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东协议,出资登记和公司章程不一致,哪
在工商登记的公司章程效力最大,一般以章程为准的,这个是对第三人专讲的。对于内部的话属是以私下的协议为准的。这就是有的人做为实际控股人的情况,出资证明书只在股东和公司之间有效,对第三人无效。
公司章程,是指公司依法制定的、规定公司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经营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的基本文件,也是公司必备的规定公司组织及活动基本规则的书面文件。
⑵ 工商登记是公司章程生效的重要条件吗
经法定程序修改的公司章程,如未约定生效时间或约定不明,则公司章程自股东达成修专改章程的合意后属即发生法律效力,工商登记并非章程的生效要件。
《公司章程》第六十四条规定“本章程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后生效”,第六十六条同时规定“本章程于二OO八年八月十日订立生效”。这就出现了同一章程对其生效时间的规定前后不一致的情形,此时根据章程本身已经无法确定生效的时间,而只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法理,对《公司章程》的生效问题作出判断认定。公司章程是股东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所签订的法律文件,具有合同的某些属性,在股东对公司章程生效时间约定不明,而公司法又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参照适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来认定章程的生效问题。
⑶ 公司章程、工商登记记载的股东与股权证持有人不一致,股东身份以哪个为准疑难问题,请高手作答。
您好,您的问题已获悉,我的初步解答如下:
首先,您的问题属于股东身份确认范畴回,理论上答以是否实际出资为标准分为实质说与形式说两种观点;实务中也存在股东协议、公司章程、出资证明书、股东名册、工商登记、股权转让合同等不同证据的冲突。
其次,随着司法实务的发展,近年来对于股东身份确认的司法审判多以形式说为准,因为股东既然是一种身份、公司既然是一个组织且具有法律人格,那么股东成为公司的成员必须得到公司的认可,否则其仅为持股人、享有证券持有人的权利。
最后,鉴于司法审判实践的经验,以及上述对于身份的要求,理应以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工商登记等“外观主义法理”之原则加以确认。
顺颂商祺
田嘉龙律师
⑷ 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和公司章程要一模一样吗
工商部门让注册公司的时候提供公司章程的目的就是规范化。
过去有可能不规范,现在在一步一步规范。
原则上公司章程上所申请的经营范围就是以后公司的经营范围,你提出申请,工商部门审批同意经营你才可以经营。
所以说别怕多写几行字,把你想经营的都写上去。
网上有规范的经营范围。你具体是做什么的,也许可以帮你。
欢迎追问
⑸ 工商登记股东股份比例与公司章程股份比例不一致,如果第三方起诉公司,法院会以哪个股份比例为标准
工商登记的股东股份比例对外有公示效力,因此对于第三方而言,工商登内记的股东股容份比例是可信赖的。如题所述,第三方起诉公司,股东是不承担责任的,此时不存在审查股份比例的问题;除非第三方申请公司破产,要求股东履行出资责任,此时初步以工商登记的股东股份比例要求股东履行;如若登记股东提出异议,再进一步审查真实的持股比例情况。
⑹ 营业执照登记的法人代表与公司章程的法人代表一致吗若不一致且公司章程没改该以哪个为准呢
法人不一定就是股东
股东也不一定就是法人
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
而且章程很好改吧
⑺ 出资证明书、股东协议、出资登记和公司章程不一致,哪个效力大
在工商登记的公司章程效力最大,一般以章程为准的,这个是对第三人讲的。对于专内部的话是以属私下的协议为准的。这就是有的人做为实际控股人的情况,出资证明书只在股东和公司之间有效,对第三人无效。
公司章程,是指公司依法制定的、规定公司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经营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的基本文件,也是公司必备的规定公司组织及活动基本规则的书面文件。
⑻ 如何修改公司章程修改完了还用到工商局备案吗
章程修正案要到工商登记备案的,如果没有备案,但是股东都自觉执行则有效。如果牵扯到官司则以工商局备案为准,则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