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些国家有铅锌矿
世界铅锌矿资源分布广泛,目前已知在50多个国家均有分布[2]。据美国地调局(USGS)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7~2016年)[3]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世界已查明的铅(Lead)资源量超过20亿t,铅储量为8900万吨(表1、图1);锌(Zinc)资源量有19亿t,锌储量为20000万t(表2、图2)。世界铅锌矿主要分布在大洋洲、亚洲、北美及南美洲,铅锌储量较多的国家有美国、澳大利亚、玻利维亚、中国、秘鲁、墨西哥、印度、哈萨克斯坦、加拿大、俄罗斯、爱尔兰等,它们合计占2015年世界铅锌储量基础80%左右。其中,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铅锌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铅储量3500万t,占世界铅总储量的39.32%,锌储量6300万t,占世界锌总储量的31.50%,铅锌合计占世界总储量的33.91%。
B. 我朋友有一个铅锌矿山,品味好量大,证件齐全,现在资金链出现问题了,想找一个合作伙伴,还是全买断都行
我这边也有一个矿想找合作机器设备都有就是要开矿团队
C. 盘龙铅锌矿
盘龙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下泥盆统上伦组(D1s)白云岩层间破碎带中,矿体长125~400m,厚1.51~51.87m,矿体平均品位Pb为1.34%~1.73%,Zn为2.60%~6.14%。总体倾向340°,倾角75°~85°,赋矿围岩主要为中—细晶白云岩,少量白云质灰岩、硅质岩或硅质白云岩。所选择的盘龙铅锌矿24线为第四系耕地和坡积物所覆盖。
在矿体上方进行地电化学测量实验,可以看得出,在矿体上方(120-至126号点),有很清晰的Cu、Ag、Pb、Zn地电提取“双峰”异常出现。由图6-19可见,矿床由多个铅锌矿体组成,主要分为两层,上层顶部埋深70m左右,下层顶部埋深200m左右,每层都由多个脉状矿体组成,异常是多层矿体的综合反映。
图6-17 Kalkaroo铜金矿A剖面Au、Ag、As、Rb、Mo、Bi地电化学异常特征图
图6-18 Kalkaroo铜金矿A剖面Cu、Zn、U、W、V、Hg和土壤离子电导率地电化学异常特征
图6-19 盘龙铅锌矿24线地电化学异常剖面
如图6-19在上层矿体的上方,地电提取Cu、Pb异常幅值都较高,Cu异常峰值达31×10-6,为正常背景值的2.4倍;Pb异常幅值达147×10-6,为正常背景值的4.2 倍;Ag、Zn也有异常显示,异常值也较高。电导率异常也较明显,只是异常峰值偏移了40~60m。
深部下层矿体在地表的垂直投影处,地电提取Ag异常峰值较高,达0.073×10-6,为正常背景值的4.3 倍;Pb、Zn异常幅值也较高,Pb 为95.3×10-6,为背景值的2.7倍;Zn异常幅值达56×10-6,为背景值的1.8倍。
而次生晕由于受到矿体开采过程的污染,Pb、Zn异常值高达2000×10-6,而且连续7个样品Pb、Zn含量均大于2000×10-6,有11个样品Pb、Zn含量值均大于1600×10-6,很明显是受矿体开采污染所引起的,在矿体上方难以分辨出清晰的异常。有Ag异常显示,但与深部赋存矿体的空间对应关系不很密切。由此可以看出,地电化学方法可以排除污染干扰而获得清晰的异常。
D. 铅锌矿储量15万吨是小型矿还是中型矿
序号 矿种名称 单位 规模 大型 中型 小型13 铅 金属(万吨) ≥50 10~50 <10
E. 铅锌银矿产
在第一节、第二节所述铜金矿中,还有共生—伴生的铅、锌、银矿产资源,如玉龙铜钼矿床、马拉松多铜矿床内共生的锌、银矿均达大型矿床规模;聪古拉、达拉贡、控日卡、孔莎、浪欠那、白翁弄-仓勒弄、满总、正泽门错等矿床,分别达小型铅、锌、银矿床规模;没求出地质储量铅、锌、银矿点共29处。
藏东三江地区铅锌银矿分布较广,发现矿产地共计75处,其中达矿床规模的29处,矿(化)点46处。已知矿(床)点在分布上呈带状展布,成群出现和分段集中。由于工作程度较低,该类矿(床)点的规模远景有待进一步工作。矿床类型以热液型、沉积改造型、矽卡岩型为主。
一、沉积(改造)型铅、锌、银矿
1.足那铅锌银矿床(7)
位于江达县生达乡足那,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晚三叠世甲丕拉组中,经检查和控制,矿(化)层长3000 m,宽300 m,推测深1000 m(图8-9)。此矿体含矿性较稳定,但总的趋势,矿层近底部银含量较高,达212~319 g/t,平均43 g/t。矿层体含Pb平均品位1.64%,最高11.53%~15.29%。Zn平均品位0.754%,最高达到2.93%。镉含量0.2%。
图8-9 足那铅锌银矿床地质图
矿石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铅矾、白铅矿、孔雀石等,非金属矿物有方解石、白云石、重晶石、长石、石英、云母。
矿石主要为浸染状、星散状,局部可见到细脉状、条带状、块状和角砾状构造。矿区热液蚀变现象较明显,主要为重晶石化、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
考虑夹层非矿体之因素,取矿层长2000 m,厚100 m,推深50 m,矿石体重3.5,估算金属铅、金属锌、银储量均达到大型矿床规模。
矿床成因主要是沉积形成的铅锌银矿,但后期有地下热卤水热液叠加,使该矿又进一步富集,所以该矿床成因应属沉积改造型为宜。
2.包买铅锌矿床(26)
位于昌都东北方向104 km包买。该矿与足那大型铅锌银矿床基本一致,矿层体也产于晚三叠世甲丕拉组碎屑岩中,与地层产状一致,共有58个矿体,大者长2200 m,小者长10 m,宽1~20 m不等。估算铅锌银储量均达到大型矿床规模。成因类型为沉积改造型。
二、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铅锌银矿
该类型矿产以共生、伴生为主,前面对斑岩型、矽卡岩型的论述已比较详细,下面主要对具有良好远景的热液型矿床作进一步描述,以便掌握铅银锌矿的成矿规律。
1.支日阿银矿床(图8-10)。
位于江达县生达乡支日阿。矿体赋存于晚三叠世甲丕拉组内近SN向、NW向、NE向破碎带中。如Ⅰ号矿体,受近SN向断裂控制,长200 m,厚7 m,倾向西,倾角40°~45°,矿石品位Pb平均6.912%,最高19.9%,Ag 35.85 g/t。
Ⅱ、Ⅴ、Ⅵ、Ⅶ、Ⅷ、Ⅸ矿(体)脉呈NW向展布,长20~50 m,厚1~5 m。矿石品位:Ⅱ号矿体Pb 5%~18%,Ⅴ号矿体Pb 8.08%,Ⅵ号矿体Pb 2.36%,Ⅷ号矿体Pb9.772%,Ⅸ号矿体Pb 7.633%。Ⅲ、Ⅳ号矿体呈NE向展布,长分别为60 m、43 m,厚分别是1 m和3 m,矿石品位Pb 1.302%~3.211%。经初步储量估算,金属铅、银达小型矿规模。
图8-10 支日阿铅银矿床地质图
2.赵发涌铅锌矿床(67)
