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政府服务包括哪些内容
大方向来说政府提供如下服务:
1、提供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
2、提供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政府责无旁贷。
3、提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基础服务。(路电网、公路网、水利网、铁路网、通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公益性的部分直接承担起来)。
4、提供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
(1)公安机关公共服务事项扩展阅读: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
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狭义的公共服务不包括国家所从事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一些职能活动,即凡属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监管行为,以及影响宏观经济和社会整体的操作性行为,都不属于狭义公共服务。
因为,这些政府行为的共同点,是它们都不能使公民的某种具体的直接需求得到满足。公民作为人,有衣食住行、生存、生产、生活、发展和娱乐的需求。这些需求可以称作公民的直接需求。至于宏观经济稳定、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等则是公民活动的间接需求,不是满足公民特定的直接需求的。
公共服务满足公民生活、生存与发展的某种直接需求,能使公民受益或享受。
譬如,教育是公民及其被监护人,即他们的子女所需要的,他们可以从受教育中得到某种满足,并有助于他们的人生发展。如果教育过程中使用了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那么就属于教育公共服务。
但是,诸如执法、监督、税收、登记注册以及处罚等政府行为,虽然也同公民发生关系,也是公民从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政府工作,但这些类别的公共活动却并不是在满足公民的某种直接需求,公民也不会从中感到享受,只是公民活动的间接公共需求的满足,所以类似政府行为都不是公共服务。
参考链接:网络--公共服务
『贰』 公安局是干什么的
公安局承担公安机关的工作职责:
1、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打击恐怖活动;
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3、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
4、管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国籍、出入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
5、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
6、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和设施;
7、管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
8、监督管理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工作;
9、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2)公安机关公共服务事项扩展阅读
公安局是公安机关的组织形式,是主管公安工作的政府下设职能部门。
公安机关是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同时它又担负着刑事案件的侦查任务,因而它又是国家的司法机关之一。公安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依法管理社会治安,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同时公安机关又依法侦查刑事案件,行使国家的司法权。公安机关的性质具有双重性,即既有行政性又有司法性。
『叁』 公安部推出28项便民举措指哪些
公安部推出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办事创业的28项措施,着力提高公安机关公共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公安部同时要求,所有28项措施要在2017年年底前全部落地。
据悉,公安部此次集中推出的28项措施,涉及精简群众办事提供证明材料、简化优化群众办事程序、让群众办事少跑腿不跑腿、提供群众办事“一站式”综合服务等方面。
在精简群众办事提供证明材料方面,包括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规范派出所开具证明的工作意见,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奇葩证明”和证明过多过滥问题;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项目,依法与政务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为方便群众办事提供数据支撑;减少部分消防审批申报材料等。
在简化优化群众办事程序方面,包括研究制定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工作规范,提高使用信息系统办理相关事项的能力和效率;加强自助查验通道建设,提升口岸通关效率,简化中国籍车辆出入境手续;在农村或偏远地区推行摩托车“带牌销售”等。
在让群众办事少跑腿不跑腿方面,包括利用移动终端和互联网技术,推进轻微交通事故网上处理;推进驾驶人考试业务向县级下放、延伸;放开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异地申领限制,允许在全国范围异地补换领所有车型驾驶证,实行跨省异地缴纳交通违法罚款;推进消防事项网上办理,相关消防行政许可和备案网上申报等。
