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问题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问题

发布时间:2021-05-06 22:28:52

A.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职能存在哪些突出问题,为何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经济职能涵盖范围过大,服务职能缺失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揽一切经济管理权力,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直接管理和控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一方面,我国政府职能体系没有突破在计划体制条件下形成的旧模式,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要求还非常不适应。另一方面,政府在把微观管理职能返还给企事业等社会单位的同时,许多应由政府管理、协调、组织、扶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没有受到应有重视,政府职能转变落后,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与服务职能还有待尽快建立起来。

公共服务职能执行不到位

计划体制下我国政府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中央既管宏观又管微观,造成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恶性循环。通过改革,中央政府先后给地方政府下放了一批管理权限,打破了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但是,在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划分和职能配置尚没有完全科学规范的情况下,中央集权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同时,我国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在扩大地方财政权的同时,一度影响了中央财政的收入,从而影响了中央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地方在获得一部分自主权之后,出现了不能顾全大局,只顾局部利益,甚至不惜牺牲整体利益的现象,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割据抬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已成为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普遍现象,从而使中央政令的贯彻执行受阻。其次,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配置不合理。

行政管制措施严重

在管理职能的运用上重行政手段,轻法律手段与经济手段为表现的服务手段。政府宏观调控主要应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这是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同传统的计划体制的区别所在。

第一,科学合理界定政府职能。在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把领导精力更多地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上。经济调节方面,政府要加快健全宏观调控体系,重点搞好宏观规划、政策制定和指导协调,进一步退出微观经济领域,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经济活动。市场监管方面,政府要着力解决管理职能分割和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经济和社会成本,使违法违规行为的预期成本高于预期收益,形成自我约束机制。社会管理方面,政府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管理规则,丰富管理手段,创造有利于社会主体参与和竞争的环境,平等地保护各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公共服务方面,政府应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应增加对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群众文化、人口计生、公用事业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切实解决好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持续扩大,低收入阶层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农民工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等突出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关系。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根据责任与权力相统一、财权与事权相一致的原则,依法规范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经济社会管理的职能和权限,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和分工,形成合理的政府层级体系。完善垂直管理体制,包括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在确保中央统一领导、政令畅通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地方政府的管理责任,防止出现“上面管到看不到、下面看到管不到”的现象。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实行省直管县的体制。加强和优化基层行政资源,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第三,继续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全面梳理各级政府管理的事务,坚决把那些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项转移出去,还权于民、还权于市场、分权于社会。除法律、行政法规有规定的外,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事项,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自行调节的事项,凡是行业组织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政府都不应再管。要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行政审批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改变政府直接管理和介入经济活动的做法,从直接代替企业决定项目、招商引资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政府只审批关系经济安全、影响环境资源、涉及整体布局的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及限制类项目。继续清理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该取消的要坚决取消,能下放的要尽量下放,对必须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要减少环节、简化程序、提高透明度。同时,要高度重视加快培育、发展和规范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民间组织,增强政府职能退出后的社会接管能力。

第四,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这是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保障措施。要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社会治安、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指标的权重,综合考核干部政绩。建立政府绩效评估机制,对各级政府及部门的工作进行考评,主要内容应包括履行职能和转变职能情况,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会议、文件、指示精神情况,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情况等。建立规范的公共支出制度,切实降低行政成本,严格控制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加快建设节约型政府建设。加快推进电子政务,优化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运作方式和工作流程,全面建立高效政务服务体系。研究建立绩效预算制度和绩效审计制度,逐步形成政府绩效管理长效机制

B. 政府,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1)公共服务是一种大众化的服务
作为来讲,它提供的公共服务首先是一种大众版化的服务;权
2)公共服务是一种基本服务
它的内容非常广泛,比如说城市里面的供水、供气、供电、公共道路、交通等等。这些都是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些服务,当然也包括公共安全、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这些也属于基本服务的范畴。这是它的第二个特征,它是一种基本服务。
3)公共服务是一种非营利性的服务
公共服务是由和公共部门来提供的,它不像,提供一种服务、提供一种产品,就是为了赚钱。而提供的公共服务它不是为了赚钱,它提供的是一种非营利性的服务。
这是公共服务的三大特征,大众化的服务、基本服务、非营利的服务。

C. 如何增强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用一个科室(综合科)办公,而不是一个职能一幛楼.坐公交车上下班,走近人民群众.

<<王安石的变法,十分缜密,像“青苗法”之类,仔细阅读其内容,确实为农民考虑得十分周全。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样的殚精竭虑,最后却惹得民怨沸腾。