位于类乌齐东北方向18.5 km赵发涌(图8-11)。矿体赋存于晚三叠世波里拉组与晚石炭世里查组之间的“S”型NW向断裂中。根据出露位置分为南矿段(Ⅰ)、中矿段(Ⅱ)、北矿段(Ⅲ)。南矿段含矿岩石为褐铁矿化角砾岩及白云岩透镜体。矿体延伸110°~290°,矿体长150 m,宽约25 m,矿石呈浸染状、团块状构造。矿石金属矿物有方铅矿、蓝铜矿、闪锌矿。经7个样品分析,最高Pb 2.80%、Zn 1.05%,平均Pb 1.17%、Zn 0.45%。
中矿段沿断裂呈层状展布,矿体(矿级)长为500 m,宽度30~50 m,含矿岩石为褐铁矿化白云质岩石、断层角砾岩,矿石呈星散浸染状、细脉状,局部为斑块状、细网脉状分布于重晶石化、褐铁矿化岩石中。矿石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经7个样品分析,最高品位:Pb 8.8%、Zn 41.23%,平均品位:Pb 2.825%、Zn 15.4%。
图8-11 赵发涌铅锌矿床地质图
北矿段含矿岩石为褐铁矿化角砾岩,矿化带呈SN向延伸,可见长300 m,宽90 m,方铅矿呈细脉状、团块状及星散状分布于褐铁矿化角砾岩中和重晶石化砾岩内。闪锌矿呈不规则脉状、团块状充填在角砾岩之间。经4个样品分析,平均Pb 0.015%、Zn 0.12%。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重晶石化、萤石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岩化。铅金属、锌金属储量达小型矿床规模(不包括北矿段)。
3.卓登尕铅锌矿床(49)
位于类乌齐西北方向54 km卓登尕。矿体产于早三叠世交嘎组内NNE向断裂中,共圈定出3个矿体、2个矿化体。Ⅰ号矿体长500 m,宽60 m;Ⅱ号矿化体长510 m,宽18 m;Ⅲ号矿化体长800 m,宽32 m;Ⅳ号矿化体长450 m,宽36 m。Ⅰ、Ⅱ号矿体平均品位Pb2.964%,Zn8.82%。估算金属铅、锌储量达大型铅锌矿床规模。
4.着奶玛铅锌银铜矿床(5)
位于邓柯西南方向77.5 km着奶玛。矿体(含矿石英脉,含矿重晶石脉)赋存于晚三叠世甲丕拉组内NW向断裂中,矿体群长4000 m,宽50 m。矿石品位Pb 3.03%,Zn 0.23%,Ag 45.53%,Cu 0.353%。矿石金属矿物: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蓝铜矿、褐铁矿,脉石矿物有重晶石、石英、方解石。矿石为细脉浸染状构造。金属铅、锌、铜、银属小型矿床规模。
5.纳多弄铅锌矿床(112)
位于洛隆东北方向23.5 km纳多弄。矿体(铅锌矿化角砾岩,含矿石英脉)赋存于晚三叠世确哈拉群内NNW向断裂中,有两个矿体:Ⅰ号矿体呈NNW向展布,矿体产状70°~80°∠40°~50°,长260 m,厚0.7~8 m,平均厚4.35 m,矿石品位Pb 0.52%~4.2%,Zn 0.87%~3.70%,Ag 5.62~33.13 g/t;Ⅱ号矿体也呈NNW向展布,矿体产状70°~80°∠40°~50°,矿体长450 m,厚1.7~2.4 m,矿石品位Pb 0.63%~2.7%,Ag 4~24 g/t。金属铅、锌达小型矿床规模。
6.打归铅锌矿床(25)
位于类乌齐北64 km青海省昂欠县打归。矿体赋存于晚三叠世波里拉组NW向断裂中,矿体分为东西两段,西段矿体长194 m,厚16~24 m;东段矿体长156 m,厚6 m。矿石品位Pb 0.28%~3.91%,Zn 4.52%,Cu 0.04%。金属铅、锌达小型矿床规模。
7.国从格铅锌矿床(63)
位于类乌齐西北方向11 km国从格。矿体赋存于晚三叠世竹卡群内NW向断裂中,附近还有喜马拉雅早期碱长花岗斑岩脉,也呈NW向展布。矿区发现两个矿体(图8-12),Ⅰ号矿体规模较大,地表出露长约190 m,厚4~11 m,矿石平均品位Pb 9.82%,Zn 9.76%,Ag 15 g/t。Ⅱ号矿体产于白云质灰岩中,长50 m,厚2 m,含Pb 25%,Zn 22.27%,Cd 0.17%。矿石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为白云石、石英等。经检查Ⅰ号矿体地质储量,金属铅、锌达小型矿床规模。
8.包果卡铅矿床(92)
位于昌都西南方向13.5 km包果卡。矿体赋存于中侏罗世中察雅群内NW向断裂中,共圈定3个矿体:Ⅰ号矿体长850 m,厚4.7 m,Pb平均品位0.97%;Ⅱ号矿体长500 m,厚3 m,Pb平均品位2.52%;Ⅲ号矿体长500 m,厚1.7 m,Pb平均品位1.05%。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金属铅属小型矿床。
9.接拉铅锌银矿床(58)
位于类乌齐西北方向20 km接拉。矿体产于晚三叠世竹卡群内近 SW向及 NW向断裂中,沿“入”字型断裂构造形成分支矿体。Ⅰ号矿体,走向355°,长380 m,厚5.7~8 m,Ⅱ号矿体长120 m,厚22 m。两个矿体,矿石品位Pb 0.1%~8%,Zn 0.55%~8.53%,Ag 1.67~72.22 g/t。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白云母化、重晶石化。金属铅、锌、银为小型矿床。
图8-12 国从格铅锌矿床地质图
10.因多者铅锌多金属矿床
矿体产于燕山晚期斜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体内NNW向断裂中。顺断裂带圈定出4个矿体:Ⅰ号矿体,长100 m,厚25 m,矿体产状260°∠70°,Pb 0.38%~0.45%,Zn 0.09%~0.21%,Cu 0.03%,Sb 0.17%;Ⅱ号矿体,长485 m,厚1.15~11.1 m,矿体产状55°∠80°,Pb 0.27%~14.33%,Zn 0.03%~3.75%;Ⅲ号矿体,长90 m,厚2 m,矿体产状55°∠70°,Pb 0.63%;Ⅳ号矿体,长90 m,厚2 m,矿体产状300°∠87°,Pb 0.02%,Zn 0.01%,Cu 0.6%。金属铅、锌、银达小型矿床规模。
11.西岗铅锌锶多金属矿床(96)
位于昌都西南方向11 km西岗。矿体赋存于晚三叠世波里拉组与晚侏罗世晚察雅群之间的NNW和SN向断裂中,矿体为含矿天青石脉,共有五个矿体(含矿天青石脉)(图8-13):Ⅰ号矿体,长130 m,厚2 m,矿石品位Pb 0.12%,Zn 0.28%,SrSO4 27.70%;Ⅱ号矿体,长205 m,厚6~8 m,矿石品位Pb 8.67%,Zn 1.37%,SrSO4 22.94%~46.22%,Ag 16.67~214.28 g/t;Ⅲ号矿体,长70 m,厚1.3 m,矿石品位Pb 8.67%,Zn 5.56%,SrSO4 39.12%,Ag 95 g/t;Ⅳ号矿体,长110 m,厚2 m,矿石品位Pb 8.67%,Zn 5.56%,SrSO4 37.46%;Ⅴ号矿体长5 m,厚0.5 m,矿石品位Pb 47.98%,Zn 5.22%,SrSO4 37.46%,Ag 161 g/t。
天青石为中型矿床,金属铅、锌、银属小型矿床规模。
12.青卡铅锌矿床(179)
位于波密县西南方向 49 km 玉普乡青卡(图 8-14)。矿体产于中晚泥盆世松宗群内NNE向分布的裂隙中,南侧有燕山晚期的二长花岗岩侵入。实质上矿体分布于外接触带。共发现似层状、透镜状矿体11个,大者长310 m,厚3~4 m,小者长15 m,厚2 m。矿石品位:Pb 0.81%~22%,Zn 3.0%~10.89%。
