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马鞍山在全国排名
http://ke..com/view/54782.htm
㈡ 马鞍山有几个县
截至2017年底,马鞍山市有3个县,分别是当涂县、含山县、和县。
1、当涂县
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 地处安徽东部、长江下游东岸。东临博望区和石臼湖,以湖中流河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交界;西濒长江,与和县隔江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及宣城市接壤;北与雨山区毗连。
2、含山县
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地理位置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皖中东部、巢湖之滨。含山自唐武德六年(623年)置县以来,已有1380 多年历史,是春秋吴楚故地,素有吴头楚尾之称。
3、和县
古名历阳,安徽省马鞍山市下辖县。地处皖东、长三角地区的边缘,皖江开发的最前沿,向为江淮水陆之要冲。东南与芜湖市裕溪口紧连,南与无为县接壤,西与含山县接壤,西北与全椒县毗邻,东北与南京市一桥之隔,东面紧靠长江,隔江面对南京、马鞍山、芜湖三大城市。
(2)全国有多少马鞍山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1、吴、越、楚
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改属越国和楚国。
2、丹阳
秦至西晋,均属丹阳县(县治今当涂县丹阳镇)。 东晋北方战乱,难民南迁。成帝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滨的当涂县(今安徽怀远县境内)流民南徒,遂于今南陵一带侨置当涂县,江南始有当涂县名,但非实体县。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侨置牛渚(今采石)。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分丹阳县置南丹阳郡,郡治采石。
3、当涂
隋开皇九年(589年),将侨置于皖南一带的当涂县徒治姑孰城(今当涂城关镇),此是姑孰为当涂县城之始,迄今相沿不变。
4、太平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太平州,治姑孰城,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元改太平州为太平路。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义军攻占当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辖县照旧。
明清府治隶属不变。
5、当涂县
民国裁府留县,当涂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1914年)设芜湖道,当涂属芜湖道。民国17年(1928年)废道,仍直隶安徽省。
6、马鞍山矿区
1949年4月当涂解放。1954年2月设马鞍山镇,隶属当涂县。1955年8月设马鞍山矿区政府(县级),隶属芜湖专区。
7、马鞍山市
1956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为省辖市。当涂县先后隶属芜湖专区(地区)、宣城地区。1983年7月,当涂县(除大桥公社外)划归马鞍山市。
8、新马鞍山市
2011年08月16日安徽省地级市巢湖市被分拆为三个部分,其中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
2012年09月05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调整马鞍山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2〕103号),安徽省正式通知成立马鞍山市博望区,管辖原当涂县博望、丹阳和新市三个乡镇。
㈢ 全国有多少个市
至2001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设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65个地级市,32个地区,30个自治州,5个盟;808个市辖区,393个县级市,1489个县,116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2个特区,1个林区。全国民族自治的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6个自治县,3个自治旗。
北京市
天津市
上海市
重庆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河北省:石家庄市
唐山市 秦皇岛市
邯郸市 邢台市 保定市 张家口市 承德市 廊坊市
衡水市 沧州市
山东省: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潍坊市
烟台市 威海市 济宁市 泰安市 日照市 莱芜市 临沂市 德州市 聊城市 滨州市 菏泽市
辽宁省:沈阳市
