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描写城市的古诗
1、《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代: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3、《水调歌头·定王台》
宋代: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4、《声声慢》
宋代:曹组
重檐飞峻,丽采横空,繁华壮观都城。云母屏开八面,人在青冥。凭阑瑞烟深处,望皇居、遥识蓬瀛。回环阁道,五花相斗,压尽旗亭。
歌酒长春不夜,金翠照罗绮,笑语盈盈。陆海人山辐辏,万国欢声。登临四时总好,况花朝、月白风清。丰年乐,岁熙熙、且醉太平。
5、《曲江春望》
唐代:刘禹锡
凤城烟雨歇,万象含佳气。酒后人倒狂,花时天似醉。
三春车马客,一代繁华地。何事独伤怀,少年曾得意。
❷ 《唐诗三百首》马鞍山首日封最新价格是多少
009 杜甫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
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
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
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❸ 关于马的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金秋。”《马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
“香车宝马照九陌,家家花下扶醉人。”
“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诗经·小雅·车攻》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楚辞·离骚》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白马饰金羁,边翩西北邓。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蹀足绊中愤,摇头枥上嘶。
南朝梁·萧纲《系马诗》
懔懔边风激,萧萧征马烦。
隋·虞世基《出塞》诗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诗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诗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唐·刘禹锡《始闻秋风》诗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栖。
宋·柳咏《少年游》词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五月四日风雨大作》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元·刘因《山家》诗
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风白草新。
明·王越《与李布政彦硕冯佥宪景阳对饮》诗
四山旗似晴霞卷,万马蹄如骤雨来。
清·徐《大猎》诗
❹ 古诗中的名胜古迹要同一首诗中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
生入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
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
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
银山堆里看青山。
(2)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请你选择,祝你梦想成真!!!
____名胜古迹联_____
来到半山坐一坐
再行五里天上天
(九华山钓鱼台)
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
停车肃遗像几人得立姓名尊
(合肥包公祠)
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
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
(合肥包公祠)
忠贤将相
道德名家
(合肥包公祠)
教弩耸高台不为炎刘消劫运
听松来远客谁从古佛识真如
(合肥民教寺)
飞骑桥头论胜负
教弩台上评忠奸
(合肥民教寺)
曹公教弩台尚在
吴主飞骑桥难寻
(合肥民教寺)
万山拜其下
孤云卧此中
(黄山文殊院)
高阁逼云霄举头红日近
远山收入画回首白云低
(黄山玉屏楼)
九匹白练出奇观.连续奔腾.远观
如狼骏骅骝添赤兔
三岭松涛鸣爽籁.抑扬起伏.乍听
似千军健卒赴疆场
(黄山九龙瀑)
去帆疑峡走
卷浪骇江飞
(马鞍山采石矶大风亭)
相阴阳.度原隰.想前朝创业艰难.只赢
得灵寝盘空.江淮带郭.黍离离满目旧
山河.伊何人斯.顿伤心于青袍白马
省刑罚.薄税敛.沐当代深仁浩泽.试看
那闾阎扑地.舸舰迷津.瑞霭霭一天新
雨露.登斯楼也.岂独观乎绿树红云
(凤阳谯楼)
庙内无僧风扫地
寺中少灯月照明
(凤阳龙兴寺)
来到半山坐一坐
再行五里天上天
(九华山钓鱼台)
妙手生白玉
沃土出黄金
(九华山)
千古诗才莲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
千古诗才莲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
把酒问青天放眼已无高力士
登舟望秋月旷怀犹忆谢将军
(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滁县琅琊山醉翁亭)
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山五言诗.
要先生低首
韩荆州差解事.肯让阶前盈尺地.