图8-13 西岗铅锌锶银矿床地质图
图8-14 青卡铅锌矿床地质略图
求出地质储量,金属铅、锌为小型矿床。
13.多依弄巴铅锌矿床(193)
位于八宿县SW方向77.5 km多依弄巴处(图8-15)。
矿体赋存于中晚泥盆世松宗群与晚石炭世来姑组之间的NW向断裂中。矿体由含矿石英脉和含矿重晶石脉重叠在一起,长250 m,厚15~20 m。矿石品位Pb 1.48%,Zn平均7.58%,Ag 23.488 g/t。矿石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少量),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重晶石。矿石为细脉浸染状构造。
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重晶石化,其次是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还有矽卡岩化。求出地质储量,金属铅、锌达小型矿床规模。矿床成因热液型。
图8-15 多依弄巴铅锌矿床地质图
14.沙拢弄铅锌矿床(图8-16)(178)
位于波密县SE方向47.5 km沙拢弄处。与青卡铅锌矿床相距3 km。
矿体赋存于中晚泥盆世松宗群NW向断裂破碎带中,在破碎带圈定出“脚掌状”矿体,总长为50~300 m,宽100 m。北西段矿体长71 m,厚54 m,南东段长300 m,厚62.5 m。矿石品位Pb 2.63%~37.2%,Zn 1.58%~17.3%。求出地质储量,金属铅锌达中型矿床规模。成因类型为热液型。
15.巴雷铅锌矿床(图8-17)(157)
位于左贡NE方向50 km巴雷乡。
矿体产于澜沧江大断裂东侧晚三叠世波里拉组、巴贡组内 NE向断裂中。圈定出两个矿体:Ⅰ号矿体,长6 m,厚0.55 m,矿体产状 125°∠25°,Ⅱ号矿体,长 150 m,厚10 m。矿石品位 Pb 4.68%~25.03%,Zn 1.27%~7.61%,Ag 62~355 g/t。矿石金属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为主,毒砂、雄黄、雌黄、黄铁矿少量、脉石矿物方解石、重晶石、石英、石膏等。围岩蚀变,硅化,碳酸盐岩化,重晶石化,石膏化。地质储量,金属铅锌达小型矿床规模。
16.宗布银多金属矿床(118)
图8-16 沙拢弄铅锌矿床地质图
位于贡觉县波洛乡宗布。矿体产于晚石炭世里查组内近 SN 向、NW 向、NWW向之断裂中。矿体为含矿重晶石脉,共 25 个,其中 5 个矿体做了工作。Ⅰ号银铅锌重晶石矿体,长 74 m,厚 7 m,走向 165°∠25°。Ⅱ号铅铜重晶石矿体,长2 m,厚1 m。矿体走向195°∠35°。Ⅲ号铅锌银重晶石矿体,长10 m,厚3 m,矿体走向145°∠30°。Ⅳ号银铅锌重晶石矿体,走向近SN向。Ⅴ号银铅重晶石(脉)矿体,长50 m,厚5~24 m。走向近SN向。矿脉品位Ag 42~243 g/t,Pb 1.24%~4.10%,Cu、Zn等品位未搜集。围岩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角岩化、黄铁矿化、重晶石化。银、铅、锌、重晶石皆为小型矿床规模。
图8-17 巴雷乡铅锌矿床地质图
表8-17 铅锌银矿点一览表
17.作拉果铅锌银矿床(175)
位于芒康西北方向52.5 km作拉果。矿体产于晚三叠世竹卡群内NW向破碎带中,共圈定出3个矿体。Ⅰ号矿体,长360 m,厚3~4 m,矿石品位Pb 1.03%~8.64%,Zn 0.74%~8.64%,Au 0.1 g/t;Ⅱ号矿体,长170 m,厚2 m,矿石品位Pb(平均)3.05%,Zn 0.62%,Ag 58.18~127.12 g/t,Au 0.13 g/t;Ⅲ号矿体,长20 m,厚2 m,矿石品位Pb 5.11%,Zn 1.83%,Ag 63.48 g/t。铅、锌、银达小型矿床规模。
18.我卡地铅银矿床(176)
位于芒康西北方向40 km我卡地。矿体赋存于晚三叠世竹卡群与中侏罗世中雁石坪群之间断裂破碎带中,共圈定出3个矿体:Ⅰ号矿体长1700 m,厚1 m,矿石品位Pb 0.33%~1.34%,Zn 0.18%,Ag 17.93~24 g/t;Ⅱ号矿体,长度不清,厚2 m,矿体产状340°∠40°,矿石品位Pb 0.57%,Ag 9.1 g/t;Ⅲ号矿体,长30 m,厚0.5~1 m,矿体产状340°∠40°,矿石品位Pb 1.27,Zn 0.12%,Ag 15.33 g/t。铅属小型矿床。
19.冬昌弄银铅锌矿床(1)
位于邓柯西南方向62.5 km冬昌弄。矿体赋存于晚三叠世东独组碎屑岩内近EW向次一级断裂中。圈定矿体长300 m,厚10 m,矿石品位:Pb 2.36%,最高17.31%,Zn 0.81%,Ag 160 g/t。围岩蚀变:重晶石化、硅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岩化、褐铁矿化。矿石金属矿物:方铅矿、闪锌矿,非金属矿物为重晶石、石英、方解石、高岭土。铅、锌、银达小型矿床规模。
矿(化)点详见表8-17。
此外,还有盐井县鲁寨卡多金属矿点(216)、本堆多金属矿点(212)、着曲多金属矿点(48)、色金弄多金属矿化点(77)、月坡浪多金属矿点(50)、黄猜普铅锌矿点(90)、嘎龙寺铅锌矿化点(164)。
F. 矿产资源
目前,丽水市境内发现各类矿产57种,其中金属矿有:金、银、铜、铅、锌、钨、锡、钼、铁、锰、钴、铀、铍、钇、锆、镉、铟、铼、锗、镓、铋、铈、镧等25种;非金属矿有:萤石、叶蜡石、沸石、花岗岩、高岭土、凝灰岩、伊利石、珍珠岩、白云母、冰洲石、水晶、明矾石、钾长石、重晶石、石墨、玛瑙、石英岩、大理石、方解石、透辉石、石灰岩、紫砂土、黄铁矿、硼矿、瓷土、膨润土、油页岩、煤、泥炭、矿泉水、地热及砂石料等32种。发现矿产地(包括矿床、矿点、矿化点)近千处,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矿床(点)460余处,经地勘部门地质勘查,金、银、钼、萤石、沸石、叶蜡石、高岭土、凝灰岩、珍珠岩等矿产蕴藏量较大,尤其非金属萤石、叶蜡石、沸石矿产资源最为丰富,萤石有龙泉八都、遂昌湖山等5处大、中型矿床,叶蜡石有青田山口、丰门、岭头及景宁缪坑等5处大、中型矿床,沸石有缙云老虎头、天井山等大中型矿床两处,高岭土有松阳峰洞岩等中型矿床两处,其探明储量均居全省前列,闻名全国,特别是叶蜡石矿产更是驰名中外。详见下列各类矿床统计表(表1)和矿产储量一览表(表2)。
一、金属矿产
丽水市境内发现的25种金属矿产中,目前有开采价值和已开采利用的有:金、银、钼、铁、铜、铅锌及稀土元素等。金银、铅锌矿床点多,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遂昌、龙泉及青田、庆元、景宁、松阳等县(市)。
1.金和银
丽水市是华东地区贵金属较为富集区之一,发现并探明金银矿床(点)21处,其中探明有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8处,探明黄金金属量21.9吨、银(包括伴生银)1081吨,主要分布在龙泉八宝山遂昌治岭头一带。
表1各类矿床统计表
表2矿产储量一览表
