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安徽省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2005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下,在各市、县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国家和省重大工作部署,抓住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效能建设,圆满地完成了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下达的年度任务。
一、土地资源
坚持建设项目用地“有保有压、区别对待”,有力地保证了省“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重大利用外资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用地的需求。大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引导目光向内,尽可能使用已有建设用地。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严格执行有关用地定额和投资强度的规定,把好供地关。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行按建设项目考核占补平衡。全年新增耕地9 602.97公顷(14.4万亩),全省连续6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
(一)土地资源状况
截至2005年10月31日,全省农用地11 212 106.85公顷,建设用地1 621 771.75公顷,未利用地1 178 700.56公顷,分别占统计地类总面积的80.00%、11.60%、8.40%。在农用地中,耕地5 734 586.84公顷,园地342 070.16公顷,林地3 599 492.75公顷,牧草地28 554.59公顷,其他农用地1 507 402.51公顷,分别占农用地的51.20%、3.10%、32.10%、0.20%、13.40%。在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1 302 398.5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91 982.26公顷,水利设施用地227 390.98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80.30%、5.70%、14.00%。在未利用土地中,未利用土地321 865.42公顷,其他土地856 835.14公顷,分别占未利用土地的27.30%、72.70%。
(二)土地利用情况
1.农用地
2005年全省年初农用地面积11 219 965.99公顷,年内减少16 422.93公顷,年内增加8 563.20公顷,年末面积11 212 106.85公顷。年内耕地减少12 956.40公顷,减少的去向主要为:各类建设占用8 367.76公顷、农业结构调整1 272.10公顷、生态退耕728.59公顷、灾毁1 252.36公顷。新增耕地9 602.97公顷,其中开发、复垦、整理增加8 223.31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增加1 440.96公顷。
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保持在5 137 820.68公顷。年初面积5 152 029.06公顷,其中耕地5 059 541.25公顷,年末面积5 137 820.68公顷,其中耕地5 025 845.94公顷。2005年建设占用耕地8 367.76公顷,新增耕地9 603公顷,耕地占补平衡有余。
2.建设用地
2005年审批建设用地13 281.13公顷,其中农用地9 411.82公顷,耕地7 042.42公顷。与2004年批准建设用地基本持平。新批建设用地中分批次用地7 794.06公顷,其中商服用地707.43公顷,工矿仓储用地3 209.84公顷,公用设施用地1 527.70公顷,公共建筑用地1 017.29公顷,住宅用地1 031.55公顷。与2004年相比商服用地、公用设施和公共建筑用地大幅增加,住宅用地也增加较多,表明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步伐;工矿仓储用地基本持平。单独选址5 598.87公顷,其中交通运输用地3 573.04公顷,水利设施用地69.80公顷。与2004年相比单独选址建设用地增加较多。