是各级官员和胥吏在其中做了手脚,捣了鬼,把一件好事搅成一塌糊涂。

吴思先生所说的“潜规则”,正是官员胥吏们的捣鬼之术。
官员们捣鬼有术,他们不仅有“潜规则”,有时更是肆无忌惮,毫无规则,随心所欲。
如老百姓所说,“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这里说的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和尚要吃饭,一个是和尚会打伞,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和尚要吃饭是正常的,也是正当的,不给他们吃饭,或吃不到好饭,他们就会去“打伞”。

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次变法,成功的不多。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执行难”。
好的法律,好的政策,到了中下层官员手里,常常会走了样。批评者常常把矛头指向中下层官员。
我以为虽然是中间环节出了问题,根源却在上面。表面上是一个“执行难”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设计问题。

设计一个好的政策(比如说“青苗法”),同时也应配备一个好的“路线图”。
在这个“路线图”中,必须把“和尚要吃饭问题”与“和尚会打伞问题”列入日程。
不考虑并重视“和尚”问题,好的政策就只是空中楼阁。或者我们说,一个好的设计师,
要想把他设计的好政策付诸实施,顺利推行,必须首先把“和尚” 安顿好,否则,
“黄宗羲定律”就会不断重演。>>

D. 简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需要强化的是哪些方面

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版府在转变政府职能、建权立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地方政府在履行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方面还存在严重的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党中央制定的下一步改革的重点。

E. 如何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1,政务公开,让群众可以监督。

2,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公开,让群众监专督。

3,建立政府是应该为纳税属人服务的观念。

4,严查贪污受贿。

5,搞清楚政府的职责范围,该管的一定要负责,建立问责制度。对于不该政府管的不要去参与,如企业的经营行为,政府不能具体去插手。

6,不能以短期GDP作为衡量干部的标准。要以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标准。

F.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尚未完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政府职能围绕国家的目的而形成,一般而言,涵盖了以下的主要方面:
①维持统治秩序和内社会秩序;
②调整社容会关系和实行社会监督;
③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控制或施加影响;
④管理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社会福利;
⑤发展与他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
⑥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国家领土完整,防止外来威胁、干涉和侵犯。

G. 简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需要强化的哪些方面

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专方政府在转变政府职属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地方政府在履行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方面还存在严重的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党中央制定的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文章从转变政府执政理念、加快体制创新和政府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强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履行公共职能效率的政策建议.

H. 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应具备哪些能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要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做好公共服务,是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公共服务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上学、就业、就医、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缺位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落实中央部署,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需要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须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当前,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政府投入不足;在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建设领域,政府投入过多。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应解决政府职责定位问题,以市场失灵作为政府行为的边界,注重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二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教育、就业、环境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具有区域溢出性,人们会“用脚投票”选择居住地区,此类公共服务应由中央政府主导提供。养老、医疗等区域性强的公共服务,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中央政府在财政补助、社会保险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支持。三是政府间财力与事权的关系。针对各级政府间“财力上移,事权下移”和一些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寅吃卯粮”等现状,公共服务的支出重心应向中央和省级政府上移,逐步推广省直管县模式以及乡财县管模式。进而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按照公共服务属性和地方政府财力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
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有利于调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缓解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公开、公平、公正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应始终坚持的原则。各级政府应健全相关制度,保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信息公开透明,便于社会监督,把资金花在“刀刃”上。严格界定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购买主体、承接主体和购买内容,防范违法违规行为。积极创新政府购买方式,弥补单一政府采购模式的不足。

阅读全文

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爱发明自动钓鱼 浏览:199
龚发明重庆 浏览:413
我为你许下爱的期限 浏览:734
我想发明的200字 浏览:989
动漫角色版权保护 浏览:72
密蜜直播投诉 浏览:701
马鞍山博望天气 浏览:352
成都唐邦知识产权 浏览:7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测算 浏览:898
暴走漫画有版权么 浏览:512
农业信用卡积分有效期 浏览:172
马鞍山上门服务 浏览: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浏览:332
谁发明了明天 浏览:864
购买版权开发票一般开票内容写什么 浏览:817
九台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429
网培研修成果 浏览:127
股东认缴出资额期限 浏览:236
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浏览:877
银川工商局上班时间 浏览: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