(1)遂昌银坑山金银矿:矿区位于遂昌县城北东16公里处,面积3.5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上隶属廉竹乡,矿区有公路直通县城,交通便利。
银坑山金银矿区,出露新老两套地层,盖层为大面积出露的上侏罗统磨石山群火山碎屑岩、熔岩,厚300米以上,最厚达700米;基底为前寒武系八都群变质岩,主要有黑云斜长片麻岩等,为赋矿围岩。片理倾向南西,断裂发育,北西向断裂多为花岗岩、花岗斑岩、霏细斑岩等酸性岩脉充填,切穿矿化带。银坑山金银矿属变质热液叠加型矿床。金银矿体为半隐状—隐伏矿体,呈带状产出于变质岩中,受近东西转为北东向的断裂控制,呈向南突出的弧形,由Ⅲ、Ⅳ号两矿带组成。Ⅳ号为主矿带,长1850米,宽1~25米,延深大于400米,被F1、F42两条近南北向断裂错开,分成西、中、东三个块段。金银矿体集中分布在中块段,共有5个工业矿体,总长达1058米,平均品位金12.1克/吨、银305.85克/吨。矿床中金银为共生矿,还伴生铜、铅、锌、硫等,均达到综合利用指标。
金银矿石以银金矿、金银矿为主,矿石矿物有辉银矿、自然银,伴有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绢云母等。矿石以他形粒状结构和块状构造为主,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交代石英岩型及石英网脉带型3类。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体顶底板岩石稳固性好,属易采、易选,经济价值高的矿床。
西块段现为重点找矿地段,经多年勘查证实,该块段发现有工业矿体,远景金金属量达8吨,目前正在勘测规划开采中。
(2)遂昌县金田寺银钴矿:矿区位于遂昌县城西北20公里处,面积4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上隶属应村乡,交通尚方便。
矿区主要出露大面积燕山期石英二长岩体,侵入于前寒武系八都群变质岩和上侏罗统磨石山群火山岩中,矿带赋存于石英二长岩体南部边缘的北北西、北西向断裂构造中,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银、钴多金属硫化矿床。矿区有矿带4条,间距100~200米,矿带长270~800米,宽1~30米,其中圈定银矿体4个,钴矿体6个,金矿体1个。
银矿体呈脉状、复脉状,主要富集在I号矿带中,长约270米,平均厚5米,最大延深265米,平均银品位179.8克/吨。矿石主要由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及少量辉银矿、自然银等和脉石矿物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等组成。
钴矿体主要富集在Ⅱ号矿带中,由多条密集平行展布的钴矿体构成,长100~210米,厚2~13.37米,最大延深295米,钴平均品位0.038%。矿石矿物主要由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硫砷钴矿等和脉石矿物石英、绢云母、绿帘石等组成。
金矿体为隐伏矿体,赋存在Ⅱ号矿带中。探明储量为:银×××吨、钴536吨。伴生矿产储量为:金125.6千克、铜2085吨、铅3222吨、锌2429吨。该矿属易选型硫化矿石,可选性良好。
2.铜
全市铜矿资源比较少,以铜为主的矿床仅1处,即松阳板桥铜银多金属矿,铜储量9800吨;以伴生状态赋存的铜矿床主要有龙泉乌岙铅锌矿、遂昌银坑山金银矿等多金属矿床。全市累计铜储量1.6万吨。
3.铅和锌
铅和锌在自然界中常共生在一起,往往形成铅锌矿床。铅锌矿是丽水市有色金属矿产中比较有前景的矿种,铅锌矿点多,分布广,发现并探明铅锌矿产地137处,其中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点)125处,主要有龙泉铅锌矿、遂昌银坑山金银矿、庆元老鹰岩铅锌矿、景宁小粗铅锌矿、遂昌葛坪铅锌矿、青田孙坑铅锌矿。此外,庆元桉树坳、松阳大岭头、丽水丽阳坑、银场等矿点经普查证实亦有一定地质储量。全市累计探明储量金属量铅18.1万吨、锌27.7万吨,据地勘资料,全市远景储量预测在150万吨以上。
(1)龙泉市乌岙多金属矿:矿区位于龙泉市城区正西10公里处,面积2.6平方公里,交通方便。
在构造上,矿区位于锦溪-竹洋背斜构造北东倾伏端。出露地层主要为前寒武系八都群片麻岩类,矿化蚀变为硅化、绿泥石化等,断裂和脉岩发育,对矿体的连续性具明显的破坏作用。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黑云斜长片麻岩内的矿化蚀变岩中,矿体长700米,平均厚10米,延深650米;倾角平缓呈弓形;平均品位:铅2.68%、锌2.06%;伴生组分平均:铜0.18%、银45.22克/吨、硫5.34%、镉0.023%、铟0.0016%,累计探明铅、锌金属储量29.6万吨,铜4736吨,银远景储量278吨。该矿床是一个以锌为主,伴生银、铜、硫及镉、铟等稀散元素的中型多金属矿床,成因属区域变质-混合岩化热液型层控多金属矿床。
近矿围岩蚀变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及硅化、碳酸盐化等。矿石自然类型有条带状、浸染状铅锌矿石、块状铅锌多金属矿石、脉状铜铅矿石,矿石可选性能良好,属易选一较易选矿石,矿体顶底板围岩稳固,破碎带不发育,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均属简单型。
(2)松阳县大岭头铅锌矿:矿区位于城东南约12公里处,面积1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上隶属大东坝镇。
矿体赋存在变质岩系和酸性斑岩内,铅锌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共有6个矿体,其中5、6号矿体规模最大。5号矿体长235米,厚0.83~5.52米(平均厚2.06米);6号矿体长187米,平均厚2.85米,探明储量:铅29.91万吨、锌23.13万吨、银10.16吨。
4.钼
钼矿是丽水市最有特色的金属矿产之一,发现并探明中型钼矿床1处,小型矿点12处,主要分布在青田石平川(中型)、松阳象溪、景宁三枝树、东坑,莲都仙渡等地。青田石平川和景宁三枝树两处探明储量钼2.8万吨,其他矿点均未投入地勘工作。
青田县石平川钼矿:矿区位于青田县城东北18公里处,面积8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上隶属黄垟乡。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上侏罗统磨石山群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矿区中部为一早期花岗斑岩穹窿构造,在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发育一系列环形构造,是矿区的主要容矿和控矿构造。矿床属脉状中-高温热液充填型交代矿床。
