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7年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站
1.公共服务项目。
(1)代理失业和求职、新生儿、兵役、出租房屋登记;
(2)代理最低生活保障金、代理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福利养老金、无丧葬补助居民丧葬补贴、困难人员临时救助、重残生活困难补助、特困人员医疗救助、低保和优抚对象廉租房申请;
(3)代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验证登记、借读证明;
(4)代办生育服务证、独生子女证、独生子女父母各类奖励与帮助、老年优待证、暂住证、残疾证;
(5)代办党团组织关系接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一老一小”医疗保险参保手续;
(6)代发避孕用具、除“四害”药品;
(7)代收爱心捐赠物品;
(8)联系法律援助、帮助民事调解、帮助维护消费者权益;
(9)代向有关部门、单位、组织提意见、讲困难、讲建议;
(10)代向政府部门咨询政策、办事手续;
(11)开具居民居住、残疾、流动人口、养犬、政审、居民是否健在和在家正常死亡证明;
(12)开具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抚恤金、子女助学金、减免学杂费等手续的证明。
2.公益服务项目。
(1)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登记、志愿服务时间储蓄证明、培训及安排社区服务项目、组织开展邻里互助服务;
(2)文体服务:组织合唱队、秧歌队、兴趣活动小组、图书借阅等;
(3)设施服务:提供棋牌、阅览、娱乐、健身、聚会、轮椅、市民学校、医疗保健服务、社区单位资源共享服务。
3.便利服务项目。主要包括法律咨询、心理咨询、求助咨询、家政服务、为老服务、婚丧服务、配送服务、社区缴费等。此类服务是实施社区市场准入、依靠调配各类服务资源来完成的项目,实行中介免费、服务优惠。农村社区服务站要结合本村实际和群众需求,通过调配本村服务资源或依托96156品牌加盟服务商资源,自行设定服务项目,满足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
❷ 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做什么的
通过文化基础知识、现代文化艺术、传统文化艺术、乡土特色艺术、专业内拓展等五个容模块的学习,他们都取得了中等专业毕业证书。为保证群众文化组织员队伍持续稳定,区财政按照700元/月/人的标准对376个行政村的群众文化组织员给予补贴。同时,采取支付转移的方式向每名放映公益电影的文化组织员年终一次性拨付电影放映补贴2800元。
几年过去了,“文化组织员”队伍已经能够独立承担起村级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文化活动组织、文艺人才培养、益民工程推进、文化市场督察和文物保护管理等多方面的公共文化服务任务。农村文化设施无专人管、文化活动无专人干的难题得到了有效破解。
通过这个案例就能大体知道这个措施就是同人财物的大力扶助,支持,让广大村级单位也能同步享受得到公共文化,提供更好的更优质的文化产品。
❸ 村级公共文化服务
根据文化产品的分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大致可以分成二类:
一是公益性专公共文化服务,是指属其内容意义的“公共性”特别高,即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主权、文化信息安全或社会稳定,或与国家和民族文化创新、传承直接相关的文化产品服务。这些文化服务,必须由政府直接控制管理或由政府直接投入经费加强建设和发展,如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的新闻频道、国家信息网络、各类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文化站、广播电视、美术馆、纪念馆等。
二是准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是指其内容意义的“公共性”较低,并且与国家主权、文化信息安全关联不大、还可以通过培育市场,并通过市场采购获得的文化产品服务,如娱乐、电影、演出、展览、美容、健身等。
❹ 农村公共服务是什么
1、提供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
2、提供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
3、提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基础服务(比如电网、公路网、水利网、铁路网、通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公益性的部分政府需要直接承担起提供责任)。
4、提供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等公共安全服务。
(4)村级公共服务站扩展阅读
着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公共需求,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责。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人们的生活质量。
各级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效能、提高服务水平为中心,树立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理念,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努力实现由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
在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农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为农民创新创业创造条件,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有序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发展。
2、加大财政投入,突出公共服务供给重点。有力的财政支撑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基本保障。有效解决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不足问题,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要求各级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增加农村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总量与比例。
3、创新供给方式,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方式多样化。
❺ 什么是"1+6"村级公共服务体系
"1+6"村级公共服务体系:指将村两委和便民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读书阅览中心、远程教育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网络服务中心集中在一起的综合项目。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整合社会事业项目,巩固和发展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成果,满足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政府主导,整合资源,规划先行;二是因地制宜,便民实用,分类指导;三是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体现特色;四是群众参与,完善机制,可持续发展。
(5)村级公共服务站扩展阅读
"1+6"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制定的意义:
统筹兼顾,提高效益:
1、规划先行。把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集镇建设和土地利用总体发展规划。
2、统筹兼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规划建设应注意与城乡风貌改造、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结合进行;在强调政府主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同时,要充分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在强调统一标准、保证质量的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便民实用;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长效管理制度建设和人才培训工作;要注意与农村长远发展相结合,既满足当前需要,又预留发展空间。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为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乡政府全面落实建设任务,负责本乡建设工程实施工作,承担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直接组织领导责任。
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人员,切实加强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统筹工作进度。
将项目建设作为对领导班子年度业绩考核和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组织村党支部等基层组织、干部参与到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中,制定有力可行的措施,切实提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❻ 村级服务中心“6+1”具体指什么
便民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医疗卫生中心、农民培训中心、农家购物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和村两委办公集中在一起
❼ 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服务站的区别
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服务站的区别主要是职责不同:
社区服务站
是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的工作平台,承担政府公共职能。主要职责:开展社区劳动就业 社会保障和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参与社区治安维护工作提供社区法律服务,协助开展社区健康管理与服务工作,做好社区计划生育服务,配合开展社区教育。
网络-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