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文化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

发布时间:2021-05-05 09:59:09

① 如何发挥文化公建设施提升文化资源共享

一、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措施
(一)、强化文化管理部门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对辖区文化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使用、开展文化活动的考评、及各文化单位的经费管理要相对集中到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各类文化工程项目建设要听取政府文化管理部门指导见意,保障基础文化设施科学合理的建设和运行,保障各基层文化单位最大化为群众服务。
(二)、加强政策配套 要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优惠政策。在文化项目建设上,政府要有相关政策上向文化方面倾斜。包括免费提供建设用地或减收土地租金,减免建设中的各项税费。多出台一些鼓励社会资金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渠道,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赞助、捐赠社会文化事业,或通过各种形式,兴办社会文化事业,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投入社会文化建设的良性机制。
(三)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保障机制 保障区文化馆、城区办事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乡镇综
合文化站、社区及行政村文化活动室三级文化单位的公共文化设施正常运转和经常开展活动所必需的经费。建议政府把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按辖区人口年人均5-10元的标准,投入基层公共文化经费,使各乡镇、办事处普遍建成集办公、服务、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各行政村、社区基本建成“一室多用”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室。

二、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意见
(一)、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经费投入 建立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纳入财政年度支出预算,根据经济增长情况结合国家投入公共文化设施计划,按比例逐年增加。特别是加强人口相对集中,文化活动氛围相对浓厚的社区和乡镇的投入比重,强化示范与带头作用,改变过去那种撒胡椒面的做法,集中资金加强重点扶持,以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建议由区文化主管部门牵头,根据全区实际情况,建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库,项目应向基层单位、特色文化社区、文化村、镇倾斜。
(二)、优先建设导向性、示范性文化基础设施 结合城市建设布局,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群众文艺培训与交流、文化娱乐休闲及大型文化艺术演出场所,并配备基本文化活动器材;开设一些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广场,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活动需求,努力建设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便于群众参与的文化设施和场所,逐步改善文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和服务能力薄弱的局面。
(三)、强化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 提高文化馆现代化水平。改善区文化馆文化活动设施、设备,把区文化馆建成群众文化培训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示范性基地,使之真正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龙头。 加强镇办、社区和村文化设施。落实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及业务活动经费,强化活动场地建设,增加活动器材的配备,解决好现有文化站不达标的问题,按照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有关标准和要求建设乡镇文化站。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及村配套文化设施建设,
(四)、切实加强基层文化设施的管理和使用。 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使用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引导和监督社区及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广泛了解群众文化需求,倡导和完善综合服务功能,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阵地文化活动,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当地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及乡镇文化站的职能;加强对新建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和使用情况的监督,防止基层文化设施被挤占、挪用;充分利用辖区单位内部和社区现有的文化设施,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② 如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助推脱贫攻坚

一是加大文化服务,普惠大众。继续实施文化馆、图书馆、红七军军部旧址、县城北新区体育场馆等文体设施免费开放;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欢乐下基层”、“四进社区”等活动制度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场所和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场所等免费或优惠开放。

二是积极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模式,推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开拓思路,创新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模式,围绕均等化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引领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尤其是贫困地区倾斜。目前将县游泳馆作为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试点。同时保护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重大宣传主题活动,公益性演出每年不少于50场。贯彻落实《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倡导全民阅读,不断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三是充分利用文化遗产项目,助力群众脱贫致富。利用“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计划,广泛动员贫困户参与传统手工艺培训,培养(培育)数名大师级传承人,十数名省内外知名手工艺品设计师,数十名传统手工骨干传承人,数十名州内知名手工艺品设计者、市场营销人员,数百个村落传统手工艺传承骨干,在村寨内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红色遗迹,传统村落等文化资源,建设一批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将民俗和传统节日与旅游深度融合,大力扶持当地群众发展民宿客栈、民俗表演、旅游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等旅游产业;利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博文化服务向偏远贫困地区倾斜,积极开展文化扶贫,通过文化宣传教育开阔思维眼界、提升知识技能,掌握了解国家政策、市场信息,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资讯服务。

