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注册公司都不用实缴了,注册资本还有什么用
注册一个公司,注册资本是企业初创时期的实力表现,以前的规定过于关注注册资本的实际缴纳,这其实毫无必要。资本只代表初创时期的实力,而经营的好坏会导致企业实际资产的变化,而一个企业实际所拥有的资产反应的是它的偿债能力,因此,注册资本并不代表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实际资产才是。
② 实缴资金到位后需不需要到工商局登记
工商登记改革实施后,实缴注册资本不需到工商局做登记手续,但应在20日内登录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做信息变更。
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的企业信息公示工作,按照国家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推动本行政区域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建设。
第五条: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推进、监督企业信息公示工作,组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建设。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做好企业信息公示相关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做好企业信息公示工作。
第六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下列企业信息:
一、注册登记、备案信息;
二、动产抵押登记信息;
三、股权出质登记信息;
四、行政处罚信息;
五、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
前款规定的企业信息应当自产生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示。
(2)工商登记改革后实缴扩展阅读:
政府部门和企业分别对其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负责。政府部门发现其公示的信息不准确的,应当及时更正。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政府部门公示的信息不准确的,有权要求该政府部门予以更正。
企业发现其公示的信息不准确的,应当及时更正;但是,企业年度报告公示信息的更正应当在每年6月30日之前完成。更正前后的信息应当同时公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企业公示的信息虚假的,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举报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予以处理,并将处理情况书面告知举报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依照本条例规定公示的企业信息有疑问的,可以向政府部门申请查询,收到查询申请的政府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书面答复申请人。
③ 注册公司认缴和实缴区别是什么
一、注册资本缴纳不同
1、实缴制要求注册公司时公司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写多少,那么公司的验资账户就必须有相应的数额,一开始就需要将注册资本缴全,不可以缺缴。
2、认缴制不要求一次性缴清注册资本,只要按照公司章程的期限每年缴纳即可。
二、是否需要验资证明
1、实缴制:注册公司时公司的验资账户就必须有相应的数额,提供验资报告。
举例:2014年3月1日以前注册一个100万的公司,需要到银行开一个账户,然后把100万存在这个账户上,企业提供验资报告到工商局办理注册登记。
2、认缴制:注册公司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
举例:现在注册一个100万的公司,不需要到银行开户,也不需要将这100万存到银行,直接到工商局办理就行了。
三、对公司影响不同
1、实缴制:实缴占用了公司的大部分资金,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发展及营运效率,提高了注册公司的门槛。
2、认缴制:减少了投资项目审批,最大限度地缩小审批、核准、备案范围,切实落实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发展力,降低企业的成本。
(3)工商登记改革后实缴扩展阅读
实行认缴登记制后,工商部门依然要对实缴资本进行监管。
一方面,实行认缴登记制,认缴出资是否缴纳,由公司章程约定,属于股东之间的义务,工商机关不再进行监管;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企业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仍然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政府部门仍应履行出资监管职责。
在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中列举了27类暂不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行业,这部分企业的注册资本依然实行实缴制,因此,《公司法》与《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保留了对实缴注册资本的管理,两虚一逃主要针对这类企业违法行为依然进行监管。
④ 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新规实缴变认缴是否已推广至全国
《企业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使工商注册降低门坎和企业降低成本,方便企业办事。但这又不是一步就能到位的,需要相关的配套政策。上个月,国家工商总局在长沙召开会议。会议决定等全国人大修改《公司法》有关“注册资本”条款后,才实行企业注册资本认缴制。这个过程快的话明年初就可实现。会议决定2013年度(也就是明年3月1日至6月30日)的企业年检,仍旧不变。改革后将采取企业网上申报备案,不一定要到工商局办理年检,也不需工商局批准才能通过。
所以,注册资本不用验资制,可以说是已经听到了雷声,就等着下雨了。
⑤ 2019年工商局注册资本是实缴还是认缴
一、工商局注册资本是实缴还是认缴?