容国土扬眉
(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
登百尺楼看大好江山.天若有情.应识四
方思猛士
留一杯土以争光日月.人谁不死.独将千古让先生
(安庆徐锡麟烈士纪念楼)
天开图画.美尽东南.落日咽孤忠.战血
醒余千载后
鲁酒不温.高丘返顾.歌风思猛士.江流倒卷万年来
(安庆大观亭)
片土寄忠魂.听槛前万马.江声滚滚.惊
疑征鼓动
孤城俏战气.指窗外二龙.山影苍苍.飞入酒杯来
(安庆大观亭)
把酒问青天放眼已无高力士
登舟望秋月旷怀犹忆谢将军
(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滁县琅琊山醉翁亭)
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山五言诗.要先生
低首
韩荆州差解事.肯让阶前盈尺地.容国土扬眉
(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
登百尺楼看大好江山.天若有情.应识四
方思猛士
留一杯土以争光日月.人谁不死.独将千
古让先生
(安庆徐锡麟烈士纪念楼)
天开图画.美尽东南.落日咽孤忠.战血
醒余千载后
鲁酒不温.高丘返顾.歌风思猛士.江流倒卷万年来
(安庆大观亭)
片土寄忠魂.听槛前万马.江声滚滚.惊疑征鼓动
孤城俏战气.指窗外二龙.山影苍苍.飞入酒杯来
(安庆大观亭)
❺ 江碧鸟逾白,山清花欲燃,的诗名是什么
《绝句二首》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二首》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注释
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鸟:指江鸥。
花欲燃:花红似火。
❻ 感慨祖国千里江山的诗句
念奴娇
[宋代]管鉴
登高作赋,叹老来笔力,都非年少。
古观重游秋色里,冷怯西风吹帽。
千里江山,一时人物,迥出尘埃表。
危阑同凭,皎然玉树相照。
惆怅紫菊红萸,年年簪发、应笑人空老。
北阙西江君赐远,难得一枝来到。
莫话升沈,且乘闲暇,赢得清尊倒。
饮酣归暮,浩歌声振林杪。
管鉴简介
管鉴
管鉴 [宋代]
管鉴字明仲,龙泉(今属浙江)人,徙临川(今江西抚州)。乾道九年(1173),范成大制置四川后东归,道经峡州,时管鉴为峡州守,见范成大 《吴船录》 。淳熙十三年(1186)任广东提刑,改转运判官,官至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词题所署干支,最迟者为甲辰生日,盖淳熙十一年(1184)。有 《养拙堂词》 一卷。
《青玉案》 《阮郎归》 《西江月》 《西江月》 《鹊桥仙》 《鹊桥仙》 《鹊桥仙》 《南乡子》 《玉连环/解连环》 《念奴娇》
[查看143篇诗文]
管鉴的诗
管鉴
《青玉案》
《阮郎归》
《西江月》
《西江月》
《鹊桥仙》
《鹊桥仙》
《鹊桥仙》
《南乡子》
《玉连环/解连环》
《念奴娇》
《念奴娇》
《念奴娇》
宋代古诗推荐
宋代古诗推荐
《跋林和靖手书所作三十聊》
《梅花》
《莺梭》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重山》
《春宵》
《陶者》
《古店》
《鄂州南楼书事》
《袷飨太庙》
《初见嵩
❼ 关于名胜古迹的古诗有哪些
《采桑子》
宋代: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游泰山-其二》
唐代:李白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游泰山-其三》
唐代:李白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游泰山-其四》
唐代:李白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霄汉,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游泰山-其五》
唐代:李白
朝饮王母池,瞑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辉,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飘颻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❽ 小学一年级背诵唐诗有哪些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评】如果说孩子知晓度最高的诗是《鹅》,小学生知晓度最高的诗就是《春晓》。这首诗带着生机勃勃的意境,以此开篇,不错。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评】“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这是李白对孟浩然的评价。孟浩然的诗,词句简约,明白晓畅,易于诵读。这首又是五绝,字数不多,很适合初学者。《宿建德江》,简约版的《春江花月夜》。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评】不用多说。有华人处即有此诗。《爸爸去哪儿》的片尾曲,前奏就是这首诗。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评】可以玩一个文字游戏,去掉一个“间”字,将这首诗变成一首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会提升孩子的兴致,以及他们对词的初步感受。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评】春天的感觉,恰如微风拂面,如杨柳依依。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评】让孩子理解一个老人的心态,学习用他人的视角看人看事。老人眼中的“儿童”,就是“笑问客从何处来”,如此憨痴烂漫。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评】孩子会问:怎么又有一个《凉州词》?解释一下,这是曲调。诗不一定要有名字,但一定要有名。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评】王昌龄是七绝圣手。拿一本地图,青海、玉门关、楼兰,让他/她对国家地理有个初步概念。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评】一口气读了好几首边塞诗,初步形成类型诗的概念。此诗的时间感、空间感和动态感都很强,气势雄浑。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评】送别诗,唐人诗歌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吴、楚,这是上海以及长三角所处的大略地理方位,告诉孩子,春秋战国时期有过这样两个国家。“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也是一种价值观教育。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评】让孩子系统地读几首王维的诗。