四是实施榕江文化“大数据战略行动”。依托国家、省、州、县、乡、村六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整合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保护、文物保护、艺术创作等方面的数字资源,借助公共数字文化终端服务等大数据技术手段,借助互联网+文化旅游宣传平台创新文化数字资源的传播和服务手段,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以快捷、方便、准确、安全和共享的数字文化信息资源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强力推进文化脱贫工程。

③ 如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

从宏观来说,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推进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客观需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都可以也必须通过覆盖城乡、建设和活跃在百姓身边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服务活动来传播和弘扬,以文化人,深入人心。
从微观来说,一切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一幅画,一首歌,一件文物,一段群众自编自演的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都会在潜移默化间成为汇聚人民群众认同、接受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份力量。继续大力推进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开放,丰富与改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让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更多更好地发挥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功能,配合融入国民教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教育活动……凝聚人心、传播正能量。

④ 浅谈如何发挥文化馆的作用及保障群众文化权益

摘要:文化馆免费开放可以保障群众享受基本文化权益,对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采取措施使文化馆免费开并放充分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作用;措施;内容前言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文化馆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处于群众文化建设的最底层、最前沿。在文化建设领域政府和群众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组织和实施群众文化活动的枢纽作用以及专业研究、创作、普及与提高群众文化活动规模和活动水平的作用。新时期究竟如何发挥文化馆的职能作用,如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呢?本人认为,文化馆应站在时代的前列,认清形势,开拓进取,按照政府赋予我们的职能,大力开展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提升群众的文化品味,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就必须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向社会免费开放。文化馆免费开放遵从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可充分发挥文化馆的作用,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科学发展理念,是在文化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1 文化馆免费开放的主要作用
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群众更好地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各种文化知识为人们的生存发展、立足社会所必需,而艺术素养和能力也是人们愉悦身心、享受高质量生活所必需的。文化馆免费开放,更好地实现了现代公民学习科学知识、接受文化熏陶的权益,对他们提高文化艺术素养、陶冶道德情操具有极大的价值。此外,通过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群众休闲娱乐、愉悦身心的权益得到很好的体现。特别指出的是,通过免费开放,基层群众、一些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的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和实现。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实现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共享和放大,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文化馆的免费开放可以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文化馆是青少年塑造心灵的地方,是他们主动求知、接受校外教育的社会大课堂。文化馆免费开放会使青少年获得更多的主动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的机会。还能够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和文化馆各项工作水平的提升。文化馆免费开放为改变公共文化服务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新的方式带来文化馆运行模式的变化,对辅导培训、后勤保障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文化馆免费开放意味着文化馆要有更加丰富的文化传播内容、更加细化的服务标准和更高的管理水平。外在的压力可以转换为创新的动力。
2 文化馆免费开放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应采取的措施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文化馆免费开放,符合人民群众对文化发展的新要求新期待,受到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
一是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强化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责任。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其出发点是丰富引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以最大限度地服务广大群众为主要目标。然而,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带来的生存压力,加之约束监管不到位。导致文化馆在实际运作中功能出现某种弱化、异化的现象。所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文化馆功能的发挥,偏离了国家设立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初衷。因此,文化馆免费开放后,场地设施的运行、设备购置保养、培训辅导等费用都需要财政部门的资金保障。
二是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服务模式。在思想观念层面,免费开放要突破业界一部分人士的一些既有观念或担心,如文化馆是高雅文化场所,无需免费开放,全面免费开放,财政无力承担、秩序难于管理,免费开放后群众整体素质下降导致文化设施、设备等损坏。实践告诉我们,只要科学预测、系统安排、强化管理,免费开放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从制度层面看,免费开放在文化馆的提供方式、补偿机制上应有所创新。要推动服务内容创新,面向不同群体组织开展各类新型文化活动。要在运行上优化服务接待流程,加大质量管理力度。
三是牢记文化馆的服务性和公益性。文化馆作为面向群众服务的窗口,要时刻牢记服务性和公益性。群众参加活动时要热情接待,耐心指导,不辞辛苦,不计报酬。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面对一切需提供服务的人群。因到文化馆参加活动的群众不同于专业人士,受学历、艺术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艺术水平、基础会千差万别,面对这样的群体首先要热情耐心,然后分门别类分开档次对他们进行指导。对群众热情耐心是文化馆实现其服务职能的基础。如果群众满怀激情来到文化馆,而遇到的是冷冰冰的面孔,其心情可想而知,辅导就不会取得预期效果。要创新辅导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使得培训辅导生动有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要降低门槛,面向最广大的基层群众,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现好每个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这样做,既符合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现阶段社会公共需求快速增长的要求。在免费开放的同时,要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面向基层,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是文化馆业务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要求。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馆业务人员要不断创新学习,研究群众文化领域的新需求、新动向。要不断更新业务知识,拓宽学习面。业务辅导人员的提升,是带动整个辅导对象提高的基础。
3 关于文化馆免费开放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促进文化馆免费开放,就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推进文化馆的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对文化馆功能定位的理解,继续创新发展思路。文化馆是国家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的主要途径。公共服务的普遍性、均等性、非营利性是它的基本特点。研究构建文化馆的新型体制,目前,文化馆实行事业单位的体制,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财政。其工作人员是国家事业单位编制身份。在绩效管理方面,缺乏对文化馆全面、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以行政性评价为主,法制化管理的手段比较缺失。应探索更加科学、分类指导文化馆绩效评估体系和评估办法。如将服务覆盖面和到达率、群众满意度、社会影响力等纳入评估体系,对财政投入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估,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度。研究建立更具活力的文化馆运行新机制,文化馆现有的运行机制还不完全能适应新形势和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员工身份与岗位管理制度、分配激励制度等多个方面。如赋予其更多的自主权,在劳动用工和人事管理、岗位设置、岗位聘任、绩效考评等诸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尝试。