征收农民集体土地13 176.22公顷,其中农用地9 377.88公顷,耕地7 029.34公顷,征地总费用446 648.31万元,安置农业人口119 900人;与2004年相比多征用2 000多公顷。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黄山市征用土地量都在500公顷以上,占全省征用土地的32%。上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用地量增加较多。
3.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情况
2005年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共完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 888个,其中,国家级项目2个,省级项目38个,市级项目720个,县级项目1 128个,总投资额为57 345.01万元;基本与2004年持平。增加农用地总面积14 885.34公顷,其中耕地13 138.89公顷;与2004年相比略有增加。
土地开发投资额24 701.27万元,增加农用地6 976.22公顷,耕地6 532.82公顷;比2004年有所增加;土地整理投资额10 531.89万元,增加农用地1 884.50公顷,耕地1 816.12公顷;与 2004年基本持平;土地复垦投资额 22 111.85万元,增加农用地6 024.62公顷,耕地4 789.95公顷,比2004年有所增加。
全省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的特点是以开发和复垦为主,开发和复垦增加的农用地13 000.84公顷,占总增加农用地的87.34%;投资比重占总投资的81.63%。
二、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现状
截至2005年底,全省发现矿产138种,被列入《安徽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有76种(石油、铀矿、地热、矿泉水、地下水未列入)。矿产地4 582处(含共伴生矿产和小矿)。
在探明资源储量中,煤、铁、铜、硫铁矿、石灰岩、石膏矿等6种资源构成了全省矿产资源主体,用潜在价值衡量,约占比重的85%;凹凸棒石粘土、膨润土、方解石、明矾石构成了全省特色矿种。
探明资源储量在全国居前3位的主要矿种有:硫铁矿、方解石、明矾石、凹凸棒石粘土。
探明资源储量在全国排第4~10位的主要矿种有:煤、铁、铜、石膏、膨润土、水泥用灰岩、芒硝、长石、陶瓷土等。
全省2005年度资源储量总量与2004年相比,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主要原因是两个:①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增长较快;②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除统计上表矿区外,还涵盖了全部持证小矿山。
(二)地质勘查投入与勘查成果
2005年全省地质勘查投入51 523.89万元,较2004年增加1.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937.50万元,地方财政拨款6 094.32万元,企事业资金44 492.07万元;主要以企事业资金为主。
资金投向主要是煤、铜、铁、金和多金属。按矿产种类依次分为:能源矿产32 684.50万元,占投入总额的63%;金属矿产2 554.50万元,占7%;非金属矿产占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科研占4.8%;非金属矿产大幅下降。表明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在不断加强。
新查明一批矿产资源。主要有水泥用灰岩、溶剂用灰岩、锌、金和铁。
提交地质资料399份。其中,区域地质调查3份,固体矿产勘查336份,水文工程8份,环境6份,地质科研35份。提供查阅人次1 074人次,查阅1 791份次。较2004年略有增加。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1.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情况
2005年颁发有效勘查许可证655个,全部为国有企业。
2005年有效采矿许可证3 412个。按经济类型分依次为私营企业2 161个,集体企业848个,国有企业64个,有限责任公司123个。这4种经济性质的企业占了全部企业数的93%,其他经济类型只占7%。私营和集体企业占了88%的份额,已经成为矿产开采的主要力量。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2005年底已开发利用矿种92种(含亚种),各种经济类型矿山6 624个,矿业从业人员45.52万人,年产矿石量2.96亿吨,矿业总产值364.2亿元,矿产品年销售收入354.17亿元,矿业利润43.13亿元。矿石产量、产值、利润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其中主要是煤炭行业有较大的增长,2005年煤炭产量达到7 794.25万吨,比2004年增长389.88万吨。