王维诗歌中有一种平静的力量。他的山水诗,不是对景色的简单描摹,已经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鸟鸣涧》的意境,让孩子闭上眼睛,在脑子里静静还原那个场景。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诗评】看似简单的白话,却回味悠长,如吃橄榄、如食梅子。冬天教授此诗,正当其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评】告诉他/她什么是重阳节,古代重阳节的习俗是什么;让他/她体会什么是思乡,什么是手足情深。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评】王维诗中多“君”字,仿佛在与你对话,可见重情义的君子之风。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评】渭城朝雨又见“君”。送别诗的经典。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评】读此诗时,正值春节。古代的“元旦”,是农历新年。正要讲一个故事:“古代有个叫做‘年’的怪兽……”孩子打断说:“我早就知道了……”三滴汗。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评】春节过了,孩子快开学了。带他/她一起去放风筝吧,把这首诗背下来不成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评】读春天的诗。“草色遥看近却无”,带他/她去公园里寻找草地中正在萌发的青草;去看看河畔的垂柳,顺带复习前面学过的《咏柳》。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评】春天的景象越来越气象万千。白描的手法,让各种小动物、小植物活跃在纸面上。蒌蒿、河豚都是美味,苏轼是个馋嘴猫,跟小孩子们心心相印。家在江南的朋友,一定要带他/她去吃吃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评】正值烟花三月,所以选这首诗。孟浩然、李白,他们居然是好朋友,孩子顿时觉得那是一个多么厉害的时代。带他/她去看大江大海,体会什么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什么叫“地球是圆的”。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诗评】进入了春的时节,抓住时机多念几首春天的好诗吧。杜甫的诗,大多是沉郁顿挫,小孩子不容易理解,大诗兄也不建议这么早给他们念。这是杜甫难得的一篇“小清新”,田园生活的恬淡、邻里关系的温馨、生机勃勃的美丽,都是亮点。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评】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这是古代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不能生火做饭。让孩子体会一千多年前帝都长安的风貌,以及傍晚时分、灯火初上的那种静谧。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评】清明节必读。孩子说,她早就会背了。那好吧,放假一周!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评】大诗兄的故乡,也是孩子户口本上的“籍贯”。不能忘本。再说,这首诗本身就很美!父女曾经亲临潺潺涧溪,幽草犹在,黄鹂不减。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评】明快江南春,濛濛江南雨。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诗评】孩子第一次接触到词。描摹江南之春,《忆江南》与上周的《江南春绝句》堪称双璧。“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仿佛自己就站在朝日喷薄的船头,于大江之上顺流而下。现代人很难想象,如此壮阔的一条大江,居然能够澄净如斯!小孩子会有一点不解:“为什么说绿色像蓝色?”原来,“蓝”是古代的一种植物染料。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评】这是孩子第一次接触到律诗,而且是七律,56个字,本来担心背诵下来有难度,没想到很轻松搞定。这说明孩子的潜能很强大,也说明这首诗真的很朗朗上口。早莺、新燕,应该还有蝴蝶、蜜蜂,萌物多多。读上几遍,感觉真应了那句话:春暖花开时,杭州萌萌哒!杭州离上海不远,可以全家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评】“还是唐-白居易啊。”没错,还是。农历的人间四月天,花期极盛之后,地面落英一片,细小的、青涩的果子开始挂上枝头。不过,山里的桃花刚刚盛开。这是为什么呢?给孩子上一堂五分钟的科学常识课——《海拔和温度对植物花期的影响》。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诗评】话说读这首诗的时节,真的是漫天“飞雪”、喷嚏连天!大约两三个月前,不是学过一首《早春》吗?孩子那时就在问:“有没有《晚春》呢?”现在,《晚春》真的来了。一看作者,还是这个韩愈呀,哈哈。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评】不知不觉,春天就在念诗中过去了,梅雨天来了。夜晚,能够听到不远处公园池塘中传来的蛙声。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诗评】继续梅雨季。“‘梅子黄时日日晴’?上一首《约客》不是说‘黄梅时节家家雨’嘛?”这……怎么解释?“呃,看这首诗的样子,大概是快出梅了……”小孩子总是有“十万个为什么”,等着接受考验吧。“添得黄鹂四五声”,可以回忆一下《滁州西涧》里的“上有黄鹂深树鸣”。比较,对照,总是很有意思。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评】初夏到来。我们去公园里看卷卷的小荷叶,尖尖的荷花苞,还有飞舞的红蜻蜓。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评】还是杨万里,还是写荷花。现在,小荷叶已经舒展开来,小花苞已经绽放吐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评】我们读过白居易的西湖,读过杨万里的西湖,现在来看苏东坡的西湖。夏天的疾风骤雨,来匆匆,去匆匆,仿佛在变魔术。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评】晴西湖、雨西湖,道不尽的夏日西湖!话说,这苏东坡是有多么地爱西湖,又多么地爱喝酒啊。他会不会遗憾,如果西湖的水是酒就好了……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诗评】“小荷才露尖尖角”“接天莲叶无穷碧”之后,相隔几周,我们接着说荷花。船女们穿着跟荷叶一个颜色的裙子划入荷池,脸蛋儿跟荷花一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花木兰、秦罗敷、采莲女,劳动的少女透着健康的美。