目前工商局注册资本实行的认缴制,也就是说在办理营业执照的时候,工商局不需要验资报告,而且注册资本大小和注册资本认缴期限都是由股东自行约定,只要在公司章程中载明就可以。所以,关于注册资本认缴期限的规定就是股东自己约定。
公司注册资本改为认缴制,除了银行、保险等企业,承诺认缴多少,何时缴多少都可以,但承诺二年内缴清如果不缴清就是违背承诺,岂不是失信了吗?所以可以及时缴清也可以修改章程中缴清期限。
二、
注册资本认缴期限并不是越长越好
正因为注册资本认缴期限是股东自己约定,于是有些创业者就认为注册资本认缴期限是不是越长越好呢,其实不然,因为注册资本认缴期限等信息以后是向社会公示的信息。
例如:你在章程里设置为2年,那么股东就要按约定时间内把资金到位。需要注意的是,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三、
注册资本认缴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实行认缴制也相应配套出台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条例规定企业必须在公示系统如实公示认缴、实缴额,便于公众查询。假如别人与你签订大额经济合同前查到你公司实缴额较少,那么人家可能会怀疑你的实际履约能力,也许合同就签不了,生意就黄了。
认缴资金也并非越多越好,如果在约定期限内未完成出资,需要承担相应责任,但是可以在约定出资期限届满前做注销登记。
股东要按照自主约定并记载于公司章程的认缴出资额、约定的出资方式和出资期限向公
司缴付出资,股东未按约定实际缴付出资的,要根据法律和公司章程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股东没有按约定缴付出资,已按时缴足出资的股东或者公司本身都可以追究该股东的责任。如果公司发生债务纠纷或依法解散清算,没有缴足出资的股东应先缴足出资。
公司在注册之时,虽然很多人都不能支付全部的注册资金,但是都与公司达成一致确定了可以认缴注册资金的年限,此时工商登记机关,也会通过其公司设立的请求。通常情况下,认缴年限之内,若是股东依旧没有经济能力支付注册资金,此时注册了的公司有可能会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形。
延伸阅读:
公司注册资金要求什么标准?
公司注册资金认缴和实缴有什么区别
公司注册资金认缴不够怎么办?
⑥ 什么是 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
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公司法》的决定。这次修法进一步降低了公司设立门槛,减轻了投资者负担,便利了公司准入,为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制保障。
这次《公司法》修改主要涉及三方面:
第一,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另有规定的外,取消了关于公司股东(发起人)应当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出资,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出资的规定;取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出资的规定。公司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记载于公司章程。
第二,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外,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不再限制股东(发起人)的货币出资比例。
第三,简化登记事项和登记文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认缴出资额、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不需要提交验资报告。
⑦ 工商登记改革,注册资本实行“认缴”制度之后,注册资金到位的具体规定是怎么样的
注册资本实行认缴制,目前仅是个计划,原定今年3月推出,但由于很多操作上的问题需要同步推出管理办法,包括你说的资金到位问题,所以推迟了。工商局的人也不知何时推出,上个月刚问过他们。
从广东的试点看,“认缴制”的营业执照上实收资本标注“人民币零元”。后续投资再办理注册资金变更。所以不存在你说的预先设定多少万元注册资金的问题了。
⑧ 工商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后应注意些什么
一复般20年-30年到位就可以。制应注意注册资金按时缴纳,实事求是的填报股东出资情况。
实缴是指实际到位的资金数额,实缴制度即认定企业银行账户实际到位或按照约定于一定期限内的资金数额为注册资金数额(需要提供银行或审计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并登记在营业执照上(当然以后可以按需作增加或减少);认缴是指注册登记的企业承诺缴纳资金数额(并不一定真的缴纳到企业银行账户),认缴制度就是企业在申请注册登记时,拟定并承诺注册资金为多少,不再需要专门的验资证明该资金实际是否到位(但不意味着只是形式上审查,如果承诺缴纳一定数额的注册资金而实际并未缴纳足额的话,也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