在提供群众办事“一站式”综合服务方面,包括对行政审批事项
逐项研究编制服务指南,推行受理单制度和办理时限承诺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和保险理赔“一站式”服务;建立网页、手机APP、短信、语音电话多种方式相结合,系统化、全覆盖的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全面推广应用全国互联网站安全管理服务平台等。
『肆』 论公安机关的服务职能
公安机关的服务职能:
(一)以打防控体系建设为着力点,完善警务运行机制。
当前打防控体系建设应在注意加强整体性、协调性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确保功效最大化。要注重体系的整体性。系统之和大于整体。构建打防控体系既要从现实需要出发,立足于解决当前突出的社会治安问题,进行局部调整,确立短期目标;又要从长远考虑,着眼于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进行整体部署,制定长远规划,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的工作体系。
(二)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切人点,促进警务方式调整。
要以消减行政审批项目和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为核心,实现公安行政审批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法制化,即要不断提升设立审批项目的法律层次,把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以行政法规或更高层次的法律形式加以确认。当务之急是要在全面清理现行审批项目的基础上,做好或协助做好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废改立工作。
(三)以电子警务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公安职能转变。
电子警务建设既是建设服务型公安机关的内容,又是建设服务型公安机关的手段;既是公安机关职能转变的“加速器”,又是公安机关职能转变的“监督台”。电子警务不仅仅是警务信息网上发布,也不仅仅是警务的电子化,而应是将现有的警务改造为信息化、网络化的警务。
(四)以正规化建设为核心,建立队伍长效管理机制。
探索建立能够管好、管活、管住公安队伍的规范化体系必须在四个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一是在行为规范方面。要从规范民警的基本要求人手,做到“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和气、办事公道,”实现民警言行举止、仪表警容、内务管理等日常行为的正规化。要立足为广大群众提供人文关怀的便民服务,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努力塑造具有亲和力的公安队伍新形象。二是在执法规范方面。要着力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跟上国家法制建设的步伐,做到严格依法办事,保证警权不“越位”,履行警权要到位。
『伍』 公安局都设有哪些部门机关。具体工作是什么
公安局都设有若干机关业务处(如政治处、法制处、信通处等等),派出所(按职能可分为刑侦、治安、户政、特业),若干工作队(如刑警队、巡警队、治安队、交警队。公安局的级别不同,具体称呼有别,如××总队、××支队、××大队等),现役机构(具体有边防、消防部门、警卫局)等。
公安局承担公安机关的具体工作是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管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国籍、出入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监督管理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公安局按级别通常有:直辖市公安局、省会城市公安局、地级市公安局、县级公安局,除县级公安局外,前几者均可按城市的区下分区分局。特定公安局一般受所在地政府领导、受上级公安厅、局指导。公安机关的最高部门是公安部,指导全国公安工作,包括所有各级公安局。受所在地政府、上级公安机关双重领导。
『陆』 公安局有哪些职能部门分别做什么的
公安局的职能部门:直辖市公安局、省会城市公安局、地级市公安局、县级公安局,除县级公安局外,前几者均可按城市的区下分区分局。
特定公安局一般受所在地政府领导、受上级公安厅、局指导。公安机关的最高部门是公安部,指导全国公安工作,包括所有各级公安局。受所在地政府、上级公安机关双重领导 。
公安局承担公安机关的工作职责: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管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国籍、出入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
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监督管理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公安局承担公安机关的工作职责: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管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国籍、出入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
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监督管理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柒』 公安有哪些条例
本条例旨在对与维持公共秩序,管制组织、集会、游行、地方、船只、航空器、非法集结及暴动等事宜有关的法律,以及对与此有关的附带或相关事宜的法律,作出综合及修订。
(由1995年第77号第2条修订;由1997年第119号第14条修订)
[1967年11月17日]
(本为1967年第64号)
第1条 简称 版本日期 30/06/1997
第I部 导言
本条例可引称为《公安条例》。