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诗评】依旧采莲。小女孩哈哈大笑:“这也叫诗?!就这么东西南北地过去?”但是,如此简单重复的韵律,却不知不觉就征服了孩子。“田田”,什么意思?繁盛、广阔,读起来从容舒畅,听上去也悦耳动听。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诗评】城市里的孩子,很难亲身去体会农村的夏夜,这就是我们的“代沟”。有鹊、有蝉、有稻、有蛙,有朗月、有稀星,赶路人真的不寂寞。“七八个星”有时背成“六七个星”,“两三点雨”变成“三四点雨”,引发一阵爆笑。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评】跟着李白走,游遍全中国。“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危楼高百尺”……孩子说,李白就是夸张!仔细算一算,白发比楼房还要高。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评】跟着李白去了一次庐山,再跟苏轼去一次。可以让孩子比较比较,唐诗和宋诗有什么区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在跟我讲道理……如果说唐诗是记叙文,宋诗是不是像议论文呀?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诗评】秋天就要来了。我们读过那么多汉唐中原人的边塞诗,现在读一首匈奴、鲜卑这些“牧马人”的边塞诗吧。《敕勒歌》是诗,但更是歌。字句长短有变化,韵律朗朗上口,意境也是苍茫辽阔,一口气唱下来,令人“倍儿爽”!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评】中秋节快到了。自古中秋第一诗词,当然是这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这么长的词,居然也能背下来。其实也不是背下来的,是跟着王菲阿姨唱下来的……中秋夜,我们在阳台上举起望远镜,依稀看到了嫦娥和玉兔?孩子说,那是环形山。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诗评】第一次学习元曲。大诗兄肚子里的元曲,其实也没有几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没有动词?对,不需要动词,这就是汉语言的魅力,就是古诗词的魅力。不信你看,《春江花月夜》,不也是名词的“堆砌”嘛。倒也奇怪,这么罗列下来,意境全出来了。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评】智者乐水。这里的“乐”,不见得是高兴的意思,而是喜欢、亲近的意思。在一个冷静清冽的自然环境里,人可以变得很空灵。读完这首,我们再回忆一下《宿建德江》吧。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评】仁者乐山。我们曾经去过莫干山,看到山间层层云雾,“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峰会路转,我们还会看到“白云生处有人家”。“霜叶红于二月花”,孩子会在很多励志小故事里看到这一句,这样的比喻没错;不过,也可以带着孩子去公园里看看枫叶,就欣赏那层层叠叠的红,不必想那么多。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诗评】秋凉,露重。父女举头望月,恰恰看到“月似弓”。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评】去乡村,去田家,去山里;去钓鱼,去捉鸡,去野餐。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诗评】回忆我们夏日读过的那些《采莲曲》《江南可采莲》,再去看看秋天里的荷塘,“荷尽已无擎雨盖”,又是另外一番景致。去江边的橘园采橘,看看小橘子点缀下,秋末初冬的江南。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评】我们回转头来再读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之后,原来还有“桃花潭水深千尺”。这个李白,真是夸张得没救了……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评】跟着李白,继续在大江南北游历。我们曾经在马鞍山、在芜湖,在南京、在崇明,多少次跨越长江,每次经过大桥时,壮观的景致都让我们的鼻尖紧贴着车窗玻璃。
❾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一语文必须背的古诗词文言文
高一必修一比较少, 1 *沁园春 长沙[小考总考,高考不考] 4 烛之武退秦师 [小考总考,高考不考] 5 荆轲刺秦王 [注意"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这段重点]
必修二也马上就要学到了,记一下吧4 《诗经》两首 氓 [重点] 采薇[不是重点] 5 离骚 [重中之重]7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小考重点,高考不咋考] 短歌行 [重点] 归园田居(其一)[重点] 8 兰亭集序 [重点] 9 赤壁赋 [重点] 10 游褒禅山记 [有一段很重要,我既不清了,好像是进洞又出来之后的感慨,到时候你们老师会告诉你]
必修三必修四也都给你的了,省得你以后问 ③ 4 蜀道难[绝对重点] 5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重点] 咏怀古迹(其三) [重点] 6 琵琶行并序 [序不用背]
7* 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重点] 马嵬(其二)[不是重点]8 寡人之于国也 [小考重点 ]
9 劝学 [重点] 10* 过秦论 [有一段重点,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列] 11* 师说[几句很重要,]
必修四4 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不重] 雨霖铃(寒蝉凄切) []重点
5 苏轼词两首 [都重]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6 辛弃疾词两首[都重]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7李清照词两首 [都重]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寻寻觅觅)
好像有点多,但我们的确就是这样过来的,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不同老师要求也不一样,我们班班主任属于那种死不罢休型的,所以多了一点,不过并不是每篇课文必须全背,这和初中要求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