大连市 鞍山市 抚顺市 本溪市 丹东市 盘锦市 阜新市 辽阳市 铁岭市 朝阳市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齐齐哈尔市 鹤岗市
双鸭山市 伊春市
牡丹江市 七台河市 黑河市 绥化市 木斯市
鸡西市 大庆市
江苏省:南京市
徐州市
连云港市
淮安市
宿迁市
盐城市
扬州市
泰州市
南通市
镇江市
常州市
无锡市
苏州市
浙江省:杭州市
宁波市
温州市
嘉兴市
湖州市
绍兴市
金华市
衢州市
舟山市
台州市
丽水市
陕西省: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榆林市
安康市
商洛市
山西省:太原市
大同市
阳泉市
长治市
晋城市
朔州市
晋中市
运城市
忻州市
临汾市
福建省:福州市
厦门市 三明市 莆田市 泉州市 漳州市 南平市 龙岩市 宁德市
广东省:广州市
深圳市
珠海市
汕头市
韶关市
河源市
梅州市
汕尾市
东莞市
中山市
江门市
佛山市
阳江市
湛江市
茂名市
肇庆市
清远市
潮州市
揭阳市
云浮市
河南省: 郑州市
开封市
洛阳市
平顶山市
焦作市
鹤壁市
新乡市
安阳市
濮阳市
许昌市
漯河市
三门峡市
南阳市
商丘市
信阳市
周口市
驻马店市
济源市
四川省:成都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绵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南充市
宜宾市
广安市
达州市
眉山市
雅安市
巴中市
资阳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湖南省;长沙市
株洲市
湘潭市
衡阳市
邵阳市
岳阳市
常德市
张家界市
益阳市
郴州市
永州市
怀化市
娄底市
湘西州
湖北省:武汉市
黄石市
襄樊市
十堰市
荆州市
宜昌市
荆门市
鄂州市
孝感市
黄冈市
咸宁市
随州市
恩施州
仙桃市
天门市
潜江市
安徽省: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滁州市
阜阳市
宿州市
巢湖市
六安市
毫州市
池州市
宣城市
江西省:南昌市
景德镇市
萍乡市
九江市
新余市
鹰潭市
赣州市
吉安市
宜春市
抚州市
上饶市
海南省:海口市
三亚市
琼山市
文昌市
琼海市
万宁市
五指山市
东方市
儋州市
云南省:昆明市
曲靖市
玉溪市
保山市
昭通市
思茅
临沧
丽江
文山州
红河州
西双版纳州
楚雄州
大理州
德宏州
怒江州
迪庆州
贵州省:贵阳市
六盘水市
遵义市
安顺市
铜仁
毕节
黔西南州
黔东南州
黔南州
甘肃省: 兰州市
金昌市
白银市
天水市
嘉峪关市
武威市
张掖市
平凉市
酒泉市
庆阳市
定西地区
陇南地区
甘南州
临夏回族自治州
青海省:西宁市
海东
海北州
海南州
果洛州
玉树州
海西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石嘴山市
吴忠市
固原市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乌海市
赤峰市
通辽市
鄂尔多斯市
呼伦贝尔市
乌兰察布盟
锡林郭勒盟
巴彦淖尔盟
阿拉善盟
兴安盟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5)
那曲
昌都
山南
日喀则
阿里
林芝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柳州市
桂林市
梧州市
北海市
防城港市
钦州市
贵港市
玉林市
百色市
贺州市
河池市
来宾市
崇左市
新疆: 乌鲁木齐市
克拉玛依市
石河子市
阿拉尔市
图木舒克市
五家渠市
吐鲁番
哈密
和田
阿克苏
喀什
克孜勒苏州
巴音郭楞州
昌吉州
博尔塔拉州
伊犁州
塔城
阿勒泰州
台湾省:台北市
高雄市
基隆市
台中市
台南市
新竹市
嘉义市
板桥市
宜兰市
桃园市
竹北市
苗栗市
丰原市
彰化市
南投市
斗六市
太保市
新营市
凤山市
屏东市
马东市
台东市
花莲市
㈣ 中国有多少个马鞍山柳州有,其他地方也有,我就奇了个怪啦
知晓的有十六个。
1.安徽省马鞍山市
2.四川宣汉县马鞍山专
3.甘属肃正宁县马鞍山
4.香港沙田区马鞍山
5.广西柳州市马鞍山
6.贵州长顺县马鞍山
7.湖北石首市马鞍山
8.江苏昆山市马鞍山
9.山东淄博市马鞍山
10.安徽肥东县马鞍山
11.安徽广德县马鞍山
12.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
13.江西景德镇市马鞍山
14.湖南新化县的马鞍山
15.重庆市南岸区上新街马鞍山
16.广东省从化市吕田镇马鞍山。
㈤ 马鞍山介绍资料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与六朝古都南京毗邻,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众所周知,万里长江自天门山起折为北上,“碧水东流至此回”,江南变为江东。马鞍山由此得名为“江东第一城”。马鞍山地区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属越国和楚国;秦统一时,属丹阳。马鞍山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璀璨的文化,历代名人荟萃。1956年马鞍山建市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当我们以国家卫生城,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为荣的同时,还要自豪地强调:地处“江东第一城”的马鞍山还是一座文化名城!