三、国土资源市场
(一)土地市场
1.土地市场建设
国有土地市场在治理整顿中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与省监察厅联合出台了《关于违反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定行为行政处分办法》,开展了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情况专项检查,重点防范假招标、假挂牌。国有土地配置逐步纳入市场经济轨道,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政府土地收购储备、基准地价定期更新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2005年全省土地出让金达217.66亿元,与2004年基本持平,其中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收入176.60亿元,比2004年略有增加,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和立法试验工作稳步推进。
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继续深化,对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中清理出来的问题迅速整改,及时处理了国土资源部13件重点督办件,确保了全省农用地转用审批及时恢复;会同省发改委对拟保留的省级以下开发区做好进一步整改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土资源部审查;划定了已公告的4个国家级园区界址。
2.土地一级市场
国有土地以出让方式供应面积5 671.14公顷,成交价款2 176 610.06万元,与2004年基本持平。其中招标出让面积114.81公顷,成交价款89 883.41万元;拍卖出让273.90公顷,成交价款217 924.49万元;挂牌出让2 375.71公顷,成交价款1 458 228.61万元;协议出让2 906.72公顷,成交价款410 573.55万元。租赁面积348.67公顷,租金709.18万元。划拨方式供应3 406.30公顷,较2004年度大幅增加。土地供应主要以挂牌、协议、划拨为主。土地供应按用途构成依次为工矿仓储用地2 479.23公顷,住宅用地2 105.32公顷,商服用地856.30公顷,此三项用地占供地总量的95%。用途构成发生了一些变化,由2004年的以商服用地为主变为以工矿仓储和住宅用地为主。
3.土地二级市场
土地二级市场发生土地使用权转让 41 027宗,面积 6 083.56公顷,转让金额447 751.58万元,与2004年比较宗数和面积都有大幅增加,转让金额却没有增加。
出租7 312宗,出租面积126.78公顷,租金8 260.20万元。与2004年相比宗数和面积没有增加,租金却大幅度增加。
抵押6865宗,面积28871.55公顷,抵押价款2675321.86万元;贷款金额1254701.76万元。与2004年相比面积和金额都有成倍的增长。
转让土地的用途依次为工矿仓储用地4 829.81公顷,商服用地733.97公顷,住宅用地505.12公顷,三项占转让总数的99.70%。
出租用途主要是商服用地。
抵押用途依次为住宅用地15 641.79公顷,商服用地7 558.11公顷,工矿仓储用地5 580.07公顷。
(二)探矿权采矿权市场
1.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建设
国土资源部两权招拍挂暂行办法出台后,及时组织了一次全省范围的矿业权市场建设情况调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市场建设的若干规定》,明确了矿业权市场出让范围,有力地推进了矿业权市场建设,制定了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招拍挂出让计划并公布实施。2004年省级财政收回矿业权价款3.72亿元,显化资源性资产近70亿,维护了国家权益,促进了矿业集约经营和招商引资。淮北、宣城、池州、巢湖等地积极推进矿业权的招拍挂出让,矿业权市场较为活跃。
2005年全省共有偿出让矿业权2 026宗,价款7.19亿元。市场化配置矿产资源,既强化了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和有偿使用意识,显化了资源性资产,又促进了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招商引资。