矿区共有大小矿体50余条,大都产于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以1、2、5、9、13、14、19、25、48、69号等10条矿脉为主,尤以5、25号两条工业意义最大,其储量占总储量的91.6%。各矿脉出露长90~1020米,平均厚1.37~3.90米,延深93~700米。主矿脉平均品位0.244%,伴生有益组分主要为铼,平均含量0.0003%,可以综合利用。累计探明储量钼金属量1.8万吨,属易采易选矿石,矿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简单。
5.铁
铁矿仅在景宁包山、赤木山和庆元山丘等地发现,并探明储量约200万吨,建有景宁包山铁矿。
景宁畲族自治县包山铁矿:矿区位于景宁县城西南2公里处,行政区划上隶属鹤溪镇,交通便利。矿区有五个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及薄层状,长100~574米,厚0.3~13.01米,延深100~356米。矿石矿物以磁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为主,矿石类型有磁铁矿石、铅锌矿石、铁铅锌矿石,矿石平均品位:全铁36.07%、铅1.69%、锌4.82%、铜0.62%。探明储量:铁矿石量171.3万吨、铅锌金属量2.13万吨,铜金属量89吨。
此外,赤木山铁矿的矿石性质与包山铁矿相似,全铁平均品位31.67%,探明铁矿石储量14.35万吨。
6.稀土
本市稀土矿的找矿工作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工作程度较低。从已掌握的资料,遂昌湖山盆地、庆元荷地、松阳板桥等地,稀土矿远景均可观,可达到中型以上矿山的储量要求。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稀土矿的开发利用为期不远。
庆元县荷地稀土矿:矿区位于庆元县城,面积约1.5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上隶属荷地镇,交通尚便利。
经地勘部门初步勘查证实,荷地稀土矿矿体厚度大、品位高、质量好、埋藏浅,矿体厚度5~6米,综合平均品位1%。,选矿试验回收率可达90%以上。据有关人士称,稀土含矿面积达68平方公里,地质构造简单,成矿条件好,可望达到大型规模。
二、非金属矿产
全市非金属矿产有萤石、叶蜡石、沸石、花岗岩、高岭土、凝灰岩、珍珠岩、紫砂土(红泥)、大理石、石英石、膨润土、瓷土、石灰岩、钾长石、透辉石、方解石、重晶石等三十余种,其中萤石、叶蜡石、沸石、高岭土、花岗岩、凝灰岩等矿产储量(简称“五块石头一把土”)居浙江省前列,是丽水市最主要最有特色的优势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青田、龙泉、遂昌、缙云、松阳、景宁等县市。
1.萤石
丽水市萤石资源极为丰富,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优势非金属矿产之一,目前发现并探明的萤石矿床有:大中型矿床5处,小型矿床15处,矿(化)点110余处,累计探明储量1519万吨。截止目前为止,保有储量1358万吨。据地勘部门预测:全市远景储量达5000万吨,主要分布在龙泉八都、小梅,遂昌湖山、金竹、黄沙腰及莲都、缙云、云和等县(市)境内。
(1)遂昌县湖山萤石矿田:位于遂昌城西23公里处,面积约14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上隶属金竹、湖山等乡镇,交通较方便,各矿区间均有公路相通,并与遂(昌)龙(游)、遂(昌)丽(水)等主干公路相接。
湖山萤石矿田位于中生代早白垩世形成的火山断陷盆地中,属于与火山作用有关的热液矿床。矿田主要由Ⅲ、Ⅱ、Ⅰ、Ⅳ矿区和凹背、翁村、毛竹坑、玉皇尖等矿点组成。矿区断裂构造发育,显然地是萤石矿的主要控矿因素,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各矿区(块段)由2~3个矿体组成,矿体形态简单,大多为脉状、透镜状,少数复脉状。主矿体长400~800米,厚2~8米,延深200~550米。产状稳定,大多呈北西向展布,倾向北东,倾角陡,局部反倾。Ⅲ号矿带(矿区)是矿田中最大矿区,由两个矿体组成,其储量占整个矿田已探明储量的45%,矿石矿物组分简单,以萤石为主,次为石英。矿石结构、构造有块状、条带状、角砾状、梳状、碎粒状。平均品位氟化钙(CaF2)51.53%,有害杂质硫、磷含量甚微,矿石质量较佳。矿石类型属石英-萤石型,个别属方解石-萤石型。矿石选矿加工性能良好,属易选矿石。全矿田探明矿石量852万吨。矿体及其顶底板围岩岩性属坚固-半坚固型,抗压强度大,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型,开采条件良好。
(2)龙泉市八都萤石矿:矿区位于龙泉市城西南21公里处,行政区划上隶属八都镇,面积2平方公里,丽(水)浦(城)公路通过矿区,交通尚方便。
矿区出露地层为下前寒武系八都群变质岩类。矿体呈脉状产于片麻岩、混合岩、变粒岩、花岗闪长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属与岩浆作用有关的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共有四条矿体,Ⅰ号矿体为主矿体,储量占全矿区总储量的78.1%,矿体倾向南西,倾角较陡,长1275米,最大斜深375米,平均厚5.17米,属较稳定型,平均品位氟化钙(CaF2)50.80%,属均匀型,矿石矿物组分简单,主要为萤石、石英。探明总储量矿石量515万吨。矿区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型,矿石易采易选。
2.叶蜡石
丽水市叶蜡石资源极为丰富,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优势非金属矿产,也是浙江省优势非金属矿产之一,已探明和发现叶蜡石大中型矿床5处,小型矿床10处,累计探明储量3280万吨,占全省总量的56%,占第一位。主要分布青田县山口至北山、景宁县缪坑及龙泉市小岩、云和县寨下一带,据地勘部门最近预测,远景储量在1亿吨以上。丽水市叶蜡石储量大,质量优,闻名全国,特别是青田石(叶蜡石)是我国四大著名的印章石之一,更是驰名中外。
(1)青田县山口叶蜡石矿:该矿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叶蜡石矿床,矿区位于青田县城东南约9公里处,行政区划上隶属山口、方山等乡镇,面积3.3平方公里,矿区离新建铁路青田站仅12公里,交通便利。