⑤ 事业单位改革文化馆图书馆合并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怎么改

事业单位改革,文化馆,图书馆合并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这个改革方案是不需要你操心的,自有主管部门来合理的改革

⑥ 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之我见

一是要以推进标准化实施为重点,以“利用率、参与率、满意率和导向性”回为主要内容,答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明确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重点服务指标和服务标准,探索制定文化志愿服务标准化。
二是要以打造服务品牌化为重点,精准制定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分类、分群文化志愿服务,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品牌专业化发展;充分挖掘基层特色文化服务资源,发挥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阵地作用,鼓励群众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当主角、唱大戏”,形成村(社区)特色文化品牌。
三是要以提速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利用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和数字化资源,建立起高效的服务供需对接渠道,进一步丰富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形式与服务内容;依托文化志愿者网站和管理平台,加强文化志愿者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对专业分类与人才结构进行数据分析,使服务、培训工作从“面”向“点”转变,疏通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瓶颈。

⑦ 如何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一是要以推进标准化实施为重点,以“利用率、参与率、满意率和导向性”为主内要内容容,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明确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重点服务指标和服务标准,探索制定文化志愿服务标准化。
二是要以打造服务品牌化为重点,精准制定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分类、分群文化志愿服务,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品牌专业化发展;充分挖掘基层特色文化服务资源,发挥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阵地作用,鼓励群众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当主角、唱大戏”,形成村(社区)特色文化品牌。
三是要以提速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利用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和数字化资源,建立起高效的服务供需对接渠道,进一步丰富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形式与服务内容;依托文化志愿者网站和管理平台,加强文化志愿者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对专业分类与人才结构进行数据分析,使服务、培训工作从“面”向“点”转变,疏通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瓶颈。

望采纳我的回答。

阅读全文

与文化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陌声聚投诉 浏览:389
成果照片图 浏览:332
聚投诉张华 浏览:413
我爱发明自动钓鱼 浏览:199
龚发明重庆 浏览:413
我为你许下爱的期限 浏览:734
我想发明的200字 浏览:989
动漫角色版权保护 浏览:72
密蜜直播投诉 浏览:701
马鞍山博望天气 浏览:352
成都唐邦知识产权 浏览:7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测算 浏览:898
暴走漫画有版权么 浏览:512
农业信用卡积分有效期 浏览:172
马鞍山上门服务 浏览: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浏览:332
谁发明了明天 浏览:864
购买版权开发票一般开票内容写什么 浏览:817
九台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429
网培研修成果 浏览: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