第2条 释义 版本日期 01/07/1997
附注:
具追溯力的适应化修订—见1999年第13号第3条
(1)在本条例中,除文意另有所指外—(由1997年第119号第2条修订)
“公众地方”(publicplace)指公众人士或任何一类公众人士,不论是凭付费或其他方式,于当其时有权进入或获准进入的地方;就任何集会而言,公众地方包括在当其时和为该集会的目的,属于或将会属于公众地方的任何地方;
“公众集会”(publicmeeting)指在公众地方或将在公众地方举行的任何集会;
“公众游行”(publicprocession)指在公众地方进行的或前往或来自公众地方的任何游行;“公众聚集”(publicgathering)指公众集会、公众游行和在任何公众地方举行而与会人数在10人或以上的任何其他集会、聚集或集结;
“社团”(society)指任何会社、公司、合伙、协会或团体;
“攻击性武器”(offensiveweapon)指任何被制造或改装以用作伤害他人,或适合用作伤害他人的物品,或由管有或控制该物品的人拟供其本人或他人作如此用途的任何物品;
“指定公众地点”(designatedpublicarea)指经由行政长官根据第10条指定为指定公众地点的地点;(由1980年第67号第2条增补。由1999年第13号第3条修订)
“集会”(meeting)指任何经召集或组织而举行的聚集或集结,而该聚集或集结是以讨论一般公众人士或某一类公众人士感兴趣或关注的问题或事项为目的,或是以在该等问题或事项上表达意见为目的,并包括当中有人为以上目的而在现场负责控制或领导,或企图为以上目的而在现场负责控制或领导的任何聚集或集结,不论此等聚集或集结事先有无经过召集或组织;但完全为以下目的而召集或组织的聚集或集结,则不包括在内—
(a)为社交、康乐、文化、学术、教育、宗教或慈善目的而进行的聚集或集结,或真诚地拟为讨论属社交、康乐、文化、学术、教育、宗教、慈善、专业、业务或商务性质的论题,而以会议或研讨会形式进行的聚集或集结;
(b)为殡殓而举行的聚集或集结;
(c)为任何公共机构而举行的聚集或集结;或
(d)为执行或行使任何条例所委以或授予的职责或权力而举行的聚集或集结;(由1980年第67号第2条代替)
“游行”(procession)指为共同目的而组织的游行,包括任何与该游行共同举行的集会;(由1980年第67号第2条增补。由1995年第77号第3条修订)
“禁区”(closedarea)指藉根据第36条所作命令宣布为禁区的任何地区或地方。
(以下还有很多)
『捌』 公安局下辖哪些科室,要全
公安局通常下分:若干机关业务处(如政治处、法制处、装备财务处、信通处等等),派出所(按职能可分为刑侦、治安、户政、特业),若干工作队(如刑警队、巡警队、治安队、交警队。
公安局的级别不同,具体称呼有别,如××总队、××支队、××大队等),现役机构(具体有边防、消防部门、警卫局)等。
(8)公安机关公共服务事项扩展阅读:
公安局是公安机关的组织形式,是主管公安工作的政府下设职能部门。
公安局按级别通常有:直辖市公安局、省会城市公安局、地级市公安局、县级公安局,除县级公安局外,前几者均可按城市的区下分区分局。
特定公安局一般受所在地政府领导、受上级公安厅、局指导。公安机关的最高部门是公安部,指导全国公安工作,包括所有各级公安局。受所在地政府、上级公安机关双重领导。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部门的公安部门,有别于地方政府的公安局,比如:铁路公安、森林公安、民航公安等。
『玖』 公安机关的宗旨是什么
一、公安机关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公安机关的宗旨。
二、实践宗旨的要求
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公安机关作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要是通过完成
法律赋予的各项任务和神圣职责来体现的。因而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
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管理社会和服务人民
就是公安机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要内容。
在新的历史时期,公安机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要做到:
1.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公安机关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公安
机关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巨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2.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我们每做
一项工作,都要注意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
3.认真履行职责
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在本职工作中恪尽职守,爱岗敬业,
高质量地做好本职工作。
4.提高服务质量
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努力适应形势发展
的要求,积极进取,与时俱进,努力开展多方面、高质量的便民、利民活动,改善服务态度,扩大服
务领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此,公安机关要倾听群众的呼声,对
执法和服务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估,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5.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人民群众的监督是促进公安机关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力量,只有主动接受
群众监督,不断拓宽群众监督的渠道,才能切实把公安机关的宗旨落到实处。为此,公安机关要大力
推进警务公开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听取群众意见,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