一、历史悠久
马鞍山地处和县猿人、汤山猿人、繁昌人字洞三处。古人类遗址的中心位置,属长江流域中华文明摇篮的中心地带。通过市内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可以把历史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37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000多件珍贵的出土文物,准确地展示了马鞍山地区悠久的历史。
(一)马鞍山地区早期遗址丰富多彩,文化信息丰富。
烟墩山、七亩塘、高个山、郑家等新石器时期遗址表明,马鞍山地区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发达的农业文明。烟墩山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等400多件文物充分证明了马鞍山地区早在5000多年前,宗教地位和政治地位就已十分显赫。五担岗、邓家、船墩、荒庙墩等遗址的出土文物表明,商周时期,马鞍山地区手工业文明已达相当高度,人们开始使用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物品,根据五担岗遗址出土的文物类别和遗址布局,可以初步判断这里是早期的中心城池。
(二)马鞍山市的源头可以上溯到三国的姑孰城和东晋的牛渚诚。
公元222年,三国孙权筑城姑孰。347年,东晋镇西将军谢尚筑城牛渚(今采石一带)。虽然,这“城”与现代的“市”内涵有别,但是,其军事地位、政治地位显赫,且有较大的地域规模(牛渚城达10多平方公里),别处无可比拟。由此,我们可以把这两城视作马鞍山城市的源头。
(三)采石矶为群雄逐鹿之地。
马鞍山市与六朝古都南京近在咫尺。采石矶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南京的天然屏障,也同时成为著名的古津渡、古战场,此地曾发生过数十次战争,史册中载有许多剑影刀光、金戈铁马的采石大战故事。
(四)馆藏文物类别齐全。
马鞍山文物管理部门珍藏着丰富多彩、类别齐全的珍贵文物,其中经过鉴定的珍贵文物1028件(套),这些文物绝大部分为我市出土,文化信息准确,文化内涵丰富。其中春秋勾连纹大铙,三国青瓷鸡首罐、青瓷虎子、青瓷羊、 孟府 君墓志砖、季扎挂剑图漆盘等一、二级文物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二、古文化璀璨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马鞍山地区劳动、生息,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这一地区以太白墓、朱然墓为代表的墓葬,广济寺为代表的寺庙,太白楼为代表的楼台亭阁等古文化资源俯拾皆是。主要有:
(一)朱然墓轰动全国。
马鞍山地区曾先后出土大量三国、两晋时期的古墓葬,其中1700多年前的三国东吴名将朱然墓尤其引人注目。其墓葬为目前已发掘的300多座三国东吴古墓中墓主身份最高的大型墓葬。其墓的结构与墓中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令世人瞩目。尤其是60多件精美的漆器及其绘画作品,填补了汉代至三国时期漆器工艺及美术的空白。其文物在日本展出期间,曾引发“三国热”。此墓的发掘,被列为80年代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二)广济寺名冠江南。
位于翠螺山南麓的广济寺,又名资福院,始建于三国时间,后毁于战火。清光绪年间,重新建造山门、大雄宝殿和观音阁,气势壮观,为江南名刹之一,素有安徽佛教“祖庭”之誉。