2.探矿权采矿权一级市场
2005年探矿权出让12宗。其中,申请审批8宗,拍卖1宗,挂牌3宗。出让交易金额22 432.10万元,较2004年大幅下降;出让的矿种达到8种,出让的主要矿种是铁矿5宗,出让金额19 839.00万元;其次是钼矿1宗,出让金额1 820.00万元;煤矿1宗,出让金额613.00万元,铜矿1宗,出让金额77.00万元。这四种矿产的出让金额占总金额的99.60%。
采矿权出让2 014宗。其中,行政审批1 578宗,招标13宗,拍卖26宗,挂牌397宗。出让金额49 529.58万元,由于2004年数据不全,因此变化较大。出让矿种达到46种之多,出让的主要矿种是建筑石料用灰岩621宗,砖瓦粘土537宗,煤167宗,水泥用灰岩147宗等。
3.采矿权二级市场
采矿权转让89宗,转让价款7 787.45万元。其中,出售82宗,价款6 850.75万元;作价出资1宗,价款660.00万元。转让矿种达18种,主要矿种是煤、铁、铜等。
四、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1.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2005年发现违法案件3 596件,其中历年隐漏357件,本年发生3 239件。涉及土地面积1 033.69公顷,其中耕地702.94公顷。涉案主体是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分别为419件和3 049件,涉及土地面积分别为709.53公顷和193.00公顷,分别占涉及土地面积总数的68%和18%,反映了违法案件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2005年立案2 134件,其中历年隐漏323件,本年发生1 811件。涉及土地面积655.61公顷,耕地381.99公顷。其中未经批准占地1 339件,涉及土地面积349.41公顷,占立案总数的62%。本年结案2 399件,处理历年隐漏案291件,涉及土地面积128.5公顷,耕地48.37公顷;处理本年发生案1 668件,涉及土地面积486.82公顷,耕地311.68公顷。通过依法处理收回土地118.69公顷,耕地14.08公顷,拆除构建物2 694.59百平方米,没收构建物1 844.41百平方米,罚没款2 605.55万元。
2.地矿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2005年发现违法立案查处266件,全都是矿山企业的违法行为,其中违法开采259件。违法开采主要是无证开采和越界开采,分别是214件和38件。本年结案255件,其中处理无证开采194件,越界开采37件;未结案34件,共罚没款506.22万元。
五、国土资源行政复议情况
在行政复议方面,全省共有行政复议申请53件,2005年受理53件,审结52件。在审结案件中维持38件,变更1件,撤销6件,撤回申请7件。与2004年相比行政复议申请数有所增加。
六、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情况
由于市、县级国土资源机构改革趋于完成,只有少数几个县正在改革之中,机构人员总数基本稳定。全省国土资源管理人员4 430人,比2004年有所减少。其中行政编制人员1 999人,比2004年减少16人。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研究生76人,大学本科及大专3 008人,高中及中专1 258人,初中及以下88人。年末平均从业人数4 438人。经费收入81 275.6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拨款62 654.26万元,其他收入18 621.39万元;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 100万元,其中国家资金490万元。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直属机构515个,职工数6 745人,机构和人员都较2004年下降。乡级土地所1 411个,人员6 632人,基本与2004年一致。
2005年全省参加各种培训人数达147人次,其中参加党校学习25人次,行政学院学习43人次,参加其他院校培训79人次。学历教育51人,其中,硕士1人,大学本科18人,大专32人。
❷ 马鞍山房地产管理局的业务咨询电话是多少
上马鞍山政府网 马鞍山市艳阳路68 (0555)2362290
❸ 想到马鞍山买房哪里比较好
军民路一条街
❹ 马鞍山房地产企业被约谈,他们到底做了什么
的确,最近银保监会约谈部分房地产信托业务的消息,这几天 都在金融圈 ,地产圈疯转。
我从2个方面 分享下我的愚见——抛砖引玉吧
其一,从信托角度,其实一直以来房地产信托一直是集合信托业务规模占比最大的。
