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晚上就遇到了这个情况,立马打电话给天猫的人工客服,她让我立马改掉极限词,说这个一般会判定投诉不成立!所以有问题先打电话给天猫问问吧!
『贰』 我是天猫卖家,接到一手机号,声称是工商局的,说我们被买家投诉了使用极限词
这不肯定是假的.......
『叁』 天猫使用违规词被投诉到工商局怎么办
如果被投诉了,工商局上门,只要有真实的凭证申诉,给工商局的人看,那内投诉就不会成立容了
天猫上也一样,只要提供凭证就可以进行申诉。
如果没有凭证,投诉确实成立,店铺可能会涉及到违规,按照情节大小来处理。如果较轻的话,也就是罚款。
一般不涉及到食品安全问题,工商局也不会管,最怕的是投诉到天猫。
具体可以到商家后台,天猫处罚一览表查看。
『肆』 我是一个天猫商家、遇到了职业打假人因为我详情里面有最字,投诉到了我们当地工商局,
新广告法实施来后,虚假或夸大源宣传的处罚起点就是20万。你最大的失误是不应该签字,目前的情形,最好的应对就是在工商询问时端正态度,咬定出现违法宣传是因为对新法规不了解造成的,而并非恶意欺瞒消费者,且产品本身也不是伪劣产品。只要职业打架人不是与工商部门里外勾连,估计不超过2万就能协商解决。如果工商执意下了20万罚单,最好雇律师打行政复议的诉讼官司。一方面要用法律程序手段拖延时间,最重要的是要把以打假为名行讹诈商户的行为曝光出去,工商执法实际成了破坏市场经营秩序的帮凶,期间要找当地媒体通报及向纪检部门(软环境办公室)反映,向工商部门施加些压力,在行政诉讼官司判决前,还会存在协商解决的机会。即便行政复议、一审、终审都输了,这20万罚款交得也值了,这样典型的案例报道权当做广告宣传
『伍』 今天遇到一个专业打假人,去工商局投诉我淘宝店有一商品详情介绍下面出现“高档”,违反了广告法,后来工
这种专业打假的的,非常讨厌,非常非常的讨厌
1、现在马上修改字眼
2、看了一下法条网页链接网页链接,第十九条 广告客户违反《条例》第三条、第八条第(五)项规定,利用广告弄虚作假欺骗用户和消费者的,责令其在相应的范围内发布更正广告,并视其情节予以通报批评、处以违法所得额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给用户和消费者造成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
虽然广告法是说20万起,但你这个明显轻微,如果按照20万罚,明显的不合理,如果这么处罚,你就上诉。
3、为了不因小失大,就说,你最多也就只有1000块钱,反正我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大不了关店,但不要让我看到你去应诉,不然我记你一辈子,你让我身败名裂,我就让你家破人亡。
4、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先查查是不是禁用词汇。
『陆』 淘宝极限词被投诉工商局怎么办
jinyongci.com先查查看~~~再仔细看看有没有夸大的词汇,一般还好
『柒』 我的淘宝店铺被职业打假人盯上用了极限词(最爱),并没有联系我,直接投诉工商局,说我虚假宣传。
那你视具体情况修改就可以了,最爱不一定是极限词,这需要看整体语境。
你要他联系你,和不联系你应该没有不同,后面找你要几百元和解。工商应该会找你告知对方要求。
『捌』 天猫使用违规词被投诉到工商局怎么办
如果被投诉了,工商局上门,只要有真实的凭证申诉,给工商局的人看,那投诉就不会成立内了
天猫上也一容样,只要提供凭证就可以进行申诉。
如果没有凭证,投诉确实成立,店铺可能会涉及到违规,按照情节大小来处理。如果较轻的话,也就是罚款。
一般不涉及到食品安全问题,工商局也不会管,最怕的是投诉到天猫。
具体可以到商家后台,天猫处罚一览表查看。
『玖』 淘宝天猫有哪些违禁词被投诉怎么办
现行广告法明令禁止在广告中使用一些极限用词以及夸大,误导,诱导消费者的用词,此类用词也可以称之为“违禁词”,现行广告法违禁词涉及面很广,对各细分行业都作出了相关指导,各平台以及站点也都依托广告法做了相应的深度解读以及延伸解读,因此违禁词的适用范畴和总量也是在不断扩大。
如果在运营推广中确实采用了违禁词,那么可以认为是触犯了广告法,可能会被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或其他处罚。所以,在有确实证据的情况下,被客户(打假者)投诉到工商部门,是会被工商部门依法处置的,如果是投诉到商家所在平台,则由平台根据自身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劝诫惩处。
首先要区分被投诉的方向,如果是平台的话,一般是会给到一定时限限时整改,以及要求进行退货处理等,当然也还会有其他处置,如降权、扣分等。
被投诉到工商部门的话就比较麻烦了,这时候首先是需要了解相关法律: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然后就要了解何为“打假者”。打假者就是依据对广告法的了解,寻找那些在运营推广中违反了广告法规定的商家,以打假之名实施索赔、敲诈的一批人,又称“职业打假师”,其中的部分人的目的可以说就是为了敲诈商家。所以不要怀疑他们会不会去举告,同时此类行为目前来说,也并未触犯法律。但是对于这类职业打假者来说,往往索赔金额都不小,都是商家比较难以接受的,所以也是可以选择不接受他们的敲诈的。
但是,如果不接受打假者的要求,那么确实就有很大可能被举报到工商部门,之后确实会引发工商部门前来调查处置,这个时候就可以去做一些补救措施:积极配合工商,承认存在违规现象,并且强调已经改正,并给买家(打假者)退货,或者联系买家(打假者),让其退货,同时也可以在网页上做些声明,这些证据都需要留存。对于工商部门态度要好,同时也要表明自己的弱小的承受能力,希望能免于处罚。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一)(三)(四)小条的规定,只要你的运营推广行为违规情况不是很严重,也未带来危害后果的,并且及时改正,是有很大可能免于处罚或者是从轻处罚的。
最后来说,既然作为商家,就应该尽量避免在自己的运营推广中出现违禁词这样触犯广告法的情况,可以去使用一些相应的工具来帮助检测运营推广文案,如:网络相关词库,天猫词库,在线检测工具,违禁词检测软件等。
辅助工具参考:天猫词库,词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