高差为1.25米。
C、站房占地东西方向长80米,南北方向240米。
2、客运车场分工及到发线布置
车站总规模为5台11线,其中:正线2条,到发线5条。
3、车站站型选择
站房为线侧下式车站,采用“下进下出”的进出站方式。
⑧ 马鞍山的三个区怎么划分的
截止2019年10月,马鞍山下辖的三个区分别是博望区、花山区、雨山区。具体介绍如下:
1、花山区
花山区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位于马鞍山市东部,与南京江宁区接壤,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20公里,处在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层。截止2019年10月花山区下辖霍里、桃源路、湖东路、沙塘路、解放路、江东、塘西、金家庄8个街道。
2、博望区
博望区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位于马鞍山市最东端,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和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内,与南京江宁、溧水、高淳三区接壤。截止2019年10月博望区下辖博望、新市、丹阳三镇。
3、雨山区
雨山区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始建于1976年,雨山区位马鞍山市城区西南部,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8度29分、北纬31度41分。东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接壤,南与当涂县相连,西临长江,东北与花山区和金家庄毗邻。
截至2019年10月,雨山区辖4个街道、3个乡镇和1个省级开发区。平湖街道、雨山街道、安民街道、采石街道、向山镇、银塘镇、佳山乡、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8)马鞍山交通规划扩展阅读
马鞍山市的历史沿革:
马鞍山市名来源于历史,相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败退至和县乌江,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亡。乌骓马思念主人,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由此而得名。
1949年4月,当涂解放。1954年2月,设马鞍山镇,隶属当涂县。1955年8月,设马鞍山矿区政府(县级),隶属芜湖专区。1956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为省辖市。其间,当涂县先后隶属芜湖专区(地区)、宣城地区。
1983年7月,当涂县(除大桥乡外)划属马鞍山市。辖县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2011年8月22日,原地级市巢湖市所辖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2012年,撤销金家庄区、花山区,设立新的花山区;设立博望区,将当涂县博望、丹阳、新市3个镇划归博望区管辖。
⑨ 马鞍山到南京的轻轨何时建好走向如何
晨报讯 南京地铁三号线林场站,将建一条轻轨通向安徽滁州;南京地铁二号线仙林东将建一条轻轨,通向镇江,再从镇江通向扬州;南京地铁八号线,将从板桥站建一条轻轨通向马鞍山……昨天,在紫金山庄召开的第二届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上,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向与会者描述了未来的南京都市圈轨道交通愿景,初步构想了未来都市圈内的快速轨道交通。
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表示,南京都市圈内轨道交通出行比例偏低。为了加紧都市圈之间的紧密圈层,规划提出了由南京外围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向外延伸,建设都市圈轻轨,辐射紧密圈层的通勤出行。这个初步构想是:地铁三号线与滁州之间、八号线板桥站与马鞍山之间、二号线仙林东至镇江和扬州以及禄口国际机场到高淳的4条轻轨。其中,力争南京地铁3号线(林场至南京铁路南站)“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南京至滁州轻轨线启动规划;推进南京地铁2号线东延,开展宁镇扬城际轻轨线的规划,2012年前争取开工。宁马城际轻轨线开始规划。
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构想对都市圈内的近期轨道交通进行了展望,提出南京与临近的其他都市圈城市之间有市际轨道相连,都市圈内60%的县通铁路,初步形成满足日常消费的1小时交通圈。远期的轨道交通设想,是南京与其他7座城市之间都有城际轨道相连,都市圈内95%的县实现铁路通达,南京和临近的其他都市圈城市,实现半小时通达。
【相关新闻】
南京IC卡有望刷遍11个城市
在昨天的市长峰会上,南京与淮安的城市交通一卡通正式启动,这意味着南京已经与都市圈的第三个城市实现了互通。峰会上透露,南京都市圈中的南京、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镇江、巢湖8座城市以及周边的徐州、蚌埠、泰州3座城市,将有望实现IC卡一卡通。市民持有一卡通IC卡,可以在以上的11座城市刷卡乘坐公交、购物等。
据介绍,到目前为止,南京都市圈8 3城市中,已经有9座城市不同程度地开始交通一卡通的建设。2006年11月,南京与扬州率先实现了公共交通领域的互通,南京与扬州的公交IC卡可以通用。随后,南京与芜湖也开始了IC卡小额消费的互通试点。
2007年4月,南京都市圈各城市共同制定了《南京都市圈2006—2010五年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5年内南京都市圈交通一卡通在其他7个城市中的通用安排进程。按照规划进程,都市圈8 3城市将在2010年全部实现IC卡一卡通,并且在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小额消费领域实现应用。
作者:朱福林 仇惠栋/来源:南京晨报
⑩ 马鞍山在建一条铁路对接扬州,长多少呢投资多少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交通对于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影响力是非常大,所以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完善境内的交通网,时至今日我国各大城市的高速公路网都比较的完善了,但是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交通工具的种类变多了,现如今人们出行更加偏向那种速度快、环境好的交通工具,比如说高铁如今就非常的受到人们的欢迎,为了可以更好地方便人们的出行,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完善境内的高铁网。
扬马城际铁路建成之后,马鞍山人们日后出行将更加的方便了,比如说日后去南京的禄口机场以及扬州都可以通过高铁直达,此外这条城际铁路线的建成之后,马鞍山日后与马鞍山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及长三角核心区域都可以快速对接起来,对于其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大家对于这条高铁线的建设是不是很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