如今,信托公司遭到约谈警示,释放出降温的迹象,但未必意味着房价会发生实质性回调。因为,影响房价的因素有很多,房地产在国内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不少上市公司的投资业务也捆绑了房地产,一旦房地产价格发生实质性的调整,可能会牵涉到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保持房价相对稳定,避免大涨大跌的走势,或许是房地产调控的预期目标。
❺ 马鞍山市赴杭州举办土地推介招商会 的地块是哪几个
房地产项目:
1佳山公园东麓2阳湖塘湿地公园周边地块-A号地块3阳湖塘湿地公园周边地块-B号地块4阳湖塘湿地公园周边地块-C号地块5阳湖塘湿地公园周边地块-D号地块
6阳湖塘湿地公园周边地块-E号地块7新闻中心南侧地块8东湖公园西北侧地块
9雨山路南侧原天成纺织厂地块10雨山路入口改造地块11慈湖河东岸地块12世纪大道西侧地块13朱然路西侧地块14映翠花园南侧地块15花山路东侧地块16金瑞新城西侧地块17金瑞新城东侧地块18湖南新村危旧房改造19雨山二三四村危旧房改造20雨山西路商贸城21安工大东校区东侧地块22霍里山公园周边地块23慈湖经济开发区9号地块24慈湖经济开发区10号地块25慈湖经济开发区11号地块26万嘉南苑农贸市场27花山区旅游园商业地块1号28花山区旅游园商业地块2号29慈湖河景观带商业用地(东)30慈湖河景观带商业用地(西)31新城东区核心区地块
【以下为当涂县出让地块】
32提署路东段两侧地块33小黄山公园东侧地块34襄城河北侧地块35314省道西侧,太白路南侧地块
工业项目:
序号
地块名称
地块位置
面积(亩)
用途
容积率
备注
36
慈湖经济开发区1号地块
联合西路与沿江大道交叉口西北角
35.5
工业
≥0.7
慈湖经济开发区
37
慈湖经济开发区2号地块
中橡大道与北环路交叉口东北角
90
工业
≥0.7
38
慈湖经济开发区3号地块
中橡大道与北环路交叉口西南角
78
工业
≥0.7
39
慈湖经济开发区4号地块
北环路以北
127
工业
≥0.7
40
慈湖经济开发区5号地块
慈湖开发区东北部,205国道以西
81
工业
≥0.7
41
慈湖经济开发区6号地块
慈湖开发区东北部,205国道以西
131
工业
≥0.7
42
慈湖经济开发区7号地块
慈湖开发区东北部,205国道以西
172
工业
≥0.7
43
慈湖经济开发区8号地块
慈湖开发区东北部,205国道以西
22
工业
≥0.7
44
花山工业集中区G1
银杏大道与神来笔路交叉口
97
工业
≥0.6
花山经济开发区
45
马鞍山软件园项目
霍里山大道以东,星光大道以南,湖南东路以北,秀山路以西
规划占地150亩
46
花山商贸软件园
北沿马濮公路,南至湖南路向东的延长线,东起霍里镇东的规划道路
规划占地8400亩
47
台商科技产业园
霍里山大道以东,秀山路以西,马濮旅游大道以北,五亩山路以南
规划占地1830亩
48
雨山工业园芦场创业园地块
天门大道以西,一中以南
70
工业
雨山工业园
49
雨山工业园汤阳创业园
九华路以南,雨田路以西
120
工业
50
雨山工业园南区3-1、3-2、3-3地块
九华路以南,宁芜铁路以东
180
工业
51
上湖工业集中区地块
金家庄工业园内,葛羊路南侧
200
工业
金家庄工业园
52
金家庄工业园南区9号地块
金家庄工业园内,林里路以北,慈湖河路以东
100
工业
53
金家庄工业园南区地块1号
慈湖河北路与天然河交叉口东南角
100
工业
≥0.7
54
金家庄工业园南区地块2号
慈湖河北路与天然河交叉口西南角
87
工业
≥0.7
55
恒兴村地块
电厂南侧
830
工业
❻ 马鞍山真的好烂啊。为啥和二线差距那么大
垃圾城市,男人跟女人一样会嘤嘤嘤,马钢这两年因房地产通胀越来越严重专,房价虚高,市场属渐渐饱和,业绩也废的很,很难想像,这种重污染的企业竟然在一个城市里占了一大半的土地面积,当地人口袋有没有钱不知道,九成都幻想着跟南京后面混,然而可笑的是,两处交界的位置南京一边全是一溜的柏油路,马这一边全坑坑洼洼的水泥路。至我回贴这个时间也没有与省会合肥通的不要说高铁动车了,连绿皮火车也没有一班。当地绝症率这几年升高较明显,我在那边儿待了一年,一些本地的同事家里人很多患癌。不是带有偏见,男人谢顶数量极多。。。不明原因。
❼ 马鞍山相邻南京,为什么经济比南京差那么多
首先,南京属于江苏省,是江苏的省会,马鞍山是安徽的一个市,从政策上来讲,已经差南京一截了,安徽省综合实力也比不过江苏省,自然发展赶不上南京。
其次,土地面积,马鞍山小于南京。面积小直接影响的是人口数量,马鞍山总体常住人口也不及南京多。
❽ 马鞍山很烂啊
垃圾城市,男人跟女人一样会嘤嘤嘤,马钢这两年因房地产通胀越来越严重,房价虚高,市场渐渐饱和,业绩也废的很,很难想像,这种重污染的企业竟然在一个城市里占了一大半的土地面积,当地人口袋有没有钱不知道,九成都幻想着跟南京后面混,然而可笑的是,两处交界的位置南京一边全是一溜的柏油路,马这一边全坑坑洼洼的水泥路。至我回贴这个时间也没有与省会合肥通的不要说高铁动车了,连绿皮火车也没有一班。当地绝症率这几年升高较明显,我在那边儿待了一年,一些本地的同事家里人很多患癌。不是带有偏见,男人谢顶数量极多。。。不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