(三)黄山塔镇守市口。
此塔位于宁芜路东侧的黄山之顶,为当涂进入市区的标志物。此塔由南朝宋武帝刘裕建造。原塔前有凌敲台,后有怀古亭,为武帝避暑离宫,李白有“长啸倚天梯”诗句赞其雄姿。
(四)谢公宅争辉青山。
谢公宅位于当涂青山,为南朝宣城太守谢脁故宅。环宅皆流泉奇石,摩崖石刻。谢脁诗、书、文俱佳,尤擅五言山水诗,有山水诗祖之称,李白对其推崇备至,曾明确表示死后要与谢脁结为“异代芳邻”,留下了文坛千古佳话。
(五)太白墓古朴典雅。
太白墓园位于当涂青山西麓,占地6公顷。李白逝后初葬龙山,后人遂其“与谢脁为邻”之愿迁葬青山。园前立挺拔的牌坊,园内有李白墓、太白祠、青莲池、十咏亭等古迹,其古朴典雅的布局与李白旷达的情怀、浪漫的诗风相得益彰。启功、赵朴初、林散之、舒同、司徒越等书画大师的题额更使墓园增色。宋碑“大唐翰林李公新碑”2000余字,是今人研究李白最重要的资料。
(六)谪仙楼辉煌壮美。
谪仙楼,太白楼别称。因李白人称“谪仙人”而得名。此楼始建于唐元和年间,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合称“长江三楼一阁”,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美誉,为历代文人雅士所钟情。李白祠、清风亭,同风阁等建筑与太白楼相互呼应,构成了别具特色的太白楼古建筑群。
(七)昭明阁遗迹犹存。
昭明,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谥号。萧统博览群书,编纂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昭明文选》。昭明阁,系昭明太子读书处,位于慈姥山,原有阁、厅、楼和碑刻,现留残碑一块,上刻有昭明读书的形象。
(八)三元洞临江欲飞。
三元洞原为采石江边悬崖绝壁中的天然石洞,清康熙年间,一僧人依崖造屋,设天、地、水三官神位于内,三元洞由此得名。整修后的三元洞,三面临江,跃跃欲飞。游人入洞后,可直达江底;返登其上,既可极目远眺,也可俯视江流。三元洞的有关传说,折射着中国文化人的道德追求、政治想往和价值取向。
(九)峨眉亭江月尽揽。
峨眉亭与三元洞紧邻,因亭飞檐如峨眉而得名。北宋沈括咏其“双峰秀山两眉弯,翠黛依然鉴影间”。此外,文天祥、赵孟兆页等人均登亭揽胜,留下佳作名篇。现亭内存碑五块,元碑《过采江诗》尤为珍贵,郭沫若称其为不可多得之物。
(十)翠螺山古迹荟萃。
翠螺山一面临江、三面环河,其山上的燃犀亭、醉月斋、赤乌井、怀谢亭等文物古迹随处可见,尤其是与李白有关的李白衣冠冢、捉月台更具文化韵味。更值得一说的是翠螺山的自然景观十分幽美。长江三矶之首的采石矶突兀江流,有“千古一秀”之美称,是如今长江下游唯一的岸蚀景观。历代文人孟浩然、刘禹锡、王安石、陆游、苏轼……均到此漫游。李白曾多次登矶游览,写下《横江词》、《牛渚矶》等不朽诗章。
(十一)明皇窑遥传辉煌。
当涂青山有两座窑场遗址。南窑专制琉璃,北窑专制砖瓦,是明洪武年间为烧制凤阳皇陵而特建的皇家窑场。现此窑已废,但透过窑址随处可见的琉璃瓦碎片及断砖,不难发现其昔日的辉煌。
(十二)古诗文争奇斗艳
马鞍山地区的山水为历代文人雅士推崇备至。著名南齐山水诗人宣城太守谢朓迷恋当涂青山,称其为“山水都”并筑室凿井,作《治宅》《游山》诗作,当为名人为马鞍山地区留下的较早的佳作。李白一生酷爱山水,尤其钟情马鞍山地区,给马鞍山留下了60多首(篇)诗文。其中的《登天门山》、《姑孰十咏》、《横江词六首》、《夜泊牛渚怀古》等成为千古绝唱,广为传诵。李白逝世后,刘禹锡、白居易、贾岛、李绅、杜牧、韦庄、梅尧臣、杜荀鹤等一大批诗人即到马鞍山拜谒李白墓,李白祠和李白衣冠冢,留下了大量的华章佳句。其中刘禹锡的《泊牛渚》、白居易的《李白墓》、杜牧的《牛渚》等诗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仰慕之情。截止清末明初,马鞍山地区已积淀了赞咏李白及其胜迹的诗文1100余首(篇),楹联130多幅,各类碎文、序文、祭文数百篇,涉及文化名人和文臣武将600多人。