山口叶蜡石矿位于晚侏罗世方岩背破火山口的东南侧,由北而南分为尧士、丰门(旦洪)—白洋、老鼠坪等三个矿段,共有四条矿化带,6个矿体,顺层赋存于上侏罗统西山头组第二段中上部的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中。矿体属火山喷发晚期气成-热液交代(充填)蚀变矿床,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叶蜡石化、绢云母化、刚玉化,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倾向北西西、倾角较缓。矿带长150~2100米,延深150~700米,厚0.5~48.11米,其中V号矿体规模最大,分布在丰门(旦洪)—白洋矿段,已控制工业矿体长1160米,延深250~700米,厚度变化较大,平均厚8.88米,该矿体探明的储量占矿区已探明储量的72.1%,矿石主要化学成分:w(Al2O3)17.18%~20.84%,w(Fe2O3)0.36%~0.99%,w(K2O)+w(Na2O)0.23%~1.68%。矿石耐火度1625~1730℃,白度一般为75%~90%,可塑性指数7.2~7.6。矿区探明储量1415万吨,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矿体及围岩稳定。
(2)景宁县缪坑叶蜡石矿:矿区位于景宁畲族自治县城西南24公里处,行政区划上隶属景南乡,面积1平方公里,矿山公路直通景宁县城,交通尚便利。
矿区地层主要出露上侏罗统磨石山组陆相火山碎屑岩,矿体赋存于流纹质凝灰岩中,局部赋存于流纹岩与含砾玻屑凝灰岩之接触部位。矿体呈似层状,倾向西,倾角缓,产状与流纹岩的流面产状近于一致。次生石英岩化与成矿关系密切,矿床成因类型属于潜火山热液交代型。矿区共有两个矿体,I号矿体为主矿体,长670米,平均厚4.64米,最厚10.44米,平均品位w(Al2O3)18%,w(SiO2)72.36%。叶蜡石矿品级为低-中铝型,局部为高铝型,其储量占总储量的93.6%;Ⅱ号矿体长220米,平均厚1.93米,平均品位w(Al2O3)25.09%,w(SiO2)64.92%,叶蜡石品级为中-高铝型。叶蜡石矿石主要由叶蜡石和硬水铝石组成。有叶蜡石型、叶蜡石-石英型、石英-叶蜡石型三种矿石类型。
矿体出露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I号矿体顶板为坚硬且致密的次生石英岩。Ⅱ号矿体已裸露于地表,工程地质条件及开采条件良好,适于露采和硐采。
(3)青田县北山叶蜡石矿:矿区位于青田县城南西30公里处,行政区划上隶属山口镇,交通便利。
矿体赋存于矿化带的中、上部,呈扁平透镜体一似层状,厚2~11.30米,平均厚5.67米,矿石平均组分含量:w(SiO2)68.66%、w(Al2O3)22.42%、w(Fe2O3)0.32%、w(K20)0.04%、w(Na20)0.15%、w(TiO2)0.74%、w(TsO3)0.29%。矿石呈灰白—浅绿色,以显微鳞片变晶结构和块状构造为主,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土、叶蜡石,其次为石英、少量黄铁矿。矿区水文地质简单,开采条件好。
(4)龙泉市小岩叶蜡石矿:矿区位于龙泉市城北东约22公里处,行政区划上隶属城北乡,交通尚便利。
矿山位于东畲火山穹窿南侧,矿体是呈脉状,似层状,有3条,I号矿体长250米,厚8.0米;Ⅱ号矿体长150米,厚1.5米;Ⅲ号矿体长200米,厚4米,矿石矿物以叶蜡石为主,矿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矿石组分:w(Al2O3)18.6%~22.34%、w(SiO2)71.22%~75.57%、w(Fe203)0.27%~0.36%、w(TiO2)0.06%~0.07%、w(CaO)0.18%~0.21%、w(MgO)0.11%~0.19%、w(K2O)0.10%~0.36%、w(Na20)0.12%~0.16%,估算储量在60万吨以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型。
3.沸石
我国于1972年首次在浙江省缙云县老虎头发现沸石矿。缙云县沸石矿已成为全国三大沸石矿之一,尤其是大口径丝光沸石,资源得天独厚,全国仅产此处,为浙江省重点开发矿种。
沸石矿资源极为丰富,是丽水市最有发展潜力的优势非金属矿产,也是浙江省优势非金属矿产之一。发现和探明储量的沸石矿:大中型矿床3处,矿点16处,累计探明储量1.07亿吨;据地勘部门资料,远景储量在3亿吨以上。目前保有储量在1.05亿吨左右,主要分布在缙云县东方镇至壶镇镇一带。
缙云县老虎头沸石矿:该矿属我国首次发现的大型沸石矿床。矿区位于缙云县城东北约6公里处,行政区划上隶属缙云县东方镇,面积5.66平方公里。缙(云)至台(州)公路通过矿区,离新建铁路缙云站仅8公里,交通极为便利。
矿床受马鞍山火山构造控制,矿体赋存于上白垩统塘上组火山岩中,由富含火山玻璃质的角砾、集块岩经蚀变脱玻而成。成因属近火山机构的喷发—蚀变矿床。矿区包括老虎头、岱石、保华山3个块段,以老虎头块段为主,每个块段含沸石矿3~4层,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单层长200~1500米,厚6~35米,钾离子交换量10~16毫克/克;氨离子总交换容量144~177毫升/100克。矿石矿物组分以斜发沸石和丝光沸石为主,两者占矿物总量的60%~80%,其他为石英、蒙脱石等。矿石类型按不同沸石矿物含量可分为斜发沸石型、丝光沸石型和混合型3类;按原岩性质和结构特征可分为集块矿石、角砾型矿石、凝灰型矿石、珍珠—球泡型矿石等。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型。
4.高岭土、瓷土
本市高岭土(瓷土)资源较为丰富,是丽水市主要的优势非金属矿产之一。发现并探明高岭土(瓷土)中型矿床两处,小型及矿点16处,累计探明储量2000多万吨,主要分布在松阳县峰洞岩、后岱山及龙泉市上洋、青田县王母地、乌坦后等地。
松阳县峰洞高岭土矿:矿区位于松阳县城西南约15公里处,矿区面积2.5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上隶属松阳县大东坝镇,矿山有盘山公路直接相通,交通较方便。
矿体受层位控制,赋存于上侏罗统磨石山群酸性晶屑凝灰岩中,由酸性火山岩经火山气液交代、改造而成,属火山热液改造矿床。围岩普遍硅化、叶蜡石化、绿泥石化。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与围岩呈渐变过渡。矿体有两个,呈北西-南东方向展布,倾向北东,倾角较缓,工号矿体长161米、宽130米、厚12米;Ⅱ矿体为半隐状矿体,形态比较复杂,由四条平行小矿体分叉复合而成,总体长278米,厚3.7~36.9米,矿石主要由地开石、高岭石、石英组成,平均品位:w(Al2O3)15.73%~34.16%,w(Fe203)0.15%~0.30%,w(TiO2)0.07%~0.09%。探明储量383万吨。一般优质矿石(Ⅰ级品)分布Ⅰ号矿体,并夹于Ⅱ、Ⅲ级品之中,三者无明显的界线。本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简单,顶、底板围岩稳定性好。
5.花岗岩
花岗岩又称花岗石,是火成岩类岩石。狭义的花岗岩类w(SiO2)含量70%以上,石英含量一般超过20%,主要矿物由长石、石英和少量黑色矿物等组成,颜色灰的、肉红色较常见。广义的花岗岩类包括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的总称。
丽水市花岗岩资源较丰富,出露面积达170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青田、缙云、龙泉、景宁、丽水、遂昌等县(市),且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不同花色品种的花岗岩有40余种,可作石材矿山考虑的品种有12种,如龙泉红、青田灰、遂昌红等。
(1)龙泉市碧龙“龙泉红”花岗岩:矿区位于龙泉市西北约25公里处,行政区划上隶属龙泉市住龙镇,公路直通矿区,交通便利。
碧龙花岗岩株大面积出露地表,面积约25平方公里,经国家建材局浙江总队对该矿进行详查,控制矿体长为500米,提交矿石量797万立方米,荒料量296.48万立方米。矿石结构比较简单,仅为肉红色中粗粒结构的花岗岩一种。肉红色条纹长石构成矿石的基本色调,颜色均一,色泽度变化小,矿石结晶程度好,中粗粒结构,分布排列均匀,花纹和谐。矿石中基本不含杂质,也无色斑和色线,具有良好的并接和装饰效果。
该矿“龙泉红”花岗岩在首届中国名特石材品种评审会上被评为首批全国石材名特品种,有关石材专家认为,“龙泉红”花岗岩是目前浙江省范围内红色系列花岗岩饰面石材的佼佼者,可望成为全省最大的花岗岩荒料生产基地。
(2)青田县青田花岗岩:该岩体出露于青田县城周围,呈等轴圆形岩株状产出,地貌上呈负地形,出露面积约23平方公里。岩性主要为浅肉红—灰白色中粒花岗岩,中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局部可见晶洞构造。矿物成分:钾长石40%~63%、斜长石12%~30%、石英20%~28%、黑云母2%~5%,微量铁矿物,粒径2~5毫米,局部可见文象花岗结构。经地勘部门估算储量约800万立方米。
该岩体岩石物理化学性能适合耐酸、耐碱、饰面板材及工艺雕刻用途,放射性符合卫生标准。岩体成荒率普遍较高,岩石块度大,利于荒料开采,加上浮土覆盖较浅,山体坡度角较小,开采条件较好。
6.凝灰岩
广义的凝灰岩包括了晶玻屑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熔结凝灰岩等等,常为灰白色、浅红色,质地坚硬、抗压性强,易采,是一种理想的建筑材料。丽水市凝灰岩资源极为丰富,据地勘部门资料,发现并查明大中型矿床4处,小型的矿点22处,储量达4.16万立方米,远景储量在10亿立方米以上,主要集中在缙云县外堰—壶镇一带。
缙云县凝灰岩(又称条石):凝灰岩矿区位于缙云县城东北一带,离县城8~20公里处,行政区划上隶属五云、东方、壶镇、东渡、舒洪等乡镇,面积达106平方公里。各矿点均分布公路沿线,交通便利。
建材用凝灰岩矿当地称之为条石(以下简称条石),产于晚白垩世形成的断陷盆地内,主要分布在仙都、外堰、岩腰三个块段内,条石岩性主要为上白垩统塘上组中部的流纹质含砾玻屑凝灰岩,凝灰结构,厚层-块状构造。条石层在岩腰一带走向呈近东西向展布,仙都、外堰一带走向皆呈北北东向长条带状展布,呈厚-巨厚层状,缓倾斜产出,单层厚10~44.7米,出露较全地段总厚达250米左右。已探明条石储量41575万立方米。条石分布区构造简单。矿床成因类型为陆相细火山碎屑沉积型。条石化学特征为富硅、富钾、贫铁,具有抗冻性好,抗风化能力强,抗压强度大,耐酸碱性能良好,低硬度,易于切割取材等特点,是优良的建筑石材。此外,还具有天然的果绿、玫瑰、淡黄等多色彩、可雕刻强等特点,是工艺石雕的优良材料。
矿床出露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直接裸露地表易凿切成条石用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简单。
7.珍珠岩
珍珠岩是指火山喷发的酸性火山玻璃质熔岩。在破碎成一定粒度后,在快速加热条件下,珍珠岩体积可膨胀数倍至几十倍,具多孔、质轻的特点,是良好的隔热、吸音、轻质的建筑材料。
丽水市珍珠岩资源主要产地在缙云县老虎山、天景山一带,珍珠岩与沸石分布区大体一致,但地质层位不同,矿床(点)20余处,探明储量2915吨。
8.钾长石
丽水市钾长石矿产主要分布在庆元县黄真、遂昌县按口、景宁县渤海一带。遂昌按口钾长石矿经地勘部门初步调查,发现矿体12条,呈脉状,透镜状,长10~15条,厚1~15米,一般为2~3米,钾长石含量达60%,估算地质储量在50万吨以上,是目前浙江省发现质量最好、储量最大的矿床之一。
9.透辉石
透辉石是含钙镁链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是当今一种新型节能陶瓷原料。丽水市透辉石矿目前仅在遂昌按口发现,并做了初步地质工作,初步估算地质储量在900万吨以上。该矿赋存于侏罗系火山岩中,以脉状产出,查明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体21条,长一般大于300米,厚3~5米。据地勘部门资料,是浙江省迄今发现开采条件较好、品位最高、储量最大的矿床之一。
10.大理石
丽水市大理石仅分布于庆元、龙泉等地,矿点3处,主要用于水泥配料。质量最好为庆元黄坑大理石矿,探明储量264万吨,含w(CaCO3)85%以上,局部可达96%以上。
11.石英
丽水市石英矿主要分布在丽水、云和、松阳、龙泉等县(市),主要产地有丽水蔡坑、太平,云和仙眠床、岗庵、梅源,松阳靖居等地,估算储量在240万吨以上,主要供冶金铸造和磨具磨料等行业使用。
三、地下水资源
丽水市矿泉水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青田、丽水、缙云及龙泉等地。青田矿泉水于1987年经国家级鉴定,矿泉水含游离二氧化碳、偏硅酸、锶三种成分,其含量均达到国家GB37标准,锌含量接近国家标准,被命名为珍贵优质型天然矿泉水,成为全国五大名矿泉水之一。
青田县水南碳酸矿泉水:矿泉位于青田县城南1公里处,面积约8平方公里,交通便利。
矿泉水赋存于全新世松散层及花岗二长岩裂隙带中,相互间有水力联系,是单一含水层的两个富水段。河谷松散沉积层和花岗二长岩是该矿泉水的主要储存层。含水段总厚50~80米,矿泉水中含有益组分20余种,CO2、偏硅酸、锶的含量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尚有锂、锌、碘、硒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限量组分含量均低于规定界线。
G. 有铅锌矿的地方还可能有什么矿
自己去勘探呀,你不去还等着问别人啊!有矿的多了。有时候一种矿石坑内还带有其他的连带关系上来。
H. 铅矿和锌矿
1991~1999年俄罗斯已探明的铅储量实际上没有多大变化,2000年年初已探明铅储量为1399.91万吨,在国家的储量统计表中共有96处铅矿床,其中66处属于铅锌矿,占总储量的93%和开采铅矿的80%。剩下的储量属于综合型矿床,其中铅的含量很低实际上很难开采。俄罗斯主要的铅矿原料基地为8个铅锌矿区,占国家全部已探明储量的77.6%,在已探明的铅矿资源中有61%取得了开发许可证。俄罗斯的铅储量在独联体国家中占36%,但从1991年开始铅储量增长速度降至原先的1/3,而且大部分矿床的品位比国外矿区低。
俄罗斯已探明锌矿储量居世界首位,独联体国家中有50%左右的锌矿储量分布在俄罗斯,到2000年年初储量达4620万吨。它们集中在136个矿区,其中38个已开采,有26个准备开采,1个仍在详勘中,71个矿区作为国家储备。俄罗斯联邦的锌矿主要原料基地是8个特大型矿区,它们的已探明储量占到国家总储量的65%。截至2000年年初,有32%的已探明储量取得了锌矿开发许可证,其中包括所有在产矿区。还有68%的已探明储量(包括所有大型铅锌矿区)没有发给开发许可证。