(十三)古碑刻丰富多彩。
大量的古碑刻散落在城乡各地。其中太白墓内的李白全身像碑、唐李华《古文翰林学士 李 君墓志》、刘全白《唐古文翰林学士 李 君碣记》和裴敬的《翰林学士李公墓碑》以及范传正撰写的《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为考证李白生平创作与思想提供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采石峨眉亭内的宋碑、元碑、明碑,被 郭沫若 先生称之为“不可多得之物”。此外,横山“石门、慈姥山“昭明太子碑”、太白楼内的重修太白楼记碑、梅花碑、虎字碑、然犀亭碑等均有极高的文化价值。马鞍山麓的“江东第一城”虽然为当代人所刻,但其社会价值也绝不可小视。
㈥ 中国有多少马鞍山
根据大网络的说法:
▪安徽省下辖地级市
▪四川宣汉县境内山名
▪甘肃正宁县境内山名
▪香港沙田区专新市镇拓展区属及境内山名
▪广西柳州市境内柳江南岸山脉
▪贵州长顺县境内山名
▪湖北石首市境内森林公园
▪江苏昆山市亭林公园俗称
▪山东淄博市淄川区境内景区
▪安徽肥东县境内山名
▪安徽广德县马鞍山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
▪江西景德镇市马鞍山
▪传统剧目
▪湖南省新化县马鞍山
▪重庆市南岸区上新街马鞍山
▪广东省从化市吕田镇马鞍山
▪胡铨诗词
㈦ 为什么全国各地都有马鞍山
全国相同的地址很多很多,不奇怪,相同的道路,村庄,店名,公园名,人名,比比皆是。
㈧ 马安山地名全国有多少个
马鞍山最被人熟知的应该是安徽省的地级市马鞍山市了,但是很多朋友回说我所在的城市也有个马答鞍山。今天我就盘点一下,告诉你全国究竟有多少个马鞍山!
全国称做马鞍山地名的地方总共有25处,分别是,安徽省地级市马鞍山市,香港沙田区马鞍山,山东淄博市马鞍山,福建省龙岩市马鞍山,安徽肥东县马鞍山,归中央省长顺县马鞍山,重庆市南岸区马鞍山,浙江省杭州市马鞍山,四川省乐山市马鞍山,四川省甘洛县马鞍山,江苏省昆山市马鞍山。
接着来:内蒙古赤峰市马鞍山,安徽省宿州市马鞍山,河南省安阳市马鞍山,湖北市石首市马鞍山,安徽省马鞍山市马鞍山,河南省偃师市马鞍山,江西省会景德镇市马鞍山,湖南省新化县马鞍山,广西柳州市马鞍山,甘肃省正宁县马鞍山,四川省宣汉县马鞍山,广东省从化市马鞍山,内蒙古固阳县马鞍山。
除了这些地名以外,马鞍山作为文学作品的诗词题目出现在胡铨诗词。也是京剧的传统曲目,看来马鞍山是个风水好词啊!
㈨ 中国有哪些地方叫马鞍山
马鞍山可以指:
中国大陆
马鞍山市,中国安徽省所辖的一个地级市回。
马鞍山站 (安徽),马鞍山市答的铁路车站,位于宁铜铁路上。
马鞍山镇,中国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所辖的一个镇。
马鞍山 (昆山),位于中国江苏省昆山市的一座山,盛产昆山石。
马鞍山 (柳州),位于广西柳州市的一座山。
马鞍山 (内江),位于四川省内江市的一座山。
马鞍山 (武汉),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座山。马鞍山森林公园所在地。
香港
马鞍山 (香港山峰),位于香港新界中部的一座山峰。
马鞍山 (香港市镇),位于香港沙田区的一个市镇。
马鞍山村,香港新界马鞍山山腰上的一条乡村。
台湾
马鞍山 (嘉义县),位于台湾嘉义县梅山乡的一座山。
马鞍山 (屏东县),位于台湾屏东县恒春镇的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