图4.12给出了1991~1999年俄罗斯铜、镍、铅、锌矿的开采量动态曲线。俄罗斯的铅开采量在独联体国家中占23.6%,铅金属制品的产量占10.7%,其中有56%是从原始铅矿石中提炼,36%从副产品中提炼,而5%来自于含锡的多金属矿体。尽管俄罗斯拥有大型已探明的铅-锌矿储量,但国内相关企业的采矿、选矿和冶炼技术都不够发达。1995年只有48%的精选铅矿石是在俄罗斯工厂生产的,而其余的都要运到哈萨克斯坦去加工(27%),甚至运到国外去加工。1991年以来俄罗斯铅矿的开采量从7.31万吨下降为2.61万吨,精炼铅的产量从3.1万吨降至2万吨。曾进口约18万吨铅矿来弥补国内的不足,其中从哈萨克斯坦进口量就达16万吨。
图4.12 1991~1999年铜、镍、铅、锌矿开采量的动态曲线
俄罗斯的锌矿开采量在独联体国家中占38%,而金属锌的产量约占30%。自1991年以来锌矿的开采量降至原先的30%以下,铸造锌锭的产量降为原先的35%。俄罗斯的锌需求量占独联体国家的69%。每年靠进口来弥补锌原料的赤字,主要来自哈萨克斯坦。
今后国内的铅、锌矿业及其原料基地的形势将更加严峻。除了乌拉尔矿区锌的开采能力已基本丧失外,到2000年其他已开采铅锌矿区的储量都减少了30%~35%,而到2010年又要下降80%~85%。分析表明,到2005年北高加索、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地区又有一批矿山将出现资源枯竭。只有阿尔泰的两个矿山,戈列伏斯克露天采场和远东的三个多金属矿山还有可采储量维持生产。
为了解决国家铅、锌原料短缺的问题必须采取措施鼓励建立私有采矿、选矿和冶炼公司,同时要加强并改进与哈萨克斯坦的长期友好关系。当前和近期内的任务是,开发乌拉尔地区的备用铜-锌矿区,加速阿尔泰地区一批在建矿山的建设,尽快投产并达到设计生产能力180万吨。采取上述方针可明显缓解俄罗斯的铅、锌矿短缺局面。首要的任务仍然是加强在役矿山所在地区的地质工作,力求在涅尔琴斯克、萨多依斯克和阿尔泰矿业联合企业生产矿区的侧翼和深部进行补充勘探,同时要力图在其他有前景的地区找到新的铅锌富矿床。
发展俄罗斯铅-锌工业和加强矿物原料基地建设的迫切性,不仅在于解决我国产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巨大差距,提高我国矿物原料品质的竞争力,而且是针对初步形成的国际铅锌矿需求量逐年增长的大趋势。
据全俄矿物原料和资源利用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全球铅的需求量正在稳步增长,随着蓄电池产量的增长世界市场上铅的需求量持续上升,发达工业国家中有55%~67%(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到70%~88%(法国、日本、加拿大、美国)的金属铅用于生产蓄电池。全世界1998年铅的需求量为146万吨。主要的出口国是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世界精炼铅的总进口量超过110万吨。预计今后全球精炼铅的价格可能还会适度上涨。
世界锌市场的特点是自1996年起由于镀锌防腐金属制品的需求量猛增而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美国、中国、韩国、中国台湾和其他国家或地区汽车制造企业和建筑公司对镀锌制品的需求量很大。全世界1998年锌的需求量为780万吨,几乎70%消耗在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和德国及发展速度很快的中国。精炼锌的平均价格1998年为1029美元/吨,到1999年7月涨至1148美元/吨。预计近期内这个价格水平将基本保持不变。
I. 全国最大的铅锌矿在哪
中国铅锌业生产布局,依据铅锌矿产地的分布和建设条件,经40多年来的发展、建设,现已形成东北、湖南、两广、滇川、西北等五大铅锌采选冶和加工配套的生产基地,其铅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5%以上,锌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5%。
1.东北铅锌生产基地。东北地区是我国开发较早的铅锌生产基地之一。早在50年代初期,其铅产量占全国铅产量的80%以上,在中国铅锌生产居于重要地位。东北基地以七矿两厂为主,即青城子铅锌矿、八家子铅锌矿、柴河铅锌矿(现已闭坑)、桓仁铜锌矿、红透山铜锌矿、西林铅锌矿、天宝山铅锌矿和沈阳冶炼厂、葫芦岛锌厂。七矿两厂不仅是东北铅锌生产基地的支柱厂矿,也是培养造就科技人才的基地。六七十年代曾向全国新建的铅锌企业输送大批具有实践经验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生产技术工人,为中国铅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湖南铅锌生产基地。湖南铅锌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富矿多,大部分矿产地可开发利用。该基地铅锌厂矿是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由水口山矿务局、桃林铅锌矿、黄沙坪铅锌矿、东坡铅锌矿和株洲冶炼厂等组成的湖南铅锌生产基地,是当时全国自产原料的全国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在全国产量占有重要地位。
3.两广铅锌生产基地。广东、广西两省区的铅锌资源丰富,两省区是70年代形成的我国大型铅锌生产基地之一。广东以凡口铅锌矿和韶关冶炼厂为主,其次是丙村铅锌矿、昌化铅锌矿、大尖山铅锌矿。广西有泗顶铅锌矿、大新铅锌矿、河三铅锌矿、柳州锌品厂和大厂矿务局等。
4.滇川铅锌生产基地。云南铅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铅锌保有储量均居全国之首。该基地铅锌企业也是五六十年代建成的,主要是会泽铅锌矿、澜沧老厂铅锌矿和昆明冶炼厂、个旧鸡街冶炼厂。云南铅锌矿产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90年代开始兴建超大型铅锌矿床金顶矿山。四川有会东铅锌矿、会理铅锌矿两个主要矿山以及一批中小型矿山,近年来铅锌精矿产量猛增。
5.西北铅锌生产基地。西北地区铅锌矿产资源也很丰富,主要分布在甘陕青三省,而且西成矿带经近年来勘查储量又有大幅度的增长,资源前景十分可观。该基地铅锌生产以白银有色金属公司为主,有白银厂小铁山铅锌矿、第三冶炼厂和西北铅锌冶炼厂,陕西有铅硐山铅锌矿、二里河铅锌矿、银洞梁铅锌矿等和青海锡铁山矿务局。目前,西北铅锌产量较少,但开发前景可观。一是有丰富的铅锌矿产资源,位于甘陕交界的西成-凤太矿带,经近20余年勘查出10多个大中型铅锌银金矿床,其中厂坝-李家沟铅锌达到超大型规模,银达到大型。二是厂坝正在抓紧建设一座大型矿山,将成为西北冶炼厂主要矿物原料供给基地,是全国大型铅锌矿山之一。
J. 几百吨的铅锌矿值得开采吗
先取样化验一下吧!
然后看看原矿含量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